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与俗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简述文学中的雅、俗,以及雅俗之间的关系(1)文学中的雅与俗①文学中的雅:高雅文学是一种典雅、正统、经典、纯粹的具有较高思想艺术价值的文学类型。
高雅文学有时又称“纯文学”“美文学”“严肃文学”或“精英文学”。
大众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
②文学中的俗: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往往具有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
简言之,雅文学是偏向于文雅、具有浓厚文学气息和较高文化艺术价值的文学;俗文学则是具有浅近、通俗、大众化的特点,是比较贴近生活、能为一般平民百姓所接受的文学形态。
(2)雅俗文学之间的关系①雅俗文学再现现实世界的经验方式不同雅文学更多地趋向于整体经验,俗文学则更多地趋向于单维经验。
这里的“整体经验”包含两层意思:a.指立体地、全方位地且生动地、有机地再现社会生活图景;b.指对具象世界的一般性抽象,也即以充满张力的形象语言发现新的实在,发现普遍真理。
雅文学再现生活,或许夸大、或许变形,但它是完整的,也是真实的,在假定性基础上保持着一种逻辑一贯性,甚至在细节上也是如此。
如在《红楼梦》里,贾府连接着皇宫、王府、官府、街市、寺庙、农村等,它们相互依赖、休戚相关,并每天制造出无穷的原因和结果,从而构成了独立于读者之外的有生命的世界。
而俗文学往往描述一个个孤立的、个别的事实。
俗文学也并不指向任何超出本身作品之外的微言大义,它的全部内容仅仅等于其作品自身。
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之类人物,其关系无论如何复杂,随着故事的发展,最终会水落石出的;其情节无论如何变幻莫测,离奇古怪,但无非是好人打败坏人,正义战胜邪恶——这与其说是显现一种真理,倒不如说在表达一种愿望。
②雅俗文学在思想深度上大相径庭雅文学在努力寻求做出对社会生活的诗意表现时,总是以日常意识、现实意识或正统意识的挑战者自居。
雅文学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辞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的传世之作,因此,他们必须澄怀观道,将心灵沉潜到生活本体最深沉最内在的冲动之中,从而突破传统的束缚,颠覆世人的常识感,对主流话语持强烈的批判立场。
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之辨引言部分1.1 概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之辨是一个广为讨论的话题,它探讨了古代文化中雅俗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雅指的是高尚、优美、精神气质上的卓越,而俗则强调普通民众生活中日常琐事和低级趣味。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与雅俗之间关系的探究,试图揭示其边界模糊性以及追求雅和对待俗之间的复杂态度。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探讨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雅”的理解和追求;其次,阐述他们对于“俗”的态度和表达方式;最后,总结雅俗之辨在现实意义和个人审美追求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雅俗之辩的看法和追求,从中发现其意义所在,并思考其对于当下社会文化多元性以及个人审美追求的启示。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增进读者对于古代文人墨客及其艺术作品的了解和欣赏,从而延续中华传统美学观念的重要性。
2. 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之辨:2.1 雅:在古代文化中,雅是指高尚、典雅、精致、文化修养高的品味和习惯。
古代文人墨客对雅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衣着装扮、交际圈子以及创作作品等方面。
文人墨客通过追求雅,旨在表达自身高尚情操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2.2 俗:与雅相对应的是俗,俗指世俗、通俗、平庸等与高雅相对立的风格和态度。
古代文人墨客对于俗的态度并不排斥,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去揭示和批评俗世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和庸常。
他们以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使俗世生活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性和思想内涵。
2.3 雅俗之间的边界模糊性:然而,在古代文人墨客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雅与俗之间并没有明确且固定不变的界限。
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文化多样性使得雅俗之间存在着边界模糊的现象。
个体文人墨客在追求雅的同时,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俗世的影响和局限。
