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0.81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预后。
方法选取本院自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5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作为参考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相较参考组,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3年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较多,预后差,死亡率高,严格控制血糖对于改善预后有着显著作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可导致心脏病、脑中风、失明等严重疾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辨认难度较大[1],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心悸气促、胸闷、恶心、虚脱等临床症状,疾病进展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其临床特点、表现等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对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55例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自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5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71.25±3.46)岁,初始表现为疼痛者28例,非疼痛者27例;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非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参考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70.69±4.13)岁;两组患者除合并糖尿病不同外,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目的寻求老年人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并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方法用回顾性的分析来处理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M)和作为比较用的76例不是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ND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两组的比较,来探索DM的临床特征与并发症、死亡比例以及患者的血糖。
结果在两组的比较下,DM组的静息状态发病率、死亡比例、严重心律失常、无痛型、心律失常均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DM组以急性心衰、感染、泵衰竭并发症出现较多,与NDM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P<0.05;死亡比例中DM组(30.87%)是NDM组(16.05%)的1.923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且相关的并发症较多,因而对发现患者早期患病的情况造成影响,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尽早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标签: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因为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是必然趋势[1]。
患有多种疾病、使用药物多、智力和记忆力减退常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且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甚至被其他慢性疾病遮掩,并发症较为常见,造成早期不易确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2]。
如若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其病情将会加重,死亡率将升高,预后差,故其临床特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早确诊,早治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选取的患者都是依据WHO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DM组是我院1996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76例,男、女分别为60和16例;年龄60~76岁,其中平均年龄(64.5±5.2)岁。
1.2方法分析所选的两组患者中,入院以后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没有多大差异,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且给患者进行15导ECG、血糖、心电监护的测定,部分病例给DUG、Hotter及OGTT检查,记录下患者发病时的状态有无心律失常、是否为静息状态下,以及住院期间的心功能级别(Killip分级)、心源性休克,着重观察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死亡数量和血糖情况,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临床特点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2015年2月·临床应用·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也是老年人易患疾病[1]。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增加了患者的生存风险,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研究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感相对单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轻微,部分患者甚至无疼痛感,给疾病确诊和对症治疗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2]。
为此,临床上应加快深入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以降低临床漏诊率、误诊率,提高治疗针对性。
该次研究通过2013年8月—2014年2月比较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来探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该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
患者糖尿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诊断标准[3]。
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61~78岁,平均(65±3.4)岁,空腹血糖14.6mmol/L;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61~80岁,平均(66±2.7)岁,空腹血糖15.2mmol/L。
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研究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
临床症状包括压榨性疼痛、上腹痛、呼吸困难、恶心、腹泻等急性心肌梗塞首发症状,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肺部感染等,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4]。
1.3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以t 检验。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田恒松【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28)017【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脂水平以及其预后.方法:收集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并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对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进行可比性分析,再对两组患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脂水平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状压榨样疼痛比例(55.00%)与非糖尿病组(76.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糖尿病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血脂水平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典型临床症状中压榨样疼痛不比非糖尿病组患者明显,往往以上腹痛、恶心及腹泻等其他临床症状入院治疗,在临床上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特别关注其早期典型临床症状.同时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过性血糖过高对其治疗及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对非糖尿病组患者也应在监测血糖的情况下,给予合理的治疗.【总页数】2页(P2927-2928)【作者】田恒松【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医疗集团总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J], 王震2.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J], 禤惠连3.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 [J], 田甜;赵霞;白玉芝4.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J], 张新5.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J], 李润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关键词】高龄;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31-01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急性心肌梗死为此疾病的严重并发疾病。
高龄患者因自身各项器官均出现明显的衰退故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不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故临床诊治时多会出现误诊等情况发生。
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6例高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对象笔者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6例高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高龄非此疾病患者进行比较。
所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 的诊断标准[1]。
46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高龄患者中16例患者为女性,30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60-82岁,中位年龄为69.5岁,所有患者都为2型糖尿病患者。
同期比较组46例患者,13例患者为女性,33例患者为男性,患者年龄为60-73岁,中位年龄为64.7岁。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高龄组患者中,1例患者首发表现为末梢神经炎,2例患者为尿频尿急,4例患者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例患者为心慌,10例患者为呼吸困难。
急性心肌梗死高龄组患者1例患者首次表现为发热咳嗽,2例患者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例患者为心慌,4例患者为呼吸困难。
2结果酶谱在高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表现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均值为126u/l,谷草转氨酶值263.5u/l,乳酸脱氢酶为541.8u/l。
急性心肌梗死组cpk为670.5u/l,got为180.5u/l,ldh为380.5u/l,两组间对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
