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电子测量技术(于宝明)电子教案35498-电子测量P1-1 多级放大电路的测试教学单元描述
- 格式:pdf
- 大小:424.95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2》教案:电子测量技术《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并能够应用于电子测量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3.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理论讲解1.1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特点-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范围-电子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和校准方法2.实验操作2.1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示波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多用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频谱仪的使用和操作方法3.实例应用3.1电子测量技术的实例应用-温度测量-电压测量-频率测量-电流测量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通过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来进行,考察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将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多用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2.教材和参考书籍3.实验报告模板和评估表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电子测量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能够熟练运用电子测量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应用所学的电子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概述1.1 电子测量的定义1.2 电子测量的重要性1.3 电子测量的分类1.4 电子测量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定义与分类2.2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2.3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4 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评估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3.1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3.2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及其应用3.3 电子测量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3.4 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电压与电流的测量4.1 电压测量原理与方法4.2 电流测量原理与方法4.3 电压与电流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4.4 电压与电流测量实例第五章:频率与时间的测量5.1 频率测量原理与方法5.2 时间测量原理与方法5.3 频率与时间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5.4 频率与时间测量实例第六章:电阻与电导的测量6.1 电阻测量原理与方法6.2 电导测量原理与方法6.3 电阻与电导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6.4 电阻与电导测量实例第七章:电容与电感的测量7.1 电容测量原理与方法7.2 电感测量原理与方法7.3 电容与电感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7.4 电容与电感测量实例第八章: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8.1 频率分析的基本原理8.2 频谱测量方法与技术8.3 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8.4 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实例第九章:网络分析与网络参数测量9.1 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9.2 网络参数的测量方法9.3 网络分析仪的选择与使用9.4 网络参数测量实例第十章: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10.1 数字信号测量原理10.2 数字信号分析方法10.3 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仪器的选择与使用10.4 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实例第十一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11.1 自动化测量技术11.2 虚拟仪器技术11.3 网络测量技术11.4 微电子测量技术第十二章:测量数据的可视化与处理12.1 数据可视化原理与技术12.2 数据处理软件与应用12.3 测量数据的可视化实例第十三章:电磁兼容性测量13.1 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13.2 电磁干扰的来源与抑制13.3 电磁兼容性测量方法与设备13.4 电磁兼容性测量实例第十四章:环境与安全测量14.1 环境测量的目的与方法14.2 安全测量的原理与技术14.3 环境与安全测量设备的选用14.4 环境与安全测量实例第十五章: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5.1 电子测量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15.2 电子测量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15.3 电子测量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5.4 电子测量在科研与教育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电子测量电子教案涵盖了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数据处理、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电压与电流的测量、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阻与电导的测量、电容与电感的测量、频率分析与频谱测量、网络分析与网络参数测量、数字信号测量与分析、现代电子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的可视化与处理、电磁兼容性测量、环境与安全测量以及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
教学单元名称 无线电收信机的测试建议课 时学 习 资 源 建 议 学习任务书、资讯 PPT、生产工艺文件、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6教学方法建议宏观教学方法:引导文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践操作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单元设计1、单元描述:本项目以射频电路为载体,通过对其性能指标的测试,引导学生学会 F40 函数信号发生 器的使用,理解 F40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调谐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组 成与工作原理,掌握调谐低噪声放大器和混频器的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学会测量数据的后 期处理,引导学生编制符合测试射频电路的工艺文件。
外观图2、主要内容:1)测量前期准备 2)完成调谐低噪声放大器电压增益测试 3)完成调谐低噪声放大器通频带测试 4)完成调谐低噪声放大器噪声测试部件图5)完成混频器电压增益测试 6)完成通频带测试通频带测试3、学习目标:1)能理解被测对象技术指标 2)理解 F40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组成、工作原 理 3)掌握 F40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性能、参数、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掌握 F40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5)会用相关仪器仪表对射频电路进行测量 6)学会分析处理测量数据 7)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1、教学材料¾ 引导文 ¾ 测试相关的工艺文件 ¾ 参考资料方案设计¾ 相关视频资料 ¾ 检查单 ¾ 评价表 ¾ 练习题 参考网站与网址2、使用仪器仪表 ¾ 示波器 ¾ F40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¾ 直流稳压电源4、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¾ 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¾ 具备对放大电路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¾ 具有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基础知识3、考核与评价考核内容:¾ 作业完成情况 ¾ 实践操作技能 ¾ 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 ¾ 学习态度评价方式: ¾ 教师评价 ¾ 小组评价 ¾ 自我评价5、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¾ 熟悉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¾ 熟悉仪器仪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¾ 掌握仪器仪表的性能 ¾ 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¾ 掌握放大电路性能测试方法可能的问题¾ 本任务的引导文在测试内容、测试设计、测试方法、等方面应考虑加强学生工作的独立 性。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学会进行电子测量实验,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概述1.1 电子测量的定义和分类1.2 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2. 电子测量仪器2.1 电子电压表2.2 电子示波器2.3 频率计2.4 信号发生器3. 电子测量方法3.1 直流测量3.2 交流测量3.3 频率测量3.4 网络测量4. 电子测量实验4.1 电压测量实验4.2 频率测量实验4.3 网络测量实验5.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5.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5.2 实验结果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2. 实验法:进行电子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展示PPT和视频资料。
