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复习1
- 格式:doc
- 大小:131.50 KB
- 文档页数:8
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顺序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它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高三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下面将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高三化学一轮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 原子结构1.1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1.2 原子的电荷和质量: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1.3 原子的结构:电子分布在能级上,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原子的整体电量为零。
2. 元素周期表2.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等;2.2 元素周期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惰性气体等;2.3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周期性规律、元素间的趋势等。
3. 化学键和化合价3.1 金属键和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键;3.2 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键;3.3 化合价的确定:根据元素的电子组态和原子价层的电子数确定。
4.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4.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4.3 化学计量的计算:摩尔比关系、质量比关系等。
5. 酸碱中和反应5.1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5.2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摩尔比关系、溶液的浓度等。
6. 氧化还原反应6.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6.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摩尔比关系、氧化态的变化等。
7. 化学平衡7.1 平衡的条件和特点;7.2 平衡常量和反应速率:反应的正反向过程的速率相等;7.3 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
8. 酸碱溶液的性质和中和滴定8.1 酸碱溶液的性质: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8.2 酸碱溶液的物质计算:浓度和滴定容量的计算。
9. 盐的性质和制备9.1 盐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9.2 盐的制备方法:直接取代法、酸碱中和法等。
10.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0.1 氧化物的性质和分类;10.2 氢氧化物的性质和分类。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整理,可以帮助高三化学学生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复习,使他们能够更有条理地掌握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键化学键是物质中最基本的结构组成单位之一,它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涉及到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子的重新分配。
本文将就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键进行复习和总结: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一、共价键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根据电子数目的差异,共价键可以分为单、双、三键。
1. 单键:两个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单键。
例如,氢气(H2)中两个氢原子共享一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2. 双键:两个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双键。
例如,氧气(O2)中两个氧原子共享两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3. 三键:两个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通过共享电子对的形式形成三键。
例如,氮气(N2)中两个氮原子共享三个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共价键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极性。
如果两个原子的电负性差异较大,通常会形成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使得分子中电子分布不均匀,形成偏向电荷,导致分子极性增强。
二、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往往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往往获得外层电子形成负离子,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离子键的矿物质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三、金属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而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形成电子云,被整个金属晶格中的原子共享。
金属键的特点是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热和电导性,由于金属键的存在,金属元素在熔融状态下不易断裂。
综上所述,化学键是决定物质性质和反应特点的重要因素。
共价键通过电子共享,离子键通过电荷吸引,金属键通过电子云共享,共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理解并掌握这些键的特点和性质,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的性质。
高三总复习专题十二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时1 原子结构与性质考点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1)能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
通常用K、L、M、N、O、P、Q……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能量依次升高(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
(3)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电子云轮廓图给出了电子在核外经常出现的区域,这种电子云轮廓图也就是原子轨道的形象化描述。
原子轨道轨道形状轨道个数s 球形 1p 纺缍形 3—————————[特别提醒]———————第一能层(K),只有s能级;第二能层(L),有s、p两种能级;第三能层(M),有s、p、d三种能级;s能级上只有一个原子轨道,p能级上有三个原子轨道p x、p y、p z,d能级上有五个原子轨道,各能级上的原子轨道具有相同的能量。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尽先占有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即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如图为构造原理示意图:———————————[特别提醒]—————————————————能级交错现象:核外电子的能量并不是完全按能层序数的增加而升高,不同能层的能级之间的能量高低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反。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并且自旋状态相同。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 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 单选题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A .电子的转移B .能量的转化C .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生成D .质量的守恒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CaOB .KClC .NaOHD .H 2SO 4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B .充电电池放电时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充电时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 .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S 2–>Cl –>F –D .若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能量,则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4.22589Ac (Ac 的中文名“锕”)是一种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在治疗癌症方面有重大作用。
下列关于22589A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225 B .中子数为89C .核外电子数为136D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2255.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D 和TB .40Ca 和40ArC .H 2O 和H 2O 2D .O 2和O 36.下列过程中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 ) A .水降温结冰B .水电解得到氧气与氢气C .NaCl 晶体熔化D .NaOH 溶于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H 2D 2T 是氢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 .2H 2D 2T 摩尔质量之比为1:2:3C .由HD T 与16O 17O 18O 能形成9种水分子D .D T 发生核聚变成为其他元素,属于化学变化8.碘酸氢钾对光敏感,实验室可用6I 2+11KClO 3+3H 2O=6KH(IO 3)2+5KCl+3Cl 2↑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 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 .KCl 的电子式为C .IO 3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D .反应中每转移0.4mol 电子,生成4.48LCl 29.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否定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孙B .伦琴C .道尔顿D .卢瑟福10.与KOH 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 .4NH ClB .2CaClC .24H SOD .2SiO11.已知氢元素有1H 2H 3H 三种核素,氯元素有35Cl 37Cl 两种核素。
课时24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点一原子结构【考必备·清单】1.原子的构成(1)构成原子的微粒及作用(2)微粒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名师点拨]①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1H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3)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4)两种相对原子质量①原子(即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有几种不同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
