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铵市场需求清淡 短期价格仍将持稳
- 格式:pdf
- 大小:599.40 KB
- 文档页数:1
新年伊始,二铵采购需慎重农导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7年第1期农导近期,原材料成本价格高位企稳、化肥铁路运价优惠将要被取消、人民币汇率贬值,到港价格较前期有明显的升温,种种利好之下,企业二铵调涨氛围较为浓烈,按照目前全国企业订单来看,整个冬储数量在企业销售环节已经进行了1/3,二铵由前期的买方市场变成现在由企业操控的卖方市场,下游市场不得不在此时对二铵的采购做出选择:是暂缓采购,后期高来高走,低进低出,对当下行情隔岸观火?还是趁此价格尚未达到波峰之际,抓紧采购,火中取栗?新年伊始,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所在地区需求以及市场变化规则。
二铵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元旦过后,相较于之前,各地市场逐渐趋于稳定。
相关人士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二铵还存有小幅的上涨空间。
64%二铵黑龙江主流到站报价2550~2800元/吨,新疆主流到站报价2550~2600元/吨。
湖北地区部分企业暂停接单,暂不报价,64%二铵主流出厂报价2200元/吨,企业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新单成交不多。
西南二铵厂家开工平稳,冬储发货进行中,订单大多可维持至下月。
其他地区开工不多,前期停车企业仍未有开车计划,山东地区57%二铵主流出厂报价2000元/吨。
原料方面,目前,二铵原料市场稳定为主。
我国主要港口硫黄库存146万吨,长江港口散货颗粒参考报价890~895元/吨;磷矿石市场稳定为主,部分磷矿企业开始有停采计划,后期开工将走低;中国液氨市场局部调涨;复合肥现货供应偏紧,部分企业暂停收款报价,主发前期订单。
下游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当前冬储、环保管控及铁路运力持续紧张等因素,导致国内磷肥暂时性缺货,国内价格一路飙升,使得市场关注焦点放在国内,国际、国内行情单边发展。
尚值冬储集中发运期的中国磷肥市场,对于关税政策反响平平,且对于前期待发订单已累至年后的磷肥厂家来说,这一政策对价格层面的助力也十分有限。
伴随国际需求陆续显现,考虑国际新投放装置尚未集中放量,短期中国磷肥出口数量同比增长或成大概率事件,但长期发展下去,结合以上所述,我国磷肥出口很难保证“量价齐优”。
磷酸二铵市场逆袭成功作者:暂无来源:《营销界·农资与市场肥料版》 2015年第2期文/杨益军袁黎2014年我国二铵市场和以往周期—样,市场也是经历了冬储备肥、春季用肥、出口集港、秋耕备肥、秋季用肥、出口结束、冬储备肥一系列阶段。
二铵的价格从13年的低点2350元/吨攀升至2014年的2850-3000元/吨,增幅高点可达2766%,目前我国二铵价格虽未达到历史高点,但在目前的供需形势下,也是属于相对高位,相对近两年市场行情来说,可谓逆袭成功。
2014年二铵价格谷底攀升2014年我国二铵价格逐步上扬,春节前后,二铵冬储市场还比较清淡,具体表现为市场批发滞缓。
2014年2月后,受硫磺价格上涨及铁路运费上调等利好因素支撑,企业两度上调报价,新单成交64%二铵东北到站价2750元/吨。
国际二铵价格持续上涨,中国散装FOB价格上涨至440 490美元/吨,国内原料硫磺价格再次上涨,与此同时,发改委宣布化肥铁路运费上调,上涨幅度每吨每公里0.0154元。
在国际市场利好及成本压力双重推动下’国内二铵价格开始了一路上涨。
到了10月中旬,国内秋季用肥与出口市场同时结束,二铵迎来需求缺口期,企业重心陆续转移至冬储市场,由于2014年二铵价格较去年同期较大,下游对冬储多持观望态度,冬储进展缓慢。
公布2015年执行100元/吨关税政策后,同时硫磺价格上调,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冬储逐显起色。
12月中旬关税政策公布,部分企业就出口开始陆续询单,但当前印度等东南亚地区也正值销售淡季,国际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企业出口接单多以小单成交,对国内市场影响意义不大,二铵价格继续维持高位盘整。
供求关系将出现好转2014年我国磷酸二铵产能约为2100万吨,产量为1700万吨,西南和华中地区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西南地区二铵产能约为1198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59.90%,华中地区二铵产能为41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0.50%。
目前二铵市场产能过剩的矛盾相对缓解,近几年新增产能增长率正逐渐降低,据了解除极个别企业以外,2015年二铵企业新投产装置几近全无,市场供应情况较往年变化不大。
2022国庆节后二铵市场分析:秋需结束冬储尚早国庆节后二铵市场成交疲软,局部地区少量补货,厂家大多发货完毕,出口市场需求一般,价格较低,企业出口意愿不剧烈。
国际需求疲软,印度方面二铵到货量充裕,后期选购需求有限,价格较低,我国二铵出口新单成交寥寥,FOB价格跌至305美元/吨,出口可执行度较低。
总结本次秋季二铵市场有如下几点特性:首先,下游市场观望氛围浓郁。
因农副产品价格低廉,基层购买力度较低,加之近几年淡季挺价而旺季掉价的事情屡屡发生,经销商通过近几年的化肥市场的亏损现在已经不敢贸然的进行选购,多数经销商均实行随用随采,或者和工厂方面进行联储联销,宁可少赚或者是不赚钱也不会提前选购。
其次,市场启动被迫推迟。
因下游谨慎按需选购,企业整体产能并未得到释放,今年秋季二铵整体平均开工率不足6成;根据惯例往年秋季市场将在9月末前后企业结束发运阶段,但今年因下游市场的谨慎选购,直到现在企业的秋季发运才间续结束,市场至少被迫延迟了半个月左右。
最终,出口增量,但国内价格却连连下滑。
据业内人士估计,9月份二铵出口总量虽低于去年,但数量应将保持在80-90万吨,估计三季度中国二铵总出口量或达230-240万吨,远超前两个季度的出口量,虽国内企业开工率整体维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且秋季市场需求量基本稳定,但是国内价格却如同无底洞般连连下滑,从7月初到现阶段64%二铵主流出厂报价降幅达150元/吨,且当下仍未有触底的意向,除去下游谨慎选购和国内其他肥种竞争抢占市场的缘由外,出口离岸价的连连下行也带给国内各个厂商肯定的压力。
国内结算最迟将在本月底结束,而近期出口行情式微严峻,据称低端64%二铵低端离岸价已经跌至305-308美元/吨,各大二铵企业也表示仅供应前期订单,如非必要将不会考虑新单的出口成交,也就是说秋季销售结束之后二铵大部分重心将会向冬储方面倾斜,因近期东北、西北等地对于冬储的关注度已渐渐升温,笔者对于今年冬储相关问题简洁阐述:第一,价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