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英 冠心病 心绞痛 (1)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科普知识1冠心病心绞痛高危因素一般冠心病心绞痛有以下高危因素:①吸烟;冠心病常见原因之一即吸烟,吸烟后流入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可与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含氧量,出现碳氧血红蛋白,此时动脉内壁会发生水肿,阻碍血液流通,诱发冠心病。
②血压;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常见原因之一即血压升高,因为动脉粥样会因血压升高而出现硬化,增加冠心病发生率。
③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摄入大量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均会引发冠心病发生。
④肥胖;男性是冠心病高发群体,然而女性到一定年龄后发生绝经后则会加大冠心病发病几率。
2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2.1一级预防治疗(1)西医缓解症状药物;大部分冠心病患者会因心肌缺氧缺血等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病时心痛难忍,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心脏承受较大负荷,具有较高致死率。
所以,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取治疗方案。
早期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还没有那么严重,针对此部分群体可采取以下治疗方式: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例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患者需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止斑块持续增大;②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调脂稳定斑块药物,例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能抑制斑块持续增大,甚至可达到消溶斑块效果,防止血管持续狭窄;③扩血管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和硝酸甘油均具备扩血管作用,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加大血流量,有效治疗心绞痛。
④β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如比索洛尔、倍他洛克等,然而运用此药物时需监控心率情况,若心率较慢或血压低则尽量不应用此药;⑤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均能缓解血管痉挛或扩张血管,达到改善心肌缺血效果。
(2)中医治疗方式;中医将冠心病心绞痛命名为“胸痹心痛”,多因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所致,该病病理改变多由血瘀、气滞、寒凝、痰浊等引发脉络痹阻不断。
事实上,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备丰富经验。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辨证治疗,由于冠心病心绞痛病因为阴阳气血亏虚和肝脏功能失调,所以,在治疗方面需以活血化瘀为主。
临床医学146 2015年14期冠心病心绞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王会议洛阳市洛龙区丰李镇卫生院中医内科,河南洛阳 471621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
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中药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4-0146-01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肌组织急性、暂时性缺氧及缺血而致,临床表现主要是发作性胸痛[1]。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增加,机体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不断增高,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亦随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学上属于“真心痛”、“胸痹”的范畴[2],近年来,我科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
对照组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45—76岁,平均(58.7±6.5)岁;病程1—10年,平均(3.9±1.3)年;稳定型心绞痛5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原发病为冠心病4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肺源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观察组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46—78岁,平均(59.1±6.3)岁;病程2—11年,平均(4.1±1.2)年;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原发病为冠心病4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肺源性心脏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
通心络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齐晓云;杨关林【期刊名称】《辽宁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6(8)2【摘要】目的:检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的浓度及中药通心络对其影响。
方法:59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通心络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周)30例。
另选正常对照组(无任何治疗)20例。
测定59例UA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
结果: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治疗后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且通心络组下降水平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
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UA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P-选择素浓度,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治疗UA,并改善其预后。
【总页数】2页(P81-82)【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通心络胶囊;C-反应蛋白;P-选择素【作者】齐晓云;杨关林【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心内科;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通心络对高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影响 [J], 刘涛;曹春英;李伟;韩海霞2.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朱晓多;刘文娟;许超蕊;杨兆颖3.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蔡准4.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李然5.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张淑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对比“冠心病”,科普医疗话养生发布时间:2021-09-03T06:32:36.4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10期作者:赵秀静[导读]赵秀静(茂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州623200)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出现闭塞或者狭窄的情况,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从而引起胸闷及胸痛等不良症状。
目前,冠心病多发于中年人及老年人,且全球发病率在不断提升,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西医对冠心病的治疗及探索是不同的。
