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8.9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年型重症胆管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老年型重症胆管炎的危险性,其次根据实际临床资料,概括介绍治疗方法,最终重点介绍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方法。
为保证患者得到充分医治提供完整、详细、科学的保证。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151- 01重症胆管炎(acst)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于结石、蛔虫、肿瘤或狭窄等原因所造成的胆道完全梗阻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所致,是肝胆外科常见危急重症,常合并肾功能衰竭,该病发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高。
因此对于老年型患者手术风险更大,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会更高。
正确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本组病历13例,男10例,女3,例。
年龄60~76岁之间。
charcot 三联征及休克症状。
t>39.5℃,白细胞大于20×10.9/l,4例。
五联征7例,三联征及有精神症状,p>120次/分,2例。
[charcot 三联征:(腹痛、高热、黄疸)。
加上休克和神经症状即为五联征] 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治疗理想方法是早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和有效引流,以及术后合理。
其中8例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均是大剂量应用抗生菌素,加用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短程大量剂山莨菪碱。
治疗效果均满意,痊愈出院。
3 手术期的护理3.1 认真完善手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协助病人做必要的特殊检查。
例如:心电图、b超、x线透视等、同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查、电解质、肾功能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配血、皮试、术前6小时禁食水、留置胃管、尿管、术前肌注镇静剂等。
3.2 术后护理:3.2.1 认真负责地进行监护要求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护士经行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检测t、p、r、bp和神志的变化。
急性重症胆管炎护理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并发胆道系统的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病人以往多有胆道疾病史及胆道手术史。
本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
除具有一般胆道感染的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外,还可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即五联症。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若出现寒战、高热、腹痛加重、腹痛范围扩大等,应考虑病情加重,要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处理
2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心率、尿量及皮肤颜色,如有休克指征,按休克护理常规护理
3缓解病人疼痛,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休克病人采取休克体位
4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改善营养状况,遵医嘱进低脂饮食或给予肠内营养,做好肠内营养护理
6皮肤粘膜护理,防止病人因搔痒抓破皮肤或引起皮肤感染
7心理护理,减轻病人恐惧/焦虑情绪
8术前常规准备
(二)术后护理
1同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观察有无出血及胆漏发生,观察有无休克征象。
出血量小时,表现为柏油样或大便隐血;量大,可导致出血性休克。
若有发热和严重腹痛,可能为胆汁渗漏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需立即报告医生
4观察病人黄疸消退情况。
观察皮肤及大便的颜色,胆汁的引流量及颜色
5 T管引流的护理:同胆囊炎、胆囊结石护理中T管引流护理。
6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黄疸,出血,胆漏是三个严重的并发症。
同胆囊炎、胆囊结石护理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7稳定病人情绪
8带T管出院的病人做好健康教育。
怎样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急性重症胆管炎是一种十分常见且危害性较高的胆道疾病,该疾病的发生多与细菌感染有关,如常见的大肠杆菌感染。
患者的发病急及进展速度快,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多数患者还会出现精神烦躁不安、昏迷或者昏睡等情况,这也使得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容易使患者发生死亡。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多数属于老年人,发病后病情危重,同时进展速度较快,往往伴随中毒性休克症状,这也使得治疗难度较高以及手术风险大,同时并发症率偏高,在患者的围手术期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服务。
以下将就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小知识进行介绍。
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的起病急促同时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在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害怕、紧张、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往往缺乏对手术的治疗信心。
所以在患者入院后需要保持热情的态度进行接待,并合理运用语言沟通技巧尽快与患者取得充分沟通,并建立融洽的护患之间关系。
在此期间还需充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心理护理中从稳定其波动情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
例如讲解疾病知识,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列举以往成功治疗病例并讲解手术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等,进而提高患者的手术信心,尽快消除发病后的负面情绪,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1.在手术前的护理中,要注意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的监测,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症状以及疼痛持续加重的情况。
对于患者的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也要进行密切监测,了解患者的尿量变化颜色情况,若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主治医生,以便为医生制定或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依据。
1.患者准备在手术前做好患者病情状况密切监测的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从而缩短患者的手术前等候时间,确保患者能够及早接受手术从而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
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探讨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方法分析28例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
结果护理的要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血生化的监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引流管的护理及营养支持。
结论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生命体征及血生化的监测,积极抗感染治疗,尽早防治并发症,注重管道的护理,使其安全、顺利的通过围手术期。
标签: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重症胆管炎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道感染中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患者以往多有胆道疾病发作史和胆道手术史。
本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2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45~75岁。
其中45~60岁17例,61~75岁11例。
根据梗阻原因不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管引流及胆囊切除术18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例。
2 围手术期的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1)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2)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顾虑。
(3)满足患者需求,使其放心手术。
2.1.2 腹部体征观察经常询问并进行腹部体征检查,如出现腹痛加剧,腹膜炎体征加重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1.3 合并休克护理对于休克患者应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遵医嘱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以改善和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及供氧,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尽快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力,抢救患者生命。
2.1.4 全面掌握病情要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因老年患者多合并多脏器功能的损害,因此术前应采取相应措施:会诊,应用抗生素,纠正全身情况等,避免因手术创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2.1.5 积极术前准备入院后立即进行抽血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出凝血功能、血型以及尿常规、B超、CT、心电图等,积极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工作。
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68-01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重症胆管炎患者数十例,均为老年患者,通过我们重视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专科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所有病人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日15天,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1 统计资料、结果共23名患者,根据梗阻原因不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及胆囊切除术1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9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造瘘术3例。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2.1.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急救工作。
