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应用技术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711.53 KB
- 文档页数:93
目录1 总则 ......................................................... ...-2 -1.1 目的及适用范围 .................................................. - 2 -1.2 编制依据 ..................................................... - 2 -1.3 章节划分 ..................................................... - 2 -2 施工准备 ......................................................... - 2 -2.1 施工场地布置 .................................................... - 2 -2.2 技术资料准备 .................................................... - 3 -2.3 基本要求 ........................................................ - 3 -3 桥梁基础 ......................................................... - 5 -3.1 钻孔灌注桩 ...................................................... - 5 -3.2 挖孔灌注桩 ..................................................... - 11 -3.3 明挖基础 ....................................................... - 15 -3.4 承台 .......................................................... - 16 -4 下部构造 (1)4.1 墩柱、盖梁 (1)4.2 桥台 (3)4.3 高墩 (5)5 上部构造 (11)5.1 后张法T梁预制场建设 (11)5.2 预制T梁施工 (11)5.3 预制小箱梁施工(后张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 ni cal Guideli nes for Con structi on of Gree n Highway(Trial)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八—刖言.......................................................... 1总则. (3)2绿色公路设计 (5)3绿色公路施工 (19)4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7)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 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广东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张钱松、陈明星、王璜、梅晓亮;李爱民、沈毅、召B 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蒋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总则1.1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广东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路面大修工程管理技术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交通厅•【公布日期】2008.05.15•【字号】粤交基[2008]436号•【施行日期】2008.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交通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路面大修工程管理技术规程》的通知(粤交基〔2008〕436号)为加强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规范公路大修工程技术管理程序,提高大修工程质量和大修工程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公路正常的服务水平。
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广东省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广东省国省道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广东省路面大修工程管理技术规程》。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交通厅(章)二○○八年五月十五日广东省公路大修工程管理技术规程为加强公路养护工作,规范大修工程技术管理,合理确定大修方案,有效使用大修工程资金,提高路面工程质量,保障公路正常的服务水平,提高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广东省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实施细则》《广东省国省道政府还贷收费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技术规程。
一、本技术规程大修工程定义:指沿旧路局部加宽、罩面或翻修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对视距不良的急弯陡坡等路段进行局部线形调整,改善桥涵等设施及行车条件,提高行车安全性,且连续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公路养护工程(不含整段提高公路技术标准的改造工程)。
二、本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指广东省境内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管养的国、省道和县道大修工程(含各经济组织和企业管养的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
出现下列情况的应进行大修:(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评定等级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面损坏状况评定等级为次及次以下;(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中及中以下,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路面行驶质量指数评价为次及次以下,或者路面平整度和抗滑能力不足等,需通过加铺或罩面等措施加以恢复、补强的;(三)沥青路面强度指数评定中等以下,整体强度不足需要采取大修补强的;(四)公路及其设施有较大损坏,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公路通行能力降低,必须进行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公路服务水平的。
1292012年9月 第18期广东:切实提升广东公路工程标准化水平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通过管理办法,理顺了标准的编制、发布等工作。
以强化项目验收管理等方式为推手,加强了地方行业标准的推广,加快推进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广东公路工程地方行业标准体系的影响。
2008—2010年我厅发布的10项公路工程地方标准在全省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指导铺筑40 余个实体工程,仅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取得了良好效益。
(二)强化标准化管理“执行力”,标准化工作取的实效以全面推行“双标管理”(标准化管理、标杆管理)为抓手,强化标准化管理“执行力”,提高公路建设标准化水平,促进我省公路建设管理、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突出规范化,工程建设市场更加有序。
