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在变化中成长
- 格式:docx
- 大小:24.20 KB
- 文档页数:2
日新又新我常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一节)邯郸市第二十八中学裴月峰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初一学生容易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所以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是教学的难点. 利用故事、活动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及讨论中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等发现全新的自我。
在此基础上领悟个人在变化中成长,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不断弥补不足,完善自己。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内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
教材分析:初中阶段是一个步入青春期的阶段,七年级是这一阶段的开始。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对“我是谁”有了更多了解的渴望,然而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甚至会产生偏激或错误的认识,这是更需要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本框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发展的眼光,内在与外在、优点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初步树立自己的信心;最后介绍一些认识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
学情分析:1、进入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
初中学生虽然十分重视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所以帮助学生认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对于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
2、课前把预习导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自学。
通过收上的导学案反馈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做的比较好,合作探究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写得比较好,一部分学生分析过于简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信,不断努力,完善自我。
[能力目标]能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知识目标] 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必须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
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是每个中国人自豪的时刻,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发射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人一起升向了天空,他们实现了世界上为数不多国家掌握的太空行走这一大创举。
从载人航天到踏出太空的第一步,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课讲授>一、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幻灯片(教师进一步解释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夏天里的成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1.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2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课文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夏天的生机与活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1.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2.教学难点:2.1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夏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夏天的特点。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字词。
2.2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生字词,教师点评并指导。
3.课堂讲解3.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2学生听讲,做好笔记。
4.课堂讨论4.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1.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课堂讲解2.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2.2学生听讲,做好笔记。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4.写作训练4.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4.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1.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课堂讲解2.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2.2学生听讲,做好笔记。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5.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在变化中成长作⽂5篇 在学习、⼯作、⽣活中,⼤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吧,作⽂可分为⼩学作⽂、中学作⽂、⼤学作⽂(论⽂)。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吗?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在变化中成长作⽂,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在变化中成长作⽂1 每个⼈都会经历成长,成长中的我们也都会迎来变化,如今我的正在变化中成长。
⾸先我的变化来⾃我的⾝⾼,这段时间以来,我长⾼了不少。
以⾄于⼀段时间没有见着我的朋友,在看见我的时候,都会惊讶的朝着我说上⼀句,“你变了,长⾼这么多了。
”他们的语⽓⾥都带着不可思议,肯定是没有想明⽩,不过就是⼀⼩段时间没见,怎么就有这么⼤的变化。
相⽐于同辈朋友们的惊讶,我的长辈们到是很镇定了。
毕竟对于正在长个⼦的我来说,长⾼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成长中的每个⼈都会在⾝⾼上有所变化,就看明不明显了。
成长中,我的变化也不只有⾝⾼,还有在我在对待⽣活与学习的态度上。
若说之前的我是被⽼师与家长压迫着学习的,那么现在的我就全然不⼀样了,现在的我更多的是⾃主学习,是为⾃⼰⽽学习。
我在变化中的成长,因为慢慢长⼤的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也懂得在⽣活与学习之中,有哪些事我是可以做的,⼜有哪些事我是不能做的。
⽼师还有家⼈们在⽇常⽣活中对我们的教导,也更让我们明⽩长⼤,我们的⾝上将会担负起更多的东西。
⼀个⼈的成长,并不是说他长⾼了也就长⼤了,我们在成长中的变化不能只看表⾯,我们更应当注重我们的内⼼。
当我们能够勇敢的承担属于⾃⼰的责任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真正长⼤的时候。
外⼈眼中,我们在变化中成长,但在我们⾃⼰的⼼中,我们也是在成长中变化,有的变化是由内⽽外产⽣的。
希望每⼀个在成长中的⼈,都能够在成长中找到⾃⼰相应的⽬标,勇敢的承担属于⾃⼰的责任。
在变化中成长作⽂2 变化⽆穷。
从蛹到蝶,从蚕到蛾,从矿⽯到⾦属,从少年到成⼈。
从⼀个地⽅到另⼀个地⽅,从⼀个⾏业到另⼀个⾏业。
从⽬不识丁到学富五车,从⼀个⼈到两个⼈到三个⼈以⾄更多,从卑微到⾼尚到倾国倾城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