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71.55 KB
- 文档页数:8
郯城一中高三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质量为m 的砝码,木盒和砝码在水平桌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今拿走砝码,而持续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F=mg ,g 为重力加速度),其他条件不变,则两种情况下A.木盒的加速度相同B.木盒滑行的距离相同C.木盒滑行的时间相同D.木盒滑行时对桌面的压力相同 2.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取向上为正方向,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和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3.一台额定电压为U 的电动机,它的线圈电阻为R ,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I ,则 A.电动机t 秒内产生的热量Q=IUt B.电动机t 秒内产生的热量Q=I 2RtC.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I 2R D.电动机的机械功率为P=RU 24.如图所示,两楔形木块分别靠在两竖直墙面上,表面光滑的金属球静止在两楔形木块之间,已知楔形木块的质量均为m ,金属球的质量为M ,楔形木块两倾斜面间的夹角为6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每一楔形木块对金属球的压力大小为21Mg B.每一楔形木块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21Mg C.每一楔形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大小为g M m ⎪⎭⎫ ⎝⎛+21D.每一楔形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g m M +5.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6.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两者固定于相距r的a、b两点上,有一个点电荷q放在a、b所在直线上的c点,且能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c点是a、b两点之间的某一位置C.电荷q一定带正电D.电荷q的电荷量必须为一确定值才能静止不动7.已知引力常量G,则还需知道下面哪一选项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A.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B.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C.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D.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C为电容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2013年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识(shěnɡ)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鱼鳖..(biē)丧.(sàng)死饿莩.(fú)孝悌.(dì)C.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鸡豚.(tún)庠.(yǎng)序曳.(yè)兵无憾.(hà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B.砯崖转.石万壑雷转:使石滚动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C.因为长句..嫁作商人妇老大:大姐..长句:指七言诗老大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徒,空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3.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B.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秦无亡.矢遗镞之费D.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因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做的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6. 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神明自得神明:神的总称B.圣心备焉圣心:圣人之心C.骐骥一跃骐骥:骏马D.金石可镂镂:雕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模块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得2分,多选或不选不得分) 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B.重心的位置 C.用一根细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物体从A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A.物体通过的路一定相等B.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 .一个正方形木块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力有弹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C.加速度为零,速度也一定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一个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重球,用一光滑的木板挡住它使球静止.开始时木板竖直放置,然后逐渐缓慢地使木板向左倾斜最后到达木板垂直斜面的位置,如图所示在这过程中球受力的变化情况是( )A. 球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始终不变B. 球受到木板的支持力逐渐变大C. 球受到木板的支持力逐渐减小D. 球受到的合力始终不变7.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于A点,下端挂一重为120 N的物体C,B是光滑的固定木柱,则B受到的绳的压力为( )A.60 N B.120 N C.240 N D.无法确定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 )A.5mB.20mC.31.25mD.11.25m .如右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木块,F是作用在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 )A.μ1=0,μ2=0B.μ1=0,μ2≠0 C.μ1≠0,μ2=0 D.μ1≠0,μ2≠0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汽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4秒内,汽车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前3秒汽车的为15米 C.第2秒末汽车离出发点最远 D.第2秒末汽车的加速度为零 .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P物体受4个力 B.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 C.Q受到3个力 D.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13.(4分)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4(10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sin37°=0.6) (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 (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5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 16、(10分)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17、(10分)如图所示,长为L=75cm的平底玻璃管,底部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现让玻璃管从静止开始以a1=16m/s2 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经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管口,此时让玻璃管加速度大小减为a2=2.5m/s2,方向不变,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到达管口时小球和玻璃管的速度; (2)从玻璃管开始运动到小球再次回到玻璃管底部所用的时间. 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上放一重1 200 的A物体物体A与木板B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木板B重力不计当水平拉力F将木板B匀速拉出绳与水平方向成30时问绳的拉力F多大?水平拉力F多大?(重力加速度g=10 )2015—2016年上学期模块检测 高一物理试题答案1 BC2 C3 B4 AD5 D6 CD7 B8 C9 BD 10 D 11 BC 12 AD 13 :2 N/m 弹簧自身重力的作用 14 :(1)F′ (2)B (3)①C E 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15 (8分) 解:(1)对结点0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 TBO=Gtan37°=40×=30N---------3分 (2)O点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图中三角形知识,可知由于TOA>TOC>TOB,故: G1=TOAcos37°=150×0.8=120N 答:(1)OA、OB的拉力分别为50N、30N. (2)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120N. (1)匀速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右图 k(L1L0)+f=mgsin30° ① 匀速上滑 k(L2L0)=mgsin30°+f ② ①②两式相加得:mg=k(L1+L22L0) k=250 N/m (2)将K=250 N/m带入①,由:mgsin30°=f+k(L1L0) 得:f=12.5N (1)设玻璃球和玻璃管向下运动的位移分别为s1、s2时,玻璃球离开玻璃管, 由题意得,s2s1=L② 由玻璃球作自由落体运动得,s1=gt2③ 由玻璃管向下加速运动得,s2=at2④ 由①~⑤式解得,t=0.5s,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则有小球的速度v1=gt=10×0.5m/s=5m/s 玻璃管的速度v2=at=16×0.5m/s=8m/s (2)根据位移与时间关系,设再次回到玻璃管底部所用的时间为t’ 则有: 代入数据,可解得:t′=s t总=t+t’=1.5s -------4分 18(10分) (1)求绳的拉力F:隔离A其受力如图所示则水平方向上:-F=0竖直方向上:+F-G=0而F=μF联立以上三式解得F=248 =F=μF=215 (2)求水平拉力F:隔离B其受力如图所示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地对B的摩擦力为F地地对B的弹力大小F=F故拉力F=F地+F=μF+μF=2F=430 θ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选择题(4×12=48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1.