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我国民营企业境外借壳上市浅析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已享有与其他成员国相同的待遇,借壳上市作为一种便捷的上市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而由于国内的上市壁垒很多企业选择了境外上市这条捷径。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作为国内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寻求境外融资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本文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分析,力图寻找对国内民营企业境外间接上市具有参考价值的地方,同时也希望对国内有关民营企业境外间接上市的监管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借壳上市;国美;监管政策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74-02一、借壳上市理论综述(一)借壳上市的概念及其历史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
广义的借壳上市既包括母子公司之间的借壳上市行为,又包括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买壳上市行为借壳上市包括双重反向交易。
就借壳上市的历史来说,美国自1934年已开始实行借壳上市,由于成本较低及成功率甚高,所以越来越受欢迎。
在经济衰退时期,有不少上市公司的收入减少,市值大幅下跌,这造就了机会让其他私人公司利用这个“壳”得以上市。
(二)借壳上市的具体操作借壳上市是借壳公司与壳公司之间发生的股权或产权交易行为。
其具体形式通常可有三种:1、通过现金收购。
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智能软件集团,即采用这种方式借壳上市,借壳完成后很快进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场反映;2、完全通过资产或股权置换,实现“壳”的清理和重组合并,容易使壳公司的资产、质量和业绩迅速发生变化,很快实现效果;3、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实际上大部分借“壳”上市都采取这种方法。
二、我国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背景及其动因(一)我国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背景分析在我国以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融资为取向的传统会融体系下,我国很多企业暂时还无法得到与国有经济同等的金融待遇。
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鹏润,HK0493)在香港联交所的复牌公告称,将斥资83亿港元收购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的Ocean Town全部已发行股份。
此次收购完成后,中国鹏润拟改名为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而国美电器也以借壳方式成功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一、具体案例介绍国美借壳鹏润上市,实际上是其共同的控股人黄光裕旗下的"鹏润系"的一次重大重组。
黄光裕自创业以来先后建立了国美电器和鹏润投资,形成了电器连锁、地产两大主业以及"国美"、"鹏润"两大品牌。
2002年3月,鹏润投资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0493),并更名为"中国鹏润",而国美上市的计划也在同年正式展开。
首先,黄光裕将准备上市的资产打包装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由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黄光裕)持有其65%的股权,黄光裕直接持有剩余35%。
其次,黄光裕在BVI成立两家境外公司,即Ocean Town和Gome Hodings Limited,并先将北京亿福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Ocean Town,使国美电器变成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再由Gome Hodings Limited全资拥有OceanTown。
最后,中国鹏润以代价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出资83亿港元向Gome Hod1/ 8ings Limited收购Ocean Town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国美电器最终成功实现借壳在港上市。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一)背景介绍2000年,黄光裕认识了俗有“金牌壳王”之称的詹培忠,开始运作如何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3月,京华自动化向Shinning Crown Holding Inc(黄光裕全资壳公司)定向配售13.5亿股,每股价格0.1港元(此时股价0.29港元、每股净资产0.187港元)。
至此,黄光裕持有京华自动化85.6%股份,成功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6月20日,京华自动化更名“中国鹏润”。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竞争对手的压力来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公司的上市,都已成为国美集团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过程(1)2003年初,黄光裕成立北京鹏润亿福公司,并100%持股。
国美集团将北京国美等18家公司股权重组国美电器。
其中,北京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持有35%股份。
(2)2004年4月,北京鹏润亿福将其持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出售给Ocean Town公司。
协议价格为2.274亿港元。
Ocean Town是一家BVI1公司,黄光裕通过Gome Hodings(国美控股)全资持有。
(3)2004年6月3日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公司,从而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
协议价格83亿港元,支付方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增发2.4亿港元的股份;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14亿元的可换股票据;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7亿元的可换股票据。
至此,黄光裕持有上市公司中国鹏润74.9%股份,如果可转票据转化为股份,则持有97%股份。
至此完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过程。
(三)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操作流程分析在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案例中,已上市壳公司是中国鹏润,非上市母集团公司是国美电器。
