右腹股沟斜疝注射治疗后致阑尾皮肤瘘1例
- 格式:pdf
- 大小:72.34 KB
- 文档页数:1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3期病历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个月余,收住院。
2019年5月9日在全麻下行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中诊断为“滑动疝”,次日下午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9℃,伴随出现左下腹疼痛,左侧腹股沟区稍肿,阴囊、阴茎肿胀等。
请泌尿外科协助诊治及科室组织讨论考虑手术区域皮下气肿,附睾炎,肠管疝入手术区域可能,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体温正常,于5月20日出院。
患者在这整个病程中排便、排气均正常。
5月20日-6月1日未到门诊复诊,未行电话随访。
6月2日,患者突然以左侧腹股沟区红、肿、热、痛3d 再次入院,且症状进行性加重,6月4日局部有波动感,科室讨论后,于6月5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腹股沟区探查术,探查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形成脓肿,肠漏,取出补片,术中造影未发现确切漏口,行脓肿冲洗引流术。
6月9日再次手术术中确诊乙状结肠瘘,行横结肠造瘘,术后多次行左侧腹股沟区感染切口处做负压封闭引流。
7月4日左侧腹股沟区切口已缝合,造瘘口红润,排便、排气正常,办理出院。
期间曾在我科门诊行瘘口护理,2020年1月1日入院行结肠回纳,最终于2020年1月24日9:00治愈出院。
相关概念根本原因分析(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分析已发生的不良事件,从错误中找出系统中的弱点并加以矫正,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
是导致医疗护理执行失效,或其结果不如预期是最基本的原因。
TAPP:TAPP 是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肠瘘:指在肠与其他器官,或肠与腹腔、腹壁外有不正常的通道,前者称内瘘,后者为外瘘。
肠瘘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体液丢失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等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4]。
医疗不良事件(严重差错):由于医疗处置而非原有的疾病所造成的伤害,并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13.040摘要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常表现为腹股沟区局部隆起的包块,全球发病率为1%~6%,手术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阑尾粪石遗漏腹腔致盲肠瘘1例报告
杨吉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4(035)016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
因穿孔性阑尾炎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根部穿孔。
切除阑尾后,因回盲部炎性反应水肿,阑尾残端未能做荷包缝合包埋,仅单纯结扎。
术后切口感染,给予换药、抗感染治疗,切口疤痕中段形成一瘘管口,有炎性分泌物,长期不愈。
4个月后再次入院。
拟行瘘管切除。
腹部CT检查:右下腹见钙化灶,可能为结石。
瘘管造影:瘘管与升结肠相通。
诊断:盲肠瘘。
完善术前准备,
【总页数】1页(P3679-3679)
【作者】杨吉
【作者单位】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建水65439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8
【相关文献】
1.腹腔镜术后阑尾粪石遗漏腹壁内1例报告 [J], 尹高平;王军力;李贺;安郁利
2.阑尾粪石遗漏腹腔致盲肠瘘1例报告 [J], 杨吉
3.浅谈阑尾炎切除术后粪石残留腹腔及粪石自行排出体外3例分析 [J], 宋魁
4.慢性阑尾炎致盲肠阑尾内瘘1例报告 [J], 刘建良
5.合并粪石的小儿阑尾周围脓肿一期腹腔镜手术20例 [J], 蔡宝;徐冰;胡耀宗;张发明;黄珊;田甲;吴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阑尾炎术后继发肠瘘1例肠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多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
肠瘘一但发生,治疗难度大,病程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病例报道不多,对所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继发肠瘘1例进行诊疗分析,为今后复杂肠瘘的诊疗提供参考。
标签:阑尾炎肠漏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 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发症以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为主。
肠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多发生于手术后,也可由先天性畸形、创伤、炎症、肿瘤等引起。
肠瘘一但发生,治疗难度大,病程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并发肠瘘病例报道不多,对所遇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继发肠瘘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男, 64 岁。
因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后腹痛3周于2010-10-23入院。
患者术后第5天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经引流换药等治疗后愈合,但患者一直有腹痛发作,不伴有发热,无畏寒,无恶心、呕吐,有肛门排气排便,于2010-10-19出院,术后病理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患者入我院2天前出现腹痛加重,并出现发热,最高达38. 0 ℃,伴有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门诊拟“粘连性肠梗阻,阑尾切除术后”收入院。
入院查体: T 38.0 ℃, P 90 次/m in, R 20次/m in, BP 130/80mmHg。
神志清, 表情痛苦, 查体合作。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平坦, 腹式呼吸不受限, 无肠型及蠕动波, 右下腹见一8cm剖腹探查切口疤痕,其下方隆起约10cm×10cm包块,质中,挤压有气过水音,压痛(+) , 欠活动,局部可触及腹壁缺损,右下腹有压痛。
初步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切口疝;阑尾切除术后。
门诊B超示右下腹混合性包块。
查血常规:WBC 11.0×109/L ,Hb145g/L。
2010-10-25晚,患者手术疤痕中段自行破溃约1cm长,有约100ml暗褐色液体溢出,于第二日在局麻下行“清创术”,术中见原手术切口周围约10cm×10cm大小空腔,放置引流后结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