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红色的画人美版 (5)
- 格式:pptx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18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红色的画》教案第一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红色的画》教案《红色的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红色的画》与本教材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不能上成单纯的色彩知识课。
学生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意图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
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书中用多幅以红色为主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来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常见到的以红色为主的物象和场面,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
通过欣赏画面中表示吉祥、喜庆的红颜色,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欢快的、充满激情的美感。
二、学习内容与目标1、认识三原色,并通过各种具有民间喜庆特色的物品,及以红色为主的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红色的画产生的热烈、喜庆的艺术效果。
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学习材料有关色彩的图片,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欣赏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
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绚丽多彩的,这中间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色彩方面的知识。
《红色的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红色的画》与本教材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颜色使画面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能以红色为主色调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2.过称与方法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中国节日的颜色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红色的实物和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分析和表现,启发学生感知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发散思维。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
(学生感受热烈的氛围,感受红色的色彩美)2.播放视频“开门红”,师:是什么颜色给你这么强烈的、热烈的感觉?(通过视觉和听觉冲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红色师:红色是中国人的传统喜庆颜色,它鲜艳、热烈、代表红红火火,吉祥如意!在过年过节、重大活动庆祝以及婚礼上常用到它。
3.出示图片,色彩小集市上找找红色生活中,自然界中,水果,动物,风景(感受自然界中的红色,感受红色带来的喜庆、奔放的美感)4.红色的两个好朋友,拿出其他两色气球,介绍三原色(了解三原色这一色彩知识,丰富学生色彩知识储备)5.出示课题,既然红色这么有魅力,我们一起来学习。
《红色的画》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红色的画》是人美版第五册第6课的内容,是属于“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与下一课《黄色和蓝色的画》组成一个色彩单元。
学生通过这两课的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画面中产生的特有美感,能尝试用所学知识表现出红色为主的画,使学生开始从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了解,运用色彩,培养学生色彩美感以及色彩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创作色彩画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段进入中年段,学习能力有一定提高,《红色的画》这一课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色彩知识,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实践操作、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邻近色,使学生能充分的体会红色的色彩个性特点,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课前准备:为了能上好《红色的画》一课,我让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红色的画面的图片,让同学们准备了蜡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用具、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我也为同学准备了六种不同内容的风景画线描画纸,并制作好课件。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识:认识三原色,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
技能:能认识不同的红色并以红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以红色为主的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及运用色彩的能力,增强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美术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设颜色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领学生走入红色的画,感受三原色中的红色。
通过观察、实践探究、讨论、欣赏、练习等方法由浅入深,自主探究获得认知及感受进而表达、展示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受和认识红色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比色彩的学习兴趣。
3.情感价值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美好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审美意识。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6课红色的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6课红色的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在绘画中的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红色的不同色调和红色在画面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红色的绘画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对色彩的基础认识。
但是对于红色的运用和调配,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红色的运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在绘画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和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红色在不同色调中的运用。
2.红色在画面中的作用和搭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分析:通过观察教材中的作品,分析红色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2.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实践红色的运用。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美术三上》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相关红色的绘画作品示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红色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红色在绘画中的特殊地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红色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
让学生注意到红色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在画面中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示范,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绘制红色作品。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红色在绘画中的运用要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红色创作,可以是一幅完整的画作,也可以是红色的局部。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色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6课红色的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6课红色的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红色的画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能够了解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并能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二. 学情分析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和了解。
大部分学生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然而,部分学生对红色的画法了解不多,缺乏相关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掌握红色的画法,提高艺术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红色的画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红色画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红色的画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画作示例和绘画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红色为主题,让学生谈谈对红色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讲解:介绍红色的各种表现形式,讲解红色的画法,展示相关画作示例。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红色画作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红色画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色的画法和创作要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红色的画法2.创作步骤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创意、技巧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2.终结性评价:评价学生最终的红色画作,从画面效果、表现力和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红色的画》教学设计课题红色的画课型造型表现教材位置第6 课第 1 课时设计者美术组教材分析《红色的画》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册第6课的教学内容。
此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的色彩知识课。
