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7
研究生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1.多烯色素:含有40个碳的多烯四粘,由异戊二烯经头尾或尾尾相连而构成2.低聚肽:肽键数目少于10个的肽类聚合物3.味觉相乘:某物质的味感会因为另一味感物的存在而显著强化,这种现象叫味的相乘作用4.反式脂肪酸:当链中碳原子以双键连接时,脂肪酸分子可以是不饱和的。
当一个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和反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食品中的水分依据其存在状态大致可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2. 在以下几种胶中,属于微生物来源的食品胶有黄原胶 G ELLAN胶、属于植物来源的食品胶有阿拉伯胶瓜尔豆胶:阿拉伯胶、黄原胶、瓜尔豆胶、Gellan胶、明胶。
3.用作脂肪模拟品的两类大分子物质分别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4.使蔗糖甜味显著增强的取代蔗糖为三氯蔗糖。
5. 列出能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的低聚糖两种低聚木糖和低聚果糖。
6.面筋所含的主要蛋白质为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7.具有增香作用的物质有麦芽酚和异麦芽酚等。
8.食品中应用广泛的改性纤维素有三种,请列出两种: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
9. 在碱性条件下,一些L-氨基酸加热简单形成醛和酮。
10.制作方便面时,通常添加K2CO3,它可与面粉中麦谷蛋白反响而使面体呈金黄色。
11.含金属元素较多的食物称成碱食物。
12.目前使用较多的油溶性抗氧化剂主要有TBHQ BHA〔列出2种〕。
13.蛋白质中,氨基酸氧化可形成砜和亚砜。
14.新奇大蒜、葱和芥菜的组织被破坏后会产生刺激性气味,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含有硫元素。
15.食物中能够增加钙、铁等生物有效性的成分主要有〔列2种〕植酸草酸。
16.抑制蛋白质起泡的物质主要有酸和碱。
17.甜味和苦味的基准物质分别为蔗糖和奎宁。
18. 某些调配型酱油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主要为三氯丙醇,它是由于酸水解含油植物蛋白而产生的一种副产物。
19.焦糖化反响产生的主要色素为焦糖色素,香味物质为异麦芽酚。
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卷)********************************************************************************************招生专业与代码: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蛋白质工程、食品工程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食品化学(826)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建议:不要写太多,简明扼要即可,想留下好印象也可以多写1.淀粉老化2.酶活力3.成碱食物(生理碱性食物)4.油脂烟点5.蛋白质组织化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铜离子将叶绿素中的()离子取代后,叶绿素更加稳定。
A.Zn2+B.Ca2+C.Fe2+D.Mg2+2.肌肉中能与亚硝酸盐反应使肉制品呈现稳定鲜红色的物质是A.氨基酸B.蛋白质C.血红素D.糖原3.属于高倍甜味剂的物质有AA.甜叶菊甘B.木糖醇C.葡萄糖D.糖4.淀粉分子中,葡萄糖链接方式为A.肽键B.糖苷键C.酯键D.酰键5.属于鲜味剂的有A核苷酸B儿茶素 C.奎宁 D.维生素C6.油脂的酮型酸败针对的是A甘油 B.饱和脂肪酸 C.单不饱和脂肪酸 D.多不饱和脂肪酸7.属于人工合成色素的物质为A.红曲色素B.姜黄C.柠檬黄D.花青素8.以下物质的化学名称是A糠醛 B.羟甲基糖醛 C.丙烯酰胺 D.丙氨酸9.非洲神秘果内含的一种碱性蛋白质,使人吃了以后再吃酸的东西时,口感反而有甜味,这种现象称为味的A对比现象 B.相乘作用 C.消杀作用 D.变调作用10.蔬菜热烫流失最多的维生素为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AD.维生素K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每题3分,部分选对得2分,选错不给分,共15分)1.以下化合物中,哪些不是糖类热降解的产物2.以下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3.引起果蔬褐变的酶有A多酚氧化酶 B.抗坏血酸脱氢酶 C.淀粉酶 D.叶绿素醇4.可用作抗氧化剂的物质的有A乳酸链球菌素 B.迷送香提取物 C.茶黄素 D.葎草酮5.以下哪些是多糖具有的功能性质A亲水 B.凝胶 C.稳定 D.风味结合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简答题一般只回答要点,不发散或者稍微发散一两句。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招生专业与代码:理论物理(070201)、凝聚态物理(070205)、光学(070207)、计算物理(0702Z1)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普通物理81118.如图所示,在电源对极板的充电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I最大的时候,极板间的位移电流最大(B)电流I最小的时候,极板间的位移电流最大(C)极板间的位移电流和极板上的电荷量成正比(D)极板间的位移电流和极板之间的电势差成正比19.如图所示,电容值分别为C1和C2的两个电容器并联后的等效电容为[ ](A)C1C2/(C1+C2)(B)(C1+C2)/(C1C2)(C)C1+C2(D)C1−C220.如图所示,真空中放置三根无穷长直导线(垂直纸面)。
若L为如图示的纸面内逆时针椭圆闭合回路,则磁场强度H⃑沿着回路L的积分∮H⃑⋅dlL= [ ](A)I(B)−I(C)2I(D)−2I二、综合计算题(共90分)21. (10分)如图所示,真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分别放置带电量为q和−q(q>0)的点电荷,这样的四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称为平面电四极子. 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为l,A点与电四极子在同一个平面内,它到电四极子的中心O的距离为x,并且AO与正方形其中两条边平行. 求:(1) 正方形左上角正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合力.(2) A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势.22.(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介质球(设所用电介质为均匀各向同性线性电介质)体内的电荷体密度为ρ,相对介电常数为εr,若将该带电介质球放置于真空中,求:(1) 球内外电场强度的大小.(2) 介质球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3) 球内静电场的总静电能.23.(10分)如图所示,一无限长直导线上有恒定电流I1,它旁边的矩形线圈上有恒定电流I2.矩形线圈的长宽分别是a和b,它的一边和无限长直导线平行。
