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五项指标地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529.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血压五项建议与解释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
以下
是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五项建议及其解释: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DASH饮食计划,
即摄入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类和低脂奶制品的饮食。
这种饮食有
助于降低体内的钠含量,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
2.适量的体力活动,规律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骑自
行车,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降低血压,并且有助于减轻体重,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3.控制体重,体重与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过重的身体
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量
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4.限制饮酒,饮酒过量会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高血压
患者应该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5.减少钠的摄入量,钠是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的主要原因,因此
高血压患者应该减少盐的摄入量。
建议每天的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
毫克,如果患有其他疾病或者年龄较大,应该将摄入量降低至1500
毫克以下。
这些建议都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
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高血压
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确保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 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 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指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工作指标。
1. 血压控制:高血压患者的关键指标是血压控制。
正常血压应该在120/80 mmHg以下,而高血压患者应该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定期测量血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
2. 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应该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
限制食盐摄入,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同时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质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3. 体重管理: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身体质量指数(BMI)。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实现体重的控制,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5. 心理调节: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状况的稳定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6.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切实改变的不良习惯。
烟草和酒精对血压有直接影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应该坚决戒烟限酒,避免这些不良习惯对健康造成的损害。
7. 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进行血压监测和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定期复诊可以帮助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8. 定期检查:除了血压检测,高血压患者还应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糖等。
这些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体检中的常见健康指标解读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的不断增加,体检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项必要任务。
在进行体检时,医生会给出许多指标结果,这些结果反映了我们身体状况的各个方面。
然而,对这些常见的健康指标如何解读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
本文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体检中的常见健康指标结果。
一、血压指标1. 血压是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之一,表示心脏泵血推动血液流动时产生的压力。
通常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分别是收缩压和舒张压。
正常人的收缩压应在90至120毫米汞柱(mmHg)之间,舒张压应在60至80 mmHg之间。
如果血压超过这个范围,则可能表明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问题。
2.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若长时间未治疗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等。
低血压可能会导致疲劳、头晕和昏厥等不适症状,可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来提高血压水平。
二、血脂指标1. 血脂是指循环在体内的各种脂质物质。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项指标。
正常情况下,总胆固醇应小于5.18毫摩尔/升(mmol/L),LDL胆固醇应小于3.36 mmol/L,HDL胆固醇应大于1.03 mmol/L,甘油三酯应小于1.70mmol/L。
2. 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过量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被认为有益健康,其能够从组织中收集多余的胆固醇并将其运送到肝脏分解。
通过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和使用药物等方式可调整血脂指标。
三、血糖指标1. 血糖是指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它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应在3.9至6.1毫摩尔/升(mmol/L)之间。
2. 高血糖可能表明有潜在的糖尿病风险。
持续高血糖会对胰岛细胞产生损害,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影响机体对葡萄糖进行吸收与利用,最终导致高血糖。
调整饮食结构、均衡进食、合理运动和定期监测是控制血糖水平的有效方法。
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亦称血管收缩素、血管张力素,是一种寡肽类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紧张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促进肾上腺皮质释放醛固酮(Aldosterone)。
它也具有很强的致渴作用。
血管紧张素的前体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清球蛋白: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印第安纳和阿根廷的研究人员分别独立分离,并被分别命名为Angiotonin和Hypertensin,后来被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和瑞士巴塞尔的汽巴实验室(Ciba Laboratories)描述并合成。
