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例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45 KB
- 文档页数:2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自编量表通过我院病案室出院登记系统,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精神药物的品种、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全院精神科总住院人数1940人,调查登记精神分裂症1350人,占总住院人数的69.6%。
单一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者980例(72.6%),按使用率顺序为氯氮平(25.9%)、利培酮(17.8%)、氯丙嗪(15.6%)、氟哌啶醇(4.4%)、奥氮平(4.4%)、奋乃静(2.96%)、舒必利(1.5%)。
两种精神药物合并者为360例(26.6%)。
其中以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再合并其他一种抗精神病药为多见。
按使用率顺序主要为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氯氮平+氟哌啶醇、氯氮平+哌泊噻嗪、氯氮平合并癸氟奋乃静、奥氮平合并氟哌啶醇等。
三种抗精神病药合用者10例。
另外,合并安坦220例(16.3%);异丙嗪60例(4.4%);苯二氮卓类药150例(11.1%);心得安260例(19.3%)。
60例(4.4%)合用抗抑郁剂。
合并ECT者210例(15.6%)。
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为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应用逐年增加,且居首位。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等药物的应用增多,已经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药物自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应用于精神科临床后,相继出现了多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逐渐增多。
近年来利培酮、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亦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我院目前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通过我院病案室出院登记系统,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精神药物的品种、剂量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调查。
精神病患者的联合用药研究目前,在精神病临床治疗药物类型较多,且新产品不断出被研发出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该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副作用,且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加大了副作用。
本文系统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
标签:精神病;治疗药物;联用目前,临床上用药方式主要是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
由于精神病用药的特殊性,更应重视其用药方式的选择,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
1 精神病患者常用药物概括通常情况下,依照患者的病情和精神障碍差异,可把针对性的靶向治疗精神药物分为这几种:①抗精神病类药物,主要用于幻觉、幻想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的治疗,同时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镇静效用,常用的有氟哌啶醇、氯丙嗪等,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有利培酮、喹硫平等。
②抗抑郁或抗狂躁类,抗抑郁类药物主要应用于情绪严重抑郁精神病治疗,只可缓解或消除症状,常用的有异丙肼、丙咪嗪等;抗狂躁类药物主要治疗情绪异常狂躁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比如碳酸锂;③抗焦虑类药物,主要治疗存在严重焦虑、不安的精神病,常用的有甲羟基安定、硝基安定等;④促智类药物,主要是呲乙酰胺。
2 精神病患者单一用药分析2.1药理作用①对于抗精神病类药物而言,主要在治疗幻听、幻视、妄想及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当前临床上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喹硫平等药物的疗效更为显著,除利培酮需要满足一定的用药量才能发挥镇静效用。
②这种药物在抗胆碱上有良好效果。
总体而言,抗精神病药物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幻听幻视、妄想等病症,降低中枢神经兴奋度,达到镇静的效用,可有效减少患者对外部缓解刺激的敏感度。
③抗抑郁及抗狂躁类药物可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狂躁型精神障碍,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④抗焦虑类药物一般選用地西泮治疗,具有良好的抗焦虑、抗肌肉松弛及镇静催眠效用,可治疗不同类型的焦虑病症。
2.2副作用大多数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即便是单一用药。
抗精神病药物的毒副作用主要反映在心血管系统和肝脏系统,尤以氟哌啶醇的副作用最显著[2]。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的病例分析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将2009年6月12日以及2015年6月12日两天作为调查日,将两日笔者所在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A、B组。
采用调查量表,对两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A组患者居前4位的抗精神病药物为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利培酮。
B组患者居前4位的抗精神病药为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
联合用药的比例B组较A组有所下降,而单一用药比例上升(P<0.05)。
结论:奥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现已成为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最常用药物,逐渐提升了精神病药物利用合理性。
标签: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联合;合理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涉及多个层次,每位患者表现的症状也各不相同,绝大多数患者起病较慢,起初对患者工作能力、学习成绩等造成影响,逐渐与人疏远,对外界各种事物不感兴趣,生活上变得懒惰,性格发生突变。
一些患者会伴有头疼、失眠、无力、精神不稳等问题[1-3]。
一部分患者起病较急,言语混乱,存在妄想症状,表现十分冲动、兴奋。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中一直以药物治疗为主。
近年来,单一用药的疗效逐渐显现出来,有上升的趋势[4-6]。
本次试验中通过两次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作为对比,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用药变化情况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情况報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9年6月12日以及2015年6月12日两个时间点,对当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病例筛选条件:所有调查对象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将当日入院、出院以及诊断不明确者排除。
