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有效教学让美在笔尖流淌
- 格式:docx
- 大小:15.15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利用好教材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利用好教材进行有效教学,下面将我的一些体会汇报如下:一、培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农村小学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居多,且其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太高。
所以要想给孩子在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不可能的,只能让学生在班级内部能多用英语进行对话,而这只能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作为教师都知道,兴趣是学好每一门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等于将学生领进了这门知识的大门。
为此,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整合教材,利用活动来增加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善用教学资源,营造乐学氛围。
英文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简单,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歌唱。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播放一些英文歌曲。
把单词带进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中,使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唱得乐此不疲,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兴趣高自然也把新词记住了。
三、认真组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
努力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想接近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声的用英语说话,在学生的说中不断熟练英语的发音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使用、学好英语。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对话,动手制作,形体表演和歌唱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活动,在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
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英语的训练,我经常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相互对话,内容不限。
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相互打招呼和作一些简单的交流。
让涌动的文思从笔尖流淌出来陈敏一、在激发体验中激起兴趣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
我们有必要创设能拨动学生心灵,能激活创意细胞的场景,让他们抓住机会善于表达,拉近儿童与训练作文之间的距离,引发儿童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
1.感受大自然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最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
他说:“我们到大自然去……语言在我手中成为武器,我借助于语言,使孩子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
孩子们感受到和体验到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的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色彩,而美则通过语言进入他们的心灵。
”我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这一天然资源,经常带孩子亲近自然,让创意自然流淌。
如,我带孩子去校园寻找春天,不光让孩子看,还让孩子闭上眼睛感受春风、阳光,趴在草地上听草儿、花儿“说话”,看着嫩叶想象……边游边指导边说话,回到教室学生的作文可谓一气呵成,妙趣横生:“树叶宝宝见我们那么多小朋友在找它,赶紧躲到树妈妈的背后不肯出来。
”“小野花涨红了脸,撅着小嘴说:‘你的花裙子怎么比我还漂亮呀?’”“小草弟弟悄悄地告诉我:‘春雨好甜,我要快快长大!’”2.感受游戏乐孩子喜欢游戏,游戏让孩子的童年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所以学童时代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游戏对写作的魅力,千万不能少了甚至剥夺了孩子的游戏时间。
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游戏中畅游,在游戏中激发创意吧。
也许你会说让学生游戏他们当然喜欢,如若让他们写作又会恢复到死气沉沉。
其实不然,整个活动是他们所喜欢的,写作文也同样可以成为了他们游戏的一部分。
就拿最传统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来说吧!游戏结束了,当孩子一脸兴奋的回到教室,我没有对孩子说“接下来我们写作”,而是说:“游戏还没结束呢,我们还要评各类奖项呢!”学生一连疑惑,继而情绪高涨。
作者: 罗俊芬
作者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
出版物刊名: 吉林教育:教研
页码: 69-69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7期
主题词:�语文课程标准》 写字教学 终身学习能力 文化艺术 精神面貌 审美情趣 中华民族教学任务
摘要:俗话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面貌。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能否写一手好字,它不单单是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怎样让学生爱上写字,该如何练字,笔者从自己这几年在写字教学的探索中,谈谈几点自己切实的体会。
让脉脉情怀在学生笔尖流淌纵观作文课堂教学,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课堂毒瘤,致使作文课堂被枯燥的氛围包裹着,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变被动的写作为主动的写作,激起创作的欲望,写出新鲜生动,个性鲜明的文章呢?一、把“活”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灵魂一个毫无生趣的课堂是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的,所以教师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立足于新的教学理念,对课堂进行大胆的创新,真正使作文课堂变得有生命力。
可以说,“活”是作文课堂教学的灵魂,那么如何让灵魂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呢?这就要求教师实行有效的开放式教学,创设一片属于学生的五彩斑斓的辽阔圣地,让学生徜徉在作文这一颇有趣味的活动中。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其创造精神,并使其融入到生活及大自然中去,积累更多的笔下素材。
