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结构化分析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0.71 MB
- 文档页数:128
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三版)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软件项目管理概述一、填空题1、实现项目目标的制约因素有(项目范围)、(成本)、(进度计划)、(客户满意度)等。
2、项目管理包括(启动过程组)、(计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控制过程组)、(收尾过程组)5个过程组。
二、判断题1、搬家属于项目。
(对)2、项目是为了创造一个唯一的产品或提供一个唯一的服务而进行的永久性的努力。
(错)3、过程管理就是对过程进行管理,目的是要让过程能够被共享、复用,并得到持续的改进。
(对)4、项目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对)5、日常运作存在大量的变更管理,而项目基本保持连贯性的。
(错)6、项目开发过程中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资源.(错)三、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是项目与日常运作的区别的是(C)A. 项目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日常运作是通过效率和有效性体现的。
B. 项目是通过项目经理及其团队工作完成的,而日常运作是职能式的线性管理。
C.项目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来完成,而日常运作的完成无需特定专业知识。
D.项目是一次性的,日常运作是重复性的.v2、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项目的特征(C)A.运用进度计划技巧B.整合范围与成本C.确定期限D.利用网络进行跟踪3、以下都是日常运作和项目的共同之处,除了(D)A.由人来做B.受限于有限的资源C.需要规划、执行和控制D.都是重复性工作4、项目经理的职责不包括(D)A.开发计划B.组织实施 C.项目控制 D.提供资金5、下列选项中属于项目的是(C)A.上课B。
社区保安C.野餐活动D。
每天的卫生保洁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A.一个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周期不限 B.一个项目一旦确定就不会发生变更C.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独特性D.项目都是一次性的并由项目经理独自完成7、(B)是为了创造一个唯一的产品或提供一个唯一的服务而进行的临时性的努力。
A.过程B.项目C。
项目群D。
组合8、(B)是一系列伴随着项目的进行而进行,目的是确保项目能够达到期望结果的一系列管理行为。
一、选择题
1.软件管理中,需要对软件进行配置,各阶段文档的管理属于()。
D
A.组织管理
B资源管理
C.计划管理
D.版本管理
2.软件开发的结构化方法中,常用数据字典技术,其中数据加工是
其组成内容之一,下述方法()是常采用编写加工说明的方法。
Ⅰ结构化语言Ⅱ判定树Ⅲ判定表
A.Ⅰ
B.Ⅱ
C.Ⅱ、Ⅲ
D.都是
3.在软件工程实施中,产生软件生命周期的概念是由()。
A.方法论所决定的
B.开发技术划分
C.软件开发规律
D.软件工程管理
二、填空题
1.软件计划包括和两个阶段。
2.软件概要设计的成果是。
3.软件的详细设计,也称模块设计。
它要求设计人员为每一个程序模块确定所使用的,,、输出数据等。
4.结构化分析方法是进行分析的方法。
三、解答题
1.什么是软件的可维护性?可维护性的度量的特性是什么?
2.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一、1.D 2.D 3.A
二、
1.总体设计(或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2.软件设计说明书
3.算法数据结构接口细节和输入
4. 面向数据流
三、
1.软件的可维护性:软件能够被理解、校正、适应及增强功能的容易程度。
可维护性的度量的特性是:可理解性、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
2.(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
(2)利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
(3)建立明确的质量保证工作。
(4)选择可维护的程序设计语言。
(5)改进程序文档。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2、3、4、5章习题与参考答案第2章软件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1.简述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根据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软件生存周期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答案要点: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功能确定、设计、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完善,直至被新的软件所替代,而停止该软件使用的全过程。
国家标准GB8566-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
这几个阶段又可以归纳为3个大的阶段,即软件定义阶段,软件开发阶段和软件运行维护阶段。
2.瀑布模型有哪些特点?对于里程碑,你有哪些认识?答案要点:瀑布模型是一种基于里程碑的阶段过程模型,它所提供的里程碑式的工作流程,为软件项目按规程管理提供了便利。
例如,按阶段制定项目计划,分阶段进行成本核算,进行阶段性的评审等。
这为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
瀑布模型的特点:•阶段性:前一阶段工作完成以后,后一阶段工作才能开始,前一阶段的输出文档是后一阶段的输入文档。
•阶段评审:在每一阶段工作完成后都要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问题,避免后期的返工,如果评审不合格,则不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文档管理:在每阶段都规定了要完成的文档,没有完成文档,就认为没有完成该阶段的任务。
3.试说明原型模型的两种实现方案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情况?答案要点:原型模型在软件分析、设计阶段的应用,用来解决用户对软件系统在需求分析上的模糊认识。
将模拟的手段引入需求分析的初期阶段,通过建立原型缩短用户与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
快速原型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快速原型是用来获取用户需求的,或是用来试探某种设计是否有效。
一旦需求或设计确定下来,原型就将被抛弃。
因此快速原型要求快速构建、容易修改,以节约原型创建成本,加速开发速度。
快速原型往往采用软件生成工具来创建,例如,4GL语言。
⾯向数据流的分析⽅法外部实体位于软件系统边界之外的信息⽣产者或消费者转换变换数据流的处理过程,⼜称泡(bubble )为⼀个或多个转换提供数据源或数据存储服务的缓冲区、⽂件或数据库数据存储在转换之间定向流动的数据项或数据项集合第5章⾯向数据流的分析⽅法⾯向数据流的分析⽅法(dataflow-oriented analysis method )与⾯向对象、⾯向数据的分析⽅法,都是需求建模⽅法。