其中将2009年6月12日调查的患者作为A组,而2015年6月12日调查的患者作为B组。
A组共有260例,包括男184例,女76例,年龄16~66岁,平均(33.9±6.4)岁;B组患者共306例,包括男216例,女90例,年龄12~72岁,平均(38.5±7.8)岁。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
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调查分析其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中,384例(73.85%)为单一用药,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43.75%),阿立哌唑次之(27.08%),氯氮平位列第三(13.54%);136例(26.15%)为联合用药,其中,以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联合其他药物为主。
结论新型抗精神药物是目前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流用药,但在联合用药合理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标签: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用药分析抗精神病药物是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关键性药物,用药合理性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我院5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旨在探讨目前住院精神病患者用药现状以及变化趋势,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住院时间均在1w以上。
其中,男356例,女164例,年龄25~88岁,平均为(45.3±10.4)岁;病程1个月~45年,平均为(13.3±9.7)年。
152例(29.23%)为初次入院,368例(70.77%)为反复入院。
1.2 方法本研究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医师及一名统计室人员统计分析。
自行设计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用药情况(用药种类、名称、剂量、用法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
分类统计患者的用药分布情况。
1.3 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均采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和计算。
2 结果2.1 用药情况分布2.1.1 单一用药情况本组520例患者中,384例为单一用药,占73.85%,其中,以利培酮占首要地位,阿立哌唑次之,氯氮平位列第三(见表1)。
论述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摘要】本文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选择的疗效和风险关系。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需要终身治疗的精神疾病,该病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认知损害、思维紊乱、社交退缩和意志缺乏。
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并发躯体疾病、自杀、物质滥用、失业流浪和早亡。
虽然抗精神病药物问世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仍有约1/3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欠佳。
有研究显示,约3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足剂量、足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缺乏反应,即使为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约14%的患者难以获得预期的疗效。
调查显示,世界上治疗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有增多趋势,有些机构联合用药甚至超过50%。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甚多,有的联合用药,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加重不良反应。
因此,精神科临床医生有必要熟悉掌握抗精神分裂症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在两种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联合治疗中,氯氮平联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比例最高。
尽管药效得到累加,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联合用药期间要谨慎监测。
有关报道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40例对氯氮平足量足疗程(≥一日600mg,3个月以上)疗效欠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逐渐加用利培酮至一日6mg)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6和12周的简明精神量表(BPR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未见诱发体重增加、白细胞减少和癫痫等。
提示,氯氮平+利培酮组合是一项有效安全的联用方案。
国内研究认为,高剂量阿立哌唑+低剂量氯氮平疗法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合适选择。
如患者不良反应严重,可适当下调氯氮平剂量,酌情减少阿立哌唑剂量;如患者耐受情况好,可适当上调两种药物剂量。
医药界 2019年3月第5期—34—医药与临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用药研究孙合园 董莉娜 朱丽萌(烟台大学药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衰弱性的精神疾病,是导致全球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以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治疗方式又包括单一药物疗法和联合药物疗法。
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指南、临床医生对单药与多药治疗持有不同看法,并且认为多药疗法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因此本文对于抗精神分裂症多药联用时潜在的缺点进行总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9)05-034-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指南[1]长期以来以抗精神病药物作为核心治疗方式,并建议抗精神病药物单独用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虽然专家与指南不提倡抗精神病药物多药,但有些人建议多药作为单药治疗替代疗法的最后手段。
单药治疗可以记录患者对每种药物的反应,同时有助于降低药物的复杂性与不良事件的风险,并使评估病情更容易,尽管对抗精神病药单药治疗有一致的建议,但多药治疗仍普遍存在[2]。
据报道,多重药物会增加相关不良事件和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同时由于药物复杂性的增加,使临床医生不易判断出有益的药物,并增加护理成本。
