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换药
- 格式:ppt
- 大小:7.49 MB
- 文档页数:40
外科伤口换药教案(最全版)病毒性感染等需要特殊处理。
3)注意保持伤口周围的无菌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4)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卫生,避免自我污染。
3.换药步骤:1)准备换药所需物品,包括无菌手套、无菌巾、无菌敷料等。
2)进行手卫生和穿戴无菌手套。
3)用无菌巾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污染。
4)用无菌巾或无菌棉球清洁伤口,去除分泌物和异物。
5)若有引流管,需检查引流情况并清洁引流管口。
6)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固定好患部。
7)清理操作区域,做好无菌物品的处理。
20分钟二)操作演示:1.换药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物品,穿戴好无菌手套。
2.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无菌巾清洁伤口周围皮肤,避免污染。
3.清洁伤口:用无菌巾或无菌棉球清洁伤口,去除分泌物和异物。
4.包扎伤口: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无菌敷料进行包扎,固定好患部。
5.清理操作区域:清理操作区域,做好无菌物品的处理。
20分钟三)讨论及总结:1.讨论切口感染的处理原则及引流方式的应用。
2.总结换药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3.答疑解惑。
20分钟外科伤口换药教学计划目的与要求:1.严格掌握外科操作的无菌原则,掌握无菌切口的换药技术;2.熟悉判断切口感染的程度,以及切口感染不同情况的相应处理原则;3.了解各种引流方式的应用和换药方法。
参加人员:一年级规培医师准备工作:1.准备多媒体教材,包括换药操作步骤的PPT、操作视频和模拟人;2.带教老师需准备无菌物品和清洁用品,以及提前了解换药操作的要点和关键点。
教学内容:一、PPT教学:1.换药的目的和适应症;2.无菌原则和换药步骤。
二、操作演示:1.换药前的准备;2.用无菌巾清洁伤口周围皮肤;3.用无菌巾或无菌棉球清洁伤口;4.选择合适的无菌敷料进行包扎;5.清理操作区域。
三、讨论及总结:1.讨论切口感染的处理原则及引流方式的应用;2.总结换药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3.答疑解惑。
时间分配:总时间:60分钟PPT教学:20分钟操作演示:20分钟讨论及总结:20分钟改写后的文章更加清晰明了,删除了无关紧要的段落,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使得文章更加易于理解。
外科换药流程
外科换药是指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伤口处理,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和促进愈合。
正确的外科换药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外科换药的具体流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手部消毒。
在换药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以保证操作的无菌环境。
消毒后,戴上手套,避免手部对伤口造成
二次污染。
接着,擦拭伤口周围。
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保持伤口周围的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然后,小心取下原有敷料。
在取下原有敷料时,要小心轻柔,
避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伤害。
如果敷料粘连在伤口上,可以用生理
盐水浸泡敷料,使其松动,然后轻轻取下。
接下来,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医用碘伏清洁伤口,去除伤
口表面的血块和分泌物,保持伤口的干净。
然后,进行消毒处理。
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碘伏或
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接着,进行换药。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换药,将敷料覆盖在伤口上,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最后,固定敷料。
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好敷料,避免敷料松动或脱落,保护伤口不受外界污染。
在整个外科换药流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伤口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总之,正确的外科换药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伤口的清洁和愈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外科换药是指在外科手术后或创伤伤口治疗过程中,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的操作。
正确的外科换药操作流程对于伤口愈合和感染预防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外科换药的详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外科换药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械,如消毒纱布、医用酒精、碘伏、手套、外科手术刀等。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包括询问患者过敏史、观察患者伤口情况等。