20XX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学科、专业名称: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名称:610无机化学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20题共60分)1. H 2(g) +21O 2(g)H 2O(l) 的Q p 与Q V 之差(kJ ·mol -1)是………………………( ) (A) -3.7 (B) 3.7 (C) 1.2 (D) -1.22. 下列分子形状不属直线形的是……………………………………………………… ( )(A) C 2H 2 (B) H 2S (C) CO 2 (D) HF3. 在某种酸化的黄色溶液中,加入锌粒,溶液颜色从黄经过蓝、绿直到变为紫色,该溶液中含有…………………………………………………………………………………………( ) (A) Fe 3+(B) +2VO (C)-24CrO(D) Fe (CN)-464.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1,则反应是……………………………… ( ) (A) 零级反应 (B) 三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一级反应5. 弱酸性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可表示为…………………………………………… ( )(A) 14 - pOH (B) K w /pOH (C) 10 - (14- pOH) (D) 10 - pOH6. 反应 Na 2O(s) + I 2(g)−→−2NaI(s) +21O 2(g) 的m r H ∆为………………………… ( ) (A) 2 m f H ∆(NaI, s) –m f H ∆(Na 2O, s)(B) m f H ∆(NaI, s) – m f H ∆(Na 2O, s) – m f H ∆(I 2, g) (C) 2 m f H ∆(NaI, s) – m f H ∆(Na 2O, s) – m f H ∆(I 2, g)(D) m f H ∆(NaI, s) – m f H ∆(Na 2O, s)7. 当一个化学反应处于平衡时,则………………………………………………………( ) (A) 平衡混合物中各种物质的浓度都相等 (B) 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都是零(C) 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不随时间而改变 (D) 反应的焓变是零8. 下列各组双原子分子中,均具有顺磁性的是…………………………………………( ) (A) O 2,B 2 (B) C 2,O 2 (C) B 2,Be 2 (D) Be 2,O 29. 关于催化剂的作用,下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能够加快反应的进行(B) 在几个反应中,能选择性地加快其中一、二个反应 (C) 能改变某一反应的正逆向速率的比值(D) 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共4页,第1页10. 0.40 mol ·dm -3丙酸溶液的pH 是 (K a = 1.3 ⨯ 10-5)……………………………………( ) (A) 0.40 (B) 2.64 (C) 5.28 (D) 4.8811. 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有……………………………… ( ) (A) O 2、Be 2两种 (B) C 2、N 2两种 (C) B 2、O 2两种 (D) Be 2、C 2两种12. 欲除去CuSO 4酸性溶液中少量Fe 3+,加入下列试剂效果最好的是…………………( ) (A) 氨水 (B) NaOH (C) H 2S 水 (D) Cu 2(OH)2CO 313. 反应A + B −→−C ,就每种反应物而言,反应级数均为1,在一定的起始浓度下, 25℃ 时的反应速率是15℃ 时的三倍,问35℃ 时的反应速率是15℃ 时的多少倍…( ) (A) 31/2 (B) 3 (C) 9 (D) 1814. 在[Co(en)(C 2O 4)2]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 (A) 3 (B) 4 (C) 5 (D) 6 15. 已知 N 2(g) + 3H 2(g)2NH 3(g);N 2(g) +21H 2(g)NH 3(g) 和N 2(g) + H 2(g)2/3NH 3(g)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和K 3,则它们的关系是…( )(A) K 1 = K 2 = K 3 (B) K 1 = (K 2)2 = (K 3)3(C) K 1 =21K 2 =31K 3 (D) K 1 = (K 2)1/2 = (K 3)1/316. 将下列物种按键能大小排列成序,正确的是…………………………………………( )(A) NO 2-< N 2;NO > NO +;O 2+>O 2-(B) N 2+< N 2;NO < NO +;O 2+>O 2- (C) N 2+> N 2;NO > NO +;O 2+>O 2- (D) N 2+< N 2;NO > NO +;O 2+<O 2-17. 下列离子的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 6表示的是………………………………………( ) (A) Mn 2+ (B) Fe 3+ (C) Co 3+ (D) Ni 2+18. 某一反应的活化能为65 kJ ·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A) 65 kJ ·mol -1 (B) -65 kJ ·mol -1(C) 0.0154 kJ ·mol -1 (D) 无法确定19.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BaCO 3 > K 2CO 3 (B) CaCO 3 < CdCO 3 (C) BeCO 3 > MgCO 3 (D) Na 2SO 3 > NaHSO 320. AgCl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比在0.10 mol ·dm -3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 (AgCl :K sp = 1.77 ⨯ 10-10)(A) 约7.5 ⨯ 103倍 (B) 约7.5 ⨯ 102倍 (C) 约75倍 (D) 不是以上数据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共4页,第2页考试科目:无机化学共4页,第3页考试科目:无机化学共4页,第4页20XX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副题)******************************************************************************************** 学科、专业名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研究方向:各个方向考试科目名称:812有机化学A考试科目:812有机化学A 共4页,第1 页考试科目:812有机化学A 共4 页,第2 页考试科目:812有机化学A 共4 页,第3 页五、机理题(10分)写出下面反应的反应机理六、合成题(共35分)1、由乙烯为原料合成(15分)2、(10分)3、(10分)考试科目:812有机化学A 共4 页,第4 页。
