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_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1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3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生活中的多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
2. 能识别平行四边形,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推理和理解。
2. 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用的学习材料,如纸、剪刀、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或校园中的平行四边形实例,如窗户、桌子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存在。
2.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如建筑、交通标志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如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
2. 引导学生用纸和剪刀制作平行四边形,通过实践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应用平行四边形1.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应用实例,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等,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四、巩固练习1. 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练习题,巩固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 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8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运用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灵活变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培养团结合作、和谐共进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长方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行纸、平行四边形纸、剪刀、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图形。
2、老师总结多边形的概念,并让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板书:长方形的。
面积=长×宽师: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归入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里面去。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但还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不会求。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剪拼图形,渗透转化。
(1)小组研究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桌上的材料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汇报结果第一种是把长方形关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第二种是把长方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第三种是把长方形剪成了两个梯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板节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2、动手实践,探究发现。
(1)老师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重新剪拼,并思考:把长方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根据长方形与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又能有什么发现?(2)学生重新剪拼,互相探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刘敏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多边形》信息窗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更要参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学情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让他们动手实践,在做中学,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记号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尺子。
教学过程:一、体验游戏,感悟转化1.由规则图形转变为不规则图形,初步感知“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师:同学们玩过七巧板拼图游戏吗?利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你们看看,它们拼成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出示七巧板拼的正方形图案)(4平方分米)这两个图案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出示)仔细观察这三幅图案,你有什么发现?2分米2.由不规则图形转变为规则图像,进一步感知“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数一数,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追问:你是怎样数的?师:像刚才这位同学将一个不熟悉的图形通过剪拼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转化法。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一、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5.5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3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4厘米,一组对边的长度和是36厘米,另一组对边的长度和是()厘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0米,宽是16米,与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0米,高是()米。
二、判断。
1、形状不同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不相等。
()2、面积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4、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三、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四、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位,底是2.6米,高是4.2米,这个停车位的占地面积是多少?2、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钢板,底是2.8米,比高长0.5米。
如果1平方米钢板重35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第二课时基础练习:1、下面图形A的面积()图形B的面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做一做,填一填。
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是沿着()剪开的,通过平移,可以拼成一个(),它的长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它的宽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
它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想一想:平行四边形还可以剪成两个直角()形,通过平移,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公园的小路旁有一块如下图所示的广告牌。
这块广告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填表。
综合练习:5、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农田,农田中间有一条小路(如下图),你能求出这块农田的面积吗?6、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A,B分别是上、下两边的中点。
你能求出图中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