2. 洗手消毒。
进行外科换药操作前,医护人员必须进行洗手消毒。
首先用流水洗净双手,然后涂抹医用洗手液进行搓洗,注意搓洗时间和力度,确保双手每个部位都受到充分清洁。
之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毛巾擦干双手,最后进行手部消毒。
3. 伤口处理。
在进行外科换药时,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处理。
用医用酒精或碘伏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净无菌。
然后用消毒纱布轻轻擦拭伤口,清除伤口表面的分泌物和残留物。
4. 更换敷料。
在伤口处理完毕后,需要更换敷料。
首先要戴好手套,然后小心地将旧的敷料取下,注意不要拉伤伤口。
接着用生理盐水或碘伏对伤口进行冲洗,确保伤口内部的清洁。
然后用消毒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周围的水分,再将新的敷料贴上,注意贴敷料的时候要避免空气进入伤口。
5. 敷料固定。
更换敷料后,需要将敷料固定在伤口上。
可以使用伤口胶布或绷带进行固定,确保敷料不会松动或脱落。
固定时要注意力度,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6. 清理工作。
外科换药操作完成后,要对工作台、器械和废弃物进行清理。
将用过的器械放入指定的消毒器皿中进行消毒,清洁工作台和周围的环境,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7. 记录和观察。
外科换药操作完成后,要对换药的过程进行记录,包括换药的时间、伤口情况、使用的药品和器械等。
同时要对患者伤口进行观察,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有无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以上就是外科换药的操作流程,正确的外科换药操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外科换药要点及注意事项
外科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去除坏死组织、清洁创面、引流通畅以及促进组织生长。
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无菌原则、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保持、促进肉芽生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原则。
换药的基本技术包括树立无菌观念、解除敷料的方法、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创面及四周皮肤的消毒方法、包扎固定方法以及污物敷料的处理。
在换药前,需要充分了解伤口的情况,包括部位大小深浅、伤腔内填塞纱布的数量、引流物有无及是否拔除或更换、是否需要扩创或冲洗以及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
同时,需要检查所需的敷料器械药品等是否齐备,对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以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和预备。
在无菌预备方面,一般换药要求在晨间护理或换药室清洁工作后半小时进行,最好能在换药室换药。
戴好口罩帽子,把患者请到换药室,观察伤口情况,评估需要的器械和敷料的数
量、种类,然后去洗手后,预备换药的物品。
操作时,需要用镊子取内层,若粘住可用盐水棉球湿润后揭开。
两把镊子,一把接触皮肤,一把接触辅料。
左手持另一把无菌镊子将药碗内的碘伏棉球传递给右手的一把镊子操作,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
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洗,化脓创口,由外向创缘擦试。
消毒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然后由内向外回字型消,酒精两遍以上,范围要超过盖的纱布。
盖纱布光面朝下,盖八层纱布以上,粘胶布要顺皮纹方向且垂直纱布粘,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中间一条。
最后洗手。
在换药频率方面,需要先干净后污染,先简单后复杂。
对于一个病人多个伤口也是如此。
外科换药原则
外科换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无菌原则:在换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以防止伤口感染。
2. 清除失活坏死组织:换药时需要清除伤口表面的失活坏死组织,以促进伤口愈合。
3. 保持、促进肉芽生长:换药时需要注意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以加快伤口的愈合。
4. 促进伤口愈合:换药时需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药物和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
除了以上原则,外科换药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换药间隔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创面感染和坏死组织溶脱的情况而定,以不引起创面分泌物蓄积,又不干扰组织修复为原则。
2. 如果考虑伤口有感染可能,分泌物较多,应每天换药1次,酌情延迟拆线。
3. 对于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一次。
4. 对于严重感染或置管引流的伤口等,应根据其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总之,外科换药的原则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清除失活坏死组织,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和伤口愈合。