①老年患者全身脏器功能减退,对疾病的反应性、应激性及免疫代谢机能明显下降。
②重症胆管炎往往伴有夏柯氏三联征,起病急,会突然出现寒颤、高热、意识不清伴休克状态。
③在胆管梗阻的基础上合并感染及细菌的逆流以致发病急并发症多,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因此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做好急救工作。
2.1.2 全身情况:术前行心、肺功能检测,尽量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教会病人床上翻身、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1.3 抗休克治疗:由于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减退,代偿力低,抗休克时应注意:①注意补液速度和量,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持续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测血压qh记每小时尿量,作为补液量及速度的参考。
②注意电解质的平衡及肝肾功能及时行血气分析。
③应用升压药时注意原有基础血压、不可过高或过低,注意患者的高血压病史。
④体温不升或过高时注意保暖及物理降温的方式,避免冻伤、和烫伤。
2.1.4 心理疏导:重症胆管炎的患者,多是多年的疾病,因疾病反复发作及年龄大等特点,多表现出悲观、惧怕死亡又害怕手术花钱多等原因,因此应同家属配合,根据不同情况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
①介绍成功病例的病友给病人认识,让他们相互沟通、交流,既能减轻对疾病、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又能树立信心,消除顾虑。
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结石性梗阻性伴细菌感染所致的严重炎性疾病。
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如不及时、恰当的处理,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通过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充分引流出瘀滞在胆管内的脓液和胆汁,缓解或消除严重感染,减轻肝实质的损害,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针对这类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重点关注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的健康教育,从而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增强疾病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术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患者因起病急,病情重以及对医院陌生、担心医疗费用及病情的转归等,多有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因此,术前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疏导,详细介绍病情的发生、发展情况、手术方法、目的及效果等。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可能发生的意外和一系列的抢救及处理方法,建立完善的急救方案,以亲人般的关怀,熟练的技能给予患者一种可托付,可信赖感。
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最佳状态。
常规检查: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各种检查,作各项检查前应提前作好预约,并交代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及检查中的配合方法。
肠道准备:患者入院后均需禁食水,并行胃肠减压。
因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可刺激肠黏膜分泌缩胆囊素,引起胆囊收缩,增加腹痛[1]。
持续的胃肠减压可将胃内的食物残渣及消化液引出,减轻消化道的负担,达到减轻腹痛的目的,也为术后引流胃液作准备。
告知患者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会不舒服,会有恶心、呕吐、想咳嗽的感觉,指导患者咳嗽时要轻,防止胃管滑到口腔。
胃管固定松动时要及时告知护士,防止胃管脱出造成反复插管的痛苦。
术前晚需行清洁灌肠,并告知患者配合方法,以达到效果。
皮肤准备:患者因病情重、精神差、术前不能直接洗澡,以防虚脱。
[键入文字]
浅谈重症胆管炎围术期护理
2012-11-16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总结了96例重症胆管炎(ACST)围术期的护理,包括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病情观察、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认为严密的术前观察和正确的引流管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治愈疾病的关键。
【关键词】重症胆管;围术期;护理
重症胆管炎(ACST)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是胆道感染中最严重的类型,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1].1992年1月~2007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共收治ACST患者96例,围术期死亡8例,死亡率8.3%,现就ACST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重症急性胆管炎35例围手术期护理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发病急骤、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可高达36.8%[1]。
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ACST的主要死因。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将直接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
近10年收治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35例,现将临床资料、临床处理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45.7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或CT检查,均可见胆总管或肝内胆管扩张。
梗阻原因:胆道结石30例,胆总管肿瘤1例,胆总管蛔虫3例,其他1例。
既往有明确胆道病史或胆石症发作史21例,肝胆手术史7例,其中胆囊切除术4例,胆道探查2例,合并左肝外叶切除1例。
并存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心肌缺血、既往心梗、心、肾功能不全等合并25例。
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外科学会确定的重症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标准[2]。
手术:全组病例均在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急查肝功能,积极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
入院确诊至手术时间2~24小时。
手术遵循简单、有效原则,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30例,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肝外叶切除1例。
结果本组术后临床治愈3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反应性胸水1例,MODS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残余结石1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
术后死亡1例,术前死亡原因:MODS。
讨论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恐惧、紧张、焦虑、缺乏自信心是普外科患者術前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
从稳定患者情绪入手,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向其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以往成功的经验及手术医生的水平,以增强患者信心,消除不良情绪,更好配合手术。
②患者准备: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做好患者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为手术赢得时间,使患者及早得到手术治疗,术前禁食水,留置胃管、尿管,为避免术后切口感染,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抗生素的过敏试验,配同型血,为术中备用。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胆管炎的定义和临床表现,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在我们将详细介绍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措施、术后护理要点、胆管引流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结论部分将提出提升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的建议,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胆管引流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提升护理水平、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1. 引言1.1 胆管炎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胆管炎是指胆管感染性疾病的总称,通常可分为急性胆管炎和慢性胆管炎两种。
急性重症胆管炎是胆管炎中较为严重且紧急的一种类型,常常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
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常会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胆囊区叩击痛、Murphy征阳性以及黄疸也是急性重症胆管炎常见的表现。
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寒战、全身乏力等症状。
临床上,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表现多样,且具有较强的多系统侵犯性。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胆囊脓肿、胰腺炎等。
对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疾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了解胆管炎的定义和临床表现,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展开后续的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1.2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在患者即将进行手术或手术后恢复期间提供的持续护理,其目的是确保患者手术安全、顺利并促进康复。
对于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而言,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出现。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病情多变,如果在手术前后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可能会导致手术风险增加和康复延误。