国美系的资本运作思路:IPO与借壳——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黄光裕靠资本市场做大家电业务,永乐、大中、三联商社——国美两大业务,地产业务借壳中关村——借壳陷入困境,黄被立案调查一、IPO与借壳一般来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经过到证券市场融资的过程,以扩大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分散经营风险,也就是所谓的上市融资。
上市的途径主要有IPO与借壳上市。
公开发行上市(IPO)的流程如下:1 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理清股权结构;2 联系保荐人并向证监会提交材料3聘请的承销商推销股票 4 股票上市流通聘请保荐人与承销商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承销商一般都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入IPO公司股票,从中牟取差价。
同时,证监会的核准也十分严格,这一切使得一个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成为很有价值的资源。
而借壳上市就是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以获取控股地位,进而将本公司的资产划到上市公司的名下,绕过IPO从而实现上市的目的。
二、国美电器的上市之路1 / 1京光自动化是国美电器的壳公司,股票代码0493。
在取得京光自动化的控股权后,黄光裕先设立鹏润投资公司,并将部分资产注入京光自动化。
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
2003年,黄成立一家“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由黄拥有100%股权,国美集团将94家门店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
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把股权全部出售给了BVI公司Ocean Town。
2004年6月,中国鹏润以83亿港元的代价,通过全资BVI子公司China Eagle,从Gome Holdings手中,买下Ocean Town,中国鹏润也更名为国美电器(0493,HK)。
伴随着国美的借助壳上市,0493这支股票的股价也一路攀升,黄光裕通过减持“套现”总额约40亿元,成功坐上了内地富豪榜榜首的宝座。
随后,国美借资本市场之力,并购了中国永乐(0503.HK)、大中电器、三联商社,将竞争对手苏宁电器远远地甩在后面。
国美控制权之争的解读及启示一、引言国美电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近期因一场内部控制权之争而备受关注。
争斗主要围绕着创始人兼大股东黄光裕与职业经理人陈晓展开,并牵连出股东大会于董事会权力分配、大股东在公司的地位、职业经理人角色及信托责任等争论。
国美事件也许不具有普遍性,但却是中国企业进化史上的典型案例,它就像一堂关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开课,值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好好学习和借鉴一番。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国美控制权之战的整个过程。
二、国美控制权争夺战的始末(一)国美与永乐合并——强强联合黄光裕,广东人,1987年创办了国美电器,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借壳上市,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之一。
而与黄光裕相比,陈晓的成绩也不逊色,他是上海人,1996年抓住上海郊区一家国有电器企业改制的机会,带领47名员工集资近百万,创建了永乐家电。
此后的十年间,永乐成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老三”,2005年,永乐家电顺利实现上市。
在2006年7月国美电器宣布并购永乐家电,收购总价达52.68亿港元,成为中国家电史上最大的一宗连锁企业并购案。
并购完成以后,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行政总裁,黄光裕在新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1.2%,陈晓及其管理团队的持股比例为12.5%。
两个曾经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界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如今成为了大小股东、上下级别隶属关系。
但实际上,几乎自陈晓于2006年永乐并入国美集团后出任国美行政总裁一职开始, 外界都认为这只是一个虚职,“架空”的说法一直萦绕着他。
当时,身为董事局主席的黄光裕主要负责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等;陈晓负责具体企业运营;常务副总王俊洲负责执行、实施;在总裁与常务副总之间设立决策委员会,由王俊洲等八人构成,主要对日常决策负责;此外,周亚飞、魏秋立等五位副总分别负责财务、行政、营运、采购和战略合作五大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
这一安排,也确实会给人以“架空”感觉,毕竟在最高决策体系中,除陈晓外其他人均为黄光裕旧部。
资本市场学案例分学院:会计学院班级:12财管2 班姓名:李倩茹学号:20120500217案例一:金融街集团借壳上市(简述)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纸包装制品。
聚乙烯制品、包装材料等。
1999年12月27 日,重庆华亚的控股股东华西集团与北京金融街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华西集团将其持有的4869.15 万股(约61.88%)国有法人股转让给金融街集团。
2000年5月24日,金融街集团在深圳证交所办了股权过户首席。
至此。
原华亚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变为金融街集团。
2000年5月15日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了《资产置换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金融街控股将全部资产及全部负债整体置出公司,金融街集团按照净资产相等的原则将相应的资产及所对应的负债置入公司,置入净资产大于置出净资产的部分作为金融街控股对金融街集团的负债,由金融街控股无偿使用3 年。
金融街完成资产置换之后,又对原重庆华业职工进行安置,自上述时间起,所有员工的工资关系均由华西集团负责。
完成借壳上市后,全面退出包装行业,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2000年5月27日进行股本变动,总股本从78691500 变为125906400,公司注册资本从7869.15 万元变更为12590.64万。
案例分析:金融街此次借壳上市有甚多好处。
首先,金融街集团是主营房地产业的中小企业,2000 年房地产业融资较为困难,IPO的标准又高,受严格限制,但是改革开放初期,房地产业又亟待开发,只有上市融资才能不断发展和不断扩大,所以金融街集团选择买壳上市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
其次,金融街集团所选的“壳” 原来是主营纸业和包装业,且规模不大,债务关系简单,为之后将资产全部置出提供了条件且华业集团的股权结构简单,金融街集团可直接从华西集团进行购买直接获得控股地位。
再者,金融街集团获得股权之后,将原华西集团的资产全部置换,工资关系全部转移,甩掉了包袱。
