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共21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783.84 KB
- 文档页数:21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到此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影响,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和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损失,激发爱国情怀,警醒国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学生对于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变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史料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展示: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教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朝鲜半岛危机、中日实力对比•经过:黄海海战、旅顺口战役、威海卫战役•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影响:加深民族危机、刺激列强瓜分中国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战败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可能不够清晰,对于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学习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和地图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