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安排表
- 格式:docx
- 大小:19.77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时间:一个月目标:设计学生喜爱的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步骤:第一周:1. 制定学习目标:了解十进制数的读法,背诵0-100的平方数。
2. 小组成员自主准备标准的数学练习题目,包括十进制数的读法和平方数。
3.小组分享并分析练习题目,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制作练习材料。
4. 进行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第二周:1. 制定学习目标:学会使用计数器进行加法运算。
2. 小组成员自主准备关于计数器的练习题目。
3. 小组分享并分析练习题目,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制作练习材料。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使用计数器进行加法运算,以及运用加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三周:1. 制定学习目标:巩固加法运算并学会使用减法运算。
2. 小组成员自主准备关于减法运算的练习题目。
3. 小组分享并分析练习题目,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制作练习材料。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并学会使用减法运算,以及运用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周:1. 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 小组成员自主准备一些综合运用加减法的练习题目。
3. 小组分享并分析练习题目,选择适合学生的题目,制作练习材料。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是一个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计划的框架,具体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整册教材集体
备课表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课时安排
- 第一课:自然数的认识
- 第二课:整数的认识
- 第三课:有理数的认识
- 第四课:实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 了解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 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表示方法
- 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内容
- 自然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 整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 有理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 实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教学重点
- 掌握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表示方法- 进行简单的数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难点
- 理解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
第二单元:分数与小数
课时安排
- 第五课:分数的认识
- 第六课:分数的大小比较
- 第七课:分数的加减运算
- 第八课:小数的认识
- 第九课: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目标
- 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 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 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 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 小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教学重点
-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 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活动计划表小学部(备课组)组活动计划表科别: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时间:2.13组长:XXX组员:XXX。
XXX。
XXX1.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改写:我们将通过让学生联系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使他们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改写:我们将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本期目标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数学的信心。
改写:我们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本期目标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同时,我们将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信心。
4.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改写:我们将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他们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初议稿)六年级试教:XXX[教材简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
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
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
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5、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2/5+3/5)×18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时间主备人课时划分六2022年10月15日学科备课内容参备人数学分数乘法与练习分数与整数相乘1课时分数乘分数1课时分数连乘的实际问题与练习2课时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教学目标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4、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熟练程度,能够正确的计算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教学重难点1、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3、能熟练进行分数连乘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用分数解决相关的问题。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到学习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正确的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1参备人发言集体备课共识作业3研究过程及思路详记主备人发言本周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教材分析如下:安排倒数的认识,为分数除法的教学作准备。
例7主要教学倒数的认识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在组织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时,要通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第二,根据倒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倒数应该用1除以这个数。
但倒数的认识是为分数除法的教学服务的,必须安排在分数除法教学之间进行教学。
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索求一个的倒数的方法时,要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变化,概括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是分数除法的起始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倒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六年级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开展六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四、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时间:每月第一周星期二下午2:00-4:002.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3. 内容:- 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 研究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
- 分组讨论,优化教学设计。
- 集体备课成果分享,互相学习。
(二)课堂观摩1. 时间:每月第二周星期二下午2:00-4:002. 地点:六年级各班教室3. 内容:- 观摩六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
- 教师课后进行自我反思。
- 同组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三)专题讲座1. 时间:每月第三周星期二下午2:00-4:002. 地点:学校会议室3. 内容:-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如何提高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优化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等。
- 教师结合讲座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四)教学研讨1. 时间:每月第四周星期二下午2:00-4:002.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3. 内容:- 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惑。
- 同组教师共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 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五)教学反思1. 时间: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二下午2:00-4:002.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3. 内容:- 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教训。
- 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五、活动要求1. 参与活动的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