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7
《梦想的力量》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梦想的力量》。
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的学习,重点句子的分析,以及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并运用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他们树立梦想,努力实现梦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题。
难点: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学会运用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名人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和成就,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名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3. 分析课文: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主题,学习重点句子。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说明为什么要有这个梦想。
5. 例题讲解:讲解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梦想的力量》2. 生字词:略3. 重点句子:略4. 梦想的意义:激发潜能、指导行动、助力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短文。
答案示例:略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画出梦想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的示意图。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梦想的名人名言,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梦想意识。
篇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安排。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说教材《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说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说教法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教师板书“梦想”。
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学生畅所欲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呢?瑞恩梦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补充学生也找出来了,我借助微课,让学生了解非洲人生活的现状,体会瑞恩那种善良的品质。
三、精读课文,感受梦想,感动爱心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实现的?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用什么语气去读,半天学生也不得出来,这里也指导的不到位。
四、升华情感1、理解: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2、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3、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在这节课我觉得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时间也没把握好,有些拖堂,而且本打算讲讲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个小组设计一条名言,也没有时间。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泸西县向阳乡合理小学朱媛希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课《梦想的力量》。
这是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阅读课文。
一、说教材课文通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结局是:在小瑞恩的感召下,全社会有爱心的人们纷纷投入到这场为生命而战的战斗中,终于使瑞恩梦想成真,甚至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致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元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堂课要引导学生认识6个生字,掌握“钻、簸、吭、召”四个多音字的正确用法,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3、方法与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反复朗读和想象拓展,让学生体会课题的含义,并在充分阅读中个性化地感悟文本。
4、情感目标: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体会小主人公心灵的美好与人格的健全,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寻求团队的合作使梦想成真。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课题《梦想的力量》的深刻意义,感受团结与爱两重力量的伟大、梦想力量的惊人。
四、说教学策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揣摩编者的意图,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我设计了以自学为主,教师引导,通过朗读自学自悟、启发解疑、情景想象、读写结合、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循序渐进,达到本文目标要求。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梦想的力气»说课稿一、说教材«梦想的力气»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经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完成〝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洁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表达了瑞恩的一颗残酷的、坚决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妙童心。
课文依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开展顺序,表达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完成大体阅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21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困难。
瑞恩的梦想,瑞恩的残酷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详细的,这正是先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二、说教法: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要一课时教完,而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本课时我尝试着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形式,让先生在自读自悟中了解课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1、让先生做好课前预习,先生预习中应用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全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先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样完成的?〞〝梦想终究有什么力气?〞这几个主要效果,剖析了解,领悟文章的中心,完成教学目的打破中难点,让先生在详细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读代讲法。
三、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育先生的动脑入手才干,增强其发明思想才干。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遭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育朗诵才干和先生的综合素质。
四、说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梦想的力气过渡语:〝梦想〞能够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妙的盼望。
人人世的很多奇观都源于梦想,梦想的力气是庞大的,它可以让你发明出无法想象的奇观使梦想成真。
《梦想的力量》的说课稿(精选5篇)《梦想的力量》的篇1以下是关于《想的力量》说课稿,仅供参考!说教材《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说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说编者意图】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着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说教法】《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中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一.设计思路1.设计意图《梦想的力量》是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
讲的是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
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想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主要以设计的学习要求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自学、讨论、交流,一环扣一环,达到体会瑞恩的精神,感受梦想力量的目标,并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的奋斗。
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3)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2)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4.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问题引导法。
首先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自由发言,导入课题,紧接着按照谁的梦想——梦想是什么——梦想的产生——梦想的实现——梦想的力量这一个阶梯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感悟,有感悟到升华,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2)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学生对非洲孩子缺水的情况非常不了解,也就难以理解瑞恩梦想的产生及实现梦想的执著,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很多关于非洲孩子在本节课缺水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资料,既增强了学生对非洲用水情况的了解,又使学生对瑞恩的梦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3)情景教学法皮亚杰说过:“孩子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常常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他们有着无比丰富的想象。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7篇《梦想的力量》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某某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
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
难点是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他们探索知识之路的领路人。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自悟、启发质疑、创设情景,读写结合。
依据教法,我选择了相应的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梦想的力量》教案(精选8篇教案:《梦想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梦想的力量》。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梦想、追求梦想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的力量,激发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梦想的力量,树立自己的梦想。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大意,分析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学会珍惜时间,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梦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树立自己的梦想。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梦想的力量,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一个残疾人如何坚持梦想,最终成功的故事。
引导学生谈论梦想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梦想的力量》,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经历和情感变化。
阅读后,进行课文内容的简要讲解。
3.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分析与思考: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析主人公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梦想对他的影响。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梦想对自己的意义。
5. 实践与探究:让学生课后采访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下一节课分享采访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梦想的力量2. 板书内容:梦想的重要性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变化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与坚持树立自己的梦想,为之努力奋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梦想的理解,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2. 答案示例:梦想是人生的动力,是前进的方向。
为实现梦想,我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说教材《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说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说编者意图】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着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说教法】《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中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喜德县冕山中心小学校陈昌德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课《梦想的力量》。
这是一篇以“梦想”和“感动”为话题的阅读课文。
