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新授学案【复习回顾】(要求:温故知新,巩固所学。
)为什么要热爱祖国?怎样热爱祖国?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怎样加强民族团结?【预习展示】(要求:充分思考,大胆展示。
)1.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教材P26页)2.列举史实说明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教材P27页)3.讲述一个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
(教材P27页)4.举例说明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品格?(教材P28页)【学习目标】(要求:了解任务,明确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历史、现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全球华人同根同祖。
3.知识目标: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血肉相联,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我与祖国共命运【学习难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自学自练】(要求:自主互助,阅读思考。
)㈠结合教材P26——28页内容:举例说明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1.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在内的全国人民的,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是不可抗拒的。
3.许多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
4.海外华侨华人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世界各国的繁荣、交流,为世界各民族的以及世界的作出了贡献。
举例:㈡什么精神不断激励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其核心和内容各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精神:核心:内容:形成:【讨论问难】(要求:共同探讨,解疑释惑。
)㈠结合教材P29——30页内容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祖国共命运?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2.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学习目标1、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海和重要意义,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初步明白民族惊声的意义:3、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人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责任感。
预习导学我的家在大陆,也在台湾。
我的心在台北,也在北京。
纵便是几十年的隔离,又怎能割开骨肉相连的眷情?我们有着同样的黄皮肤,我们长着同样的黑眼睛,我们用着同样的方块字,我们从头到脚留的是同样的炎黄子孙的血液。
海峡两岸的姐妹兄弟们,让我们心贴着心,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为着全民族多年的心愿,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力,在海峡的上空搭起彩色的长虹,在海峡两岸筑起永不分离的万里长城。
思考讨论:这首诗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这种情感?材料分析:当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时候,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在华北平原的时候,抗日战士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当一个外国人预言中国人离不开“洋油”的时候,像铁人一样的中国石油工人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抛到了太平洋里:当地震无情地摧毁人们家园的时候,一个个勇敢的战士用顽强的意志,书写生的希望;当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时,多少中国人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当“甲型HINI”流感向人们喜来时,无数白衣战士又谱写新的奉献之歌------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种精神是怎样形成的?<3>我们作为未来组过的建设者,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齐村中学的项丙震,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鲁教版《思想品德》8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 2课第2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爱你,中国》 ,为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
是在第一框题《我爱你,中国》的基础上,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这样一个更大的层面,通过了解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广大海外华人华侨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爱国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继承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立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学生为祖国建设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全球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是本课的教学中心,因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的表现,以及比较热点的“台湾问题”。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全球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活动的线索清晰,避免教学内容孤立处理,教学思路被割裂、打乱。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的含义以及为何要发扬民族精神,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做合格的公民。
咱们都是龙的传人【学习目标】一、培育酷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保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落实爱国主义行动,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3、初步熟悉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二、我与祖国共命运【课前预习案】一、什么缘故咱们能够实现祖国统一?(1)实现、、,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
(2)台湾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的一部份,实现祖国的,是全部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顽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
(3)许多海外赤子心系祖国,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
2.我与祖国共命运(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为核心的、、、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也成为中华民族悠长历史文化的。
(3)祖国的存在和进展是个人一辈子存和进展的。
每一个人关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和。
、振兴中华是咱们每一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4)咱们应如何宏扬民族精神?【课内探讨案】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活动一:新闻解读中国侨联组织海侨民胞赴陕西黄帝陵祭祖咱们如何明白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请同窗们谈谈对这那么新闻的感想。
活动二:配乐诗朗诵《乡愁》。
教师:请同窗们想一想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请你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再读《乡愁》,你想对台湾说什么?二、我与祖国共命运活动三:谈古论今你明白哪些爱国典型?是什么精神不断鼓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其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活动三:同心合力风雨同行读教材25页北京中学生的事例,说说这位中学生什么缘故会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咱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巩固训练】一、中华民族精神是:()①民族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②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③中华民族悠长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④在抵御外来入侵,保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进程中产生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以下各句中,能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人不为己,不得善终”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3、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此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乡愁“说明了:()①海峡两岸人民期望祖国统一②台湾因历史的缘故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不能统一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④台湾是漂亮富裕的宝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胡锦涛“八荣八耻”荣辱观首位的是“以酷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2.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学习目标】