国美电器资本运作案例分析学号:201313006800 姓名:王梦玲班级:经济学2班资本运作这一概念在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一下子流行起来,变得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逐渐成了市场的主体,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这个进程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借助资本市场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不断发展壮大。
正因为有了资本市场,有了资本运作,商场上优胜劣汰的法则被演绎得更加生动惊险。
国美电器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契机,经过短短25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的领头企业,堪称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获得超常规发展的典范。
一、国美电器通过以下七步操作实现了成功借壳上市的全过程:1、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
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2、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
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3、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
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停牌发布公告,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
实际情况是从黄的手中把其持有的物业购买过来。
4、明减暗增,逢低加注——不断增加股权。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本金和等待投资机会的名义,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新股价格为公告停牌前一天的收盘价折让10%,即0.18港元,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
国美案例分析【篇一:国美案例分析】黄光裕方面称,shinningcrown在7月19日即派出代表,与陈晓商谈重组董事局事宜,双方一直持续商谈到8月4日晚上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后,才向董事局发出了“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
该函提出5项动议,要求撤销公司今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的一般授权、撤销陈晓的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孙一丁的公司执行董事的职务(但保留他为公司行政副总裁职务),同时提名邹晓春和黄燕虹(黄光裕二妹)为公司执行董事。
陈晓:结果只会是鱼死网不破按照公司法规定,诸如董事会改组和董事会更换等事项,一般需要超过整个股本50%的股东支持就可以通过该项议案。
在国美已发行的150.55亿股中,约50%由公众股东持有,黄光裕持有33.98%的股份。
“仅仅依靠他(黄光裕)拥有的股份是不可能让这些决议获得通过的。
”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黄光裕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看清楚,这样的结果绝对是‘鱼会死,网不会破!’”(二)国美之争的五阶段我们至少可以从三条线索——司法战,资本战和舆论战来看国美的股权之争。
资本战是这场战役的焦点,也是双方争夺的核心。
司法战是这场战役的左翼,会不断影响着资本战的进程,而舆论战是这场战役的右翼,但产生的势能却足以影响战局成败。
舆论诉求情理法缺一不可从情上看,黄光裕占据优势,打出的忠诚牌和民族牌如催泪弹一样,赢得了无数网民们的同情,虽然陈晓的回应很坚决,强调国美的身份早已经是一家外资企业,而自己也曾在国美危难时期不惜堵上全身家当来换取投资者对国美的信任,但这些在中国的忠义文化面前不堪一击,陈晓已被大多数网民贴上“窃贼”的标签。
从法上看,黄也不落下风,陈晓的第一张牌就是国美起诉黄光裕并索赔,但二十五天后,黄光裕二审其妻杜鹃改判缓刑当庭释放的结果将压力重新传导到陈晓,给予陈晓阵营有力一击。
尽管二审对杜鹃的改判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可以肯定的是,舆论对企业创始人际遇的同情,并适当给予公平机会的呼声在某种程度上对判决产生了微妙影响。
国美电器香港间接上市的原因随着数年的高速发展,以国美电器为代表的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已经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该阶段企业要做大做强,目前的融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首先,由于 2005 年国内零售业要对外资全部放开,由此带来的竞争格局的变化将迫使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扩大规模,以实现规模效应。
而这将使得国内家电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需求,单纯依靠目前的融资渠道很难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
其次,国美电器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以便通过财务杠杆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但是由于过多地使用负债,特别是短期负债,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偏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旦市场条件或企业经营状况发生波动,将很可能导致企业的资金链危机,进而影响企业的讲一步发展。
现将国美香港借壳(间接)上市的原因总结如下:1、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香港资本市场融资效率高,加上其对国内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在港上市可以融资企业下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2、有利于扩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上市融资可以扩展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变目前以短期债务为主的融资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信度,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扩张。
3、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为走向国际化做准备。
香港资本市场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高,可以吸引来自世界知名的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国美电器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加强自身实力,为走向国际市场作好准备。
4、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
