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992.00 KB
- 文档页数:22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全集年、月、日第1课时 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交换。
教学过程:生活导入:介绍普通计时法(出示钟表)。
师: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可能再干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午 8:00下午 8:00师: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下午8时,这种计时方法是普通计时法。
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a:17时30分《动画城》开始播放。
b: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c:晚上7时《新闻联播》开始播放。
d:00:30《半边天》开始。
……师:这些节目预报表中用的还是普通计时法吗?这里用的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板书)。
介绍24时计时法钟面上只显示12时,所以同一时间在一天内显示上午和下午2次,常引起误会,因此邮局、交通、机场等部门计时时,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合作探究24时计时法:观察钟面:12时(夜里)说明:晚上的12时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也可以说成是0时。
24时计时法就是从0时计时了。
观察第二个钟面:转动到中午12时说说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一天没有结束。
继续转动到12时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一下。
得出: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就是一天,一昼夜有24小时。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师小结:用24时计时法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从中午的12时到夜里的12时,时针所指时数要加上第一圈走过的12小时。
如:下午2: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4:30或14时30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单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说课稿是针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认识面积单位》一节所编写的。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面积以及如何量取面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用平方厘米作为面积单位,能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并量取平面图形的面积。
1.2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即物体所占据的平面范围。
•面积的表示: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用平方厘米作为面积单位,并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表示方法。
•面积的测量: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用方格纸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与巩固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面积是什么,并能够简单解释面积的概念。
•掌握用平方厘米作为面积单位,并能够用其表示面积。
•能够使用方格纸量取平面图形的面积。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面积计算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与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观察和实践,培养他们对物体面积的感知能力。
•学习与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实际操作,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让学生解决面积计算问题,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面积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平方厘米作为面积单位的认识与运用。
•用方格纸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
3.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如下:•把握好量取面积的方法与技巧。
•理解面积单位的意义和用途。
四、教学过程4.1 情境导入为了引发学生对面积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面积的概念,我将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小故事:小明的家装修小明家正在进行装修,他的爸爸让他去买地板,要求买够整个房间的面积的地板。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第1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表示时刻,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基本相同(12时计时法前加“凌晨““早上”“上午”等词语);中午12:00以后,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12并去掉相应的限制词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加上相应的限制词就是12时计时法.3。
计算经过的时间:(1)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3)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晨7:30 下午6时晚上9时20分中午11时30分【解答】7:30 18时21时20分11时30分一列从北京开往长沙的火车17:00发车,第二天上午8:38到达长沙,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解答】24时-17时=7小时7小时+8小时38分=15小时38分答:这列火车行驶了15小时38分。
认识年、月、日1.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4,6,9,11月);1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平年全年共有365天,闰年全年共有366天。
2.闰年的判断方法:(1)根据这一年2月份的天数或全年的天数直接判断;(2)根据公历年份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易错题)2022年的1月、2月、3月共有多少天【解答】2022年是闰年,2月份有29天,31+29+31=91(天)答:共有91天。
第2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时注意把两个乘数的最低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最低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最低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第一单元年月日1、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1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
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
24时也叫0时。
4、一天有24小时。
一星期有7天。
一年有12个月。
5、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6、24时计时法:钟表时针走第1圈,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
钟表时针走第2圈,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7、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8、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重点)9、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10、大月7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每月31天。
小月4个月:4月、6月、9月、11月。
每月30天。
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2、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整百年份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3、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1~3月第一季度,4~6月第二季度, 7~9月第三季度,10~12月第四季度。
14、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重点)15、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重点)#相同数位对齐。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辅导讲座(三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三年级学生下学期使用的,下面分三部分对本册教材进行辅导。
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主要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时间主要内容:认识24时计时法和年、月、日,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问题等。
●第四单元——乘法主要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连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主要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小数;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 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母小于10)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主要内容: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 第六单元——测量主要内容:在测量较长的距离中认识千米;认识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认识毫米。
●第八单元——面积主要内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²、分米²、米²),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五单元——统计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辨认方向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第一讲:生活中的方向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31页。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南、北以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1.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2.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向的技能,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具准备指南针、指示牌、课件、有关在野外找方向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拍手游戏,导入新课。
师:让学生跟自己一起拍手,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生:跟老师一起拍手。
师:刚才我们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生:上、下、左、右、前、后。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方向的词?生:东、南、西、北。
师:除了这四个方向还有其他方向吗?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师: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几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八个方向。
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学生在操场上辨认四个方向。
师:你能找出东南西北中的哪一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生:这边是东边,因为早晨太阳从这边升起。
师:好,请你把这块指示牌放在操场的东边。
师:他找得对吗?老师可以借助一个工具准确地测出东在哪里,你们知道是什么工具吗?生:指南针。
师:请你(刚才找到该方向的学生)过来.,看一看,东在哪边?操场的东边有什么?生:操场东边有3号教学楼和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