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结合国家和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参建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将信用等级差的单位将清退出建设市场,从而有效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有利于督促参与各方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和提高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建设市场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突出精细化,工程管理的理念面对“十一五”期广东省公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形势,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以构建地方行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全面推行“双标管理”为抓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切实提升了广东省公路工程标准化水平。
现将广东省公路工程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向领导和代表作简要汇报。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一五”以来,广东省公路工程标准化工作围绕“标准编制、标准推广和标准化管理”开展,完善了地方行业标准体系,强化了标准化管理“执行力”,促使标准化管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地方行业标准体系,标准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科技项目计划为抓手,形成了地方行业标准编制的长效机制,基本实现每年2—3 本标准的编制。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成套技术广东省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指南广东省交通集团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二OO七年十二月1 总则 (1)2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质量管理实施办法 (2)2.1 管理体系 (2)2.2 人员要求 (5)2.3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要求 (7)3 试验检测及交验管理办法 (12)4 水泥稳定土施工 (15)4.1 一般规定 (15)4.2 路基交验 (15)4.3 材料 (16)4.4 混合料组成设计 (17)4.5 厂拌法施工 (18)4.6 养生及交通管制 (22)4.7 施工组织与作业段划分 (22)4.8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23)4.9 半刚性基层裂缝处治 (25)5 路面工程原材料技术要求 (27)5.1 水泥 (27)5.2 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 (32)5.3 粗集料 (33)5.4 细集料 (37)5.5 水 (39)5.6 外加剂 (40)5.7 钢筋 (42)5.8 钢纤维 (43)5.9 接缝材料 (44)5.10 其他材料 (45)6 混凝土配合比 (48)6.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8)6.2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3)6.3 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7)6.4 配合比确定与调整 (59)7 施工准备 (62)7.1 施工机械及施工组织 (62)7.2 搅拌场设置 (63)7.3 摊铺前材料与设备检查 (65)7.4 路基、基层和封层的检测与修整 (67)7.5 贫混凝土基层铺筑与质量检验 (70)8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和运输 (73)8.1 搅拌设备 (73)8.2 拌和技术要求 (73)8.3 运输车辆 (77)8.4 运输技术要求 (77)9 混凝土面层滑模机械铺筑 (79)10 钢筋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铺筑 (90)10.1 钢筋混凝土路面铺筑 (90)10.2 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 (94)10.3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铺筑 (98)10.4 隧道内混凝土路面与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滑模铺筑 (99)11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102)11.1 接缝施工 (102)11.2 抗滑构造施工 (108)11.3 混凝土路面养生 (110)12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112)12.1 一般规定 (112)12.2 雨季施工 (112)12.3 风天施工 (113)12.4 高温季节施工 (114)12.5 低温季节施工 (115)13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117)13.1 一般规定 (117)13.2 铺筑试验路段 (117)13.3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118)13.4 交工质量检查验收 (122)13.5 竣工验收前的质量检查和修整 (122)13.6 工程施工总结 (126)14 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 (127)14.1 一般规定 (127)14.2 安全生产 (127)14.3 施工环境保护 (128)1 总则1.0.1为加强广东省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有关监理程序、质量管理程序和奖罚措施,使路面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保证水泥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及运营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广东省绿色公路建设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Construction of Green Highway (Trial)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3月前言...................................................1 总则 (3)2 绿色公路设计 (5)3 绿色公路施工 (18)4 绿色公路运营与养护管理 (26)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施绿色公路建设和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交公便字〔2016〕157号)、《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及省交通运输厅发布的《广东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广东公路建设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绿色公路设计;3.绿色公路施工;4.绿色公路运营及养护管理。
本指南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本指南参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员:贾绍明、张钱松、陈明星、王璜、梅晓亮;李爱民、沈毅、邵社刚、孟强、宁选杰、吴立坚、蒋海峰、王随原、和海芳。
1 总则1.1 本指南所称的绿色公路是指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1.2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1.3 绿色公路的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统筹协调原则。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1引言截至2020年年底,广东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22000km,其中国省道干线通车里程达到28225km。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路等级比例不断提高、交通量不断增加,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均大幅上涨,导致公路养护成本不断上升。
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和交通状况,选取合理的路面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1-3]。