因此,古代文人墨客在创作中常常将雅与俗结合起来,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人情、社会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高考模拟作文“雅与俗”例文作文辅导1026 16:53::雅与俗常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之行为,什么是俗,又何为雅?每每谈到雅与俗的话题,总是不知所云。
一日酒后,醉意朦胧中,不羁的思绪奔腾不息,模糊中记下所思所想,也许对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歪打正着。
雅并非杯中美酒,海阔天空,极其所能而博美人一笑;雅并非猎人入森林围堵枪下生灵,逐鹿射鹰而痛快;雅并非台上正人君子般高唱工作干劲,而台下却行尸走肉般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雅并非官员以公款与其风骚的情妇在星级酒店里听着浪漫曲吃饭;雅并非是权与钱就能营造出来的气质。
在我看来,雅只有饱含纯洁的心灵,拥有善良的爱意才能创造,才称得上真正的雅。
如果不习劳苦,甚至不择手段去营造一种所谓的雅,就像跋山涉水找寻回来的一种遗憾一样,只能是一场自我安慰。
品读雅,就要有雅的心灵,否则,就是一种俗。
比如说,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打造一种美丽的氛围。
也许经过许多努力,甚至为此付出很多,但仍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认为仍然是一种雅。
还比如,在简陋的小屋里,品饮一壶茶、静坐几个小时,端详一朵花的开放,用心品味万物的生长,也是一种雅。
至于去正视生活,体验人生,征服困难则更是一种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人的思想行为纷繁复杂。
俗也好,雅也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有一点,无论如何推论,雅俗的界限在于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境界。
这是判断何为俗、何为雅的关键。
万不可把俗的东西当做雅的去发扬,而把雅的东西当做俗的去抛弃。
近日重读《水浒传》与《儒林外史》,文中人物的口头俚语仍然让人忍俊不禁。
骂人的骂得痛快淋漓,逗笑的笑得酣畅开怀,号哭的哭得肝肠寸断。
论语言表达的到位,没有什么语言能超过口语的表现力。
而这些口语看起来是那么俗,可就是俗得耐人寻味,俗得荡气回肠,俗得耳目一新。
不管多高雅的人都不会拒绝对俗文化的欣赏,对俗语言的喜爱。
相对于《水浒传》和《儒林外史》来说,《三国演义》的语言又显得那么典雅。
句式的工整,用词的雅致,炼字的经典,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雅与俗的理解雅和俗是中文语言中经常被使用的两个词语,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很广泛。
在中文中,雅和俗分别表示高雅和通俗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或言谈方式。
雅和俗虽然有着明显的对立关系,但是它们又是互相补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雅,指的是精致、高贵、华丽或者优雅的风格或品质。
雅与汉字上的“牙”有关,指的是漆黑而发亮的象牙,象征高贵精致的品格,古时候只有贵族才有较多的象牙制品。
在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等领域中,雅的美通常是指优美高雅、典雅大气、精致细腻、风格独特、优美动人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有些诗歌的语言清新脱俗、意境高远,有些画家的画作境界高远、手法精湛,有些音乐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
这些都被称为雅。
俗,通俗或说俗气,指的是一种通俗易懂、大众化的文化、品味或风俗,与大众生活相关。
俗有直接、贴近人心的艺术表现、情感表达,但也有过于平凡、庸俗、低俗的意味。
通俗的作品一般更注重大众娱乐,讲究性格化、暴力化和情节化等特点。
比如,流行音乐、言情小说、夜市美食都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俗气。
雅与俗是两种对立却又相对独立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雅与俗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是非常清晰,而且还会根据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雅和俗是互相补充的,如果只有雅没有俗,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如果只有俗没有雅,则缺乏审美立足点,容易流于凡俗。
因此,雅和俗在一些艺术活动中常常是交相辉映的。
雅与俗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下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形式方面,雅意味着高质量、高品质的仪态和表现,俗则相对较为随意、自然和朴素。
在品味方面,雅强调有趣、细致和深度,俗则强调趣味、有力和活泼。
在精神和文化方面,雅较为渴望工艺、精神和深度的发展,以追求真理和智慧为核心,而俗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传统文化和民间思想,以资源再利用、真实性为侧重点。