它们均有⼀组规范的语⾔表达机制,需求分析⼈员⽤来表达⽤户需求、构造软件系统模型。
此外,它们还含有⼀些规则和经验知识,指导分析⼈员提取需求信息,促进⽤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和⼀致化。
⾯向数据流的分析⽅法是结构化分析⽅法系列中的⼀⽀,具有明显的结构化特征。
结构化分析⽅法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但是,直到1979年才由DeMarco 将其作为⼀种需求分析⽅法正式提出。
由此,结构化分析⽅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泛应⽤。
本章主要介绍⼴为使⽤的⾯向数据流的分析⽅法及其需求分析CASE ⼯具。
5.1 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系统就是对数据流进⾏⼀系列加⼯的处理过程,⽽这些加⼯将输⼊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
数据流图就是⽤来刻画数据流和加⼯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
数据字典是与数据流图配套使⽤的,⽤来定义系统中数据元素的有机集合体。
5.1.1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DFD )描述输⼊数据流到输出数据流的转换(即加⼯),⽤于对系统的功能建模。
1.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元素数据流图中的基本图形元素包括:数据流、转换、数据存储以及外部实体,如图5-1所⽰。
数据流、转换、数据存储⽤于构建软件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模型;外部实体表⽰存在于系统边界之外的对象,⽤来帮助我们理解软件系统数据的来源和去向。
图5-1 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元素需要说明的是,DFD 图形元素还可以⽤其他描述符号来表⽰,如⽤圆⾓矩形表⽰转换,⽤开放箭头表⽰数据流等。
第5章例题分析与解答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1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填空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要点是使用___三种基本控制_____结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地构造算法或程序。
2.为了产生结构化的流程图,应由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组合或__完全嵌套___而成。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提倡开发人员的组织形式是___主程序组_____。
4.PAD图是一种由左向右展开的二维树型结构,图中的竖线为程序的____层次线____。
5.在Jackson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引入__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______。
二、选择题1.详细设计与概要设计衔接的图形工具是( B )。
A.DFD图B.SC图C.PAD图D.程序流程图2.结构化程序设计主要强调的是( C)。
A.程序的效率B.程序的执行速度C.程序的易读性D.程序的规模3.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A)。
A.算法B.功能C.调用关系D.输入输出数据4.Jackson方法实现从( A )导出(C )。
A.数据结构B.数据流图C.程序结构D.软件模块层次结构5.在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不采用的描述工具是( D )。
A.判定表B.IPO图C.PAD图D.DFD图三、应用题一个正文文件由若干个记录组成,每个记录是一个字符串。
要求统计每个记录中空格字符的个数及文件中空格字符的总个数。
要求输出数据格式是每复制一行字符串之后,另起一行印出上一行字符串空格字符的个数,最后一行印出空格字符总个数。
答案:一、填空题1.三种基本控制结构2.完整嵌套3.主程序员组4.层次线5.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二、选择题1.B2.C3.A4.AC5.D三、应用题图5-1图5-2<>第5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1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名词解释1.结构化程序设计2.PAD3.PDL4.结构冲突5.对应关系二、填空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用___三种基本控制结构___构造程序。
1.下列所述不是软件特点的是(A)A.软件是有形的B.软件不存在磨损和消耗问题C.软件开发成本高D.软件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2.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B.其他工程学科的影响C.软件危机的出现D.计算机的发展3.以下(C)不是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A.开发的软件不满足用户的需要B.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C.开发的软件价格便宜D.开发的软件可靠性差4.软件工程的目的是(C)A.建造大型的软件系统B.开发的软件可维护性差C.软泥吉安质量的保证D.研究软件开发的远离5.下列所述不是软件组成的是(D)A.程序B.数据C.界面D.文档6.下列对“计算机软件”描述正确的是(A)A.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B.不能作为商品参加交易C.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D.之存在语计算机系统工作时7.软件工程的方法的产生源于软件危机,下列(D)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内在原因A.软件的复杂性B.软件维护困难C软件成本太高. D.软件质量难保证8.软件工程方法的提出源于软件危机,其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的(D)问题A.软件危机B.质量保证C.开发效率D.生产工程化9.软件工程学中除重视软件开发的研究外,另以重要组成内容是软件的(A)和过程改进A.项目管理B.成本核算C.人员培训D.工具开发10.软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技术和项目管理等方面内容,下述内容中(D)不属于开发技术的范畴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工程环境D.软件工程经济二、填空题1.软件工程的目的是成功的建造大型的软件系统,主要内容是开打软件开发技术、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质量管理。
2.螺旋式开发模型主要是针对风险比较大的项目而设计的3.由于软件产生的复杂性和高成本,使大型软件产生出了很多问题,即出现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正是为了克服它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及相关方法和技术。
4.增量模型假设需求可以分段,成为一系列增量产品,每一增量可以分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