其中,中医主要依据黄帝内经中收集的宝贵经验,对冠心病进行养生治疗及预防,一直沿用至今,对我国的冠心病的发展及治疗有着深远影响。
而西医对冠心病的治疗不同于我国中医治疗法,其更关注的是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的推断,并使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相关手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并通过特定的药物对其进行有效治疗。
一、中西对比“冠心病”于中医而言,冠心病也被称之为“胸痹”,是由于心脏无法通常运行造成的。
中医认为当你出现以下五种现象时应当提高警惕,这可能是患上冠心病的征兆。
第一中是当你感受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不舒服时,应当加强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度,防止冠心病的产生。
第二种是当你的胸口出现疼痛感,且疼痛感连接前胸后背时,一定不要轻易掉以轻心。
第三种是出现心慌、心悸或莫名的恐惧。
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行动不便,被一些较大的声音或事件下一跳,致使心脏受到突然的惊吓。
第四种是经常性的出现头晕目眩或蹲下起身时眼前发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倒的现象。
这可能是因为大脑的供血不足致使长时间的下蹲,血液无法及时到达脑部,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第五种是已经患上冠心病的患者,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嘴唇发紫,舌头发紫等现象。
当你感受到以上五种不适时,应当及时就医,确保自身身体健康。
中医对病情的诊治大多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法,并对患者进行重要的配制,大多数是几种或几十种草药结合起来熬制成药汤,供患者服用。
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闭塞或狭窄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和细胞坏死,是导致心源性猝死和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之一。
针对不同的病情,冠心病的诊疗应有不同的分级。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
一、冠心病分级1.稳定性心绞痛(1)I级:心绞痛频率少,发作较轻,耐受性较好;(2)Ⅱ级: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需要药物治疗;(3)Ⅲ级: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4)Ⅳ级:基本无休息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和精神状态。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I级: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I级:ST段抬高少于2mm,心肌酶学标志物轻度升高,无临床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2)Ⅱ级:ST段抬高2-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中度血流动力学异常;(3)Ⅲ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4)Ⅳ级:ST段抬高多于3mm,心肌酶学标志物升高明显,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二、冠心病治疗1.稳定性心绞痛(1)控制风险因素:戒烟、控制饮食和体重、控制高血压、治疗血脂异常、控制血糖等;(2)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3)介入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严重者可考虑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
2.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2)介入治疗:心肌梗死部位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诊断标准量表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表现为胸痛或胸闷感,严重时可放射到左肩、左臂、颈部等部位。
为了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量表。
一、CCS(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心绞痛分级评估表CCS心绞痛分级评估表是评估心绞痛症状严重程度的常用量表,分为四个级别:1.级别I: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没有心绞痛症状。
2.级别II:轻体力活动(如爬楼梯、急速行走)时可能出现心绞痛,但正常日常生活不受限制。
3.级别III:正常日常生活受轻度限制,例如上楼梯或者上坡就可能出现心绞痛。
4.级别IV:即使是休息状态也可能出现心绞痛。
二、Braunwald分类法Braunwald分类法是根据临床表现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三类:1.急性劳力型心绞痛:主要发生在活动或体力劳动时,严重而持久。
2.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与体力活动有关,但症状较轻,可通过休息或使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3.不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症状不稳定,发作频繁,疼痛程度较重,伴有心肌缺血。
三、心绞痛患者体力活动耐受量评估表这个量表常用于评估心绞痛患者的体力活动耐受量,通过对患者进行体力活动负荷测试,确定患者最大自愿耐受量。
测试项目包括:踏步测试、蹲起-坐下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等。
四、心电图诊断心电图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常见的心绞痛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有:ST段压低、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T 波倒置或高耸等。
心电图的改变有助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
五、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也有参考价值。
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冠脉供血情况、心室收缩功能、心肌运动情况等参数,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常见证型诊断标准量表主要包括CCS心绞痛分级评估表、Braunwald分类法、心绞痛患者体力活动耐受量评估表、心电图诊断和心脏超声检查等。
冠心病与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初步研究
冯丽英;李才源;张素桥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1995(10)10
【摘要】对17例冠心病(CHD)和1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口服葡
萄糖耐量试验,测定其血胰岛素(IS)和血糖水平,并与10例健康人做对照。
结果发现,CHD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都有胰岛素抵抗(IR),高胰岛素血症(HIS)和部分糖耐量减低。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IR和HIS较CHD组更为严重,且IS浓度呈持续增高状态。
CHD组血清总胆固醇与IS水平呈正相关,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IS水
【总页数】1页(P584)
【作者】冯丽英;李才源;张素桥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06
【相关文献】
1.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变化研究 [J], 李正;
2.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 [J], 艾尔肯·阿吉;马依彤;黄定;杨毅宁;陈铀
3.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清Apelin浓度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术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J], 徐殊;张建;徐银丽;吴海波;金岩;薛晓东;王辉山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J], 钟晓卫;盛荣晴;付徐泉
