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由于根和茎的生长 还要受重力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幼苗的生长状况为B项。
题后提升 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判断方法
题型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及分布 3.(2015·全国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1.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 :植物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植物的生命活动 2.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 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建立模型: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两重性;归纳与演绎:植物激 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的分 析: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生长素 促进生根的探究实验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及运输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纲解读】
最新考纲
细解考点
核心素养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 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 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 的作用
1.说明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 实验 2.阐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 与分布 3.举例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 用及特性 4.说出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及相关关系 5.完成植物激素作用的实验 设计
3.植物向光性的分析 (1)原因分析
多
(2)归纳总结
①外因:单侧光照射 ②内因:生长素分布
不均匀
少 快于
剖析题型
提升核心素养
题型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实验及拓展 1.(2019·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月考)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 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B ) A.该实验在尖端下方加云母片,不影响实验结果 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