2. 实验室:配备电子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示波器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电子测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子测量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讲解电子测量的相关知识。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电子测量实验操作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4.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电子测量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供学生交流学习。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电子测量概述及电子测量仪器。
2. 第3-4周:讲解电子测量方法。
3. 第5-6周:进行电子测量实验。
4. 第7-8周:讲解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八、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测量仪器生产厂家,了解仪器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2. 鼓励学生参加电子测量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安排学生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操作考核,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单元名称 学习资源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数传电台的测试教材、PPT、测试工艺文件、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 宏观教学方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单元设计建议课 时 41、单元描述:本项目以数传电台为载体,通过对其性能指标的测试,引导学生学会综合测试仪的使用, 了解综合测试仪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引导学生编制测试电台技 术指标的工艺文件。
2、主要内容:1)综合测试仪的操作使用 2)测量前期准备 3)完成接收机部分指标的测试4)完成发射机部分指标的测试 5)数据整理记录,测试报告撰写3、学习目标:1)掌握无线电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无线电综合测试仪结构组成和工作原 理 3)了解数传电台的结构组成、技术指标4)理解测试工艺文件编制方法 5)掌握电台的部分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6)会撰写测试报告1、教学材料¾ 电台的部分技术指标测试工艺文件 ¾ 授课教案 ¾ 授课 PPT ¾ 参考资料方案设计¾ 相关视频资料 ¾ 练习题 参考网站与网址2、使用工具与材料 ¾ EE5113 型综合测试仪 ¾ 电台 ¾ 电源 ¾ 喇叭 ¾ 假负载 ¾ 带双线夹 BNC 电缆 ¾ N 型电缆4、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¾ 对单一功能仪器的使用能力 ¾ 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¾ 具有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基础知识3、考核与评价考核内容:¾ 作业完成情况 ¾ 实践操作技能 ¾ 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 ¾ 学习态度评价方式: ¾ 教师评价 ¾ 小组评价 ¾ 自我评价5、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¾ 熟悉综合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¾ 掌握综合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¾ 熟悉数传电台的工作原理 ¾ 掌握电台技术指标的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 ¾ 熟悉电台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¾ 掌握测试过程中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¾ 掌握测试记录的编制方法可能的问题¾ 本任务的引导文在检查手段、检查内容、装配工艺、方案设计、调试方法、调试流程方 面的设计应考虑加强学生工作的独立性。
电子测量教案教案标题:电子测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
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练习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电子测量能力,提高他们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实践操作水平。
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4. 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测量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电子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 如何分析和解决电子测量中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b. 熟悉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仪器。
c.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器材。
d. 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a. 预习相关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 准备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引入电子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b. 提出学习电子测量的目的和意义。
2. 理论讲解(20分钟):a. 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 解释常见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c. 强调电子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3. 实验操作(40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学生配备一套电子测量仪器。
b.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结果。
c.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实验总结(10分钟):a.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问题解决过程。
b.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实验中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a.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a.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讨论法: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示意图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定义和作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技术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讲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掌握其使用方法2.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各种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2.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操作能力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电子测量电路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能够分析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测量电路的分析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电子测量电路的性能和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电路案例,讲解测量技术和方法3.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电子测量电路示意图和性能指标表格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电路测量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电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掌握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掌握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测量误差案例,讲解分析和补偿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处理电子测量数据,掌握数据处理方法4.