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快长高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小树快长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测量》中的第一课时《小树快长高》。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直尺,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学习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直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高度。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直尺的使用方法,物体高度的正确测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测量方法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以及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教学课件、小树模型。
学具:每组一把直尺、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小树成长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小树的高度变化,提出问题:“如何知道小树的高度?”2. 新知讲解(1)介绍直尺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直尺的结构和刻度。
(2)讲解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带领学生一起使用直尺测量小树模型的高度,强调测量方法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白纸的长度,巩固测量方法。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尺,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测量长度?六、板书设计1. 直尺的结构和刻度2. 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3. 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直尺测量家中某物体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拓展作业:了解其他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直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物体高度掌握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测量不准确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小树快长高》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树快长高》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选自辽海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小树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寓意着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音乐课程充满兴趣。
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通过歌曲《小树快长高》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身边的植物生长过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树快长高》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4.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部分学生对音准掌握不够准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2.节奏: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感把握不够,需要通过练习加强节奏感。
3.歌词理解:学生对歌词中自然界的事物理解不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3.图片、视频辅助法:通过展示自然界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小树快长高》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指导学生演唱。
4.分组标识:用于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小树快长高》,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小树快长高》音乐教案
【教学思路】
美丽的森林是孩子们向往的地方,它美丽,神秘,孩子们对它充满了幻想。
歌曲《小树快长高》则表现了孩子们盼望小树快快长成大森林的心情。
从另一侧面表现了孩子们对森林的喜爱。
并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孩子们要爱护森林。
【学习目标】
1.教育学生们爱护树木。
2.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
3.学习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难点
(教学课本11页)
1.让学生拍拍两条节奏,比比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正确,准确拍出节奏。
3.学习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二、出示图片
1.让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图画上缺少什么?(抽学生回答)
2.图画上有一片土地,上面缺少树木,请一位同学把老师手中的小树贴上去。
3.老师总结说:大自然的美丽是不能缺少绿树的装扮。
并通过
此环节教育孩子们要爱护森林,保护树木。
引出今天学习的歌曲《小树快长高》
三、学唱《小树快长高》
1.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让学生们认真听,并提问这首歌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欢快地,活跃地)
2.老师教唱旋律,学生学。
3.老师教读歌词两遍,学生齐读一遍。
4.老师教唱歌词。
熟唱以后请同学们齐唱歌曲。
5.分组比赛。
【课堂总结】
本堂课中同学们认识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并学习了新的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学习这首歌同学们应该懂得绿色的大自然需要我们去保护,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做到爱护花草树木。
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小树快长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树快长高》是辽海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绘了小树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寓教于乐,富有感染力。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逐步提高,适合学习这首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节奏和音准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的含义。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音准的把握和节奏的准确表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设备,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绿油油,头顶尖,不是葱,不是蒜,冬天睡大觉,夏天把歌唱。
”引起学生对小树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指导,提高演唱水平。
3.歌曲解析:(1)分析歌曲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2)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4.歌曲表演:(1)学生自主创作动作,进行歌曲表演。
(2)分组进行表演,互相评价、学习。
5.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小树快长高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教材《小树快长高》的第二章节“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如阳光、水分、土壤的作用,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认识到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植物生长的乐趣。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的理解,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植物生长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PPT、实物展示(小树苗、花盆、土壤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小树苗、花盆、土壤、水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颗小树苗,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小树苗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的过程。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讲解阳光、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小树苗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包括记录植物的高度、叶子数量等。
4.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颗小树苗,按照讲解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绘制植物生长的简笔画,并在课堂上分享。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植物生长,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快长高》2. 内容:(1)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阳光、水分、土壤(2)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高度、叶子数量等(3)学生分组观察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植物生长,记录一周的生长变化。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观察,绘制植物生长的简笔画,并配以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思:反思自己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的不足,学会与他人合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植物,关注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培养责任感。
植树节儿童诗范文植树节呀真热闹,
小朋友们来报道。
小树苗呀怀中抱,
就像抱着小宝宝。
小铲子,用力撬,
挖个土坑把树浇。
树根放进坑里靠,
填土踩实不晃摇。
提来水桶把水浇,
小树咕噜喝个饱。
对着小树微微笑,
小树小树快长高。
长高变成参天树,
小鸟来把房子筑。
结出果实满树挂,
大家拍手笑哈哈。
植树节,天气好,
阳光洒满小村郊。
我们带着小树苗,一路欢歌蹦又跳。
找到一块好地方,开始种树忙又忙。
你拿锄头我拿桶,伙伴齐心力量强。
挖个大坑深又深,把树放进坑中心。
扶正树苗站得稳,泥土一铲一铲进。
我给小树浇浇水,小树对我摆摆手。
好像在说谢谢你,我们一起做朋友。
今天种下小树苗,明天一片绿苗苗。
绿树成荫多美妙,地球妈妈乐陶陶。
2024年小树快长高幼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树快长高》主题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章节:第二章《植物的生长》详尽内容:介绍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小树为例,讲解其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到成熟树木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良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养成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树生长过程的PPT、植物生长图卡、小树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画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小树,引导学生关注小树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小树生长过程,讲解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在画本上绘制小树的生长过程。
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5. 小组汇报(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树快长高》2. 板书内容:植物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树木影响因素:水分、阳光、土壤、温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以小树的生长过程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写一写:描述小树生长过程中你最喜欢的阶段,并说明原因。
2. 答案:画一画: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由发挥创作。
写一写:学生结合个人观察和感受,描述最喜欢的生长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植物生长,爱护生态环境。
学生可以参观植物园、参加植树活动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分组讨论的主题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