根据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相关报道,对于多药联用潜在的缺点我们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据报道抗精神病药物多重药物与过高的总药物剂量相关,预计这会增加与剂量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包括锥体外系运动副作用以及认知障碍[3]。
一项处方调查,其中包括加拿大435名门诊患者2005年和2006年发现规定的每日剂量,接受多药治疗的患者每日剂量比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的患者 [4]。
因此,理论上预计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会导致副作用剂量依赖性的增加。
第二,细胞色素P450的底物,诱导物和抑制剂的证据清楚地表明,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可导致相关的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2-06-13T17:53:03.1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潘小平苏国生[导读] 碳酸锂为抗躁狂药,有明显抑制躁狂症的作用,还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情感障碍。
潘小平1苏国生2(通讯作者)(1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2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43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碳酸锂、氯氮平、舒必利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另外选取40例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碳酸锂、氯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有31例患者生活能自理,饮食正常,能与家人正常相处,配合治疗,均有明显好转并办理出院,对照组仅有18例明显好转并出院。
结论三种药物联合治疗较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提倡临床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
【关键词】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碳酸锂氯氮平舒必利【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102-02 复发性精神分裂症是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既往曾经有至少一次的精神分裂症发作,如若病情一直未得到缓解,总病程已2年以上的患者[1~3]。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过程很艰难,所以一旦取得了治疗的成功,就要防止它的复发。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如果复发了,之前的努力也是白费。
而且复发的情况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更大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危害。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复发性精神病的治疗即是精神科重大难题。
为了解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本文采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83例研究对象据来自2006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7例,年龄在14岁~68岁,平均年龄38.5岁,两组使用随机法抽取,在年龄性别上均无差异。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的病例分析梁军;张向阳【期刊名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年(卷),期】2015(029)001【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成年住院患者入院后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的比例、具体联用的抗精神病药及其合理性.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对2009年至2011年入住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成年患者171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所服抗精神病药、服用时间及出院情况.通过检索PubMed,对抗精神病药的合理联用(有证据支持者)和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为重度违反该数据库(**************为美国Thomson Healthcare按临床应用的需求制作的综述型事实数据库)的联用(可以致死和/或需要医疗干预的抗精神病药联用)对抗精神病药风险联用进行界定.而抗精神病药的不合理联用则是所有抗精神病药联用去除合理联用和风险联用者.结果:本组病例住院后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者占49.7%(85/171),其中合理联合使用占12.9% (11/85),不合理联合使用占68.2% (58/85),风险联用为18.8% (16/85).结论:精神分裂症成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常见,联用风险值得关注.【总页数】6页(P47-52)【作者】梁军;张向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 10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05.3;R971.41【相关文献】1.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的病例分析 [J], 胡明江2.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调查及影响因素 [J], 黄春艳; 冯杏; 刘燕; 陈玲; 陈媚华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分析 [J], 陈晓兰4.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合理性分析 [J], 陈晓兰5.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的效果分析 [J], 李剑明;徐文耀;莫小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因素分析雷超彬;张杰;何红波;周燕玲;孙彬;范妮【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in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A continuous sample of 801 schizophrenic inpatients was enrolled. Patients'socio-de-mographic dat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crip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inpatients with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and with antipsychotic monopharmacy. Associations were analyzed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Three hundred and four patients (45. 4%)received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284 (78. 