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最合适,请将题目序号及相应的选项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2分,共10分)1.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A、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B、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逆差C、外汇供给增加,外汇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逆差D、外汇供给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国际收支顺差2.对于CPT术语合同,在卖方提交的提单上,买方不能接受的批注是()A.运费未付B.收妥备运C.货物表面良好D.启航时间待通知3.我某出口公司于2001年8年10日用特快专递向德国汉堡某公司发盘,限2001年8月25日复到有效。
8月23日下午3时我公司同时收到德国公司的表示接受的特快专递和撤回接受的传真。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此项接受,( )。
A.可以撤回B.不得撤回,合同成立C.在我方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撤回D.不得撤回,但可以撤销4.按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成熟期,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
A 技术密集型B资本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人力资本密集型5. 作为外汇的资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是()A、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B、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C、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D、可得性、自由兑换性、保值性。
202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 卷******************************************************************************************** 招生专业与代码:口腔医学(专业学位) 105200共8 页,第1 页6、后牙牙合运循环的功能阶段是:A.下颌向下向外B.上下颌磨牙颊尖相对至颊舌尖分离C.下颌向上,同名牙尖相对D.下颌上升E.下颌向下向工作侧7、在近远中方向上,下颌牙牙冠的倾斜规律不包括哪一项?A.下颌各切牙均较正B.下颌尖牙的根部稍偏向远中C.下颌前磨牙向近中倾斜D.下颌第一磨牙位置较正E.下颌第二、三磨牙的牙根略向远中倾斜8、Spee 曲线最低点位于:A.下颌第二磨牙的近颊尖B.下颌第一磨牙的远颊尖C.下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 D.下颌第二磨牙的远颊尖E.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尖9、对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起重要作用,被称为牙合之关键的牙是:A.切牙B.第一前磨牙C.第二前磨牙D.第一磨牙E.尖牙10、上颌第一磨牙斜嵴是由:A.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成B.远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而成C.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成D.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相连而成E.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而成11、下述哪一个牙的颈嵴最突:A.上颌乳尖牙B.下颌乳尖牙C.上颌尖牙D.下颌尖牙E.上、下颌尖牙12、上颌中切牙髓室缺乏:A.髓室底B.髓室顶C.近中髓壁D.远中髓壁E.唇侧髓壁与舌侧髓壁13、以下关于牙釉质的形成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牙本质形成后内釉上皮才开始分化为成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B.成釉细胞形成皱褶缘时可吸收蛋白,形成平滑缘时可使无机离子渗出C.成釉细胞的平滑缘和刷状缘交替出现,贯穿釉质形成的全过程D.在牙釉质晶体生长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主要是釉原蛋白E.牙釉质形成后基质很快矿化14、以下哪种结构可见于牙骨质:A.新生线B.欧文线C.反转线D.芮氏线E.间骨板共8 页,第2 页15、下列哪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破骨细胞:A.牙槽骨改建时蚕食状凹陷的骨表面B.牙萌出时恒牙胚与乳牙根之间C.牙近中移动时牙根远中面的牙槽骨D.牙近中移动时牙根近中面的牙槽骨E.活动期牙周炎时的牙槽骨16、口腔上皮正角化层没有细胞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种酶的作用:A.胶原酶B.核酸酶C.磷脂酶D.蛋白酶E.以上皆是17、以下关于龋病的细菌和菌斑,说法错误的是:A.菌斑由基底层、中间层和表层三层结构组成B.菌斑的形成包括获得性膜的形成、细菌的黏附和聚集、菌斑的成熟C.致龋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放线菌D.乳杆菌与根面龋的发生密切相关E.目前认为致龋力以变形链球菌最强18、舌侧后缘见一溃疡,直径 1cm,疼痛不明显,镜下活检可见 keratin pearl,一般考虑为以下哪种病变:A.乳头状瘤B.鳞癌C.腺周口疮D.阿弗他溃疡E.结核性溃疡19、男性患者,52 岁,牙龈发红数周,活检可见上皮全层剥脱,形成基层下疱,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首选考虑为:A.扁平苔藓B.寻常型天疱疮C.盘状红斑狼疮D.红斑E.黏膜类天疱疮20、患者女性,45 岁,腭部出现溃疡 5 天,偶有刺激痛,查见腭部溃疡呈火山口样,直径 1cm,深达骨面。
2022年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阅读与写作”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阅读和鉴赏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运用所给材料撰写简单的语言学和文学评论的能力。