同时需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换药间隔时间和使用的药物及敷料。
第1篇实验名称:外科换药操作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外科换药室实验目的:1. 掌握外科换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2. 了解不同类型伤口的换药方法。
3. 熟悉换药过程中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实验材料:1. 伤口敷料(无菌纱布、无菌棉球、无菌生理盐水等)。
2. 换药器械(镊子、剪刀、消毒液等)。
3. 患者伤口。
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隔离衣等,确保操作环境清洁、无菌。
2. 患者准备: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伤口。
3. 伤口评估:观察伤口的形状、大小、深度、出血情况、感染程度等。
4. 无菌操作:使用无菌镊子取无菌敷料,避免触碰无菌物品。
5. 换药步骤:a. 清洁伤口: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轻轻湿润伤口周围皮肤,去除污垢。
b. 撤除旧敷料:用无菌镊子轻轻将旧敷料从伤口边缘开始逐渐撤除,避免损伤伤口。
c. 观察伤口: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轻轻压迫止血。
d. 换新敷料:用无菌镊子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确保覆盖面积适中。
e. 固定敷料:使用无菌胶带固定敷料,确保敷料不脱落,避免污染。
6. 结束工作:清洁双手,整理用物,记录换药情况。
实验结果:1. 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未发生交叉感染。
2. 换药过程中,伤口出血得到有效控制,伤口状况得到改善。
3. 患者对换药操作表示满意,未出现不适。
实验讨论:1. 外科换药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2. 无菌操作是外科换药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3. 伤口评估对于选择合适的换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应根据伤口类型、感染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换药方案。
4. 在换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外科换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了解了不同类型伤口的换药方法,熟悉了换药过程中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外科换药换药又名交换敷料,是外科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表面看来,换药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机械性工作,而是需要灵活掌握的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祛除病因、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机体修复能力,使伤口早日愈合。
一、换药目的1.了解和观察伤口情况,以便进行及时的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脓液,减少细菌繁殖和分泌物的刺激。
3.去除不利或有碍于愈合的环境,创造新的有利于愈合的条件。
4.保护伤口,防止细菌侵入。
5.固定患部、让局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
二、换药的适应症1.外科缝合伤口到了拆线时间、需拆线者。
2.创口脓液需清除者。
3.敷料移位或脱落造成伤口暴露者。
4.外阴部伤口被便湮污染敷料者。
5.创口引流需移动或除去者。
6.创口有出血者现象者。
7.肠瘘、人工肛门排除物过多者。
8.患者浮肿、有受压现象者。
9.对局部情况不明或需要观察和检查者。
10.化脓性伤口、引流及有感染的伤口需要清洁、帮助伤口加快愈合行常规换药者。
三、换药前准备1.患者方面1)思想准备:让患者了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解除不必要的恐惧和顾虑,争取患者的合作。
2)换药时体位:根据换药部位决定。
总的原则是:患者舒服、伤口显露、便于操作、光线充足。
3)环境控制:谢绝一切非有关人员参观换药;尽量避免患者直接面对创口,减少污染和增加患者的心里负担。
2.换药者的准备1)确定换药时间:换药时间可以根据患者和换药者的时间而定。
要绝对避免与患者进、家属探视、责任护士晨间护理、环境保洁相冲突。
2)计划换药计划次序、避免交叉感染:先换无菌切口、后换感染伤口;先换缝合伤口、后换开放伤口;先换感染轻者、后换感染重者;先换一般感染、后换特殊感染。
换药前必须全面了解所换伤口的情况,以便准备适当的敷料。
3)个人准备:清洁个人卫生,戴好帽子、口罩。
强调剪断指甲、保持甲沟整齐;帽子遮盖全部头发;口罩盖住口鼻。
重感冒和患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不能参与换药。
委托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地址:(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受托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地址:(地址)联系电话:(联系电话)鉴于委托人(以下简称“甲方”)与受托人(以下简称“乙方”)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甲方现委托乙方代为处理以下事务,双方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以资共同遵守。