使学生的作文字字含情,句句璀璨生光,在这一环节中,师生的互动最为重要,只有师生互动起来,课堂才真正实现“活”。
例如,以“中秋月”作为作文题目作文。
起初,学生看到后,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大脑一片空白。
这就要求教师为其拓宽思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月亮的传说以及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或是为学生阐明关于月亮的象征意义,受这些传说以及诗句的启发,学生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让脉脉含情的文字从笔下流淌出来。
二、把“授渔”作为作文课堂教学的宗旨“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基于此,教师就需将作文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教学生学会独立地站在多个角度上进行全面的思考,并乐于、善于这种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所获得,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有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作文方法后尝试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完成作文的目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美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之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美术老师的教学风格(样例5)第一篇:美术老师的教学风格我的教学风格许俊杰在教学中我一直在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崇尚自然,关注生活”,“平等民主,教学相长”,“富有激情,张扬个性”的教学风格。
一、崇尚自然,关注生活教学活动不能只是着眼课本,而是要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在生活中提升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还以得超越生活为目的,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
美源于生活,对美的理解必须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
教师教学的不仅仅是绘画和欣赏的技巧,更该是一颗能发现美好的心。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拿身边的事物举例,常用相机记录身边的美好画面,做成PPT跟学生们一起分享。
每个礼拜,我都会带学生去户外写生。
石港中学后操场的百米碑廊,教学楼后面的九曲桥笑读亭等都是我们描摹的好对象。
关注每一缕春风,关注每一片落叶,满怀热爱之心去关注生活,或许才是美术教学带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二、平等民主,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地体现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在专题“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欣赏课中,我挑选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希望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因为涉及到理论较多,我没有通篇介绍,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我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习作。
2.学习虚构故事的注意事项。
3.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地记叙想象内容,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地记叙想象内容,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地记叙想象内容,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本单元的文章都是虚构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读起来比较吸引人。
其实,我们也可以放飞想象,虚构情节,让笔尖流出故事。
2.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1.谈一谈。
虚构故事要注意什么呢?师生共同归纳明确:(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心理活动。
2.初次写作。
(1)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初写。
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人物:淘气包张明、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2)学生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
(3)学生谈创作感受。
(4)教师总结点拨:充分利用给出的每一个条件:要设定好情境,在开满丁香花的校园内发生了什么事?“淘气包”张明怎么淘气了?班长有没有管他?是怎样管的?班主任李军老师又是怎么做的?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3.二次写作。
(1)根据提供的材料编写故事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流浪狗朵朵(2)教师再次点拨。
时间:冬日黄昏地点:街头当时环境:车来人往人物一:少年陆天特点:充满爱心人物二:流浪狗朵朵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流浪狗出现在哪儿,什么样子?陆天怎么发现了朵朵,他是怎么做的?事情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3)学生朗读作品。
(4)学生二次谈写作收获。
2018届一轮复习作文教案(全国)目标明讲1.了解高考议论文命题规律及写作要求。
2.掌握高考议论文写作方法。
考点四:语言【真题回放】1.【2016年高考上海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人为鉴知得失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自我,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唯我独尊的思想在作祟,二是自己只看到了自己能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东西.古代的大部分帝王,对待忠心耿耿进谏的忠臣,往往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残暴.就连一代明君唐太宗,有时也对逆龙鳞的魏征恨得咬牙切齿。
我们普通人呢?一听到反对意见,轻则脸红脖子粗,怒目相向,重则拍案而起,反唇相讥,甚至拳脚相加,由“文斗”到了“武斗”。
这就难怪,想听意见,却只能听到赞歌了。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
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的意见。
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
”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
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是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