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最先是由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的B.它说明了电能生磁C.它是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D.它揭示了电流受到安培力的原因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的U形金属框架,框架上置一金属杆ab.在垂直纸面方向有一匀强磁场,下列情况中可能的是A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并且磁感应强度增大时,杆ab将向右移动.B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并且磁感应强度减小时,杆ab将向右移动.C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且磁感应强度增大时,杆ab将向右移动.D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且磁感应强度减小时,杆ab将向右移动.3.如图所示,abcd线圈中接有一灵敏电流计G,efgh线框的电阻不计,放在匀强磁场中.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MN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efgh线框足够长,则通过灵敏电流计G中的感应电流A.方向a到d,强度逐渐增强B.方向d到a,强度逐渐增强C.方向a到d,强度逐渐减弱D.方向d到a,强度逐渐减弱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矩形线圈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匀强磁场区域,线圈全部进入匀强磁场区域时,其动能恰好等于它在磁场外面时的一半,设磁场区域宽度大于线圈宽度,则A.线圈恰好在完全离开磁场时停下B.线圈在未完全离开磁场时即已停下C.线圈能通过场区不会停下D.线圈在磁场中某个位置停下5.如图所示,两同心圆环A、B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为均匀带负电的绝缘环,B为导体环,两环均可绕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则A.若A匀速转动,B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B.若A逆时针加速转动,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若A顺时针减速转动,B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若A、B以相同的转速同方向加速转动,B中没有感应电流。
6.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
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S:32 Cl:35.5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实验要注意安全,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汽油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NaOH溶液洗涤2.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4、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5、过滤后的食盐水中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6、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C.先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Ba(NO3)2溶液D.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7、下列对“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D.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A.O2 B.CH4C.CO2D.SO210、对于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B.分子数之比为1:1C.原子总数之比为4:3D.质量之比为1:11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C.通常状况下,1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1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与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反应的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13、若20g密度为dg/cm3的Ca(NO3)2溶液里含1g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A.d/400mol.L-1 B.20/dmol.L-1 C.1.25dmol.L-1 D.2.5dmol.L-114、Na2C0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 Na2C03是碱 B. Na2C03是盐 C. Na2C03是钠盐 D. Na2C03是碳酸盐15、在物质的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A.氧化物、化合物B.化合物、混合物C.溶液、胶体D.分散系、溶液16、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溶液澄清透明,胶体浑浊不透明B.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C.光束通过溶液没有特殊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有丁达尔效应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1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A.产生丁达尔效应B.胶体具有介稳性C.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D.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18、鉴别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萃取B.丁达尔效应C.过滤D.蒸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19、483g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和SO42-的物质的量是,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检测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分Ⅰ、Ⅱ两卷.答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均得0分.1.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以下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A. 加速度B. 点电荷C. 质点D.力的合成2.如图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 、B 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 ). A .在t 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B .在t 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 .在0~t 时间内质点B 比质点A 位移大D .在0~t 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3.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 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小球受支持力为F N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 =2mg cos θ B .F =mgcos θ C.F N =2mg D .F N =mg4.如图所示的电路,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中有一个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则( ) A .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将增大 B .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将减少 C .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 D .液滴将向上运动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其体重为490 N .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 0至t 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 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6.如图所示,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 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 为B 、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 、B 、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和卫星C 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B .物体A 和卫星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 .卫星B 在P 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 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D .卫星B 在P 点的线速度与卫星C 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7.如图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由P 点射入匀强电场,入射方向与电场线垂直.粒子从Q 点射出电场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成30°角.已知匀强电场的宽度为d ,P 、Q 两点的电势差为U ,不计重力作用,设P 点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带电粒子在Q 点的电势能为-UqB .带电粒子带负电C .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23U3dD .此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3U3d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端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移动滑动触头P ,可以改变原线圈的匝数。