0%)of whom combined with clozapine or olanzapin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ge of onset,times of hospitalization,length of stay and whether to use clozapine or olanzapine were as-sociated with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P<0. 05),which accounted for 23. 2% variance of the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schizophrenic inpatients with antipsychotic monopharmacy,pa-tients with antipsychotic polypharmacy demonstrate younger age of onset,more times of hospitalization,longer length of stay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clozapine or olanzapine in combination.%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组住院的8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疾病相关资料,比较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和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患者在出院日处方信息资料上的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364例(45.4%)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其中284例(78.0%)联用氯氮平或奥氮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起病年龄、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有无联用氯氮平或奥氮平治疗进入方程(P<0.05),回归模型对患者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或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具有23.2%的解释度(Nagelkerke R2=0.232).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小、住院次数多、住院时间长以及更有可能联用氯氮平或奥氮平是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因素.【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7)002【总页数】3页(P89-91)【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影响因素【作者】雷超彬;张杰;何红波;周燕玲;孙彬;范妮【作者单位】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510370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市惠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目前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为抗精神病药的长期维持治疗[1]。
【病例分析】联用两种长效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之所以困难重重,不单单是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存在某些副作用,耐药性和服药依从性同样是他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研究表明,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响应不佳,高达60%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
临床医生通常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对于相当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精神科医生不得不联合使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但也有研究表明,患者服药种类越多或者服药次数越频繁,其服药依从性越差。
对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来说,长效注射(L A I)针剂不失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种新选择,并且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证实了其有效性。
然而目前临床上这类针剂通常仅仅应用于重症和不合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此外,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对于那些对口服药物或一种长效注射针剂治疗应答较差的患者,是否可以应用两种长效注射针剂来治疗,这种治疗方案可以节约治疗成本,研究人员认为其应用前景十分光明。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单种抗精神病药物超剂量用药会比常规剂量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常常会联用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期取得单种药物所难以达到的治疗效果。
病例报道患者A,发病年龄20岁,于2005年2月首次入住奥地利蒂罗尔州的一家地方精神病院,主要精神症状包括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联想中断、不连贯),被害妄想和难以自控的自伤行为。
入院后医生首先对其躯体状况进行了系统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后根据I C D-10诊断标准将其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该患者的精神疾病家族史为阴性。
最初患者A使用的药物为奥氮平,剂量为20毫克/天,其思维形式障碍及兴奋躁闹症状明显好转,但仍存在被害妄想。
由于该患者服用奥氮平后进食量明显增加,因此在其要求下停止使用奥氮平治疗,而换用口服利培酮6毫克/天治疗,后患者A症状部分缓解出院。
精神药物联合应用对比研究摘要】随着精神疾病学领域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型药物逐渐问世,精神病学的诊断水平以及病理结构、症状学、难治性精神疾病、双向情感障碍病症的复杂,以及联合用药的必然趋势,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二次伤害、我国综合医院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匮乏,研究对比此项内容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合用药问题。
【关键词】联合用药;双相情感障碍;不良反应;用药发展趋势;综合性医院【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52-011.前言精神疾病被视为一种看不见的健康,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复杂疾病 [3]。
鉴于种种原因,精分症的药物治疗逐渐趋于复杂化以及联合用药治疗[2]。