Ⅱ.考查范围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作品及评论;语言学和语言现象的评述分析。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文学知识(70%)语言学知识(30%)四、试卷题型结构《阅读与写作》共五小题,任选三题,每题50分,共150分,多选不给分。
Ⅳ.试题示例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实,写一段文学评论。
可自拟题目。
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
次及鲍、谢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
观其所自,多因谗冤谴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
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什八九焉。
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
——白居易《序洛诗》二、阅读作品,写一篇文学评论。
要求:1、题目自拟;2、针对作品进行评论。
合欢树史铁生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
”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
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20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02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与代码:工商管理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828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第一部分: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5题×3分/题,共15分)[1]()主要指教育水平、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商业习惯等。
A.经济因素B.法律因素C.管理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某企业提出如下目标“质量上台阶,管理上水平,效益创一流,人人争上游”。
请问该目标违反了目标制定的哪一条原则()。
A.弹性的B.可测量的C.不可实现的D.明确的[3]关于赫塞—布兰查德的情景领导模式理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属的“成熟度”对领导方式起着重要作用B.从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两个维度来界定分析领导风格C.领导方式没有优劣之分,一切依情景而定D.尽可能对员工授权[4]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老谋深算的高育良书记被人评价为一个不受金钱与女人诱惑的人,而对权力却保持着较强的欲望。
假设高育良这一类型的人是企业的员工,你认为可以根据哪一种激励理论,来对他进行激励。
请选出你认为最适合的选项()。
A.公平理论B. 期望理论C.双因素理论D. 成就需要理论[5]管理的本质是()。
A.决策B.效率C.效果D.协调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题×2分/题,共10分)考试科目:管理学与微观经济学共4页,第4页。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和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
要求考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生理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和考试时间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绪论 5分细胞的基本功能 30分血液循环功能 30分呼吸功能 10分消化和吸收功能 10分尿的生成和排出功能 15分感觉器官的功能 10分神经系统的功能 30分内分泌功能 1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是非题 20题(每题2分,共40分)名词解释题 15题(每题3分,共45分)问答题 5题(每题13分,共65分)Ⅲ考查范围绪论【考查目标】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三个水平,正反馈,非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2.熟悉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掌握内环境稳态和负反馈控制系统及其生理意义。
一、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三)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器官和系统水平2.细胞和分子水平3.整体水平二、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机体的内环境(二)内环境与稳态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细胞的基本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2.熟悉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肌肉收缩的原理、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
3.掌握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信息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方式与原理。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二)物质的跨膜转运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二、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一)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1.化学门控通道2.电压门控通道3.机械门控通道4.细胞间通道(缝隙连接)(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三)酶联型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兴奋性(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三)局部电位(四)兴奋性1.兴奋和兴奋性2.阈刺激和阈强度3.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的变化四、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二)骨骼肌收缩的机制1.肌丝滑行理论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三)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1.前负荷2.后负荷3.肌肉收缩能力4.收缩的复合血液循环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2.熟悉心电图的意义及心音成因。