一、授权事项1. 甲方授权乙方全权代表甲方,就以下事务与第三方进行协商、谈判、签署合同等一切必要行为:(1)甲方拥有的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的授权、许可、转让等事宜;(2)甲方拥有的产品、技术、服务等业务的推广、销售、合作等事宜;(3)甲方与第三方之间涉及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的签订、履行等事宜;(4)甲方在授权范围内所需的其他事务。
2. 乙方在授权范围内,有权以甲方的名义,代表甲方与第三方进行协商、谈判、签署合同等一切必要行为。
二、授权期限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授权期限为____年。
授权期限届满或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解除后,乙方应立即停止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并退还甲方提供的所有资料。
三、保密条款1. 乙方在授权期间,对甲方提供的信息、资料等,负有保密义务,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2. 乙方在授权期间,不得利用甲方提供的信息、资料等从事与甲方利益相冲突的活动。
四、违约责任1. 若乙方违反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的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若甲方违反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的规定,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其他1. 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 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3. 本独家授权书委托书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解除,甲乙双方应提前____天书面通知对方。
甲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日期:。
简述外科换药的操作方法外科换药是指在进行手术或创伤处理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更换敷料的一种操作方法。
换药的目的是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无菌,并加速伤口愈合。
外科换药的操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准备:换药前需要洗手,戴好手套,并准备好所需要的消毒物品和敷料,如消毒水、纱布、医用胶布等。
2. 切除旧敷料:首先要轻轻拆除伤口周围的固定胶布或绷带,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然后使用医用剪刀或镊子小心地剪除旧敷料。
3. 清洁伤口: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可以溶解污秽物,消除细菌,预防感染。
使用注射器或棉球等小心地冲洗伤口,注意不要引起患者疼痛或二次伤害。
4. 消毒伤口:使用消毒物品消毒伤口。
消毒剂可以选择碘酒、碘伏、酒精等,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当的消毒剂。
消毒剂应涂抹在伤口四周的正常皮肤和伤口表面,但不要直接涂抹于伤口深处。
5. 涂抹药膏:根据需要,可以在换药后涂抹一些药膏或药物,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如抗菌药膏或疗伤药膏等。
这一步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6. 覆盖敷料:在清洁和消毒完伤口后,用纱布将伤口包扎起来。
纱布应足够大以覆盖整个伤口,并且要紧密、平整地固定。
可以使用一些固定胶布或绷带来固定纱布,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伤口的血液循环。
7. 固定敷料:固定敷料是为了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防止外界的细菌污染,并稳定伤口,防止伤口的重新打开。
可以使用透明敷料、透气敷料、医用胶布等进行固定。
8. 观察伤口:换药后,需要仔细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有过度脓性分泌物、伤口红肿、疼痛明显等不良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
上述步骤是外科换药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根据伤口的不同性质,换药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如在换药中可能需要进行冲洗创面、剪除坏死的组织、拔除纱布等。
如果伤口的情况复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药。
总之,外科换药是一项需要细心和专业知识的操作。
在进行换药前,需要评估伤口的情况,并根据伤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敷料和消毒药物。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外科换药是指将患者术后的创面进行换药操作。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下面是一篇关于外科换药操作流程的700字的文章。
外科换药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患者的身份确认: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确认患者的身份。
2.洗手消毒:佩戴无菌手套后,将双手伸入洗手液中,按照洗手标准的要求彻底清洗双手。
3.准备药品工具: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品和器械,包括创口消毒液、纱布、止血带等。
二、操作步骤1.解开固定物:小心解开固定患者创面的绷带或胶布,防止弄伤患者。
2.清洗创面:用生理盐水或创口消毒液清洗创面,将附着在创面上的血液、分泌物等清除干净。