2.研究方案2.1 方案介绍采用随机的形式从住院患者中抽出2016年2—7月的1242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处方,分别就单品种治疗精分症的处方数;两种治疗精分症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数;三种或三种以上治疗精分症药物做一数据统计;加之另外有无附加盐酸苯海索(主对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以苯二氮卓类二类精神药品(一直以来此类药物都作为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但逐渐对一些精神分裂症状效果不甚理想,现基本以镇静催眠辅助治疗作用)为主的镇静催眠药的处方数;附加治疗双相精神障碍或者抑郁、焦虑类药等处方数各所占比例,综合分析数据,对比2004年—2005年的分析调查报告,总结出近些年来我国精神医学的用药发展趋势,从中得出可行性方案,以及避免不利因素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推广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缓释片近些年来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新作用[1]。
2.2 试验资料及调研数据。
见表。
2.3 讨论通过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治疗占据主导地位,两种及两种以上精神分裂症药物联合应用占总处方数88.41%。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联合用药现状与分析
欧惠芬;李植荣
【期刊名称】《河北精神卫生》
【年(卷),期】2000(013)002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用药情况。
方法: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08例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时点调查、分析。
结果:63.9%联用二种抗精神病,26.9%联用抗焦虑药,21.3%联用安坦。
结论:我院在这三类药物的治疗方法上比较合理。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欧惠芬;李植荣
【作者单位】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515021;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5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联合用药治疗观察 [J], 孔爱华
2.2011年本院儿科住院患者用药现状与分析 [J], 康庆伟
3.我院部分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现状与分析 [J], 彭万军;邵健智;侯正军;林文辉
4.基于关联规则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联合用药分析 [J], 张燕;王维忠;周红梅
5.首届“集思荟”精神分裂症病例征集大赛通知——阿立哌唑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住院患者疗效观察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分裂症患者门诊处方联合用药情况调查时梦岚;毛叶萌【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22(15)1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精神分裂症的处方,评估精神分裂症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处方147128例,对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联合用药频率较高的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
结果联合用药的比例为43.40%,其中联合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比例最高(34.97%),其次是联合使用镇静催眠药(17.63%)、抗胆碱药(15.11%)、抗抑郁药(12.11%)、心境稳定剂(7.53%)。
联合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以第2代为主,氨磺必利和奥氮平两者联用的比例最高(2.74%),氨磺必利的剂量为(527.19±330.75)mg/d,奥氮平的剂量为(11.11±6.16)mg/d。
结论联合用药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占比较高,一方面可作为抗精神病药物的增效剂,治疗患者的共存症状,另一方面可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处理与防治,医院临床用药比较规范、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
【总页数】3页(P136-138)【作者】时梦岚;毛叶萌【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药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我院门诊中、化学药物联合用药情况调查分析2.对盈江县各乡镇卫生院门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3.门诊处方中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调查分析4.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与不合理处方情况调查5.我院门诊处方中具有潜在相互作用的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的调查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使用情况调查发表时间:2018-09-10T14:27:51.7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作者:张鑫罗瑾[导读] 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摘要】本文宗旨为调查及分析在医疗过程精神分裂症病患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苯海索的联用的使用情况。
首先,统计并分析298例于2010年5月~2018年5月近十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其中有15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抗精神病药联合苯海索对其加以治疗,144例病患的治疗过程中没有采用联合药物的治疗措施。
将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A组,未进行联合治疗的病患归为B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
其次,对选取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并对A、B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PANSS)、椎体外系反应、嗜睡、头晕、血压下降、便秘、口干以及总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根据数据得出,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得差异比较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患的椎体外系反应以及总的不良反应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我们可以得出,相对于之前未联合苯海索使用的药物治疗措施来说,抗精神病药与苯海索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病患的不良反应,更好的减轻了治疗给病患身体带来负担与威胁,促进了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的舒适度。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苯海索;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56-02 苯海索,在临床上一直以来被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1]。