3.掌握心脏泵血功能,心肌生物电,心肌生理特性,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静脉回流量及其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生理功能,组织液的生成,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三)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1.前负荷2.后负荷3.心肌收缩能力4.心率(四)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一)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1.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1.心肌的兴奋性2.心肌的自动节律性3.心肌的传导性(三)正常心电图及其各波的意义三、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二)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三)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量及其影响因素(五)微循环(六)组织液的生成1.组织液的生成过程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心血管活动的神经支配2.心血管反射(二)体液调节1.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血管升压素4.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5.心房钠尿肽呼吸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2.熟悉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呼吸节律的产生。
3.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原理,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肺通气(一)肺通气原理1.肺通气动力2.肺通气阻力(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1.肺容积和肺容量2.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一)肺换气与组织换气的原理(二)肺换气1.肺换气2.影响肺换气的因素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气的运输(二)二氧化碳的运输五、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1.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2.肺牵张反射消化和吸收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消化腺的内分泌功能。
2.掌握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的基本过程,消化液分泌和作用及其调节,胃、小肠运动及其调节,营养物质吸收的基本过程。
一、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二)消化道神经支配1.内在神经系统2.外来神经系统(三)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1.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2.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二、口腔内消化(一)唾液1.唾液的成分和作用2.唾液分泌的调节(二)咀嚼和吞咽1.咀嚼2.吞咽三、胃内消化(一)胃液1.胃液的成分和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二)胃的运动1.的容受性舒张2.胃的蠕动3.胃的排空四、小肠内消化(一)胰液1.胰液的成分和作用2.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胆汁1.胆汁的成分和作用2.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三)小肠运动1.小肠的运动形式2.小肠运动的调节五、大肠内消化(一)大肠运动的形式(二)排便反射六、吸收(一)吸收的主要部位(二)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途径和机制尿的生成和排出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葡萄糖转运极限量。
2.熟悉肾脏的血液循环特征,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和分泌调节。
3.掌握肾脏的排泄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意义,尿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的因素,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及其在水、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肾功能评价。