一、说教材课文通过讲述了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结局是:在小瑞恩的感召下,全社会有爱心的人们纷纷投入到这场为生命而战的战斗中,终于使瑞恩梦想成真,甚至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瑞恩梦想的实现大致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元钱;二是筹集2000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梦想逐步变大。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堂课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课文情感。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
3、方法与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读、反复朗读和想象拓展,让学生体会课题的含义,并在充分阅读中个性化地感悟文本。
4、情感目标: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体会小主人公心灵的美好与人格的健全,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地努力使梦想成真。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课题《梦想的力量》的深刻意义,感受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四、说教学方法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揣摩编者的意图,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我设计了以自学为主,教师引导,通过朗读自学自悟、启发解疑、情景想象、读写结合、自主合作(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达到本文目标要求。
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精心制作了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
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
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
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
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梦想的力量》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社会与人生》教材第四章“人生追求与价值观”,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梦想的力量”。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梦想的概念、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积极性。
3. 教会学生如何将梦想与现实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重点:理解梦想的含义,树立远大梦想,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材料、相关案例素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名人的成功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名人为什么会取得如此成就?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 讲解:详细讲解梦想的含义、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梦想。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讨论如何将梦想转化为现实。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实现梦想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梦想的力量》2. 内容:梦想的含义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实现梦想的方法和途径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梦想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梦想的名人传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梦想意识,提高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决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2. 教学过程: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难点的处理1. 梦想与现实的关系:通过讲解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学会分析现实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逐步实现梦想。
《梦想力量》说课稿《梦想力量》说课稿范文《梦想力量》说课稿1一、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主要有《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和本文,本文通过对对年仅六岁的加拿大男孩小瑞恩为了实现自己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执著、有爱心的小男孩形象,读完此文,不禁让人感动不已,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入情入境,抓住文中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下面我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
读读记记文中需要掌握的一些词语。
2让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速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小瑞恩的善良和执著,初步懂得仅仅拥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够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体会小瑞恩实现自己梦想的艰难经过。
教学难点:“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刻意思。
二、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朗读法和讨论法,通过以读带讲,让学生体会小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经过,通过讨论合作,让学生体会梦想的力量的深刻含义,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决定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学生朗读和仔细品味的方法,让学生在这样的学法中不仅学习到小瑞恩实现梦想的执著,更让学生初步学会学习此类课文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决定采用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在本课的开始环节,我打算用多媒体出示在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枚游泳金牌的美国运动员菲尔普斯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接着介绍菲尔普斯小时候看见游泳前辈在奥运会上披金斩银时树立梦想,然后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和周围人的嘲笑,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梦想的力量》。
本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令人震撼的情。
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的、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19元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同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
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和同情心都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主题以及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特制定了以下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在反复朗读、想象拓展等文本感悟的过程中相机识记和理解“迫不及待”“一声不吭”“坚定”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乃至于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巨大的。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我紧紧围绕专题把重点定为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领会本文写作的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
难点是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二、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他们探索知识之路的领路人。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自读自悟、启发质疑、创设情景,读写结合。
依据教法,我选择了相应的学法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训练和朗读感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线”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采用了“自读自悟、以读代讲、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里中小学五年级公开教学教案执教人:刘廷美2015年4月17﹡梦想的力量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说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世界上,水是无人不知,无时不需的,是非常珍贵的,对于生活在仡佬族发源地的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是啊,只要我们一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那里常年干旱,疾病肆虐,他们最近的一处水源是在五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但那仅有的水塘里却长满了寄生虫。
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肚子里冲刺着寄生虫。
四分之一的孩子患了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病,五分之一的孩子不到五岁就离开了人世。
当你了解到这一消息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怎么去帮助他们?2、揭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2、认读生字新词。
3、解决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梦想,感动爱心1、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态度梦想的?2、区别瑞恩实现梦想的两个句子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3、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
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⑴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小组学习,汇报。
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
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
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⑹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⑴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① 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4、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四、小练笔。
如果你是非洲人民的一份子,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呢?而瑞恩又会怎么说呢?请同学们提起笔,选择一个人物写一写。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执教人:刘廷美 2015年4月说教材《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
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说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梦想的力量》: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说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说编者意图】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着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说教法】《大纲》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初读课文时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中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采用以读代讲法: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并相机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顺势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起来。
【说学法】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世界上,水是无人不知,无时不需的,是非常珍贵的,对于生活在仡佬族发源地的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是啊,只要我们一打开水龙头,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比如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那里常年干旱,疾病肆虐,他们最近的一处水源是在五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但那仅有的水塘里却长满了寄生虫。
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孩子,因为他们的肚子里冲刺着寄生虫。
四分之一的孩子患了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病,五分之一的孩子不到五岁就离开了人世。
当你了解到这一消息时,你有什么想说的?怎么去帮助他们?2、揭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2、认读生字新词。
3、解决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梦想,感动爱心1、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态度梦想的?2、区别瑞恩实现梦想的两个句子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3、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
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⑴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小组学习,汇报。
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
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
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⑹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⑴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4、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四、小练笔。
如果你是非洲人民的一份子,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呢?而瑞恩又会怎么说呢?请同学们提起笔,选择一个人物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