重症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诊的53例重症胆管炎患者,随机将患者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27例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B组96.3%明显高于A组65.38%(P<0.05);组间死亡率比较,B组也低于A组。
结论:对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综合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holangitisXiang FuRongYongs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nan 416700[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holangitis. Methods: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53 cases of severe cholangiti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7 admissions,patients randomly were divided into A and B two groups,A group 26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 group of 27 patients,the clinical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65.38%(P<0.05)in group B,and the mortality rate between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group B(96.3%). 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holangiti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holangiti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severe cholangitis;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measures重症胆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由患者胆管急性梗阻及化脓性感染导致的,胆道持续的高压、细菌快速的繁殖、胆汁的淤积导致的胆红素颗粒混合细菌、血栓和细菌产生的毒素及炎症介质通过肝脏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等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重症胆管炎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脓毒性休克,继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本病病情危重且病情发展迅速,是胆道感染中最为严重的类型,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及早的对患者实施胆道减压治疗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
此外,除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治疗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是保障治疗、改善预后的关键。
此次我院对27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了围术期综合干预护理,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接诊的53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疾病的相关诊断。
入选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7岁到61岁不等,平均年龄(39.8 10.2)岁。
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梗阻部位,其中31例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及胆囊切除术治疗、22例患者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
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27例实施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护理,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措施:1.2.1A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如下:其一,术前护理,术前严密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出现休克或精神异常者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并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重症胆管炎患者病情较重,通常会伴有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接诊患者后应立即为其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以保障患者药物治疗及补液的顺利进行。
其二,术后护理,做好患者各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工作,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避免引流管发生折叠、扭曲、脱落等。
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及流出量,同时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对出现异常者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做出相应有效处理[2]。
对特殊患者,如麻醉术后神志未清或特别看护者,应予以适当约束。
1.2.2B组采取综合干预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心理、体征、发热等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增加术中护理的实施,手术过程中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各项生命指标应严密监测,对出现异常者,应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做出相应及时、有效的处理[3]。
如:当P≥100次/min,收缩压≤80、脉压差≤20mmHg提示血容量不足和休克时,应立即予以抗休克治疗;对患者体温实施曲线观察,若体温高于39℃或持续低热时,应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对呼吸困难者应予以吸氧处理,警惕肺部感染的发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调节补液速度、补液量,避免心衰、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
○2加强基础护理,术后患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应嘱患者取半卧位休息;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常,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工作,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按摩等,以避免压疮等的发生。
○3心理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高效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尽可能的疏导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可以积极的配合治疗;在手术后,患者多会因疼痛、体位受限等因素而产生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以缓解患者这些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4饮食护理,手术前应予以患者实施禁食及持续的胃肠减压护理,在禁食期间,由于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因此应予以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
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肛门排气后,可指导患者进食少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同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为宜,并保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及食用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5发热护理:重症胆管炎患者在术后常常会出现发热现象,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术后应对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实施冰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
1.3护理效果评定:参考相关文献,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如下评定,若在实施护理后24小时后,患者未发生化脓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下即可评定护理有效,反之若发生并发症则评定无效[4]。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检验方式以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积极护理后,B组患者未发生死亡病例,A组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B组低于A组;组间护理有效率比较,B组96.3%明显高于A组65.38%(P<0.05),详见表1。
表1 表示组间护理效果的比较情况注:与A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小结重症胆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病情较重,且易发生胆道感染、急性胆管梗阻及黄疸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研究显示,在国外重症胆管炎的死亡率大于在20%-50%之间,在我国死亡率约在17%-20%之间[5]。
对于重症胆管炎的治疗,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此次我院对27例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了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护理,对比同期实施常规护理的26例患者,结果显示,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护理的实施,不仅可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还有效的降低了死亡率。
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对重症胆管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干预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这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杨艳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5(8):230-231.[2]孟春英,张娟.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2012,16(6):268.[3]叶柳青,庄紫燕,蓝彩英.40例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0):2201-2202.[4]张真.重症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98-99.[5]Kimrua Y,Takada T,Kawarada Y,et al.Definitions,path phys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cute cholangitis and cholecystitis[J].Hepatobiliary Pancreaturg,2007,14(1):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