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例急性呼吸衰竭伴意识不清患者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62.74 KB
- 文档页数: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
方法 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hp.pao2.s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50例患者中,48例病情好转,2例死亡,通气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
结论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能及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压,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辅助措施。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 r56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11-01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急症,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有效纠正缺氧是治疗关键[1]。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ippv)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治疗已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本文对2007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5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男26,女24),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50.5±6.5)岁。
其中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毒品、老鼠药等毒物)24例,冠心病(包括急性、亚急性心肌梗塞)11例,慢阻肺13例,重症肺炎2例,其中35例(83.3%)合并ⅰ型呼吸衰竭,15例(16.7%)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1.2 方法符合下列条件予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1)清醒能够合作;(2)血流动力学稳定。
(3)不需气管插管保护(即患者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利等情况);(4)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5)能耐受鼻/面罩;(6)动脉血气分析出现明显酸碱失衡,达到呼吸衰竭的标准(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po2<60mmhg,合并pa-co2>50mmhg)[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6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标准治疗,观察组在进行标准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到6小时、paco2、pao2改善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失败、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标准治疗,比如给予慢阻肺患者糖皮质激素、氧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等;给予心力衰竭患者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氧疗等。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标准治疗的同时,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
让患者取半卧的体位,启动呼吸机,将面罩放在患者面部,在机械通气10分钟左右时,患者逐步适应以后,协调好呼吸机和患者呼吸,然后固定面罩。
将psv上调到5到20cmh2o[1],观察患者能耐受的理想参数。
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上调peep。
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调节触发敏感度,一般在第一天时,应用nppv 的时间长。
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如果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得到了缓解,而且动脉血气也得到了改善,那么就可以间歇性的停止通气,拿下面罩,给予患者鼻塞吸氧,然后让患者饮水、进食、咳痰。
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好转,可以减少每天的无创正压通气时间,延长停止面罩通气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使用t 来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卡方来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如果p<0.05,那么就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 讨论很多病因都会引起急性呼吸衰竭,而且进行有创通气会引起很多并发症。
无创正压通气能够让患者避免插管,这样就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很多患者都乐于接受。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此项技术也日趋完善,和etmv一样,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通气临床护理摘要: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常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呼吸明显变慢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差,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救治与护理体会。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33-02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常规氧疗和药物治疗对呼吸明显变慢的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疗效差,及早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救治与护理体会。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7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导致呼吸衰竭患者,患者体征:突发或短时间内有重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大汗淋漓、紫绀、阵发性咳嗽、大量白色或粉色泡沫浆液性痰;两肺布满啰音及哮鸣音,啰音可随病情消长迅速变化,心率快,易闻及舒张期奔马律;x线检查:显示全肺血管阴影模糊,肺门阴影增深呈蝶翼状伸延,肺野透光度下降,有云雾状、小斑片状阴影。
1.2救治方法及结果:长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吸氧4-10l/min,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
给予持续呼吸机给氧,根据患者能否闭嘴呼吸或分泌物多少、面形大小而选择合适鼻罩或面罩。
经bipap通气,通气模式为s或s/t。
根据个体及病情备用呼吸频率在14-18次/分,吸气压力由8cmh.2o开始渐增加至10-15cmh.2o。
医院无创通气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的改变,注意紫绀的变化。
2、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注意有无球结膜水肿等情况。
3、注意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4、注意有无胃肠胀气的症状。
5、注意观察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有异常随时处理。
6、观察各管道之间连接是否紧密通畅。
【护理措施】
1、使用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机器的性能,使用方法,使患者了解其优越性、安全性,必要性。
2、选择合适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帮助患者拍背、排痰,并指导患者配合治疗。
3、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对于清醒能配合的病人,一般选择鼻罩;对于张口呼吸或不能配合治疗的病人,应选择面罩,以减少经口漏气。
4、以适当的方法固定,松紧以鼻(面)罩周围无漏气,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连续使用者每两小时放松一次,每次10-15分钟。
5、根据医嘱正确调节参数。
在开始治疗时,一般将压力
由低开始,逐渐调到所需压力值。
6、严防鼻梁根部漏气,预防刺激性角膜炎。
7、湿化气道,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及时排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健康教育】
1、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配合治疗。
2、向患者解释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
注意作好解释工作,告诉病人,机器将与病人的呼吸同步,使患者能接受呼吸机的治疗。
3、嘱病人闭口,用鼻呼吸,以免使病人感到不适,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