本文对广东省7地市18条干线公路的养护工程路面结构进行使用性能进行系统性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论可为后续路面养护工程的路面结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2路面调查方案2.1路段选择的基本原则广东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4大片区,分别为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粤东片区、粤西片区。
广东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典型结构适用性研究与分析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Applicability of 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s ofCommon Trunk Highways in Guangdong Province马骏腾(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0010)MA Jun-teng(Beijing Xinqi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Beijing100010,China)【摘要】对广东省内七地市13条干线公路共计18个代表性路段进行调查。
基于路面质量指数(PQI)、路况指数(PC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和行驶质量指数(RQI)等指标,研究了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的路用性能变化,分析了路面典型结构与路用性能的联系。
以广东省的地理、气候与交通条件分类,结合省内现有的工程实例,以全面提高省内普通干线公路路面养护质量为中心目标,针对“白改黑”方案优选出了3种典型路面结构,以有效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全寿命周期成本。
【Abstract】A total of18representative sections of13arterial highways in seven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Pavement Quality Index(PQI),Road Condition Index(PCI),Pavement Skid Resistance Index(SRI)and Ride Quality Index(RQI),the road performance changes of 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s on arterial highways are studied and the 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Link to road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geography,climate and traffic condi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engineering examples in the province,and with the central goal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maintenance quality of ordinary arterial highways in the province,three typical examples are selected for the"white to black"scheme.pavement structure.Ultimately,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pavement,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avement structure,and increase the cost of the whole life cycle.【关键词】普通干线公路;典型路面结构;使用性能分析;适应性【Keywords】ordinary arterial highways;typical pavement structure;service performance analysis;adaptability【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467(2023)05-0109-04【DOI】10.13616/ki.gcjsysj.2023.05.028【作者简介】马骏腾(1990~),男,河南沁阳人,工程师,从事路基路面设计与研究。
⼴东省⾼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1]⼴东省⾼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东省交通运输厅⼆〇⼀〇年九⽉前⾔为规范我省⾼速公路建设,加强进场⼈员、材料、设备及临建⼯程的管理,进⼀步提⾼⼯程质量,确保施⼯安全,我厅组织有关项⽬管理单位,依托在建⾼速公路项⽬,按照我省⾼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已印发了《⼴东省⾼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规定》规定(临建设施、⼈员管理、材料管理分册)(粤交基〔2010〕435号)。
按照我省⾼速公路建设实际,结合部分在建项⽬的精细化施⼯管理经验,形成《⼴东省⾼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路基、路⾯、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施⼯技术管理标准化)。
本指南是在现⾏路基、路⾯、隧道、桥涵、机电、交安、附属区房建等⼯程设计、施⼯、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总结我省⼏年来⾼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编制⽽成。
本管理规定着重从施⼯⼯序、程序、技术交底、⼯艺、质量控制的⾓度对现⾏标准、规范做进⼀步补充完善,进⼀步规范化了施⼯技术管理,能更有效的消除⼯程质量通病,全⾯提⾼⼴东省⾼速公路⼯程质量安全管理⽔平。
在此,对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表⽰感谢。
省交通运输厅 2010年9⽉⽬录1. 总则 (5656)1.1⽬的和范围 (5656)1.2编制原则 (5656)2. 施⼯程序及原材料管理 (5757)2.1专项施⼯⽅案审查及动态管理制度 (5757)2.2 关键⼯序的管理 (5757)2.3⾸件⼯程验收制度 (5959)2.4重要隐蔽⼯程管理 (5959)2.5 常见管理盲点及其⼯作要求 (6060)2.6 材料管理 (6363)3. 路基⼯程 (6565)3.1 软基处理 (6565)3.2 路堤填筑 (6868)3.3 路堑开挖 (7171)3.4 ⽀挡防护⼯程 (7373)4. 路⾯⼯程 (7676)4.1⽔泥稳定碎⽯底基层、基层 (7676)4.2 透层、下封层、防⽔粘结层 (7676)4.3 沥青混凝⼟⾯层 (7777)4.4⽔泥混凝⼟⾯层 (8080)5. 桥梁⼯程 (8383)5.1 ⼀般规定 (8383)5.2 桥梁基础 (9191)5.3 桥梁墩台 (9595)5.4 梁板预制及运输安装 (9797)5.5 现浇箱梁施⼯ (9999)5.6 挂篮悬浇施⼯ (100100)5.7 桥⾯系 (102102)5.8 涵洞 (105105)6. 隧道⼯程 (106106)6.1 洞⼝、明洞与浅埋段⼯程 (106106)6.2 洞⾝开挖 (107107)6.3 初期⽀护 (109109)6.4 ⼆次衬砌 (110110)6.5仰拱和底板 (112112)6.6 监控量测 (112112)6.7超前地质预报 (112112)6.8 防⽔和排⽔ (113113)6.9 照明、临时排⽔、通风、防尘、防有害⽓体 (113113)7. 交通安全设施 (114114)7.1管理措施 (114114)7.2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 (114114)7.3施⼯⼯艺及技术措施要求 (115115)8. 机电⼯程 (117117)8.1前期管理要点 (117117)8.2施⼯管理要点 (118118)8.3 监控系统 (118118)8.4 通信系统 (119119)8.5 收费系统 (120120)8.6供电照明系统 (121121)8.7 隧道机电设施 (121121)8.8设备调试与试运⾏ (122122)9. 房建⼯程 (123123)9.1前期管理要点 (123123)9.2施⼯管理要点 (124124)9.3技术措施及质量要求 (125125)9.4房建⼯程竣⼯验收备案 (126126)10. ⼯地试验室 (127127)10.1⼯地试验室建设 (127127)10.2试验室考核管理 (133132)10.3监理中⼼试验室管理规定 (133132)10.4项⽬部⼯地试验室管理规定 (134133)10.5成品检验、外委试验管理规定 (135134)10.6母体机构管理规定 (135134)11. 安全管理 (136135)11.1安全管理理念 (136135)11.2业主单位安全监管 (136135)11.3监理单位安全管理 (137136)11.4施⼯单位安全管理 (137136)1. 总则1.1⽬的和范围1.1.1根据《⼴东省⾼速公路建设管理提升年⾏动纲要》要求,为规范⾼速公路施⼯,克服质量通病,提⾼管理⽔平,保证⼯程质量,编制本指南。