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子测量误差分析和补偿方法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电子测量实验5.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正确操作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进行实验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5.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要点电子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5.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测量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5.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5.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子测量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第六章:频率与时间测量6.1 教学目标理解频率和时间测量的重要性学习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掌握常见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的使用6.2 教学内容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础知识频率计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间测量仪器如时间间隔计的使用方法实际测量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演示法:展示频率计和时间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进行测量练习6.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频率计、示波器、时间间隔计等6.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仪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频率和时间测量原理的理解第七章:电压与电流传感器测量7.1 教学目标认识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作用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原理掌握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使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结构与使用电压和电流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实际测量案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演示法:展示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的操作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7.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等7.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压和电流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八章:信号发生器与信号分析8.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发生器在电子测量中的作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信号分析的基本技巧8.2 教学内容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信号分析的方法和应用实际测量案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信号发生器的操作和信号分析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信号发生器并进行信号分析8.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8.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分析原理的理解第九章:网络分析与阻抗测量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分析在电子测量中的重要性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参数的测量技术9.2 教学内容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网络分析仪的结构和操作网络参数测量技术实际测量案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的基础知识演示法:展示网络分析仪的操作和测量过程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9.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实验设备:网络分析仪、阻抗测量设备等9.5 教学评估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网络分析仪操作的准确性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分析和阻抗测量原理的理解第十章: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与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学习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探讨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新发展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案例讨论法:讨论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0.4 教学资源教材:电子测量技术教材投影片:现代电子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测量技术概述补充说明: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技术,通过对电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可以确保电子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测量技术》
教案
院、部:网络传媒分院教研室:
姓名:郑清生职称:中级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授课专业:城市轨道交通学生人数:16
授课时间:2013 至2014 学年度一学期教材名称:电工基础编者李福民、王彦
出版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通用基础测量
第1章绪论
第2章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第3章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第4章模拟测量方法
第5章数字测量方法
第6章时域测量
第7章频域测量
第8章数据域测量
第9章调制域测量
第10章非电量测量
第11章电磁兼容测量
第二部分现代电子测量
第12章智能仪器
第13章虚拟仪器
第14章自动测试系统。
《电子测量》电子教案使用说明一、电子教案的使用方式(一)安装过程将磁盘上《电子测量》电子教案文件夹或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拷贝到计算机的硬盘上。
也可在磁盘上运行。
(二)播放方式1.从首页进入方式(1)打开《电子测量》电子教案文件夹,双击文件“目录.ppt”可进入Powerpoint,选中幻灯片放映或点击屏幕下方的幻灯片放映快捷键进行播放。
也可先打开Powerpoint软件,找到并选中《电子测量》电子教案文件夹中的“目录.ppt”文件,将文件打开,然后进行放映。
(2)进入课程目录后,将鼠标移到需要讲授的位置,当鼠标变成“小手”标志,即可双击进入相关内容。
2.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某章操作,教案中有第一章.ppt~第八章.ppt分别表示第一章~第八章的内容,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放映。
放映步骤同1。
(三)修改方式教案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本校教学的需要,对教案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如下:1.如果知识点基本符合教师的授课方式,但对某些部分需做一些小的调整,只要在Powerpoint 中打开文稿对具体部分进行修改或在动画播放中调节播放顺序就可以了。
2.如果知识点的内容涉及几个章节的知识模块,只要将分散各章中相应知识点拷贝到需要的章节位置即可。
二、在目录.ppt文件中,“课程信息”结构图中,点击相应的子目录可了解参考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内容简介和任课教师。
也可单独选中某一个文件阅读,例如双击“教学日历“文件。
三、在每章电子教案首页下方有图标,点击可返回目录.PPT文件,每幅页面右下角有四个小图标按下表示返按下表示直接进入本章最后小结;在每章中有“课中小结”、“重点小结”、“难点小结”等图标,教师可根据需要点击进入;在教案中,看到棕红色的字体一般有超级链接,对相应概念进行解释,教师可根据需要点击进入。
在每章最后还有链接到下一章的相应图标。
在另外一些页面上还有一些超级链接图标其意义在每页相应的备注页中有说明。
项目9 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测量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习题:
(一)理论题
1.简述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理。
2.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采用什么调制方式?熊猫3216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采用什么芯片解调制?
