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5.69 KB
- 文档页数:2
l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l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肾内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经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lgA肾病100例,对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100例lgA肾病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多见,人数为48例占比48%。
其次为单纯血尿,27例占比27%。
肾小球病理改变以II、Ⅲ、IV级为主。
结论:lgA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具有一定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变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lgA;病理特点;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071-02lgA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中常见的一种独立性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9.6%~48.1%,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病因;l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它可以是发作性肉眼血尿为主,也可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也不尽相同,有患者呈现肾小球轻微病变,也有患者判定是局灶或弥漫性肾小球增殖硬化[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医学对lgA肾病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增强,临床研究资料显示,大约14%~19%的lgA肾病病人在10年内最终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但疾病发展的快慢跟患者本身及医疗过程有很大的联系,存在个体差异。
所以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阻止疾病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基于此,我院回顾分析了100例l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l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截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经临床肾活检确诊的病例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lgA肾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43.3岁,所有病人患病时间6个月~3年。
1.2 排除选入标准本次研究排除以下标准患者,包括: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的lgA肾病患者、因过敏性紫癜、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导致的继发性lgA患者。
IgA肾病5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罗茹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6(16)11
【摘要】IgA肾病由Berger和Hinglais首先于1960年提出,是一组以IgA和
补体C3为主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肾小球疾病,故又称Berger病。
我院2004
年在149例肾活检中,共确诊IgA肾病53例,现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总页数】2页(P695-696)
【作者】罗茹
【作者单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病理呈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IgA肾病216例临床病理分析
2.IgA肾病肾病综合
征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3.原发性IgA肾病不同病理分
级方法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4.原发性检验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
少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预后与治疗分析5.IgA肾病患者血清IgM水平、肾小球
系膜IgM沉积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病历姓名:XXX性别:女年龄:28婚姻:未婚职业:职员单位或住址:XXXX 籍贯:湖南省民族: 汉族入院日期:2017年9月11日记录日期:2017年9月11日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主诉:发现尿检异常3年,间断肉眼血尿2年现病史:患者2014年底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BLD2+,尿蛋白+,无尿量异常、浮肿、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压120/80mmHg,肌酐69umol/L。
就诊外院,予中药治疗后无效。
2015年5月就诊我院门诊,查血沉、抗ENA抗体、RF、补体、血免疫球蛋白、ASO、血常规均正常,尿微量白蛋白344mg/L,24小时尿蛋白0.63g,尿常规RBC 234/uL ,异形80%,考虑“慢性肾小球肾炎”,予科素亚 50mg qd口服。
2015年7月随诊查24小时尿蛋白、尿BLD无明显下降,遂加用纷乐0.2g Bid。
其后规律随诊,查24小时尿蛋白逐渐下降,最低0.29g/L,尿常规RBC波动于60~200/uL,肝肾功、血常规大致正常。
2015年12月出现站起后头晕、黑曚,测血压85/55mmHg,,科索亚减量至50mg qod后血压恢复至约100/60mmHg、头晕症状未再出现。
2015年12月起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均在受凉后1日内出现,持续4~5天,伴咽痛、肌肉酸痛,偶有低热。
肉眼血尿期间查尿常规示尿RBC明显升高,最高2030/uL,其中异形RBC 占90%,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最高达0.97g。
咽痛等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好转后肉眼血尿消失,尿RBC、尿蛋白逐渐下降,最低为尿RBC 33/ul,尿蛋白0.13g/24h。
上述情况每年发生约2~3次,期间肝肾功、血常规、血压无明显异常,无尿量改变、浮肿、夜尿增多,无腹痛。
2016年5月起,患者因顾虑副作用自行停用科索亚、羟氯喹,2016年12月曾使用雷公藤2周,因纳差不能耐受而停药。
2017年3月起至今,予以代文80mg qd。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患者杨跃贤,女,61岁,干部,住院号;于年月日时分因"反复腰痛、镜下血尿1年"门诊入院。
病史要点:1.中年女性,病程长。
2.因"反复腰痛、镜下血尿1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明显腰痛,无明显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浮肿、头昏、头疼、畏寒、发热,就诊于安顺302医院,查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考虑"泌尿道感染",给予抗炎治疗,治疗后腰痛缓解,但镜下血尿无缓解,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为2.02克,查肾穿刺活检示"轻度系膜增生型IgA肾病",未给予特殊治疗,4月前患者因"系膜增生型IgA肾病"就诊于我院予"减少尿蛋白、支持、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2月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再发,查尿常规提示"镜下血尿",无明显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浮肿、畏寒、发热等不适,今为进一步检查治疗以"IgA 肾病"收入本科。
病后精神、饮食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患者3月前住院后做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动过缓2.STv4v5v6轻度下移,心脏彩超示主动脉硬化,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平均58次/分、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STⅡⅢavfv4v5v6下移0.1-0.2mv,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给予"欣康"扩冠治疗。
3.既住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系统回顾无特殊。
原籍出生长大,无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水接触史,无烟酒不良嗜好。
15岁初潮,每次行经3-5天,月经周期28-30天,48岁绝经。
生育史无特殊,适龄结婚,子女及配偶体健。