路面广东特色设4.1 概述4.1.1 公路路面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耐久性和结构安全性,以满足在设计年限内不产生结构性破坏,并保持行车的平整、舒适、安全。
4.1.2 广东省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面典型结构设计的可靠度标准、路基等级和交通等级见表 4.1.2。
4.1.3 广东省不同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类型包括: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类型包括: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见表 4.1.3。
4.1.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适用于各种公路等级、交通等级和路基等级的公路,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1.5 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种公路等级、交通等级和路基等级的公路,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4.2 沥青路面结构4.2.1 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共推荐典型结构 19 种,其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9 种,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4 种,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6 种,见附表 B-1。
在相同路基等级下,相同交通等级的不同路面结构使用效果是等效的,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建设投资情况进行选择。
4.2.2 广东省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共推荐典型结构 22 种,其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16 种,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 6 种,见附表 B-3。
在相同路基等级下,相同交通等级的不同路面结构使用效果是等效的,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建设投资情况进行选择。
4.2.3 广东省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共推荐典型结构 12 种,见附表B-5。
4.2.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各结构层主要材料推荐的抗压回弹模量和变异水平见表 4.2.4。
实际工程中应以实测的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数据为准,在缺少试验数据的情况下可参考表中数据。
注:抗压回弹模量代表值可用于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方法验算路面结构的设计指标,抗压回弹模量均值和变异水平可用于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试用)Technology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grade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广州前言为适应广东省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于2005年立项开展了“广东省提高路面质量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5-01)课题研究。
根据其子课题“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关单位编制了《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供广大使用者参考。
本指南是在总结广东省多年来沥青路面施工经验,并结合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广东省高温多雨、交通量大等特点,深入分析了当前路面存在的各种病害及其成因,通过开展专项研究,认真总结并有效吸收了广东省及全国多年来沥青路面施工方面的技术经验和科研成果,以期总体上提高广东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
本指南共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垫层、基层与底基层,透层、封层、粘层,沥青面层等。
本指南适用于广东省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可参照使用。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及时与主编单位(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润路445号8楼,邮编:510635,电话:020-********,E-mail:ydonglai03@),或登陆广东省交通科技交流互动平台(http://121.33.200.123:8081/bbs/index.jsp)在相关讨论专区提交意见,在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广东省交通咨询服务中心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长安大学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目录1 总则 (1)2 术语、符号、代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及代号 (4)3 垫层、底基层、基层 (6)3.1 垫层 (6)3.2 底基层、基层 (8)3.3 试验路段的铺筑 (17)4 透层、封层、粘层 (19)4.1 透层 (19)4.2 沥青表面处治下封层 (20)4.3 稀浆封层 (21)4.4 粘层 (25)4.5 防水粘结层 (26)4.6 试验段试铺 (28)4.7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28)5 沥青混凝土面层 (30)5.1 一般规定 (30)5.2 材料要求 (30)5.3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6)5.4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42)5.5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75)5.6 试验路段的铺筑 (98)5.7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101)5.8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工艺 (110)总则1 总则1.0.1本指南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为基础,结合广东省高温时间长、雨量大、交通量大的特点,在一些专项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吸收了广东省和全国多年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期总体提高广东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