如A r(Cl)=A r(35Cl)×a%+A r(37Cl)×b%。
2.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关系(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的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名师点拨]①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核素的种数远大于元素的种类。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和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6C和16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6C和147N。
(3)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核素235 92U14 6C21H(D)31H(T)18 8O用途核燃料用于考古断代制氢弹示踪原子【夯基础·小题】1.在当前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健康受到来自空气威胁的情况下,“空气罐头”应运而生。
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解析:选D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A错误;16O和18O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但两种核素的中子数不同,则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错误;D正确;16O 和18O都是氧原子,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所以化学变化不能实现16O与18O间的转化,C错误。
化学中的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领域中,原子结构和化学键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教案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概念。
一、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000字)1. 原子的历史发展- 从古代的原子观念到现代原子理论的形成- 原子理论的重要贡献者2. 原子的组成- 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特征和性质- 原子核的结构和作用3. 原子的电子排布- 能级和轨道的概念- 电子排布规则和原子壳层结构4. 原子的量子数- 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的意义和取值范围- 量子数在原子结构中的应用二、化学键的类型与性质(2000字)1. 化学键的概念与分类-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共价键的形成和共用电子对的概念2. 共价键的特性与性质- 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键级的关系- 共价键的极性和电负性的影响3. 离子键的特性与性质- 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晶体的特点- 离子键的强度和溶解性的关系4. 金属键的特性与性质- 金属键的形成和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和金属的性质的关系三、分子结构与化学反应(2000字)1. 分子的构成和结构- 分子的组成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几何结构的关系2.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定义和判断方法 -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性质和溶解性3. 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化学键的能量与反应热- 化学键能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化学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和应用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理解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学生也将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原子结构化学键一、单选题1.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 .22Na OB .24H SOC .2CaClD .SiC2.在“HI(s)→HI(g)→H 2和I 2”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 .共价键、离子键C .范德华力、共价键D .共价键、共价键3.A、B、C、D、E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A 和C、B 和D 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 质子数之和是A、C 质子数之和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r(C)>r(D)B .B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D 的弱C .E 分别与A、C 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周期中最强4.化学是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造矢量发动机使用含铼(Re )合金材料,合金是纯净物B .“人造太阳”的核燃料是氘、氚,12H 、13H 互为同位素C .在人体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说明白色污染危害严重D .制造芯片的工艺中,用氢氟酸腐蚀硅是化学变化5.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A .CaO 与CO 2B .NaCl 与HClC .SiC 与SiO 2D .Cl 2与I 26.CrSi ,Ge -GaAs 、聚吡咯和碳化硅都是重要的半导体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态铬原子的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6B.Ge-GaAs中元素Ge、Ga、As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s<Ge<GaC.聚吡咯的单体为吡咯(),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5:2D.碳化硅属于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均大于金刚石7.我国科技工作者提出的一种OER(氧气析出反应) 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M不能改变OER反应的趋势B.每一步反应过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过程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该总反应方程式为4OH--4e-M2H2O+O2↑8.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通常为气体,实验室用NC13溶液和NaClO2溶液制备Cl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6NaClO2+NC13 +3H2O=6ClO2↑ +NH3 ↑ +3NaC1+3NaOH。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复习化学键晶体结构一、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
初步了解氢键。
二、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物质结构的理论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要求理解1.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2.共价键3.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4.晶体的结构与性质5.化学键与分子间力的比较六、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1.由晶体结构来确定.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①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如:SiO2>NaCl>CO2(干冰)②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石>砂>晶体硅③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则离子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越高.如:MgO>NaCl④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如:F2<Cl2<Br2<I2⑤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如:Na<Mg<Al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果常温下即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惰性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相互间的作用为范德华力,而并非共价键.1.(2008全国Ⅰ卷)下列化合物,按其品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SiO2 CaCl CBr4 CF2 B.SiO2 CsCl CF4 CBr4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解析:物质的熔点的高低与晶体的类型有关,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即:SiO2>CsCl>CBr4、CF4。
当晶体的类型相同时,原子晶体与原子半径有关;离子晶体与离子的半径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有关;分子晶体当组成和结构相似时,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有关,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点高,即CBr4>CF4。
如何正确把握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只有记牢基础知识点,才能在以后的提升复习中快速提升。
今天三好网小编整理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结构知识点总结如下,希望帮助高三生理顺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原子结构化学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8·高考全国卷Ⅲ,8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2)(2018·高考全国卷Ⅲ,8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3)(2018·高考全国卷Ⅲ,8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之比为2∶1。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5)不同的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也可能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均不相同。
()(6)中子数不同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互为同位素。
()(7)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8)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几乎相同。