因失血引起循环血量减少或肾疾病导致肾血流量减少等,可促进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一种酸性蛋白酶),进入血液后,使血中由肝生成的血管紧张素原(属α球蛋白)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10肽),它随血液流经肺循环时,受肺所含的转化酶作用,被水解为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部分血管紧张素Ⅱ受血浆和组织液中血管紧张素酶A的作用,被水解为7肽的血管紧张素Ⅲ。
血管紧张素Ⅰ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直接收缩血管的作用不明显;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此外,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起保钠、保水、排钾作用,从而引起血量增多,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作用较弱,只有血管紧张素Ⅱ的1/5,但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却强于血管紧张素Ⅱ。
正常情况下,由于肾素分泌很少,血中血管紧张素也少,对血压调节不起明显作用。
但当大失血时,由于动脉血压显著下降使肾血流量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增多,对防止血压过度下降而使血压回升却起重要作用。
肾血管长期痉挛或狭窄的患者,因肾血流量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增多可导致肾性高血压。
此外,血管升压素可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参与血压调节。
当机体处于失血等情况而使循环血量减少时,该激素在血中浓度将显著升高,对保持循环血量和维持动脉血压起一定作用。
高血压的科普知识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或者是动脉性高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动脉壁的压力过高。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时将氧和营养物质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而舒张时则保持一定程度的血液流动。
而当心脏收缩时的压力过高,或者舒张时的压力过低时,就会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定义,高血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原发性(或称为本慢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95%。
其主要原因不明确,但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或称为症状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5-10%。
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其他健康问题,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紊乱等。
3.妊娠期高血压:指妇女在怀孕期间出现的高血压。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由于孕妇本身的生理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和治疗,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以下是高血压可能引起的一些危害:1.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和扩张,进而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问题。
同时,高血压还会增加中风、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肾脏损伤:高血压会对肾小球和肾小动脉产生损伤,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脏疾病。
3.视力问题: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病变,进而引起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4.脑血管意外:高血压会增加中风和脑出血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方法:1.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习惯,并增加摄入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舞等,可以帮助降低血压。
3.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如果超重或肥胖,应采取措施减肥。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因此应该戒烟限酒。
高血压五项临床意义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 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高血压综述高血压综述一、引言高血压,也被称为高血压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
它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二、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持续的动态静息血压升高,其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2、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根据原发性和继发性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占据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各种慢性疾病等。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内分泌调节失常、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胸腔内静脉回流受阻、肾脏调节功能障碍等。
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病人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升高的血压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可导致心脏、血管、肾脏等多器官损害。
2、高血压的诊断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进行血压测量和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肾功能检查等。
五、高血压的治疗1、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如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减肥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与预防高血压长期不治疗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变等。
2、高血压的预防在生活中,通过适度运动、科学饮食、减轻精神压力等措施可以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七、结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
附件:1、血压监测记录表2、饮食调整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健康与医疗保险法 - 法律保障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和医疗保险权益的法律。
2、药品管理法 - 法律规定了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的各项规定。
高血压的血液检测指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及时控制和治疗高血压,血液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
通过血液检测,可以了解到一些关键的指标,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的血液检测指标,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一、血压血压是高血压最基本的检测指标,也是判断是否患有高血压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收缩期时心脏将血液推出时的最高压力)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舒张期时心脏充分放松时的最低压力)小于80毫米汞柱。