IgA肾病56例的临床病理分析陈晖;张晓玲;邵凤民【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32)003【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青少年和成人IgA肾病的病理学与临床特点.方法:对56例IgA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患者以镜下血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蛋白尿,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较少,病理表现以肾小球轻微病变和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小管间质病变相对较轻;成人组以蛋白尿、镜下血尿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病理表现以弥漫性系膜增殖、局灶节段增生、硬化、新月体形成为主,可见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管萎缩.结论:IgA肾病在青少年和成人之间存在一些不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其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肾功能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总页数】2页(P250-251)【作者】陈晖;张晓玲;邵凤民【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郑州,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J], 禹丹;王培恒;张军军;王旭童;王永丽;谢敏华;任晶晶;郭浩楠;朱禹泽;王淑蕾2.原发性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不良肾脏结局的相关分析[J], 詹元英;梁辑;郑颖来3.微量蛋白尿合并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J], 王新念;翟亚玲;姚星辰;盛晓笑;张文惠;赵占正4.原发性检验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少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预后与治疗分析 [J], 李坚梅;李嘉雯;欧伟宁;陈庆;庞丹丹5.IgA肾病患者血清IgM水平、肾小球系膜IgM沉积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J], 夏虹;张培培;陈红波;张春丽;郑霖;方鸽;马红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IgA肾病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杨轶男;高进;张铎;梅花【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43)002【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IgAN的临床病理联系,并在轻重不同的病理组织间作以临床和实验室发现的比较分析.方法:将50例原发性IgAN患者根据病理组织分类方法将全部病例分为A、B两组.对两组病例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关数据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中,临床分型以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尿蛋白定性、24 h尿蛋白、血β2-MG及IgA在肾组织中沉积的量与IgAN肾组织病理分级显著相关.结论:应对疑似IgAN的患者定期监测血、尿β2-MG及24 h 尿蛋白定量,若有升高,应建议早期做肾穿刺活检,防止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生.【总页数】2页(P171-172)【作者】杨轶男;高进;张铎;梅花【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不同年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J], 俞敏;田延红;丁奕;吴丽华;周晓玲;王革;陈孟华2.258例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J], 谢敏;冯仕品;罗苇;王莉;段沁苇;刘喜;刘君3.成人原发性IgA肾病伴IgM沉积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J], 娄岩; 高丹; 王海旸; 刘树军; 封文媛4.伴有高血压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J], 林萍;高莹莹;卞淑芬5.原发性IgA肾病不同病理分级方法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J], 任慧敏;杨淑芬;宋雪;陆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孙苏安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3(016)002
【摘要】目的:对近10年我院原发性IgA肾病50例进行随访及分析,方法:对其病理特点及临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少儿组复发性肉眼血尿发生率最高.青壮年组恶性高血压发病率高,在老年组肾病综合症和急性肾衰发生率高.结论:对临床反复血尿患者应该进行肾穿刺活检.一旦确诊为IgA肾病,就必须随访,尤其是对少儿患者.【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孙苏安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2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Katafuchi半定量评分系统和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在儿童IgA肾病的临床应用[J], 容丽萍;姜梦婕;莫樱;陈丽植;许园园;阮静维;蒋小云
2.病理呈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IgA肾病216例临床病理分析 [J], 周莹;戴凌虹;杜园园;黄朝兴
3.血清中IgA/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联系 [J], 祝爽爽;张瑛;邵小飞;刘爱群;吴碧芳;赵志红;徐小蒙;林韩翡;刘琴;黎嘉敏;王红蕾;李永强;周琴;朱超亚;吕道远;夏悦;邹和群;周树录;魏清柱;邓康平;王晓红;李宾;刘江
欢;刘新宇
4.IgA肾病肾病综合征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J], 麦林发;黄星;汤伟光
5.原发性检验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少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预后与治疗分析 [J], 李坚梅;李嘉雯;欧伟宁;陈庆;庞丹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gA肾病病理分级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指标和预后的预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旨在分析IgA肾病病理分级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为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2010年至2020年期间于本院就诊的210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肾穿刺活检术获得肾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分级。
根据最新的Oxford分类法,将病理分级分为Ⅰ、Ⅱ、Ⅲ、Ⅳ和Ⅴ五个级别,分别代表轻微病变、局灶增殖性病变、局灶/段性肾小球硬化、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和终末期肾病变。
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常规、血常规、尿蛋白定量等。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患者的临床指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患者的肾功能逐渐下降,尤其是在Ⅳ和Ⅴ级别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此外,尿蛋白定量与病理分级也呈正相关,即尿蛋白定量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而年龄、性别、血压等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
对于IgA肾病患者的预后预测,我们进行了一年和五年的随访。
结果显示,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患者的预后越差。
特别是在Ⅳ和Ⅴ级别的患者中,一年和五年的预后均较差,且预后的差异显著。
这表明病理分级可以作为评估IgA肾病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患者的肾功能、尿蛋白定量以及预后具有相关性。
病理分级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肾损伤程度和预后情况,因此在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然而,本研究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验证和进一步探讨。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Ig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临床指标及预后存在相关性。
病理分级可以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和预防进行指导。
然而,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不同分级在预后中的差异和适应症,以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IgA肾病患者中,病理分级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以及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