5.冠心病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 [J], 罗义;郭南山;李广镰;潘宜智;曾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翠英
申请号:CN201710130940.6
申请日:20170307
公开号:CN106860713A
公开日:
201706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连5份、莲子心4份、瓜蒌5份、半夏5份、莱菔子4份、丹参5份、三七2份、赤芍5份。
本发明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宣痹通脉的功效,适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证属热毒痰瘀内阻,心脉不畅者。
症见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心烦,舌质暗红或紫,或有瘀斑,舌苔黄腻或滑,脉滑或涩。
申请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地址: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芙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般资料】男性,72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不适,曾于外院住院治疗,确诊“冠心病”,好转出院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欣康”等药物治疗,劳累后偶感胸痛不适,休息后可缓解。
1年余前因胸痛、胸闷于我科住院治疗,行冠脉造影提示:LM正常,LAD中段狭窄约最大约70%狭窄,LCX偏细小,开口狭窄约50%,血流均TIMI3级。
RCA 自近段至远段弥漫性狭窄,最大约95%,后降支近段狭窄约90%,血流TIME3级。
于右冠植入支架4枚。
出院后坚持服用“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欣康、倍他乐克、立普妥”等药物治疗,能耐受日常活动。
2天前患者受凉后感鼻塞,轻微咳嗽、咳少量白痰,伴胸痛、胸闷不适加重,性质同前,持续1-5分钟左右,测血压160/100mmHg,服用上述药物及休息后症状略缓解,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无夜间呼吸困难,双下肢无水肿,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既往明确的冠心病8年,自服药物具体不详,高血压病10年,规律口服倍他乐克,高胆固醇血症病史5年及吸烟史30年,否认肺结核、肝炎病史,否认输血、外伤史。
【查体】老年男性,神志清,精神欠佳,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颈静脉无充盈。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及触觉语颤对称,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震颤,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95次/分,律齐,心音稍低,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饱满,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腹叩鼓,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舌质暗,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胸痹气虚血瘀西医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I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高胆固醇血症【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1)胁痛: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瘀血停积,胁络阻痹,出现胁痛;或强力负重,胁络受伤,瘀血停留,阻塞胁络,致使胁痛。
人群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曹素艳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情报》
【年(卷),期】2000(021)008
【摘要】性别、年龄、人种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幼儿多动症、既往心脏病发作史和罹患心脏病风险的高低等,都是对人群进行心脏疾患评估的分
类指标。
某一个体是否具有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如何降低这种风险,如何对其进行心脏病的诊断以及诊断后的治疗,都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曹素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他汀类药物可降低无心脏疾病人群的心脏病发作风险 [J], 袁心艺
2.补充硒和维生素E可能会增加某些人群罹患前列腺患癌的风险 [J],
3.补充硒和维生素E可能会增加某些人群罹患前列腺患癌的风险 [J],
4.空气污染会提高青年人罹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J],
5.O型血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低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
郭素芬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0(025)010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遇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
【总页数】2页(P1884-1885)
【作者】郭素芬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ICU,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2.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体会
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根据临床症状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完全性心绞痛(Classic Angina):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包括胸痛、压迫感、闷痛等,常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可诱发症状,
可以通过硝酸甘油缓解。
2. 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症状更严重,冠状动脉
痉挛不稳定,疼痛发生频繁、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且不易通过硝酸
甘油缓解。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安静状况下出现心绞痛。
3.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也称为Prinzmetal心绞痛,是由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或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的疼痛。
通常在
安静状态下发生,伴随ST段的改变。
4. 心绞痛等效症状(Angina Equivalent):不出现典型的胸痛
症状,而是表现为其他身体部位的疼痛,如颈部、下巴、左肩、左侧
手臂等。
可能由神经系统的疼痛传导导致。
以上是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诊断标准,医生一般会根据患
者的症状和体征来进行诊断。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分类方法,具体的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辅助检查结果来确定。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由专业医生来做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
的影响
李燕明;葛彩英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2(021)020
【摘要】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0例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20例加服通心络胶囊,2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清CRP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2227,2244)
【作者】李燕明;葛彩英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8;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葛彩英
2.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J], 袁华;胡国恒;陈亚