在香港上市面向国际市场融资,有利于企业扩大影响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5、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实施期权激励。
在香港借壳上市,股票可以实现全流通,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实施对高管的股权激励计划。
6、有利于风险资本退出。
在香港借壳上市,股票可以实现全流通,有利于控股股东的资本退出。
7、有利于规避监管。
在香港借壳上市,可以规避国内大部分的监管及审批程序,在当时( 2003 年 4 月至 2004 年 10 月)基本上只要受国内外商投资政策的限制。
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国美纷争案例分析报告背景资料:黄光裕十六七岁开始创业,1987年创立第一家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行业。
紧接着他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4年,黄光裕用市值只有2亿元的上市公司鹏润集团,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收购当时国美94家门店资产65%的股权,实现国美的借壳上市, 2006年7月,国美收购了永乐电器。
永乐创始人兼任董事长陈晓被国美电器的董事会任命为总裁。
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
他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掌舵人。
随着2008年黄光裕因操纵股价罪锒铛入狱,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
2009年1月,黄光裕正式辞职,陈晓正式出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兼任总裁。
2008年,国美的现金流出现了严重问题。
陈晓最终与贝恩资本达成协议。
贝恩同意认购国美发行的18亿港元可转股债券,并获得了国美中关村副董事长邹晓春出任国美电器执行董事,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他议案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约3个百分点。
董事局主席陈晓、董事及副总裁孙一丁均得以留任。
从公开资料看,黄光裕及其妻子为一方,陈晓为另一方,如果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双方在股权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黄光裕及其妻子尽管拥有公司31.6%股权,但如果陈晓及支持陈晓一方的参会股东持有32%股权,黄光裕在没有其他股东支持的情况下,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动议无法获得通过。
至此,双方彻底决裂。
案例分析:一、关于国美的黄陈之争:国美大争,一争董事席位。
在国美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方五项提议中四项围绕董事局构成:即时撤销陈晓国美执行董事兼董事局主席职位,即时撤销孙一丁国美执行董事职务,即时委任邹晓春为国美执行董事,即时委任黄燕虹为国美执行董事。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董事局是公司常设权力机构,经股东大会授权后,董事局往往集经营决策大权、财务大权、人事任免大权于一身。
在这一点上,董事局是个组织,组织的背后是制度,制度的背后是利益。
“借壳上市”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作者:赵靖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7期摘要借壳上市作为一种便捷的上市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黄光裕带领国美在香港的成功上市为国内其他公司的借壳上市提供了借鉴意义。
但是借壳上市过程中借壳方和壳公司之间的收购与反向收购过程中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行为严重损害了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股东。
本文以国美上市为例分析借壳上市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害以及如何保护问题。
关键词借壳上市中小投资者关联交易作者简介:赵靖寅,上海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111-02借壳上市在理论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母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借助其控制的上市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将自己的资产和业务注入其中,增强融资能力,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目的的行为豍。
而广义的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取得控股地位,然后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由上市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业务,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目的的行为。
本文所说的借壳上市是其广义的定义,即以上市为目的而反向收购的行为。
虽然借壳上市为公司的上市和融资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提高了公司资本市场融资的效率,但是在上市公司收购和反向收购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微弱,中小投资者常常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
如何保障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如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平衡,本文以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为例,分析探讨在借壳上市过程中如何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一、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黄光裕通过借壳方式将国美在香港上市堪称经典。
黄光裕在“找壳”的过程中相中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名为京华自动化的公司,与其他中介人合作,通过增发新股,收购黄光裕及其哥哥黄烈俊控制的公司等方式控制了京华自动化,并在2002年7月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国美电器买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摘要2004年黄光裕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地将国美电器借壳中国鹏润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本文将从国美电器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的历史原因,具体操作过程和其对我们的启示等入手分析其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