山东省郯城一中2006-2007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06/9/18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1.某人用力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面高为h 的地方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相对于抛出点)。
设抛出时初速度为v 0,落地时速度为v t ,那么此人在抛出物体过程中对物体所做功为(A) mgH (B)mgh (C)21mv t 2+mgh (D) 21mv 02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 和加速度a 的变化情况是(A) F 逐渐减小,a 也逐渐减小 (B) F 逐渐增大,a 逐渐减小(C) F 逐渐减小,a 逐渐增大 (D) F 逐渐增大,a 也逐渐增大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A .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发生变化而方向在不断地变化B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C .速度的方向不发生变化而大小在不断地变化D .速度在变化而加速度可以不发生变化4.某船在静水中的速率为5m/s ,要横渡宽为30m 的河,河水的流速为3m/s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船可沿垂直于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B .该船渡河的最小位移是30mC .该船渡河所用时间至少是6sD .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时,若水的流速突然增大渡河时间变长5、如图1所示,在细线下吊一个小球,线的上端固定在O 点,将小球拉开使线与竖直方向有一个夹角后放开,则小球将往复运动,若在悬点O 的正下方A 点钉一个光滑小钉,球在从右向左运动中,线被小钉挡住,若一切摩擦阻力均不计,则小球到左侧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 .在水平线的上方 C .在水平线的下方B .在水平线上 D .无法确定图1 图2 图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功率P=W/t 可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B.由功率P=F·v可知,汽车的功率一定与它的速度成正比;C.由P=F·v可知,当汽车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D.汽车从静止出发,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就是汽车运动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 A .安培通过实验研究,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物理学家是法拉第 C .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奥斯特D .特斯拉在研究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2.关于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放入电场中某区域内的任意位置,电荷受到的电场力都相同,则该区域内的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 .放入电场中某位置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则该位置的电场强度一定不为零C .一小段长为L 的通有电流为I 的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F ,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一定为F ILD .一小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某位置受到的安培力为零,则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3.如图,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电路中点亮的电灯的数目增多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B.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大,电灯两端的电压不变。
C.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不变。
D. 外电路的总电阻逐渐变小,电灯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4. 如下图所示,在x 轴上关于原点O 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 和-Q ,x 轴上的P 点位于-Q 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x 轴上还有一点与P 点电场强度相同 B .在x 轴上还有两点与P 点电场强度相同C .若将一试探电荷+q 从P 点移到O 点,电势能增大D .若将一试探电荷+q 从P 点移到O 点,电势能减小5.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 1、R 2 电容C 及滑动变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向上滑动到某一位置时( ) A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B .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C .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 D .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少6.一对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实线)和等势线(虚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分别是E A 、E B ,电势分别是ΦA 、ΦB ,负电荷q 在A 、B 时的电势能分别是E PA 、E P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 B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 C .E A < E B ,ΦA >ΦB ,E PA > E PB D .E A <E B ,ΦA <ΦB ,E PA > E PB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 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的边缘飞出,已知板长为L ,板间的距离为d ,板间电压为U ,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 ,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 ,(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图4 A .在前2t 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4Uq B .在后2t 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Uq 83C .在粒子下落前4d 和后4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1:2D .在粒子下落前4d 和后4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之比为2:18.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曾有人提出:温度差可以引起电势差,由于地球面向 太阳的一面和背离太阳的一面有较大的温度差,从而会产生环形电流,地球的磁场就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不选错选多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苹果落到地面上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3.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B.鸡毛和铁球都可以悬浮在空中C.天平可以正常使用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4.均匀长棒一端搁在地面上,另一端用细线系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5.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6.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简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0×105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0×105NB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0×105NC .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 .若继续摇动手把,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7.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 ,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 ,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A .4NB .8NC .10ND .无法确定8.