心电图恢复时间除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1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8例死亡外,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组27例st段抬高平均恢复时间为37.4d,急性心肌梗死组38例14.3d,前者明显长于后者,差异有显着性(p<0.01)。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心悸、腹泻、无痛心肌梗死、腹痛和双肺啰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左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为82.69%,对照组为94.23%,观察组明显对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种类多,并发症也多,预后差等特点,临床治疗较困难,采用血糖调节、病情调控等工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标签: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加危险,临床上值得重点关注[1]。
为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合并疾病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2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0.31±9.51)岁,病程1~6 w,平均病程(3.41±1.21)w;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33~71岁,平均年龄(50.11±9.51)岁,病程1~7 w,平均病程(3.61±1.21)w。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早期压榨样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发症状并不明显,同时血脂水平差异不高,因此难以确诊。
应该尤其注意到患者的早期典型症状,并在对患者实施血糖监测的前提下对其实施合理治疗。
标签: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对患者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在并发症的类型是,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能够及早的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为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23±5.45)岁。
选取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单纯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1~71岁,平均年龄(64.89±4.73)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患者在实际发病过程中的发病特点以及基本信息等进行探讨,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4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24例非老年性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溶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等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要给予积极的抗心衰、抗休克治疗,还要严格的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性;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185-02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远高于正常人,体内的微循环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从而会产生各种并发症[1]。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2]。
相比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残疾率、死亡率更高。
对此,我院对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取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4例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24例非老年性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
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纳入标准:治疗前所有患者的血糖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7.8mmol/L;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持续而严重的心绞痛,血清心肌酶数值异常升高,心电图检查有典型的AMI改变。
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肝、生等器官功能项障碍的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折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方法选择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无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观察其病情发展及死亡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无胸痛、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出汗等发生率明显较高,而恶化死亡率也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重的病情,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要对其进行尽早的诊疗,将其病死率降低。
标签: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nile diabetes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June 2014 to June 2015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20 cases as experimental group,choose the same without the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20 cases as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ast observes its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and death.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chest pain,pulmonary infection,cardiac shock,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sweating and so on,and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ortality,differences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中对比数据可比性较强,此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7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与同时间段50例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相比较,即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
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早于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急梗塞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性别比较方面,糖尿病组女性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合并无痛性心肌梗塞、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在死亡率的比较上,糖尿病组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在糖尿病组内比较中,糖尿病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发病率(P<0.01)。
结论: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促进和加重作用,后者病变严重且广泛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者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较高密切相关。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预后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coronaryatherosclerosis.Methods:70 cases of diabetes in January 2015 ~2016 year in December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same period of 50 cases of no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compared,which is divided into diabetes group and non diabetes group.Results: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n diabetic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age of onset of diabete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in comparison with gender,risk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of women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diabetic group(P < 0.01);diabetes mellitus group and painless myocardial infarction,shock,heart failure rates are higher than the non diabetes group;mortality in comparison,the mortality of diabetes group was higher than non-diabetic group(P < 0.05);in diabetes group comparison,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10 years with the onse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urse of 10 years following the onset rate(P <0.01).Conclusion:there is a certain role to promote an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diabetes,the diseas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diabetes mellitus are widely shock,heart failure incidence rate,high mortality rate is closely related to.Diabetes mellitu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cidence;prognosis现有研究文献表明,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也是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梗死伴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急性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心肌梗死的总有效率90%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标签: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突然出现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呈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锁骨下及腹部,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喘促、发绀,特别是头24h的不稳定期,病人都受到猝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威胁。