在实际生活中,雅和俗也经常被用到个人的着装、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
通常情况下,雅是指文雅、高雅、典雅、高贵、优美、华丽、精炼、韵味等性质,代表的是较高的水平和品味;而俗则是指庸俗、卑俗、陋俗、乡俗、俗气、俗套等性质,代表的是普通的水平和品味。
雅与俗雅与俗散文雅与俗雅与俗散文什么才是人性之天然最美。
什么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素质的“雅”与“俗”之分。
我们对一个人品的“雅”与“俗”,该如何来定位。
雅,字典上解释是:优雅,高尚,美好的意思。
俗,字典上解释是:大众化的,习见的,趣味不高,令人讨厌的。
——写在前面的话。
山菊是甘肃人,年龄四十多岁,不胖不瘦,中等个头,恰到好处的身段,即便总是穿着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那均匀娇好的腰身线条之美,不是很白皙的皮肤却给人一种很恬静健康的美,她拥有一头大家都很羡慕的浓黑长长的头发,为了干活利索,她每一天总是用一个很简单的发卡把那长发轻轻挽起,只有在下班或周末才会看到她那如瀑布如丝绸般光滑飘逸的长发,好美的秀发,都说男人爱看长发飘逸的女子,可是我们作为女子,也依然喜欢欣赏那长发飘逸美丽如丝绸的漂亮发丝。
她是我们公司的保洁员,每天负责打扫各个办公室和楼梯电梯之间的卫生。
山菊是一个不爱说话,安静的女人,每一天她总是默默地干活,精心地打扫清理每一个显眼不显眼的角角落落,如果你不经意去关注她,绝不会发现她的存在。
可是,每一次你若在她的身边走过,她定会送你一个甜甜的笑容。
她抿嘴浅笑的样子,总会送你如她名字“山菊”一样淡淡清雅的暗香,那种甜甜的微笑,有种如沐春风的温暖感觉,总让你感到温馨洋溢回味无穷。
大家都喜欢和她打招呼:“山菊大姐还在忙啊?”“山菊大姐吃饭了吗?”山菊来公司做保洁已经十几年了,听熟悉她的人说起过关于她的家庭。
听一位大姐说:“山菊的丈夫在她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因为一次车祸导致了下肢终身瘫痪。
他们上有一双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正在读书的儿女。
当时两个孩子年龄都很小,可是学习都很好,丈夫的车祸让这个家失去了顶梁柱,掐断了为家赚钱的唯一来源,丈夫怕山菊一个柔弱女人的肩膀扛不起这么重的家庭负担,就眼含热泪,无限辛酸不舍地劝她改嫁,山菊看着一家老小和瘫痪的丈夫,更是泪如雨下,悲痛欲绝,善良的她哭过后,擦干泪水,告诉自己的丈夫,自己一定会给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谈谈雅与俗作文
雅俗两字,一直是文坛中备受争议的话题。
究竟什么才算得上"雅文",什么又被归于"俗文"之列,的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一个职业写手,我时常在创作时遇到这个困扰。
毕竟,过于雅文会给读者一种距离感,让人难以入手;但若全然俗文,又会流於庸俗,丧失文字的内涵。
所以说,雅俗之间,我们需要把握一个度。
我个人的看法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其他体裁,必须做到文从字顺、信手拈来,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被吸引,产生认同感。
就像一碗上好的老火汤,淡而不俗,浓而不腻,满怀人情味。
通俗易懂固然很好,但太过俗气就容易流於媚俗,缺乏格调。
反之,如果刻意摆谱做作,追求所谓的"高雅",又会生硬做作,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说,雅俗之间,我们要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自己的语气和个性。
就像一位艺术家,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应该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气质与底蕴。
只有真正做到了自然流露,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让文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俗不可耻,雅不高攀。
一味追求所谓的"高雅",不啻于自我包装,阉割了文字的灵魂。
相反,若全然俗气,又会被世人看扁,缺乏底蕴。
我们要在雅与俗之间寻找平衡,用最质朴的文字表达最纯粹的情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真挚的人性之美。
那才是文字的最高境界。
雅与俗作文800字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事迹材料、心得体会、讲话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雅与俗作文800字优质7篇作文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优秀的作文需要作者对每个观点都进行仔细推敲,确保观点的独到性和深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雅与俗作文800字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雅与俗的关系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雅与俗的关系雅与俗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体现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又是共存于民族文化中的两个对立统一体。
