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5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14.52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陋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除法,能熟练使用除法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运用学会的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2.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橡皮等。
3.课前准备:制定好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和互动环节。
4.师生准备: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练习:让学生进行基础的除法练习,巩固知识点。
4.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规律。
第二课时1.复习: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
2.拓展:引导学生将除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进行除法运算练习。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课题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认知性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技能性学习目标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用具主题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登山)2、谈话:同学们,你们养过蚕宝宝吗?小红和小明都是养蚕高手,你瞧,他们正在为蚕宝宝分配纸盒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学习1、出示例3主题图(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就3个5是多少用乘法:3×5=15(只)或者5×3=15(只)(4)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第二问题: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所以用除法计算。
15÷3=5(只)第三问题: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计算。
15÷5=3(个)(5)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通过解答这2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2、出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个环节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再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进一步学习乘除法应用题做铺垫。
创设开放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
)三、拓展应用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我将带领大家通过具体案例来掌握除法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四章第三节“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解决分物品的问题。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学习如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独立完成平均分物品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物品的计算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物品的模型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例来引入课程内容。
我会拿出一些糖果,然后问同学们,如果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个糖果?然后,我会让同学们尝试自己解决类似的问题。
我会给出一些分物品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用除法来计算。
在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在纸上完成这些练习题,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板书来展示我们的计算过程。
我会将糖果的总数、小朋友的人数、除法计算的过程和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的糖果数都写在黑板上。
七、作业设计今天的作业是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这些题目都是关于平均分物品的计算问题。
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于平均分物品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问题上,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会对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我还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尝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包括: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以及能够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使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的概念及其与乘法的关系。
2. 正确进行除法运算,特别是整除和余数的处理。
3. 将除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问题的实质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作用。
2. 新课:讲解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除法计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除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三、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作用,然后讲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精品)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课题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共课时第课时课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一幅图(分完的结果)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复习和准备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操作练习。
先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
摆在桌子的左面。
学生摆完以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出小棒。
并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书:8÷4=2再让学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几份。
摆在桌子的右面。
学生摆完后,仿照上面的提问和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并写出除法算式:8÷2=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两次分小棒的结果相同吗?(不同。
)它们的除法算式相同吗?(不相同。
)为什么?(因为分的方法不一样,除法算式就不同。
)如果只看分的结果,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的吗?(不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看一幅图怎样写两个除法算式。
二、新课教学例3。
教师出示8个球拍图。
说明意图:看图写出除法算式。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下:看着这幅图怎样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为什么?然后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你能想出什么样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样想的?(把8个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还有其他的写法吗?(8÷2=4)你是怎样想用?(8个球拍,每2个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
)有多少同学同意这种写法?哪种写法对呢?有多少同学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对?请两名认为可以写两个除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此时,只要学生说的意思正确即可。
语言暂时不要求过高。
学习目标: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探究一:要求买5辆小汽车要付多少钱,得先知道什么?
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
求一辆小汽车的价格怎样计算?列式:
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列式:
合作探究二:总结方法:
像今天这样根据已知信息求几个物品的价钱,都要先解决买一个物品的价钱是多少,用()计算。
再解决买几个物品的总价钱是多少,用()计算。
当堂检测:
1、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2题。
说说是怎样想的。
2、拓展提高。
□△◎★分别表示不同的数。
已知:◎÷3=△□×△=24★×□28
如果:★=7那么◎=()
3、妈妈买了3个茶杯用去24元钱,爸爸买了4个饭碗用去36元钱。
茶杯和饭碗哪个贵。
贵多少?