由于其抗胆碱的作用,临床医生考虑其可以和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削减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2]。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相对于其他患者具有相对特殊性,且其病程较长属慢性迁延性疾病治疗的过程也是非常漫长,这不论是对病患还是其家属都有着非常严重的不适与影响[3]。
摘要:目的对我院门诊抗精神分裂症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的联合用药进行评估,进而提高临床用药科学性。
方法抽取2013年最初3个月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全部处方都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都是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收集到的处方共计632例,符合条件的处方297例,其中男151例,占50.84%,女146例,占49.16%,年龄17~88岁,平均年龄38.1岁。
结果联合用药比例为46.99%,两联用药占80.81%,三联用药占16.16%,四联用药占2.69%,五联用药占0.34%。
结论用药品种越多,将导致复杂的药效学药动学改变,会产生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大大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我们建议临床尽量减少三联和四联用药,在平衡疗效与不良反应,平衡疗效与相互作用以后,确定利大于弊的前提下使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联合用药;评估
精神分裂症用药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如果已达治疗剂量仍无效者,酌情加量或考虑换用另一种化学结构的非典型药物,仍以单一治疗为主。
经上述治疗仍不满意者,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
然而,此类药物往往会带来多种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部分药物联合应用,可使得药动学发生变化。
为探究我院联合药物使用情况,本次研究抽取2013年最初3个月的符合条件的处方:
1 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抽取2013年最初3个月的符合条件的处方,全部处方患者都确诊为该种精神疾病;均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1,2]。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处方共计623例,但是符合上述条件的处方数目为297例。
其中151例为男性患者,占比为50.84%;146例为女性患者,占比为49.16%。
年龄18~89岁,平均为(37.52±1.42)岁。
然后根据使用的药物类型对处方进行分析,探究常见药物的情况。
2 结果
联合用药比例为46.99%,两联用药的例数为240例,占80.81%;三联用药的例数为48例,占16.16%;四联用药的例数为8例,占2.69%;五联用药的例数1例,占0.34%。
本次研究联合用药的组合有:①抗精分药+另一种抗精分药:利培酮+喹硫平(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氯普噻吨、氯丙嗪、齐拉西酮、舒必利)。
②氯氮平+(舒必利、齐拉西酮、喹硫平、奋乃静)奥氮平+阿立哌唑。
抗精分药+抗抑郁药:奥氮平+氟西汀阿立哌唑+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③抗精分药+抗焦虑药: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苯二氮卓类(坦度螺酮)。
④抗精分药+心境稳定药剂: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碳酸锂)。
⑤抗精分药+另一种抗精分药+心境稳定剂:利培酮+阿立哌唑(氯氮平、喹硫平)+丙戊酸钠(丙戊酸镁)。
⑥抗精分药+另一种抗精分药+抗抑郁药:利培酮+喹硫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丙戊酸钠(丙戊酸镁)
3 分析与讨论
精神分裂症除了病情十分复杂以外,还是一种复发率极高的病症,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诱发因素与人体的血清素值异常、多巴胺的整体活性水平下降有关,一旦患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脑系统的多巴胺功能就会呈现出亢进状态,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3]。
联合用药比例为46.99%,高于司天梅等的联合用药25.93%调查结果,小于李小军的联合用61.90%研究结果。
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增加。
在抗精分药+另一抗精分药的组合中,利培酮和喹硫平合用的比例最高。
其中,利培酮属于一种苯并异恶唑衍生物,与d2受体以及5-ht2受体均具有较强亲和力,对人体d2受体产生作用后,就可以对患者的阳性症状进行有效缓解。
potkin等的研究显示,合用无药动学影响。
氯氮平和舒必利两者合用增强疗效,可以使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相对升高。
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有较好的耐受[4]。
此外,临床还会用到氯氮平、奥氮平、齐拉
西酮等药物,其中,齐拉西酮对于人体的多巴胺体系还起着稳定作用,通过对多巴胺整体活性进行有机调节,使血清素处于中度阻滞状态,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
它还可以成功阻断患者多巴胺d2样受体,使其阳性症状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对患者的α2受体、β2受体进行激活,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基础上,达到抗焦虑、抗抑郁的治疗效果[5]。
在抗精分药+抗抑郁药的组合中,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且安全性好。
阿立哌唑合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快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起效快,不良反应更少,并可明显减少阿立哌唑的临床用药剂量。
在治疗药物中,最为常见的是将苯二氮草类药以及苯二氮草类药这两种药物共同使用。
通常情况下,此类药物均可达到帮助患者镇静目的,并且有利于睡眠,而且一般不存在不良反应。
因为对患者中枢神经产生明显抑制效果,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
而研究表明,倘若低血压患者口服利培酮该种药物,并且给予静脉滴注氯硝西洋,可缓解其兴奋症状,并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具有效果确切、安全等特点。
然而,对于坦度螺酮药物以及奥氮平同时使用,是否对焦虑有效需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丙戊酸钠与利培酮联合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方案。
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燥狂情绪,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三联、四联用药比例低于孙华峰的研究结果,有一例五联用药。
目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临床医生应当对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持慎重态度,掌握联合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知识,了解联合治疗在治疗费用和治疗依从性方面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联合药物治疗,使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