无俗即无所谓雅,无雅也就无所谓俗,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向对方转化。
随着文化语境的变化,雅与俗的内涵和表现形态都会发生变化。
1、雅与俗是相互依存的。
我们常说的“雅”,即高雅,它代表着文学艺术发展的纯正方向。
其理想的模式是:思想内涵的博大、崇高、深刻与先进,想象的丰富与美丽,境界的高洁与灵动,技巧的独特与高超,语言的优美与纯洁,等等。
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追求和达到高雅的境界,不但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而且是文化人主体人格通过艺术话语的最好呈现。
它是创作主体对文学艺术价值中精神向度自觉和深入把握的结果。
相对而言,“俗”,或曰通俗,则主要代表着文学艺术价值的世俗化取向。
一般地说,它不追求什么深邃的思想内涵,不热衷于精神开掘和“灵魂拷问”,总是以浅近的、为多数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力求满足、同时也塑造着大众普泛的艺术口味。
它虽难免粗鄙芜杂,却常常洋溢着普通人情感的浪花,展示出文学艺术迷人的娱乐色彩。
因为老百姓喜爱和需要它们,所以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
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商业文化,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俗”是它的特点和本色。
随着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商品化,商业化操作中那种赤裸裸的功利性目的,必然诱使某些文化商人和媒体合谋,竭力去迎合、刺激人们感情中某些低俗的东西,无限度地强化大众文化消费中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以满足人们“及时行乐”、“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的欲望和需求。
其结果,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越来越平面化(即在精神内涵上的空虚、苍白、直露和肤浅)与庸俗化(即单纯追求感官刺激,追求以金钱物欲、色欲、权欲等世俗功利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使非道德意识和非社会主导价值观越来越成为其主导意识。
牙佳为雅,人谷为俗,雅与俗如人吃大蒜,香臭自知近日听德云社相声,觉得郭德纲对“雅与俗”的一段笑侃很有意思。
郭德纲说:“有人说了,听交响乐高雅,看相声就低俗;听明星假唱高雅,看网络原创低俗;看人体艺术高雅,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
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去你奶奶的钻儿的吧。
什么叫雅,什么叫俗?牙佳为雅,人谷为俗。
一个牙字儿一个佳字儿,这字儿念雅,嘴里说出来,吃饱了没事,坐那儿叨叨叨说出来的,这是雅;单立人一个谷,五谷杂粮的谷,这字儿念俗,吃喝拉撒这是俗。
人可以不说,就是你可以不需要雅的东西,但这俗你离不开。
雅与俗,俗与雅相辅相承。
喝着咖啡就大蒜,秋水长天一色。
让我和人民群众保留一份俗的权利吧。
”郭德纲:牙佳为雅,人谷为俗,雅与俗如人吃大蒜,香臭自知郭德纲:牙佳为雅,人谷为俗,雅与俗如人吃大蒜,香臭自知蒜是个凡俗的东西吗?从郭德纲的调侃可以看出,对于某些所谓的高雅人士打压德云社相声,郭德纲也是毫不示弱,进行了无情地讽刺和回击。
其中“喝着咖啡就大蒜”成为最经典的包袱之一。
那位说了,大蒜招惹谁了?怎么就俗了?大蒜是家庭常见的蔬菜和调味料,而且可入药,是著名的食药两用植物。
大蒜的鳞茎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聚糖和多糖类、另外还有脂肪、矿物质等。
大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及抗病原微生物等,长期食用可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用小时候老师教给我们的儿歌来唱:大蒜浑身都是宝,人人顿顿少不了。
但这么好的东西,因为吃过以后往往遗留很大的味道,在不吃大蒜的人看来,往往是难以忍受。
故而有人断言,从古到今,弥漫着蒜味的地方,一般不会是太高雅的地方。
很多显贵因此对蒜厌恶而远避。
但有人仔细观察过,如果以蒜作调味品烹饪饭菜,这些平时对大蒜嗤之以鼻的贵人,却又吃得很欢畅。
明知道里面有蒜末,却又说很香、很好吃,其实反映的就是很多人的两面性:嘴里厌之,嘴里又用之。
人们把这类人归为“贱”的代表。
郭德纲:牙佳为雅,人谷为俗,雅与俗如人吃大蒜,香臭自知郭德纲:牙佳为雅,人谷为俗,雅与俗如人吃大蒜,香臭自知一日,帮我们老板去另一个大老板办公室送一幅字画,却见其案台上一个青花瓷的盘子中,养了一串发出翠绿嫩芽的蒜瓣。
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共赏之道1. 引言1.1 概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共赏之道是指古代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一种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古代社会中,文人墨客作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代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不仅追求高雅与精神升华,也注重与普通百姓的沟通和交流。