3.止血带的使用:根据需要,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避免创面出血。
4.干燥创面:使用纱布或无菌棉球轻轻擦拭创面,使其干燥。
5.涂抹药物:根据医嘱,在创面表面涂抹适当的药物,促进创面愈合。
6.覆盖敷料:根据创面的大小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确保创面的保护和清洁。
7.固定敷料:使用绷带或胶布固定敷料,防止敷料松动或滑脱。
8.整理床单、环境:换药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周围的床单和环境整理干净,保持整洁卫生。
三、注意事项1.换药前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避免出现操作错误。
2.换药操作要轻柔、细致,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或不适。
3.换药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引起创面感染。
4.换药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5.在换药过程中,要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需求,合理使用镇痛药。
6.换药后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换药情况,以便后续治疗和观察。
外科换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只有通过规范、细致的操作,才能确保患者创面的清洁和愈合,有效预防感染并提高手术的效果。
因此,护士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同时,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护理服务。
外科换药的原则和步骤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外科换药那点事儿。
一、换药原则。
1. 无菌原则。
这可是重中之重哦。
换药的时候就像进入了一个无菌的小世界,咱们得保证所有接触伤口的东西都是无菌的。
像换药的镊子啊,纱布啊,都得是经过严格消毒的。
要是不小心把细菌带到伤口里,那伤口就可能发炎、化脓,就像小怪兽入侵了一样,可麻烦啦。
2. 换药时间。
这个也很有讲究呢。
不是想啥时候换就啥时候换的。
一般清洁伤口可以2 - 3天换一次药。
要是污染的伤口,可能就得换得勤快点啦,有时候一天就得换一次。
这就好比不同的花需要不同的浇水频率一样,伤口不同,换药的时间间隔也不同。
3. 避免交叉感染。
给不同的患者换药的时候,可不能马虎。
换完一个患者的药,镊子、剪刀这些工具一定要好好消毒,不能把这个患者的病菌带到另一个患者身上。
这就像咱们不能把自己的小感冒传给小伙伴一样。
二、换药步骤。
1. 准备工作。
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像换药碗、镊子、纱布、碘伏或者酒精这些。
就像做饭前把食材和调料都准备齐全一样。
然后找个干净、光线好的地方,让患者舒舒服服地躺着或者坐着。
2. 去除旧敷料。
轻轻地揭开伤口上的旧纱布。
要是纱布粘在伤口上了,可不能硬扯哦,那得多疼呀。
可以先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然后再慢慢揭开,就像温柔地叫醒一个小宝贝一样。
3. 观察伤口。
这时候要仔细看看伤口的情况啦。
看看有没有红肿、渗液、化脓这些。
如果伤口长得不错,就像小嫩芽茁壮成长一样,那心里就踏实多啦。
要是伤口不太好,也别慌,咱们还有办法呢。
4. 消毒伤口。
用碘伏或者酒精棉球从伤口的中心向外轻轻擦拭。
这个动作要轻柔又仔细,就像给伤口做一个温柔的清洁SPA。
消毒的范围要比伤口大一点,把周围可能存在细菌的地方都消灭掉。
5. 覆盖新敷料。
最后呢,把干净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用胶布固定好。
不过胶布可不能贴得太紧,不然患者会不舒服的。
就像给伤口穿上一件合适的小衣服,既保暖又舒服。
好啦,宝子们,外科换药大概就是这样啦。
外科换药一、目的通过交换敷料,达到消除局部不利于愈合的因素,促使伤口早日愈合。
换药是处理伤口和创面的必要措施,影响着整个修复过程,常常易被医务人员疏忽,值得强调其重要性。
二、适应证1. 外科手术后伤口拆线;2. 需松动或拔除引流;3. 伤口有出血、渗血、脓液需清除;4. 观察皮肤血液循环情况,如皮瓣、皮管远端血运,肢体末端血运等;5. 皮肤扩张器置入术后需打水。
三、外科换药基本原则1. 除隔离伤口或不能行动的患者外,均应在换药室换药。
2. 必须在病房换药者,应在病室进行清洁护理之前换药。
3. 换药前先了解患者伤口情况,以充分准备好敷料用具,避免往返无效劳动。
4. 换药医师当天有无菌手术时,术前不允许给感染伤口换药,防止交叉感染,应放在术后进行换药。
5. 严格无菌操作,换药的顺序应为:无菌伤口→普通有菌伤口→严重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
每次换药后要泡手。
6. 动作轻巧,减轻患者痛苦,先湿敷,不要硬拉,保护健康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
7. 汽油或松节油去除胶布印迹。
四、换药注意事项1. 换药者戴口罩帽子,准备两个换药碗,一个放无菌敷料,一个放脏敷料。
换下的敷料不得放在病人床上。
换药完毕保持病床或换药室清洁,污染敷料放入污物筒内2. 拆除后的线头、引流管等不要随地乱丢,对拔除的引流物检查是否完整,数目是否正确。
3. 换药时一般不允许病人家属在场,以免紧张,发生意外。
4. 特殊细菌感染的伤口,换下的敷料要特殊处理,如绿脓杆菌、气性坏疽、破伤风等。
五、拆线的时间1. 头、面、颈部的伤口,一般术后3— 5天。
2. 胸、腹、四肢切口,术后7—10天。
3. 伤口张力大(如供皮区,瘢痕切除缝合)的切口,可推迟到10—14天。
先间断拆,隔日全部拆除。
也可拆线后用蝶性胶布减张。
4. 局部血循环差的伤口,如瘢痕、局部做放射治疗的伤口,均应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六、外科伤口感染的处理1. 一期缝合的无菌伤口,病人无特殊不良反应,敷料不必更换,保持敷料的清洁和干燥直到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