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最新教案(备课用-前五章全)讲解学习
- 格式:docx
- 大小:36.52 KB
- 文档页数:14
---------------------------------------------------------------最新资料推荐------------------------------------------------------教案Access一、教学内容:第 5 章窗体二、教学目标(1)掌握创建窗体的各种方(2)掌握数据透视表和数据(3)掌握各种窗体控件的使三、教学重难点窗体创建的各种方法、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五、教学时数: 2 课时+2 课六、教学准备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七、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窗体是一种窗体就是一个交互的界面,一地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运(2)新课讲授*窗体的功能:显示、修改和输入数据记录创建数据透视窗体图表,增体方法据透视图的创建使用和设置方法各种窗体控件的使用和设置方法务驱动法课时种数据库对象,可用于输入、显示数据库中的数一个窗口,用户可以通过窗体查看和访问数据库运算等。
一个应用窗体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录。
增强数据的可分析性。
数据。
简单来说,库,也可以很方便作为程序的导航面板,可提供钮,即可启动相应的功能模*窗体的视图与结构【窗体视图】【数据表视图】演示创建普通窗体的方法:在 Access2010 的【创建如下图所示。
1 / 17单击窗体组中又提供了多种创建窗体的方实例演示:供程序导航功能。
该面板中有各种不同的功能模模块,如下图所示的例子。
】【布局视图】【设计视图】建】选项卡下的【窗体】组中,可以看到创建窗的其他窗体按钮,弹出一个选择菜单,在该菜单方式,如下图所示。
模块,单击某一按窗体的多种方法,单里,Access2010(1)使用窗体工具创建(2)使用分割窗体工具(3)使用多项目工具创(4)使用窗体向导创建※创建基于单表的窗体建窗体具创建分割窗体创建显示多个记录窗体建窗体体:※创建基于多表的主窗体和(5)创建高级窗体创建数据透视表窗体:如求和、计数等。
access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表、查询、表单和报告;2. 学会创建和设计数据库表格,熟练运用数据类型和字段属性;3. 能够运用Access的查询功能进行数据检索和数据分析;4. 了解Access的表单设计,实现数据的录入和修改;5. 掌握制作和编辑Access报告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2. 培养学生独立设计数据库表格、查询、表单和报告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Access进行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2.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精神;4. 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Access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概念及作用- Access的启动与退出- Access界面及功能简介2. 数据库表格设计:- 表格的创建与修改- 字段属性设置及数据类型选择- 表格关系的建立与维护3. 查询设计:-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 查询的创建与修改- 查询条件的设置与应用4. 表单设计:- 表单的创建与布局- 控件的使用与属性设置- 表单数据处理与事件编程5. 报告设计:- 报告的创建与编辑- 报告控件的使用与调整- 报告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Access数据库基础,学习并掌握数据库概念、Access的启动与退出、界面及功能简介;第二周:数据库表格设计,学习表格的创建与修改、字段属性设置、表格关系建立;第三周:查询设计,学习查询的类型与创建、条件设置,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第四周:表单设计,学习表单的创建与布局、控件使用,进行表单设计实践;第五周:报告设计,学习报告的创建与编辑、控件调整,进行报告设计练习。
access教程
Access是一款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能够帮助用户创建、管理和使用数据库。
本教程将介绍Access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供初学者参考。
第一部分:开始使用Access
1. 打开Access软件
2. 创建新的数据库文件
3. 设置数据库文件属性
4. 创建数据表
5. 定义字段和数据类型
6. 添加和编辑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查询和过滤数据
1. 使用查询向导创建查询
2. 指定查询条件和排序
3. 运行查询并查看结果
4. 使用表单进行数据过滤
5. 使用过滤器进行数据筛选
第三部分:数据表和关系
1. 设计数据表结构
2. 定义主键和外键关系
3. 创建查询表
4. 使用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5. 更新和删除关联数据
第四部分:报表和表单设计
1. 创建基本报表
2. 自定义报表布局和格式
3. 添加报表标题和页眉页脚
4. 创建交互式表单
5. 设计自定义表单模板
第五部分:高级功能和技巧
1. 使用宏自动化操作
2. 创建数据透视表
3. 导入和导出数据
4. 运行SQL查询语句
5. 设置数据库安全性和权限
通过本教程,您将能够熟练地使用Access进行数据库管理和操作。
祝您学习愉快!。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1.3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1.4 认识ACCESS 2013界面及功能第二章:表的创建与使用2.1 数据类型与字段属性2.2 创建表的方法2.3 数据输入与表的导入2.4 表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数据查询3.1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3.2 选择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3 参数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4 操作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5 交叉表查询的创建与运行第四章:窗体的设计与使用4.1 窗体的概念与作用4.2 窗体的创建方法4.3 窗体控件的添加与布局4.4 窗体的属性设置4.5 窗体的数据绑定与显示第五章:报表的创建与使用5.1 报表的概念与作用5.2 报表的创建方法5.3 报表控件的添加与布局5.4 报表的属性设置5.5 数据排序与分组5.6 报表的预览与打印第六章:宏的使用6.1 宏的概念与作用6.2 宏的创建与运行6.3 宏的基本操作6.4 宏的安全性设置第七章:模块与VBA编程7.1 模块的概念与作用7.2 VBA编程环境7.3 VBA数据类型与变量7.4 VBA运算符与表达式7.5 VBA控制结构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决策8.1 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8.2 数据透视表的作用与创建8.4 预测值与假设检验第九章:ACCESS 2013高级应用9.1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9.2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9.3 数据共享与并发控制9.4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第十章:综合实战案例10.1 案例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0.2 案例二:图书馆管理系统10.3 案例三:销售数据分析系统第十一章: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11.1 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11.2 用户权限的设置与管理11.3 密码策略与加密技术11.4 备份与恢复策略第十二章:宏与VBA高级应用12.1 宏的调试与优化12.2 VBA函数与对象属性12.3 VBA数组与集合12.4 面向对象编程第十三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13.2 图表的类型与创建13.3 仪表板的设计与实现第十四章:ACCESS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14.1 OUTLOOK与ACCESS的集成14.2 EXCEL与ACCESS的交互14.3 WORD与ACCESS的集成14.4 POWERPOINT与ACCESS的集成第十五章:项目实战与案例分析15.1 实战案例一: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5.2 实战案例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建15.3 实战案例三:库存管理系统的优化15.4 实战案例四:在线考试平台的制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ACCESS 2013的基本操作、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窗体与报表创建、宏与VBA编程、数据分析、高级应用和实战案例等内容。