而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
二、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它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高血脂的情况,这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常规检测血脂可以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
正常情况下,TC应小于5.2毫摩尔/升,LDL-C应小于3.4毫摩尔/升,HDL-C应大于1.0毫摩尔/升,TG应小于1.7毫摩尔/升。
三、血糖高血压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血糖的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血糖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FPG)和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等。
正常情况下,FPG应控制在3.9-6.1毫摩尔/升范围内,2hPG应控制在3.9-7.8毫摩尔/升范围内。
四、尿酸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过高的尿酸水平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增加肾脏负担,进而影响到血压的调节。
检测尿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痛风等相关疾病。
正常尿酸水平在男性为208-428微摩尔/升,在女性为142-339微摩尔/升。
五、肾功能指标高血压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检测肾功能指标也非常重要。
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和尿白蛋白(UAE)等指标。
正常情况下,BUN应小于7.1毫摩尔/升,Cr应在53-115微摩尔/升范围内,UAE应小于20微克/分钟。
高血压五项指标的生理功能、分泌调节及临床意义(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机体应激时,通过HPA轴释放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后者使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又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
HPA轴的紊乱会导致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肾上腺疾病,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因此检测HPA轴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是脊椎动物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组织增生以及皮质激素的生成和分泌。
ACTH的生成和分泌受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直接调控。
分泌过盛的皮质激素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的活动。
ACTH是一个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4500。
ACTH分子上的1-24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的,25-39位氨基酸可保护激素,减慢降解,延长作用时间。
各种动物的ACTH前24位氨基酸均相同,因此,从动物(牛、羊、猪等)腺垂体提到的ACTH对人有效。
ACTH的分泌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由于ACTH分泌的日节律波动,促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
ACTH分泌的这种日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H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ACTH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异位ACTH综合征、库欣病、Nelson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肾上腺皮质对ACTH 不反应综合征、周期性ACTH、ADH分泌增多综合征、其他(如手术、创伤、休克、低血搪等均可使ACTH分泌增多)。
ACTH 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单纯性ACTH缺乏综合征、医源性ACTH减少等。
ACTH检测的临床意义鉴别皮质醇增多症,判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状态①肾上腺皮质肿瘤患者血皮质醇增高,而血ACTH水平极低;②垂体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ACTH常轻度升高;③异位ACTH综合征:ACTH含量明显增高,见于恶性肿瘤;④还可作为异位ACTH肿瘤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病情转归以及复发的指标。
鉴别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①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ACTH含量增高;②下丘脑或腺垂体功能减低所致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则ACTH含量下降。
2:皮质醇皮质醇,也可称为“氢化可的松”,是肾上腺在应激反应里产生的一种糖皮质激素。
它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电解质和水的分布。
同时,皮质醇还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
在正常人体内,皮质醇的分泌最终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控制的。
应激(例如:受伤、禁食、手术、考试等)促使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
CRH与垂体前叶的受体结合,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增加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
皮质醇通过血流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对CRH和ACTH的分泌起负反馈调节作用,同时作用于靶组织发挥生理作用。
整个调节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环。
血液中皮质醇水平昼夜变化,最高水平出现在早晨,最低水平出现在午夜或者入睡后的3-5小时。
昼夜更替的信息由视网膜传递给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
但是,新生儿却没有这种昼夜的变化,而在出生后的2个星期到9个月之间开始这种昼夜变化。
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变化通常和不正常的ACTH水平,抑郁,心里应激相关,同时也包括一些应激因素如低血糖,疾病,发热,创伤,手术,疼痛,强体力活动,极端温度。
怀孕和雌激素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皮质醇的水平,其他一些刺激例如严重的应激也会增加皮质醇的分泌。
皮质醇增高见于:①妊娠、口服雌激素或避孕药者可因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结合力增加而至皮质醇增高。
②功能性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患者,血皮质醇明显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下午和晚上无明显降低。
③以为ACTH肿瘤患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时,血皮质醇升高。
④各种应激状态,如创伤,手术,寒冷,心肌梗塞可暂时升高。
皮质醇降低见于:①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如阿狄森病、肾上腺结核、肾上腺切除。
②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等。
检测皮质醇,可以直接检测肾上腺的功能状态,同时可以间接观察垂体的功能状态。
3:ACTH、皮质醇节律变化ACTH和皮质醇的分泌均呈现日节律波动,入睡后ACTH和皮质醇分泌逐渐减少,午夜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多,至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白天维持在较低水平,入睡时再减少。