下列各组力中,能够合成零的有( ):A .4N 、6 N 、8 NB .12 N 、3 N 、8NC .10N 、5 N 、7 ND .1 N 、5 N 、8 N9.一质量为1kg 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 =0时刻开始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定外力F =1N 的作用,则反映物块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 ()10.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重为G 的物体保持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A .μFB .μ(F+G)C .μ(F -G)D .G1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置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F 和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N 将:( )A .N 逐渐增大B .N 逐渐减小C .F 先增大后减小D .F 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2所示,A 、B 两物体共同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共同以加速度a 向右移动,F 作用在A 上,地面与A 间不光滑,则A 受力的个数为( )A .4个B .5个F FC.3个D.6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3.(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块、白纸、细绳套两个、橡皮筋、铅笔、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还需要________.在做上述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________,再记下________和________.(2)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 F′进行比较,可以验证____________.三.计算题(共42分)14(8分)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一物理试题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 ) A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 B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2.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B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向心力[来源:学.科.网]C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D .作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3.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正确的是( ) A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B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C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 D .物体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4.如图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D 、a 卫星由于阻力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其线速度将减小5.2006年2月10日,如图所示的图形最终被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际志,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色勾勒出一轮明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一位敢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设计了测量一颗卫星绕某星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的方法: 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0v 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 ,如果在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其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 A .dhv 02πB .dh v 0πCh d v 0π. D .hdv 02π 6.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时,则( )A 、瞬时速度大小为05vB 、竖直分速度与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C 、运动的时间为g v 02D 、位移大小为g v2227.如图所示,MN 是流速恒定的河流(水流方向沿MN ),小船自A 点渡河,第一次小船的航线为AB ,第二次小船的航线为AC ,若AB 与AC 跟垂线AD 夹角相等,且船相对于水的速度不变,两次航行的时间B t 与C t 的关系( )A 、CB t t < B 、C B t t >C 、C B t t =D 、都有可能8.有两个行星A 和B (A 和B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计),它们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的卫星,若这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由此可知( )A .行星A .B 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B .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C .行星A .B 的密度一定相等D .行星A .B 的质量一定相等9.某人从一定高度水平抛出一物体,抛出时初速度的大小为v 0,物体着地时末速度的大小为v t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 ) A 、02t v v g-B 、0t v v g-CD 、222t v v g-10.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B 用长L =0.8m 的细绳,悬于以(m/s )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顶部,两球与前后壁接触,由于某种原因,小车突然停止,则此时悬线张力之比T B :T A 等于(g 取10m/s 2)( )A 、1:1B 、1:3C 、1:2D 、1:411.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 、B 、C 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 A >r B =r C ,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 A 、a B 、a C 的关系是 ( ) A .a A =a B =a C B .a C > a A > a BC .a C =a B >a AD .a C < a A < a B12.某同学在物理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下:地球半径6400R =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09.80g =m/s 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1.56g '=m/s 2,月球半径r =1740km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 =1km/s ,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周时间为27.3T =天;光速52.99810c =⨯km/s.1969年8月1日第一次用激光器向位于天顶的月球表面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约 2.565t =s 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利用上述数据可算出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 ,则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激光束的反射2ts c =⋅来算 B .利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月球半径及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关系MNAB C Dm 月20m g s R rυ=++月来算 C .利用地球半径、月球半径、月球运动的线速度、周期关系2()s R r Tπυ++=来算D .利用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径、月球半径及月球运动周期关系m '月g =224()m s R r Tπ++月来算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一物理试题二.本题共四小题,14题4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括号内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在下列器,不需要的有:(填字母代号)A 、白纸;B 、方木板;C 、斜槽轨道;D 、小球;E 、天平;F 、重垂线G 、秒表H 、刻度尺I 、打点计时器(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B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C 、为消除轨道摩擦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 平部分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擦力D 、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14.在月球上以初速度v 0自高h 处水平抛出的小球,水平射程可达x ,已知月球半径为R ,如果在月球上发射一颗月球的卫星,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环绕月球运行的周期是15.如图所示,飞机做俯冲运动时,在最低点附近做半径r =200m 的圆周运动,如果飞行员的质量为m =60kg ,飞机经过最低点P 的速度v =360km/h ,这时飞行员的向心加速度为__________m/s 2,对座位的压力为__________N (g 取10m/s 2) 1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m 1:m 2=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 r 1:r 2=1:4,那么它们所受的向心力之比F 1:F 2=__________;它们的角速度之比 ω1:ω2=____________。