Access数据库教案(带附加条款)Access数据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创建和设计数据库表,能够进行数据查询、报表等操作。
3.掌握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方法,提高数据库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Access数据库概述1.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2Access数据库的特点与优势1.3Access数据库的安装与启动2.数据库表的设计与创建2.1表的设计原则2.2创建表的方法2.3设置字段属性2.4表之间的关系3.数据库的基本操作3.1数据的输入与编辑3.2数据的查询3.3数据的排序与筛选3.4数据的导入与导出4.数据库的报表与图表4.1报表的基本概念4.2创建报表的方法4.3报表的美化与打印4.4图表的应用5.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5.1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5.2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5.3数据库的安全与权限设置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等理论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3.练习法:布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安排1.总课时:24课时2.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Access数据库概述第3-4课时:数据库表的设计与创建第5-8课时: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第9-12课时:数据库的报表与图表第13-16课时: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第17-24课时: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五、教学评价1.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情况。
3.综合实践:评价学生在综合案例分析与实践中的表现,考察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2.课件:Access数据库教学PPT3.实践案例:提供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与实践4.网络资源:推荐相关学习网站、在线教程等资源,方便学生自学与拓展。
数据库ACCESS 理论课电子教案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概念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解释数据库、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1.2 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ACCESS、ORACLE、MYSQL等1.3 数据模型介绍数据模型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常用的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第二章:ACCESS 2010概述2.1 ACCESS 2010的安装与启动介绍ACCESS 2010的安装步骤和系统要求介绍如何启动ACCESS 20102.2 ACCESS 2010的界面与工具介绍ACCESS 2010的主界面和功能区介绍常用的工具和功能,如表设计器、查询设计器等2.3 ACCESS 2010的文件类型介绍ACCESS 2010支持的文件类型,如数据库文件、表文件、查询文件等第三章:表的创建与管理3.1 表的创建介绍表的创建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输入数据和设置字段属性3.2 表的管理介绍表的打开、关闭、复制、移动等操作介绍如何修改表结构和删除表3.3 表的关系介绍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介绍如何建立和维护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查询的创建与管理4.1 查询的创建介绍查询的创建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编写查询条件和筛选数据4.2 查询的管理介绍查询的打开、关闭、运行、保存等操作介绍如何修改查询和删除查询4.3 参数查询和交叉表查询介绍参数查询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创建参数查询和交叉表查询第五章:报表的创建与管理5.1 报表的创建介绍报表的创建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设计报表的布局和样式5.2 报表的管理介绍报表的打开、关闭、打印、保存等操作介绍如何修改报表和删除报表5.3 数据透视表和图表介绍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创建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第六章:窗体的创建与管理6.1 窗体的创建介绍窗体的创建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何设计窗体的布局和控件6.2 窗体的管理介绍窗体的打开、关闭、保存、打印等操作介绍如何修改窗体和删除窗体6.3 数据验证和输入掩码介绍数据验证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设置数据验证和输入掩码第七章:宏的创建与使用7.1 宏的概念与分类介绍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宏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7.2 创建宏介绍如何创建宏以及宏的基本操作介绍宏的动作和条件操作7.3 使用宏介绍如何运行宏以及宏的安全性设置介绍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第八章:模块的创建与应用8.1 模块的概念介绍模块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模块在ACCESS中的重要性8.2 创建模块介绍如何创建模块以及模块的基本操作介绍模块的声明和过程8.3 应用模块介绍如何调用模块以及模块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介绍模块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案例第九章:数据库的安全性与维护9.1 数据库的安全性介绍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如何设置数据库密码和权限9.2 备份与还原介绍数据库备份和还原的概念与操作介绍不同类型的备份方法及其适用场景9.3 性能优化介绍数据库性能优化的概念和方法解释如何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和性能第十章:综合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择与需求分析介绍选择数据库案例的重要性和需求分析的方法解释如何确定数据库的规模和功能需求10.2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介绍如何根据需求分析设计数据库结构和表解释如何实现查询、窗体和宏等数据库对象10.3 案例测试与维护介绍数据库案例测试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如何进行数据库维护和性能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据库概念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补充说明:数据库是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