3.什么是数字电视的TS流(传输流)?
4.逻辑分析仪的工作特点是什么?它的工作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5. 逻辑分析仪有哪些显示方式?
6.逻辑分析仪有哪些触发方式?
7.简述逻辑状态分析仪和逻辑定时分析仪的异同之处。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8.简述用逻辑状态分析仪测量机顶盒数字信号的过程。
9.使用逻辑分析仪要注意些什么?
10. 逻辑分析仪与示波器有什么不同?
(二)实践题
1.仪器使用练习:
进一步练习D1660E68型逻辑分析仪的定式模式和状态模式的测量方法。
2.测量练习1:
用D1660E68型逻辑分析仪测量熊猫3216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的Flash Memory的数据线上的状态数据。
3.测量练习2:
用D1660E68型逻辑分析仪测量熊猫3216数字有线电视机顶盒的CPU Sti5516芯片的数字音频的SCLK、LRCLK、PCMCLK、PCMD1的时序波形。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等电子参数的测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1. 电压测量: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2. 电流测量:使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3. 频率测量:使用频率计、示波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频率。
4. 波形测量: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形状和参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万用表2. 示波器3. 频率计4. 电流表5. 钳形电流表6. 实验电路板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电压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电压值,记录数据。
2. 实验二:电流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电流值,记录数据。
3. 实验三:频率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频率计测量电路中的频率,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测量频率,记录数据。
4. 实验四:波形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形状和参数,记录数据。
c. 改变电路中的元件,观察波形,记录数据。
5. 实验五:综合测量a. 连接实验电路板,打开电源。
b. 使用万用表、电流表、频率计和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和波形,记录数据。
c.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电路中的关系和变化。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
2. 测量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防止测量误差。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
六、实验报告要求1. 整理实验数据,绘制表格。
2.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七、实验评分标准1.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0分)。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2. 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3. 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4. 电子测量技术的方法:万用表测量、示波器测量、频率计测量等。
5. 电子测量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子测量的重要性。
2. 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3. 演示不同的电子测量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4.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章:万用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万用表进行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测量。
教学内容:1. 万用表的构造:表头、测量旋钮、显示屏等。
2. 万用表的功能: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3.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选择测量范围、校准万用表、连接测量电路等。
4. 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避免触电、防止万用表损坏等。
教学方法:1. 讲解万用表的构造和功能,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演示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3. 讲解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章:示波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示波器的构造和功能。
2.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能够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波形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内容:1. 示波器的构造:屏幕、触发旋钮、扫描旋钮等。
2. 示波器的功能:信号波形显示、频率测量、幅度测量等。
3.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连接被测信号、调整触发和扫描参数、观察波形等。
4. 示波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连接被测信号、避免触电等。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电子教案
课程简介
这门课程旨在介绍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包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子测量文档的编写方法。
课程大纲
第一章:电子元器件原理
- 1.1 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基础知识
- 1.2 半导体器件的原理
- 1.3 放大器和滤波器的原理
第二章:常用测量仪器
- 2.1 示波器的基础使用方法
- 2.2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 2.3 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电子测量文档
- 3.1 测量报告的编写要点