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
那么,我们道德上的灰尘怎么发现?我们思想上的不足怎样找到?我们创意上的失误怎样避免?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从“双姿”开始,让美在笔尖流淌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小学生写字因为姿势不正确,轻者影响写字质量,重者影响生长发育,危害真是不小。
关键词:小学生双姿写字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0.238调查篇:纠正“双姿”,刻不容缓!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笔者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刚开学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都不正确,且已经形成习惯,这引起了笔者极大的重视和关注。
看着一年级的学生写字,就想到了中高段的学生写的凌乱的字。
原来,写字教学一直被我们所忽视。
那么,一年级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状况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对本班50人的“双姿”——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进行了调查。
坐姿调查:调查总人数50人,端正人数21人,不端正人数29人。
不端正坐姿属于哪种情况?从数据看,一年级的学生写字时的坐姿令人堪忧。
从数据上看,歪头的孩子最多,什么原因让他们把头歪过来呢?或许从笔姿上也能找出原因。
笔姿调查:调查总人数50人,正确人数24人,不正确人数26人。
错误握笔姿势属于哪种情况?学生握笔姿势错误率最高的是“握笔位置低”,高达38%,执笔位置太低,拇指必定遮住视线,为了看见书写效果,就要低头并且把头偏向左侧,身体随之倾斜,其次是大拇指压住食指,拇指包过食指末节。
这样写字时因握笔太低挡住视线,近而产生扭身歪头的现象,眼与物距离过近,所以,自然而然就坐姿不良。
这就可以解释坐姿调查中为什么那么多孩子歪着头的现象了。
种种错误姿势,影响运笔、书写速度和书写效果不说,长年累月,造成近视,影响身体发育,害莫大焉!1 分析篇:“双姿”,你怎么了?面对这样的情况,真是触目惊心,是什么让孩子变成了这样?从平时的了解中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方面:进小学前普遍有写字、画画的经历,相当一部分人初步形成了错误的写字姿势,给矫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善用有效教学让美在笔尖流淌论文摘要:善用有效教学让美在笔尖流淌
论文关键词:有效教学美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就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作为“琴棋书画”之一的书法,不仅是高雅情趣的代名词,也是一门普及极广的实用艺术。
社会在发展,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各阶段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标”的实验教材也把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写字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低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质量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活化“形”,感知“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写字前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于是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字形和笔画位置时,我便从激发学生的想象人手,再铺以简述古代文字的变迁、改进,从甲骨文、象形字……融想象、说话、了解字形结构、观察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训练于一体,形成了师、生和文本的对话,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愿望。
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
是个好方法。
“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撇”像剑……比如“卧钩”,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月亮,有的说像镰刀……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配上写字的秘诀:弯弯月儿小小船,轻轻起笔重重弯,挑钩之前要停顿,对准左上再出尖。
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对汉字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发挥榜样的作用。
平时多给学生讲解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结合他们身边刻苦学习的实例,在他们身边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影响效应。
再次根据心理学家麦克里兰德提出的成就动机论,让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
具有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在完成任务时充满信心以及力求获得优异成绩的作用。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强有弱,经过一段时间的写字训练,总有一些孩子崭露头角。
发现一个,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一个:你看徐文倩写的字,叫人越看越想看,越看心情越舒畅,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时间一长,他们就成为同学们心中的榜样。
被表扬的同学字越写越有劲,越写越漂亮,其他同学纷纷模仿“榜样”们写的字,有的还请这些同学给他们签名呢。
会计学毕业论文学生在练字过程中,会逐渐体会如何做到“横平竖直、撇捺舒展、弯钩自然……”,真可谓:一撇一捺写人字,横平竖直写人生。
二、精简“讲”注重“写”
经常可以看倒许多教师在写字前花了很多的时间讲,字的构造,字怎
么写等,往往效果一般,远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得实在。
因此要让学生认真仔细地看字帖,从中找出特征与规律。
分析笔画的长短比例和内在规律,仔细掌握运笔特点,根据运笔特点,领会按、提、顿和按、提、出的运笔方法,对写的字就有了总的印象。
教师在写字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请注意这里的“指导”并非越细越好。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会抓大放小、抓主舍次。
引导学生多多地揣摩范字,静静地去描红、临写范字,要认真的临摹、描红,直到单独的临写范字,在无声中达到写字的最佳效果。
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
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把“横钩”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
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精简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笔画的细节,结构的变化,整体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