一、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2.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有效滤过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二)HCO-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五)NH3的分泌与HCO-3和H+转运的关系(六)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四、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一)尿液的稀释(二)尿液的浓缩(三)直小血管在维持髓质高渗中的作用五、尿生成的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1.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影响2.球-管平衡(三)神经和体液的调节1.肾交感神经的作用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4.心房钠尿肽的作用六、清除率(一)清除率的计算方法(三)清除率测定的意义1.测定肾小球滤过率2.测定肾血流量3.推测肾小管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考查目标】1.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及视觉和听觉的感觉原理。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一)适宜刺激(二)换能作用(三)编码功能(四)适应现象二、眼的视觉功能(一)眼的折光系统及调节1.简化眼2.眼的调节3.眼的折光能力异常(二)眼的感光换能系统1.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2.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三)与视觉有关的生理现象1.暗适应和明适应2.视敏度3.视野4.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三、耳的听觉功能(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二)内耳的功能1.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2.耳蜗的生物电现象(三)听神经动作电位。
神经系统的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确定神经递质的条件,激动剂和阻断剂的概念,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熟悉神经纤维传导特性,神经纤维传导特性,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受体及作用,特异性投射系统及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牵涉痛的概念及意义,脑干的抑制区和易化区,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锥体系及锥体外系的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3.掌握化学性突触传递的方式及特点,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的分类,脊休克、腱反射及肌紧张的形成,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层运动区,植物性神经系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及其受体。
一、神经元的功能(一)神经纤维的功能和分类1.传导兴奋及特征2.轴浆运输3.营养作用4.神经纤维的分类(二)突触传递1.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可塑性2.电突触传递3.非定向性突触传递(三)神经递质和受体1.概念2.乙酰胆碱及其受体3.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4.多巴胺及其受体5.氨基酸类及其受体6.神经肽及其受体7.气体类递质二、反射中枢的活动规律(一)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二)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三)中枢抑制1.突触后抑制2.突触前抑制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中枢对躯体感觉的分析1.感觉传入通路2.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3.皮肤痛觉的特征(二)中枢对内脏感觉的分析1.传入通路2.内脏痛觉与牵涉痛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脊髓休克2.牵张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1.去大脑僵直现象及其产生机制2.状态反射和反正反射(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前庭小脑的功能2.脊髓小脑的功能3.皮层小脑的功能(四)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大脑皮层运动区2.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五)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间的回路联系2.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五、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神经系统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2.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征(二)中枢对内脏功能的调节1.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2.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3.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内分泌功能【考查目标】1.了解某些激素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2.熟悉内分泌系统在机体机能调节中的作用、特点及其和神经系统的关系。
3.掌握人体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一、内分泌和激素(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1.内分泌的概念2.内分泌系统(二)激素1.激素的分类2.激素的作用机制3.激素的作用及其一般特征4.激素释放的调节二、下丘脑和垂体的内分泌功能(一)下丘脑-腺垂体系统1.下丘脑调节肽2.腺垂体激素(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1.血管升压素2.催产素三、甲状腺内分泌功能(一)甲状腺激素1.合成2.作用(二)甲状腺功能的调节1.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系统2.自身调节四、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2.盐皮质激素的作用(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1.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2.盐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Ⅳ试题示例一、是非题 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双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