- 3.2 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 3.3 测量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深入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编写电子测量文档,培养其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以下技能:
- 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
- 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仪器
- 能够编写规范的电子测量文档
- 具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思维和能力
教材
1. 《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刘明,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海峰,清华大学出版社。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教 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电子测试技术应用(仪器仪表) 授课时数 8 累计课时授课日期授课班级授课地点课 题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性能测试知识目标 1.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原理2.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3 掌握相关虚拟仪器的基本知识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各种测试仪器及虚拟仪器(2)会用相关仪器对函数信号发生器进行测量 (3)学会分析处理测量数据及撰写测试报告教学目标态度目标 (1)严谨认真 (2)操作规范教学重点 (1)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2)用各种仪器测试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3)分析处理测量数据教学难点 (1)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 (2)虚拟仪器的使用教学资源 (教具、课件、视频资源等)教学参考书 《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仪器使用教程》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新课 引入 根据该课程的结构特点,总结前面学习单元的内容,强调本测试单元的内容与目标10项目 展示(1)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其性能好坏至关重要,要学会测试器性能,了解其性能(2)展示现代测试手段-虚拟仪器的使用项目教学法 10讲解与演示 ——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 (1)知识讲解z回顾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z虚拟仪器介绍案例教学法 30学生模仿1 (1)学生进一步加强练习使用 分组教学法 30(2)教师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可能出错和已经出错的知识点,并进行重点评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讲解与演示——函数信号发生器性能指标测试(1)知识讲解z频率准确度测试方法z幅度平坦度测试方法z正弦波失真系数测试方法z脉冲上升(下降)沿时间测试方法z脉冲占空比系数测试方法(2)教师演示各参数的测试案例教学法 25学生模仿2(1)学生模仿各参数的测试(2)教师指出学生模仿过程中可能出错和已经出错的知识点,并进行重点评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分组教学法 45讲解与演示—— 虚拟仪器的基本知识 (1)知识讲解z虚拟仪器的基本知识z虚拟仪器的构建技术及设计方法(2)教师演示虚拟仪器设计方法案例教学法 90学生模仿2(1)学生模仿虚拟仪器设计方法(2)教师指出学生模仿过程中可能出错和已经出错的知识点,并进行重点评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教学单元名称 学习资源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
多级放大电路的测试
建议课 时
学习任务书、资讯 PPT、生产工艺文件、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
6
宏观教学方法:引导文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践操作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单元设计
1、单元描述:
本项目以两级放大电路为载体,通过对其性能指标的测试,引导学生学会函数发生器的 使用,理解函数发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放大倍数与增益的转换,测量数据的后期处 理,引导学生编制符合测试两级放大电路的工艺文件。
外观图
2、主要内容:
1)测量前期准备 2)完成电压增益测试 3)完成短期增益稳定度测试
部件图
4)完成振幅/频率特性测试 5)完成过渡响应过程测试
3、学习目标:
1)能理解被测对象技术指标 2)能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组成、工作原理 3)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性能、参数、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
4)掌握 EE1641B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5)会用相关仪器仪表对多级放大电路进行测量 6)学会分析处理测量数据 7)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方法
1、教学材料
¾ 引导文 ¾ 测试相关的工艺文件 ¾ 参考资料
方案设计
¾ 相关视频资料 ¾ 检查单 ¾ 评价表 ¾ 练习题 参考网站与网址
2、使用仪器仪表 ¾ 示波器 ¾ EE1641B 型函数信号发生器 ¾ 直流稳压电源
4、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¾ 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的能力 ¾ 具备对放大电路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¾ 具有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基础知识
3、考核与评价
考核内容:
¾ 作业完成情况 ¾ 实践操作技能 ¾ 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 ¾ 学习态度
评价方式: ¾ 教师评价 ¾ 小组评价 ¾ 自我评价
5、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¾ 熟悉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¾ 熟悉仪器仪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¾ 掌握仪器仪表的性能 ¾ 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¾ 掌握放大电路性能测试方法
可能的问题
¾ 本任务的引导文在测试内容、测试设计、测试方法、等方面应考虑加强学生工作的独立 性。
¾ 重点评价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并自我发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