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的运动,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改变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3、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发射爆震弹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盗快艇在0~66 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B.海盗快艇在66 s末开始调头逃离C.海盗快艇在96 s末开始调头逃离D.海盗快艇在96 s~11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今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以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绳的拉力T和AB杆对球作用力F,由题,G=10N,T=7.5N.由平衡条件知,F与G、T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则有F=N T G 1022> ,方向: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ABC 错误,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条件。
6、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 ,长为R ,可绕A 自由转动.用绳在O 点悬挂一个重为G 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 点,另一端系在以O 点为圆心的圆弧形墙壁上的C 点.当点C 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CB 移动过程中(保持OA 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 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减小B .逐渐增大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7、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到的弹力可以等于零B.小球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gR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增大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增大而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小球在最高点恰好只有重力作为它的向心力的时候,此时球对杆没有作用力,所以A 正确.轻杆带着物体做圆周运动,只要物体能够到达最高点就可以了,所以速度可以为零,所以B 错误.若通过最高点的速度逐渐增大,杆首先表现为支持力,速度增大,支持力变小.当速度大于gR时,杆子表现为拉力,速度增大,拉力增大,所以杆子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圆周运动中的过最高点的条件及向心力的来源。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中心中学高一物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的,一个质量为600kg的飞行器到达月球后()(g=9.8m/s2 )A.在月球上质量仍为600kgB.在月球表面上的重量为980NC.在月球表面上空的重量小于980ND.在月球上的质量将小于600kg参考答案:ABC2.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竖直下落,经2s落地,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8m/s,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200J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0JC.重力对物体做功180J D.物体的动能增加了62J参考答案:C3. (单选)在平直的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个带有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设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地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点上B.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之间同一位置上C.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近D. 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远参考答案:B4. (多选)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第1s末和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B.0~2s的加速度方向和5s~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5s~6s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D.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参考答案:BD5.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参考答案:A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两星各自的圆周运动半径与其自身的质量成(填“正比”或者“反比”);两星的总质量为。
郯城一中高三月考物理试题2012/12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理无处不在,实验信手拈来,如图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一个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 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 、B 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下图中大致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 0C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 0D .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3.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铁证如山,但日本政府一再挑衅,并于今年九月发起购岛闹剧。
对此包括港澳台在内,全国上下共同掀起保钩高潮。
中国人民解放军做为坚强后盾更是频频亮剑,一批批重量级装备纷纷闪亮出场。
国产最先进武装直升机武直-10(WZ-10)已经进行多次试飞,下图为一架WZ-10在钓鱼岛海域拖曳扫雷具进行近岛扫除水雷演习模拟图。
拖曳型扫雷具质量为m ,由于近岛海水的流动对物体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力,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已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不能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的拉力为mgcos θ B .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mgC .物体受到海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等于绳子的拉力D .物体受到海水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小于绳子的拉力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时A 和B 的加速度为a 1和a 2,则 ( )A .a 1=a 2=0B .a 1=a ,a 2=0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 D .a 1=a ,a 2=-m 1m 2a5.关于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对其做正功B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其线速度越大C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其周期越小D .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提供为圆周运动所需之向心力6.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有如下发现:(1)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2)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3)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小球的带电量远小于星球的带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带电小球恰好能处于悬浮状态。
山东省郯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4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的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B .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C .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可以做曲线运动D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 1、F 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二力方向不变,将F 1突然增大为2F 1,则此后质点( )A .不一定做曲线运动B .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C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D .可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d=H-2t 2 (SI) (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 )A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 .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D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4.甲、乙、丙三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 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 o 抛出,乙以水平速度v o 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