3.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罗先平;田宇;袁成刚
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影响[J], 王亮;朱兵;杜瑞雪
5.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卢仁荣;陈晓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心绞痛难点及解决思路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供氧不足而产生的症状性心肌缺血。
其中心绞痛作为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和痛苦。
然而,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和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难题。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难点,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冠心病心绞痛难点一:病因复杂多样。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和发展是由多个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这些因素与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密切相关,使得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分析和明确变得困难。
解决思路一:细致的病史采集与分析。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起病时间、疼痛特点、患者年龄和性别等,可以初步确定心绞痛的可能原因。
同时,结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的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冠心病心绞痛难点二:症状表现差异较大。
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不仅个体间表现差异大,而且患者内部症状变异也很明显。
有的患者可能只出现轻度不适,而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剧烈胸痛,甚至伴有晕厥等症状。
解决思路二:个体化的症状评估与管理。
针对不同症状表现的患者,应采用个体化的评估和管理策略。
包括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应结合生活方式改善、心理支持和康复等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难点三:治疗方法选择有限。
目前,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等。
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药物治疗又存在一些局限性,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解决思路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等因素,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针对不同患者可能出现的治疗限制和不良反应,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监测,以确保治疗效果。
冠心病心绞痛难点四:长期管理的困难。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然而,一些患者存在治疗依从性差、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导致病情难以控制和管理。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
2015年06月29日 10:35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曹素英,女性,60岁,因“心前区疼痛不适2月余,加重伴头晕2天余”于2015年06月29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一、病例特点:
1. 患者中年女性,慢性胃炎病史4年余,冠心病病史4年余。
2. 患者于2月前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可好转。
4年前患者曾发生类似症状,在永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每劳累后发作,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天前患者因劳累导致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欠佳,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3.查体:T:36.8℃,P:70次/分,BP:130 /9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率齐。
肝、脾肋下未触及,腹软,上,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
4、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
二、初步诊断:
1.冠心病
稳定型心绞痛
2.慢性胃炎
三、诊断依据:
1. 患者中年女性,慢性胃炎病史4年余,冠心病病史4年余。
2. 患者于2月前出现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可好转。
4年前患者曾发生类似症状,在永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每劳累后发作,休息后症状可缓解,2天前患者因劳累导致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症状,休息后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以“冠心病”收入我科。
病程中,神志清,精神可,睡眠欠佳,饮食差,大小便正常。
3. 辅助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
四、鉴别诊断:
1.心肌梗塞
2.消化性溃疡
五、诊疗计划:
1、1级护理;
2、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
3、给予患者活血、扩充冠状动脉等对症处理;
4、完善相关检查。
医生签名: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 2015.06.30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症状稍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继上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1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慌症状稍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2/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继上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2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症状较轻明显缓解。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予以患者更改治疗方案,予以患者促进肠胃蠕动等药物治疗,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5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及上腹部饱胀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治疗方案不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08 10:00
今日查房患者诉心悸胸闷及上腹部饱胀不适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对症处理。
医生签名:
2015.07.11 10:00
今日查房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心率75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情平稳,患者要求继续巩固治疗。
医生签名:
2015.07.13 10:00
今日查房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见明显异常,
永城市中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病程记录
姓名:曹素英性别:女年龄:60岁科别:内科床号:住院号:20150314心率70次/分,律齐。
腹平软,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情平稳,患者要求今日出院,嘱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予以办理出院手续。
医生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