与第7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
美术课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植根于生活。
本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感受红色带给人热烈、喜庆、欢快的美感,使学生开始从盲目地、随意地涂抹色彩,到有意识地去运用色彩。
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的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点认识三原色,感知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引导学生的感知的基础上用红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前准备教师课件、图片。
学生纸,彩笔板书设计1、三原色2、红色的寓意3、了解不同红色流程时间师生活动过程二次修改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欣赏红色的画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三、讲授新课:1、出示色卡,向学生说明三原色的特性。
2、展示以红色为主的图片,问这些红色的画图片给你什么感受?3、小结:红色给人热烈、喜兴、奔放的美感。
4、找出不同的红色的类似色。
学生观察红色的变化——深浅变化5、用这些不同的红色,可以表现怎么样的画面?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人美版第五册教案五、作业展评六、拓展:课件展示以其他一种主要颜色为主的绘画作品。
教学后记。
第6课红色的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红色在绘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红色画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红色在绘画中的象征意义及运用。
2. 红色画面的观察与表现方法。
3. 红色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4. 学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红色在绘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2. 难点:如何运用红色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红色绘画作品图片、红色颜料、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红色绘画作品图片、红色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红色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红色在绘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红色在绘画中的象征意义,分析红色画面的观察与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欣赏红色绘画作品。
3. 实践操作:学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红色绘画创作的经验和技巧。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红色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红色的画2. 内容:红色在绘画中的应用、红色画面的观察与表现方法、红色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学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题材自选,要求运用红色表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2. 家庭作业: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红色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家庭美术氛围。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红色在绘画中的应用,能否运用红色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内容是否涵盖了红色在绘画中的各个方面,学生是否对红色绘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色的画【背景介绍】法国著名教育家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
而在《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提倡“美术学习绝不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传授,而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认识美术的文化内涵”。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中,我选用了孩子们身边的本地区的乡土文化知识加以渗透,力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多样直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感受的多种材料的特性,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象创造,体验造型活动乐趣,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永久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是蚌埠怀远的一所小学,这里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而在山下是闻名世界赫赫有名的石榴,在这里的孩子差不多都能辈出十几首关于石榴的儿歌,因此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孩子们在迎接回来的同时更应该接受中国古文化的洗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更加深入,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让中国文化艺术展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
【教学理念】中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绚丽多彩的色彩更是征服了世界各地,历史也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代代传承。
色彩在中国传统图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以“造型表现”为主,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为基调,通过让学生去欣赏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来认识传统图案,从而引出其共有的元素——红色,学生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着色彩的美。
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书中用多幅以红色为主的摄影和绘画作品,来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常见到的以红色为主的物象和场面,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通过欣赏画面中吉祥喜庆的红颜色,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欢快的、充满激情的美感。
【学情分析】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孩子们在迎接回来的同时更应该接受中国古文化的洗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更加深入,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也让中国文化艺术展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6课红色的画-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红色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懂得用颜色语言表达画面意境2. 技能目标•能够按照题材和构图要求,运用手工技能进行绘画创作•能够运用色彩语言,表达画面中所表达的意境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色彩表现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色彩的感情投入,体验色彩的美妙和激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性认知•学生的配色能力•学生的自由绘画能力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语言表达画面意境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预备欣赏画作、色板、彩笔、画纸、写真油纸、橡皮等。
•学生准备:404页教材,工具箱。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溯源红色1.教师出示郎世光的作品《红楼》和范曄的作品《琵琶行赞》。
2.让学生欣赏画作,通过教师的引导思考:–这两幅画中哪些部位使用了红色?–红色在两幅画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气息有何不同?–红色在这两幅画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其他的作品也使用了红色作为主色调,那么,这些画作中所表达的是什么情感?第二步:画色彩故事1.教师出示许多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的画作,例如:齐白石的《红梅画》、叶浅予的《茶趣图》、柯岩的《荷叶》、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等。
2.让学生认真观察此类画作,并运用表达情感的语言说出他们对于画作的第一印象。
3.通过教师的引导,在听取大家对于画作的看法之后,探讨和理解画家在运用色彩时所表达的情感。
4.花5~10分钟让学生自由地观察画作,并让他们以生动的语言,为画作编织一个色彩故事。
第三步:画出属于自己的红色情感1.让学生把配好的红色颜料涂在一个画纸的角落里,然后用字画或语言描述这个角落的故事。
2.让学生搭配不同的颜色(不一定非要是红色),再画出一个和刚才不同的色彩故事。
第四步:小练习1.让学生用色板选用不同颜色,尝试用不同的颜色混合出红色。
《红色的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
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能力目标: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体会、讨论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去体会红色特有的魅力,感受红色带给人们热烈的、喜庆的、奔放的美感,使学生逐渐丰富对色彩的感觉。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教学活动】一、情景展现。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提示: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是当今中国在世界的象征和标志!你们知道五星红旗中的红色象征着什么吗?小结:五星红旗中的红色象征革命,今天我们的幸福美好的学习生活是用革命烈士鲜血换来的。
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佩戴它以此警醒我们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设计意图: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兴趣,初步感受红色!)(二)谈话。
每当你和同学们一起穿着红色的统一服装时,你发现你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心情有什么变化吗?(学生班服为统一红色)小结:自信、热情、勤奋、团结、骄傲、开心、温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红色的世界。
感受红色给我们带来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红色的画》(设计意图:让学生融入到热烈的氛围中,感受红色的美!)二、新知探究。
(一)自主学习。
打开教材14页,第六课《红色的画》。
提示:思考和寻找有什么新的小知识要学习和了解吗,这一节课我们要表现什么?(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微视频《三原色》。
观看微视频了解和学习有关色彩的小知识。
提示:什么是三原色?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去感受红色呢?因为在色彩的世界里它有自己独特性,请同学们,什么是三原色?总结:在颜料三原色中,可以调配出任何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