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异常提示机体肾上腺或垂体发生病变:①库欣氏病:垂体ACTH分泌过多伴肾上腺皮质增生。
②异位ACTH综合征:垂体以外肿瘤分泌大量ACTH、伴肾上腺皮质增生③异位CRH分泌综合征④不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如:肾上腺皮脂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病,大结节性巨大肾上腺病⑤假性库欣综合征,外源性皮质醇增多症等综上所述:ACTH和皮质醇的节律测定以及联合检测用于评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是否正常,根据相应的激素水平及节律判断疾病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治疗。
表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异常提示疾病(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是一个相连的作用系统,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当血压降低时,肾脏开始分泌肾素,肾素可以使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可作为效应分子刺激醛固酮的释放,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能引起血压增高,导致高血压。
所以检测RAAS指标对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图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1:肾素肾素是肾小球旁器、球旁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肾素前体由40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含两个前片段,分别为20和46个氨基酸。
成熟的肾素包含34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7KD。
肾素释放受多方面因素的调节,当动脉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时,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和血流量均减少,对入球小动脉的牵张刺激减弱,激活了管壁的牵张感受器,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随肾血流量减少而减少,流过致密斑的钠离子浓度减少,致密斑被激活,转而促进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球旁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肾素释放。
肾素经肾静脉进入血液,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在α2球蛋白中)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Ⅰ(10肽),血液和肺组织中的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Ⅰ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Ⅱ(8肽),后者可被氨基肽酶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Ⅲ(7肽)。
这三种血管紧张素均有生物活性,其中血管紧张素Ⅱ、Ⅲ的生物活性较强,而后者在血中的浓度较低,故以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最强。
血管紧张素原和转换酶等经常存在于血浆中,肾素的释放是决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浓度的关键性条件。
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血浆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的比,即PAC/PRA。
因为PRA得检测需要特殊的样本前处理过程,因此检测时间很长,同时由于存在大量的纯手工操作,因此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产品之间的结果重复性和一致性比较差。
不同PRA检测的下限差别比较大,因此,不同检测的cut off值差别很大。
PRA检测的价值和实用性受到了挑战。
而检测血浆中肾素浓度(PRC)的系统可以克服这些不足。
有文献研究表明,用于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时,同传统的醛固酮(pmol/L)/ /PRA (ng/mL/h)大于750相比,当病人的醛固酮(pmol/L)/PRC(microIU/mL)大于35,即醛固酮(pg/ml)/ PRC(pg/ml)大于67,同时醛固酮浓度大于110pg/ml时,能够达到100%的灵敏度和93%的特异性。
肾素检测通常的临床意义有:①:应用于诊断由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或肾血管性高血压,大约10%的成年人存在高血压的症状,肾动脉狭窄是一部分高血压病人的主要病因。
②:帮助临床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肾血管的影像学研究。
③:对于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能够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效的信息。
对于一些肾上腺功能低下并采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的病人,当治疗效果充足时,肾素水平正常,当治疗效果不足时,肾素水平过高。
2: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能够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多肽。
它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一部分。
许多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Ⅱ为靶分子。
血管紧张素Ⅱ也能够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醛固酮促进远端肾单位的钠潴留,同时也能够升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来自于它的前体分子—血管紧张素原,由肝脏产生。
血管紧张素Ⅰ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切除C端的两个氨基酸残基后,转化为血管紧张素,ACE主要存在于肺的毛细血管。
血管紧张素Ⅱ可以发挥内分泌、旁分泌和胞分泌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能够被血管紧张素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Ⅲ。
在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半衰期通常为30秒左右,在组织中,它的半衰期通常为15-30分钟。
血管紧张素Ⅰ是一个10肽,能够被各种酶切割为4种多肽片段,分别为血管紧张素Ⅱ(Ang 1-8), 血管紧张素Ⅲ(Ang 2-8), 血管紧张素Ⅳ(Ang 3-8)和血管紧张素1-7(Ang 1-7)。
Ang1-7能够被进一步降解为一个无活性的5肽片段Ang 1-5。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质。
同时,AⅡ也能够作为促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
最近的研究发现,AⅡ直接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狭窄和动脉血管阻力增加有直接关系。
因此,AⅡ的检测被越来越重视,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检测。
摄取ACEI后,活性肾素和AⅠ的水平会立即升高,同时伴有血浆AⅡ水平的降低。
因此,短期内血浆AⅡ的水平体现了RAS系统的对ACEI的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
长期ACEI的治疗通常会伴有血浆AⅡ水平的反弹。
这可能主要是由于AⅡ的其他合成途径的代偿升高。
AⅡ的水平反弹提示,在高血压的长期治疗过程中,要对AⅡ的水平进行连续和不间断的监测。
AⅡ的检测是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工具,能够监测药物的作用和效果,评价疗效。
同时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评价和指导作用AⅡ具有增强血管收缩能力和提升血压的功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重要物质,在机体的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上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