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系列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第二册安全技术前言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我省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但仍存在一些单位和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落实不力,以及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标准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当前,我省正在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建设规模总量大,点多面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实效,结合现代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理念,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写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的编写以推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为抓手,定位于规范我省高速公路参建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明晰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基础,强化基层管理,促进各单位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真正落实“一岗双责”,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预控、有效防范,构建长效机制。
《指南》由管理行为、安全技术、班组建设三册组成,本册为第二册安全技术(以下简称《安全技术指南》)。
《安全技术指南》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强化措施、三防并举”的原则,在现行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基础上,结合广东施工环境特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一般规定、安全要点、安全设施三个方面,按照工序流程编写条文,体现安全防护标准化、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对现场安全主要要素的管控,以期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本质安全”能力,为实现“平安交通”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技术指南》分通用篇和专业篇,共十九章,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公路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
最新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名师优质资料G205线改造示范工程系列文件(06)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试行)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analysisof Highway Maintenance in Guangdong Province河源市公路局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6月前言为适应广东省公路养护发展的需要,提高路面养护工程质量,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G205国道改造(养护)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及广东省G205国道改造(养护)示范工程实施标准(试行)的通知)(粤交基[2012]792号),我厅组织有关单位结合当前先进的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及G205国道改造相关经验,编制了《广东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技术指南》,供广大使用者参考。
本指南根据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基本建立国省道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系”的要求,结合广东省科学化决策实施情况,明确了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的工作要求和流程,逐步建立了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和资金需求、投资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初步实现在最佳时间对最需要实施养护的路段,采取最恰当的养护措施。
对加强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逐步提升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路况水平,促进我省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指南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养护决策分析以及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建立等内容。
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及时与主编单位(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9号,邮编:100029,电话:,E-mail:zhanghai@),以便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河源市公路局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公高科养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数据采集 (5)3.1 一般规定 (5)3.2 基础数据采集 (5)3.3 路况数据采集 (7)4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12)4.1 一般规定 (12)4.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分析 (12)5 养护决策分析 (15)5.1 一般规定 (15)5.2 养护标准 (16)5.3 分析模型 (17)5.4养护规划分析 (23)5.5 养护建议计划 (26)6 公路全资产管理平台建立 (41)6.1 一般规定 (41)6.2 平台构成 (42)1 总则1.0.1 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公路养护科学化决策体系建设要求,制定本指南。
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43-44页梁板运输安装1、架桥机应使用定型产品。
2、预制梁板未达到规定强度不得进行场内搬运;后张法预制梁在孔道压浆完成后,压浆体未达到规定强度不得进行移动和吊装。
3、梁板运输过程中后支点不应离梁端超过1.5m,防止后支点外梁板悬臂过长,导致梁板出现结构性损伤。
4、为了保证桥面整体化层的厚度,梁板架设前监理测量工程师应对桥梁支座垫石的标高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才允许架设。
5、梁板安装前应在盖梁顶面弹线确定梁板安装位置,确保梁板安装定位准确,同时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严格控制伸缩缝位置宽度。
6、架梁后应立即进行支座检查,可采用铁锤敲击支座侧面支座的方法检查,对脱空的支座应加垫钢板,钢板必须经过防锈处理;对于横、纵坡较大的桥段,梁板安装时应注意检查支座的侧向变形。
7、防震锚栓钢筋预埋位置要准确,在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必须对每个锚栓筋的位置用钢尺以仪器测定的基准点进行量测复核,或用仪器阻隔量测复核,严禁以相邻的锚栓筋位置量测定位新的锚栓筋位置,以防误差累计。
如有防震锚栓钢筋位置不准确造成梁板无法架设时,应割掉锚栓后重新植筋。
8、T梁安放后,严禁无侧向支撑而单独放置于墩上。
47-50 页桥面系5.7.1 桥面系整体化施工5.7.1.1 设备要求必须配备高压水枪、振动棒、平板振动器(功率不小于2.2kw)、振动梁、滚筒、铝合金刮尺、工作过梁、拉毛刷等。
5.7.1.2 管理措施1桥面标高控制、布点位置及点数应能充分反映梁板安装的实际情况,应将测设成果报总监办复核,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桥面整体化层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和最小厚度要求。
2、针对桥面板、现悬浇箱梁顶板的标高、平整度控制不理想,表面浮浆厚、局部混凝土不密开裂等问题。
要求严格控制水灰比,提高标号带的密度、刚度和精度,重视养生,并严守设备的准入制。
3、重视养生工作,应优先采用喷洒养护剂并覆盖土工布等吸水覆盖物养生模式,并写入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