()(9)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0)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
()(11)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12)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
()(1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14)NH+4与Na+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
()(15)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2.下图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具有稳定性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
(3)只能得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只能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_。
(4)某元素R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可能是________。
3.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21H、13 6C、14 6C、14 7N、5626Fe2+、5626Fe3+、16 8O2、16 8O3。
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1)11H、21H、31H分别是氢元素的一种____________,它们互称为____________。
专题原子结构、化学键【考纲要求】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4.认识化学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5.了解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6.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7.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8.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知识梳理】【考点一】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序数质子 核电荷数→元素中子 质量数 → 同位素 运动特点:用电子云描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2.能级: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分成能级。
各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构造原理——核外电子排布顺序 电子排布式(基态原子):例如:11Na : ;24Cr : ; 29Cu : ;22Ti : ; 4.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⑴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⑵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⑶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能量: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⑷原子光谱: 。
5.电子云与原子轨道⑴电子云: 。
⑵原子轨道: 。
6.核外电子排布规则⑴能量最低原理: 。
⑵泡利原理: 。
⑶洪特规则: 。
【考点二】化学键1.化学键定义: 。
2.形成原因: 。
3.分类:4. 三种化学键的比较:5.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 4+ 【考点三】共价键 1.共价键的三个键参数:2.共价键的分类:极性键、非极性键3.共价键的分类:σ键和π键【考点四】电子式的书写1.电子式定义:;2.电子式的书写:;⑴简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⑵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要标 [ ] 及“ 电荷数”;写出电子式:NaOH Na2O2NH4ClN2H2NH3CH4H2O2CO2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HCl ;Na2O2;H2O ;CaCl2;【典型例题】例1.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D3O+B.Li+C.OD¯D.OH¯例2.下列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N:1s22s22p3B.S2-:1s22s22p63s23p6C.Na:1s22s22p53s2D.Si:1s22s22p63s23p2例3.下列化学式中,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A.CuSO4B.CS2C.Ar D.CsCl例4.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例5.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 H2S B.C2H4 CH4C.C60C2H4D.NH3 HCl【针对性练习】1.短周期元素R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该元素单质7.8g与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3g化合物RO,则该元素的价电子层是()A.1S2B.2S2C.3S2D.4S2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A.Na+1s22s22p6B.F¯1s22s22p6C .N3+ 1s22s22p6D.O2¯1s22s22p6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次氯酸(HClO)B.白磷(P4)C.三氟化硼(BF3)D.三氯化磷(PCl3)4.按照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 个电子;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D 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
(1)写出由A、B、C、D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至少写出5个):;(2)写出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制得A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至少写出2个):、;(3)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D+的离子,可通过______________反应来实现;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B—的离子,通常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4)写出E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要证明太阳上是否含有E元素,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A 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1︰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A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B与C 的原子序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符号:B ,D 。
(2)A、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与C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1 mol C的氢氧化物与1 mol B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水及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时,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6.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A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B、C元素的最高价依次+4、+5,D元素常显-2价,已知B、C、D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均为2。
(1)按要求写出:A元素符号,B原子结构示意图,C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2)X、Y、Z、W四种化合物均含上述四种元素,且都属于盐,其中X、Y、Z三种化合物分子式中都只含一个B原子,X和Y的阴离子带一个单位电荷,但X的阴离子比Y阴离子少一个D原子;Z和W的阴离子都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W中含有两个B原子。
①写出Z、W的化学式,Z为,W为。
②写出Y的溶液与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考题链接】1.(2007年上海,2)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有关23592U说法正确的是()A 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235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C 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 D 23592U与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2.(2007年天津,9)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CH2C1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 N A(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2005年广东,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NH4Cl=NH3↑+ HCl↑B.NH3+CO2+H2O=NH4HCO3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 CO3+O2 4.(2007年山东,11)请完成下列各题:(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种。
(2)第ⅡA、Ⅴ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aN、CaP、CaAs等是人工合成的平等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CaN晶体中,每个Ca 原子与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C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CaN属于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物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例1.D ;例2.C ;例3.BC ;例4.BC ;例5.B ; 【针对性练习】 1.C ;2.C ;3.BD ;4.⑴HClO 、 HClO 2 、HClO 3 、KClO 3 、KClO 4 ⑵2K+2H 2O=2KOH+H 2↑;2H 2O == 2 H 2↑+ O 2↑ ⑶焰色反应,AgNO 3、HNO 3; ⑷Ar ;光谱分析 5.⑴F 、Mg ;⑵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⑶2NaOH+2F 2==2Na F+ H 2O+OF 2↑⑷c(Na +)>c(F -)>c(OH -)>c(H +) 6.⑴H ; ∶N ┇┇N ∶⑵①324)(CO NH 4224)(O C NH②NH 4+ +HCO 3-+ 2 OH -==NH 3·H 2O + 2H 2O +CO 32-【高考题链接】 1.C ;2.C ;3.D ; 4.⑴5⑵1s 22s 22p 63s 23p 63s 2 4 正四面体 原子⑶NH 3 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