而糖尿病也是危及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肌梗死伴有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一旦诊断心肌梗死,要认真细致观察病情,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做好心理及基础护理,提高心肌梗死治愈率。
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糖尿病的患者5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例(60%),女性22例(40%),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2岁,前壁心肌梗死19例(40%),下壁心肌梗死23例(45 %),前间壁梗死8例(15%)。
均伴有2型糖尿病,其中,糖尿病酸中毒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3例,糖尿病肾病1例,糖尿病足1例,同时伴有糖尿病肾病、視网膜病、皮肤病变的1例。
2 护理方法通过对50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了解,资料分析、评估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并有的放矢制定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在疾病的不同时期给与护理干预,反复多次地给与之讲授和康复指导,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具体内容如下:2.1 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
再者疾病预后较差、治疗费用较差,导致患者心里产生很多的顾虑,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症,对病情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指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获取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
方法:将2012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组成观察组,另将同期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首发症状均为上腹痛、压榨性疼痛、恶心、呼吸困难、腹泻等,但是在分布情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观察组多为压榨性腹痛与呼吸困难,对照组压榨性腹痛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血脂无显著差异。
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难以确诊,很容易耽误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临床中应该及早确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合理控制血糖,提升治疗质量。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类患者往往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在用药因素的影响下,记忆力与智力也出现了减退的问题,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在早期往往难以确诊,危害极大,死亡率高[1]。
临床医护人员必须要明确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为了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2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9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研究,组成观察组,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为(67.3±2.9)岁,其中男11例,女8例,本组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糖尿病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空腹血糖为14.7mmol/L;另将同期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本组患者均无糖尿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
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期间收治的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疾病患者总计87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以及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损害和炎性标记物的情况。
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的PBG2h值,HbA1C值等数值均有所下降。
患者在治疗后的CK-MB数值,cTnT数值,BNP数值,hs-CRP数值均有所下降。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情况有好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推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血管在短时间内快速闭塞,使得相应的心肌区域出现缺血,以至于坏死的状况。
其主要的症状为持续性的胸口疼痛,常常伴随有心律失常等其他相关病症[1]。
并且其也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发生相关病症。
当患者同时患有此两种病症时,对其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控制血糖以及溶栓。
为了探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特此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抽选我院近一年期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同时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计87例,其中男性患者总共有47例,女性患者总共有40例,年龄范围64至81岁,均龄(72.3±4.7)岁。
所选取的患者均精神正常,认知正常,表达正常。
同时所选取的患者参加研究均属自愿,其家属知情并了解此项研究的内容。
将所选取患者的基本信息作比较,无较大差异,可进行实验,P>0.05。
1.2方法患者治疗时,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
对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给予患者一定药量的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按照患者的心率变化给予患者相应药量的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以及阿托伐他汀,均为口服[2]。
并且对患者使用硝酸甘油与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低压,则可使用多巴胺[3]。
溶栓治疗:给予患者一定药量的2代阿替普酶,而后分两次将其泵入。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作者:李明霞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8期李明霞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40[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的具体情况。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6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
结果两组患者在无胸痛、呼吸困难、死亡率等临床症状以及在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室壁瘤等并发症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无论是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或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都要摆正位置,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06(a)-0034-01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多种毛病接踵而来,尤其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例数持续增多,病人治疗后会发现病情繁复还会带来其他的不适,想要更好的避免各种并发症,必须要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加倍重视,提升对此的认知水平,拟定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该文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的具体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130例,均为在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老年患者,其中,男75例,女55例,年龄56~82岁,平均(66.4±3.7)岁,病程6~15年,平均(8.5±3.4)年,将其分成观察组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6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全部是初次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且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方法、心脏功能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应用·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11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改变,这也导致人们患糖尿病机率也随之升高,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为母系遗传,当身体指标严重程度达到危急值时触发糖尿病发病,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对着患者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导致加重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和速度,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导致患者长期血糖升高,严重可导致其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竭,如肝肾、眼、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引起,形成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进食油腻、酗酒抽烟、疲劳造成[1],属于慢性疾病快速发展阶段,若发生心肌梗死时,若抢救不及时可威胁生命,抢救后患者需经过长期对症的治疗进行恢复,使之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
该文主要就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前来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28例患者,以及单纯心肌梗死的28例患者,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与分析,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4.72)岁,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3~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5.84)岁,相比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P >0.05)。
并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排除患者已患有肝肾衰竭、妊娠等疾病,避免由于调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或导致病情加重[2],调查期间应准备紧急抢救药物,如盐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山莨菪碱等药物[3],以备参与调查的患者中若在治疗期间发生紧急情况应联系主治医师,进行临床抢救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