关键词离岸公司、代价股、股权证股权证、可转换票据、过桥融资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 ......................................................................................- 2 -1.1.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2.外部同业间的竞争压力..........................................................................................- 2 -1.3.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规则。
..........................................................................- 2 -2.国美买壳上市的具体操作过程: ......................................................................................- 3 -2.1.国美电器重组..........................................................................................................- 3 -2.2.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 100%股权 ...................................................................- 3 -3.国美成功融资的启示: ......................................................................................................- 4 -3.1.天时地利人和..........................................................................................................- 4 -3.2.灰色地带..................................................................................................................- 4 -3.3.0493国美控股的上市地位和个人财富 .................................................................- 5 -4.参考资料 ..............................................................................................................................- 5 -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1.1. 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1993年,黄光裕将北京自1987年以来成立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于是拥有了响当当的品牌,因此为其以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国美借壳上市过程分析
1、国美上市策略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国美可通过至少三种途径进入资本市场。
上策是,引入国际顶尖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借助后者强大的综合优势,将国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商家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以IPO方式上市;
中策是,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相对宽松的条件,选择一个总资产20亿港元左右的上市公司,由其以代价股收购国美部分股权,快捷完成控制权的取得及核心业务的装入—当年香港监管机构对借壳、反向收购的限制远没有2004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政”严格—然后以优异的业绩成长为卖点融资,为国美大举扩张提供动力;
黄光裕借壳京华自动化属于下策:以现金认购股票只取得了控股权,而没有同步装入资产。
2、借壳上市原因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
上海永乐,也从高层传出消息计划在2005年实现海外上市。
实力更为雄厚的外资巨舰更早已等在门外。
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非常理想、没有任何反复的情况下也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
H股是法人股,流通性较差,且申请手续繁杂,每次发新股都要大陆和香港特区政府审批;此外H股是在中国香港募集资金在中国大陆进行投资,不能直接交易,而且发行H股后,公司高管人员不能顺利实行期权制。
除此以外,采用借壳方式,以国美良好的盈利改变中国鹏润的财务状况,拥有国美这一年均158%增长率的优质资产,自然为其获得强劲的盈利能力提供了保证。
事实上,收购国美当日,鹏润股价即狂飙112.84%,由停牌前的每股0.148港元升至0.315港元。
3、快速上市原因:
按照WTO市场开放协议规定,到2004年底,中国的零售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此时Ocean Town,可以100%控股“国美电器”,那么Ocean Town的总市值会增加35%,是什么使得黄光裕连几个月都等不急了?答案一是资金链条可能已经绷紧,如此大的收购行动,坐等两个月,实在可能夜长梦多;二是另外的35%,同样可以给未来的新代价股提供题材,不急在这一时,而且,国美,这个商务部的典范企业,分两次间隔一年变成“外商独资企业”,不会让商务部的领导们下不了台阶。
4、国美重组
国美电器在全国的131 家门店中只有北京、天津、深圳、成都、重庆、西安、沈阳等地的94家门店被纳入上市公司,而包括上海国美、香港国美等37家门店则由于开设时间短或经营业绩稍差等原因而未被纳入。
被装入“国美控股”的国美电器,通过18家子公司拥有国美旗下131家门店中的94家店,惟独黄光裕起家的“黄埔军校”——“北京国美”,没有进入舰队,剩余的37家门店也没有纳入南征的舰队,“Gome”字样的商标也还在北京国美手中,这37家门店加上国美商标,这暗示“北京国美”应该还有别的安排。
5、相关财报数据
中国鹏润在2003年3月到2004年3月的财年内,营业额为4482万元,纯利润为1988万元。
在5月21日开始停牌以公布这项收购计划,停牌时市值仅有4.2亿港元。
国美电器03年营业额93亿元,纯利2.75亿元,02年纯利1.06亿元,销售额为66.2亿元;01年纯利2500万元。
200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了8454万元人民币,同期销售额达到29.2亿元。
国美电器截至2004年3月31日的总资产约31.9亿元人民币(约合29.6亿港元),净资产2.41亿元人民币。
黄光裕只向鹏润保证,其收购的Ocean Town资产净值不低于2.41亿元,并要经国际会计师行审核,如有不足,鹏润可向黄光裕索偿。
6、本案例意义
香港新例令借壳及买壳活动大受打击,特别是涉及内地民营企业家的借壳及买壳活动。
很多内地民企,都想在香港上市,一方面打开知名度,同时利用国际市场融资,借壳及买壳本来会较快及成本较低,现在则很难做。
国美的个案令投资银行有一线希望,这个案例显示,只是控股权不变,即使注资后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有明显改变,香港交易所也不会将之列为新上市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