则( )A .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 点B .若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 点C .若只有甲、乙二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D .无论初速度v o 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 点相遇5.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 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估算该女运动员( )A.受到的拉力为3GB.受到的拉力为2GC.向心加速度为3gD.向心加速度为2g6..火车以某一速度v 通过某弯道时,内、外轨道均不受侧压力作用,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轨道半径R =gv 2B.当火车质量改变时,安全速率也将改变C.若火车速度大于v 时,外轨将受到侧压力作用,其方向平行轨道平面向外D.若火车速度小于v 时,内轨将受到侧压力作用,其方向平行轨道平面向外7.如图4-7所示,一只光滑的碗水平放置,其内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相对于碗静止于碗底,则下列哪些情况能使碗对小球的支持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 A .碗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碗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C .碗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D .当碗由水平匀速运动而突然静止时8.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 、b 、c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4-3A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a 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B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C .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c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D .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9.小球质量为m ,用长为L 的轻质细线悬挂在O 点,在O 点的正 下方2L处有一钉子P ,把细线沿水平方向拉直,如图所示,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当细线碰到钉子的瞬间,设线没有断裂,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B.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增大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D.小球对悬线的拉力突然增大10.一杂技演员骑摩托车沿一竖直圆形轨道做特技表演,如图所示。
若车的速率恒为v ,人与车的总质量为m ,轨道半径为r 。
( )图4-7BA .摩托车通过最高点C 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可能等于mgB .摩托车通过最低点A 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可能等于mgC .摩托车通过A 、C 两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完全相同D .摩托车通过B 、D 两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完全相同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11.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3 m /s ,要使小船到达流速是1.5 m /s 的河流正对岸,小船应向上游与河岸成 角的方向前进,若小船所用时间为 2 min 30 s ,则河宽是 .12.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9所示的一部分曲络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s ∆相等的三点A 、B 、C ,量得s ∆ = 0.2m 。
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 1 = 0.1m ,h 2 = 0.2m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 ; (2)物体经过B 时竖直分速度为 m/s ; (3)抛出点在A 点上方高度为 m 处。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5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 13.(8分) 如图所示,长为R 的轻质杆(质量不计),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球大小不计),绕杆的另一端O 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最低点时,杆对球的拉力大小为1.5mg ,求:(1)小球最低点时的线速度大小?(2)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球对杆的作用力?14.(10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的xOy 坐标系中,Oy 竖直向上,Ox 水平.设平面内存在沿x 轴正方向的恒定风力.一物体从坐标原点沿Oy 方向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为v 0=4 m/s ,不计空气阻力,到达最高点的位置如图中M 点所示,(坐标格为正方形,g =10 m/s 2) 求:(1)在图中定性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并标出小球落回x 轴时的位置N.(2)小球到达N 点的速度v 2的大小.15.(12分)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m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
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由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取10m/s2),求:①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的水平距离;②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③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 =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
16.(13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8m粗糙的水平面在B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BC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0=3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
已知AB间的距离s=5m,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1=5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取g=10m/s2)。
解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5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5、(12分)16. (13分)物理答案14.(10分)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小球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M点为最高点,则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运动具有对称性。
(1)由竖直方向的对称性可知,小球再经过t1回到x轴,水平方向从O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再回到x轴时落到x=12处,位置N的坐标为(12,0).(3分)(2)由竖直上跑的对称性知:到N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0=4 m/s,(1分) 由v0=gt1得上升时间为t1=0.4 s(1分)由h=gt2/2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8 m(1分)故图中每一小格为0.4 m(1分)水平方向上:由x=at2/2得a =15m/s2(1分)水平分速度: v x=at N=2a t1=12 m/s,(1分)故2/v s==(1分)15.(12分)解:(1)由平抛运动 h=gt2/2 得t=1s (1分)X= v0t=2m (1分)(2)对小球:在B点受力分析(2分)解得F=3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球对B的压力F/=F=3N,方向竖直向下。
(2分)(3)如图,斜面BEC 的倾角θ=45°,CE 长d = h = 5m ,因为d > x ,所以小球离开B 点后能落在斜面上 (1分)假设小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F 点,BF 长为L ,小球从B 点到F 点的时间为t 2 Lcos θ= v B t 2 ① (1分)Lsin θ=gt 2② (1分)联立①、②两式得t 2 = 0.4s (1分)L = = 1.13m (1分)16.(13分) 解析:(1)小滑块运动到B 点时速度恰为零,设小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a (1分)由运动学公式得 as v 220-=- (1分)解得 09.0=μ (1分)(2)小滑块运动到B 点 t 1=gv μ0=3.3s (1分) 在斜面上a /=g sin θ=5m/s 2(1分) 由x=h/sin θ= a /t 22/2 (1分) 得运动的时间 t 2=s g h8.0sin 22=θ(1分) 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t 1+t 2=4.1s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