雅俗共赏之道正是体现了这种双重追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共赏之道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介绍古代文人墨客的背景与地位,深入探讨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然后,解析雅和俗这两个概念在古代文化中所承载的内涵,并探讨二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互动交融的方式。
接着,论述古代文人墨客如何理解和实践雅俗共赏之道,并列举具体案例进行论证。
随后,探讨这种传统观念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包括传承古代文化的意义、培养审美情趣和民众素养的作用,以及打破阶级壁垒、拉近社会距离的意义。
最后,探讨雅俗共赏之道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体现和发展,并分析其对现代艺术市场的影响和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共赏之道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当今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通过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注重传统与大众交流的追求,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与新时代需求相契合的路径。
同时,这也将引发对当代社会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观念的反思,进一步推动现代艺术创作和市场发展的探索与突破。
2. 古代文人墨客的雅俗共赏之道2.1 古代文人墨客的背景与地位古代文人墨客是指在中国历史中以才情出众、精通文学和书法等艺术形式的知识分子。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并在政治、学术、艺术等领域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古代文人墨客多从事官员职务,同时也经常进行诗词创作、书法绘画等艺术活动。
2.2 雅和俗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雅与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它们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
雅指高尚、典雅、刻意追求精神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品质;俗指通俗、大众化、符合群众审美需求和实际生活需要的特征。
雅与俗
作者:沈嘉柯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5年第01期
从前,我的老师授课之余,跟我聊及如何才能起一个雅致的名字。
取名是人世间的大事。
想要名字雅,最好多用虚词,比如“之乎者也”,立竿见影。
想再寻章摘句,就翻古典书籍,搜罗出合意的雅词,跟虚词结合起来,组成名字,没有不美的。
“四书”因为严肃庄严的词多,多半用来给男孩子取名。
给女孩子寻找美丽的字眼,就首选《诗经》了,芸、菲、薇、莱、荇、葵……,俯拾皆是。
不过呢,把那些雅词的意思认真地古今对照一下,那可就妙趣横生了。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菲是什么?就是今天的萝卜。
《小雅·采薇》那首诗动人又唯美,可是薇又是什么?其实是野豌豆。
至于那个葵呢,不是今天大家熟知的向日葵,而是冬苋菜。
《小雅·蓼萧》里提到的萧,蛋糕店里做青团得用它,也就是艾草。
在《小雅·裳裳者华》里,“裳裳者华,芸其黄矣”。
芸又是什么植物呢?这是地道的人间凡物,与健康饮食密切相关,乃油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知道这个句子的人相对多点,蒹葭即芦苇。
这么一番对照下来,那些以《诗经》中的文字为名的女孩子,原来费尽思量取的名字,都是萝卜、豌豆、油菜之类。
大雅好像变成了俚俗。
可是,文字初创,人们给遇到的事物命名,很难精细,不过是取其大意。
全仗着时光淘洗,文字才闪烁温润、亲切的文化微光。
与其盲目崇拜古人,不如打破执迷,直指本质:论名字的雅俗不过是文字游戏,有些文字说的本就是同一种东西。
这对照并不妨碍我们在两千载之后,念着那些古老的诗句,口齿噙香,心随意动,同时兴致勃勃地把那些蔬果带回家,烹饪加工,制成佳肴。
草木不仅在文学里散发芳华,也在厨房餐桌上成就美味,我们怎能辜负这两全其美的自然之赐?有时雅有时俗,切换自如的人生,最富情趣。
(沈嘉柯/文,选自《读者·校园版》2014年第20期,有改动。
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为《如何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1 文章列举了用“菲”“薇”“葵”“芸”等字取名的例子,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结尾段中加点词“两全其美”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从“如何起一个雅致的名字”谈起,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