1.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
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认同民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骨肉同胞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与学重点、难点】
对台湾问题的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教法与学法】
创设情境、案例引导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 学生搜集有关中华民族起源、形成的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搜集整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
2. 教师搜集有关祖国统一的诗歌、歌曲,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优化教学效果。
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台湾有关问题的看法,了解学生对此的认识和看法。
【教与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师:歌中唱道:“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成长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板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二)共同探究,学习新课
任务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1.师:指导学生读课本21页材料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情感,阅读后有何感想?生:分组探讨,代表发言。
师小结:清明公祭轩辕皇帝的行为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国、爱民族的民族情结,全球华人同根共祖、血脉相连。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声。
板书:.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2.配乐诗朗诵《乡愁》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请你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意思)
3、通过多媒体展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图片、文字资料等)。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球”等。
①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
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正式对澎湖和台湾进行管辖。
③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独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3年,清康熙帝时,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⑥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收回台湾。
⑧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看到这些资料后的感受。
再读《乡愁》,你想对台湾说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渴望团聚。
亲情割不断,两岸必将实现统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4.生:分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学生边展示边讲解。
师补充举例:
(1)丁肇中的故事。
(2)海外华侨华人捐款1亿美元修建奥运水立方。
(3)海外华侨华人以捐款、祝福的方式支援灾区,也有的人赶到四川灾区的第一线,亲身参与抗震救灾。
问题: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师:海外华侨华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勤劳、勇敢、坚毅、智慧。
尽管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仍心系祖国,热爱祖国,以各种方式为祖国贡献力量。
那么,同样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任务二:我与祖国共命运
板书:我与祖国共命运
1.展示材料:最近几年,小明家喜事连连:国家出台“两免一补”政策,上学不用交学费、书费了;爸妈领了“新农合”医疗证,看病贵的难题解决了:家里种的小麦发了补贴,且爷爷奶奶也办了养老保险,跟退休职工一样,可以领“退休金”了,不用担心晚年的养老问题了,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问题:(1)小明家的喜事你们家有吗?你认为发生这些喜事的原因是什么呢?
(联系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国家繁荣富强”这个主要原因)
(2)忆苦思甜,对比过去和现在,谈一谈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国家繁荣富强,才能惠泽民生。
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的前提,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板书: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无数中国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多媒体显示资料:林则徐虎门销烟、铁人王进喜、九八年抗洪、抗击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的五幅图片。
畅谈话题: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其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畅谈(略),教师引导点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生答,师总结:
①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鼓舞中国人民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世代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板书:民族精神的内涵
教师: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鼓舞中国人民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孙中山说过:“做人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正可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今天,我国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请看图片,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右面这幅图的背景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课件展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学生介绍及谈启示(略),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拉近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它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方面,北京市的一位中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根据教材25页北京中学生的事例编排的小品。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
自由组合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同学们现在一定也有许多感想,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真情大放送。
活动:真情大放送——祖国,我对您说
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两金。
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国有村有家才有。
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
祖国,我对您说……
(三)走进生活,身临其境
师:热爱祖国是高尚的情操,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有爱国之识,爱国之情,爱国之行。
如果扮演下列角色,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分成4组讨论,每组一题)(1)求学国外的留学生:
(2)与外国人谈判的中方代表:
(3)外资企业里一名员工:
(4)正在接受教育的初中学生:
师板书: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国家做贡献?
学生分组展示,代表发言,师可同时结合回答板书:努力学习,树立报国志向;自尊自信,增强爱国情感,维护人格和国格;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敢于和善于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等。
(四)主题升华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师小结: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学生齐读课本26页《新世纪祖国颂》,进一步感受我们伟大的祖国,升华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