总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学到了什么。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3-2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问题中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看一个除法算式,说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学生对除法的含义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说一说平均分是怎样分物品的。
2.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宝宝吗?今天老师带来了15只可爱的蚕宝宝,请同学们给他们分别安排好住的地方。
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3。
先来看看有什么要求?观察图画说图意(课件出示23页例3(1)题。
)生汇报:(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问:每个纸盒里放几只?该怎样解答?生讨论后汇报。
(因为是平均分,就是求每个纸盒里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15÷3= 5(只)师:一起检查。
因为3×5 =15(只)是对的,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问:如果把问题变了,你们会计算吗?课件出示例1(2)题观察图意,说出信息。
汇报(5只蚕宝宝放一个纸盒,15只蚕宝宝用几个纸盒。
)问:怎样解答呢?生:汇报(求几个纸盒就是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15÷5=3(个)生:检查3个纸盒里,每个放5只蚕宝宝就是15只蚕宝宝,解答正确)小结:解答完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发现: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里都有5只……)教师小结:由于两种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结果,我们不能确定是用哪一种方法分成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看一幅图,要根据不同的分法,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课堂练习1.练习五。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5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6÷5=5······()A . 1B . 2C . 3D . 42. (2分) 48连续减6,得出0需要减几次? ()A . 6次B . 8次C . 3次3. (2分) (2019二下·增城期中) 下面的算式里,商是6的是()。
A . 3×2=6B . 24÷4=6C . 14-8=64. (2分) 8是2的几倍?正确的答案是()。
A . 10B . 16C . 45. (2分)填+,-,×,÷.(1) 8________9=72()A . +B . -C . ×D . ÷(2) 9________9=1()A . +B . -C . ×D . ÷(3) 54________9=45()A . +B . -C . ×D . ÷(4) 18________9=27()A . +B . -C . ×D . ÷6. (2分)24÷3=()A . 9B . 8C . 7D . 6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7. (2分) (2019三下·端州期中) 6÷2=3×2.()8. (2分) 8是4的几倍,列式为8×4=32。
9. (2分)一件上衣需要订5个扣子,现在有25个扣子,可以订5件上衣。
三、填空题 (共5题;共7分)10. (1分)最大能填几?⑴6×________<30 ⑵________×8<29⑶________×5<48 ⑷30>________×911. (1分)填空________12. (3分)一共有________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________个,列式为________。
2019-2020学年部编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5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一、选择题1.(2019二上·简阳期末)“6只小猴分18个桃子,平均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列式为( )A . 18+6=24(个)B . 18÷6=3(个)C . 16-8=8(个)2.学校有4个篮球、12个足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倍。
A . 5B . 2C . 33.一共有16个橘子,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A . 3B . 4C . 54.一根彩带长24米,把它对折,再对折后长是()米。
A . 12B . 6C . 35.摆一个要用6根小棒,摆几个需要18根小木棒.()A . 4B . 2C . 3D . 56.一种儿童跳棋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共18个棋子,每种棋子有()个.A . 15B . 3C . 6D . 5二、判断题7.一份米饭要4元,8元可以买2份。
8.有2个盘子,一共放了16个苹果,平均每个盘子放4个苹果。
9.一瓶水可以倒5杯,小红给参加家长会的30人每人倒一杯水,一共倒了5瓶水。
三、填空题10.28个橘子可以放________盘?11.把30枝铅笔分给6个人,每个人分到________枝.12.填空(1)一顶帽子的价钱是一双手套的________倍?(2)一顶帽子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________倍?(3)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________倍?13.填空小白兔________次才能搬完?14.填空18本书,每3本一份,分成了________份.四、解答题15.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16.笼子里有多少只小兔?17.一本要3元钱,21元钱能买几本?18.把25个平均装在5个盘子中,每个盘子里装几个?19.妈妈买了15根,每次吃3根,可以吃几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格子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出示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3(1)他们分成几组?每组有几人?(2)、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a一共有多少学生?b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c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4)、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解答的理由。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5)、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6)、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2、出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引导学生完成P29页“作一做”。
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故事,引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2、学生从图中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题。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1~3。
教师巡视、指导。
做完的同学选择一道题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四、课堂总结。
重庆市2019-2020学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5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小红买了3包薯片,共花了15元钱,平均每包薯片()元。
A . 4
B . 5
C . 6
D . 3
2. (2分) 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个。
A . 6
B . 4
C . 5
D . 3
3. (2分)12÷6=2 想:()六十二,商是二。
A . 一
B . 二
C . 三
4. (2分) (2019二上·东莞期中) 小月把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围成一个图形,每个图形的每条边长都是5厘米,她围成的是()。
A .
B .
C .
5. (2分)40÷5=()
A . 8
B . 42
C . 35
D . 6
6. (2分)下列错误的是()
A . 15÷3=4
B . 7÷7=1
C . 8÷4=2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把28个荔枝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7个
8. (2分) (2019二下·成武期中) 求35里面有几个5,列式为35÷5=7。
()
9. (2分)有24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要插7朵花。
三、填空题 (共5题;共7分)
10. (1分)我想到1个数,将它加倍,再加倍,得到的结果是20!________
11. (1分) 8个苹果平均分在________只盘子中,每只盘子中有________只.列式为________
12. (3分)有15个水杯,放在一个3层柜子里,每层放的水杯同样多,每层放________个。
13. (1分)5棵花放入1个木槽,30棵花能放满________木槽
14. (1分)根据算式填空:
(1)20÷5=________,因为________×5=20
(2)70÷10=________,因为________×10=70
四、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15. (5分) (2019二上·简阳期末) 看图写算式
(1)看图写两个算式。
(2)一共有多少个面包?
(3)看图写两个算式。
(4)一共有多少个面包?
16. (5分)填一填。
(1)
(2)
(3)
17. (5分)看图回答
(1)每组有5个同学拍皮球,4组共有多少个同学。
(2) 20个同学分成4组拍皮球,平均每组有多少个同学。
(3) 20个同学,每5个同学一组拍皮球,可以分成多少组。
18. (5分)看图,回答问题
(1) 18筒凉茶,每个盒子放6筒,要用几个盒子?
答:要用个盒子。
(2)把18筒凉茶平均放在3个盒子里,每个盒子放几筒?
答:要用个筒。
19. (5分) (2019二上·武城期末) 王老师和丁丁、明明共种18棵树,平均每人种多少棵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7-1、
8-1、
9-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7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4-2、
四、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8-1、
18-2、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