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70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南通市通州中医院陈勇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换药目的1、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2、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脓液和分泌物,保持伤口引流通畅;3、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总的目的: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换药指征1、缝合伤口到期需要拆线者;2、伤口放置引流,需要松动或拔除者;3、伤口有渗出、出血征象者;引流液、渗出液、血液湿透敷料者;4、原有敷料移动或脱落;5、术前需要清洁创面和消毒皮肤者;6、需要观察和检查局部情况者。
换药次数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 天后第一次换药;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 次;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等,应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必要时可一日多次。
伤口分类清洁伤口:指未受细菌沾染的伤口,此伤口经过正确处理,一般都能达到一期愈合。
污染伤口:指沾有细菌,但尚未发展成为感染的伤口,一般认为伤后8小时之内处理者属于此类伤口。
污染伤口的处置要进行清创,使其转变成或接近于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感染伤口:指伤口被细菌污染严重,伤口已发生细菌感染;有较多分泌物、脓液或坏死组织。
感染伤口只能通过换药,达到二期愈合。
伤口愈合分期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换药用品换药器械:1、持物钳、长镊;2、换药碗或弯盘;3、短镊;4、血管钳、手术剪、探针等。
各种敷料:纱布、棉垫、新型敷料等常用药品及引流物消毒用品 1、酒精:酒精又叫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表皮完整的伤口可以用酒精换药,如果表皮破损就不能用酒精(或者粘膜消毒应忌用酒精),一般选用碘伏。
消毒原理: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换药和拆线技巧操作流程换药和拆线技巧操作流程序号:一、引言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换药和拆线是常见的操作,对于伤口的愈合和病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和规范地执行这些操作流程,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
本文将介绍换药和拆线的技巧操作流程,并分享一些相关的观点和理解。
序号:二、换药技巧操作流程换药是指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消除感染的风险。
下面是换药的技巧操作流程:1. 概述伤口情况:在换药之前,先概述伤口的位置、大小、愈合情况以及任何异常迹象。
这有助于确定换药的频率和选择合适的敷料。
2. 准备工作:洗手并戴好手套,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工具和敷料。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将药物或消毒液置于易于取用的位置。
3. 清洁伤口:用温盐水或人工洗伤液清洁伤口,去除伤口表面的污物和分泌物。
使用无菌纱布小心地擦拭伤口,从伤口中心向外侧,以避免感染。
4. 干燥伤口:用吸水纱布或吸水棉球轻轻拍干伤口,确保伤口周围干燥。
可使用纱布垫住伤口,以吸收任何进一步的分泌物。
5. 敷料选择:根据伤口的类型和状态选择合适的敷料。
对于干性愈合的伤口,可以选择无菌纱布;对于较大的深度伤口,可以使用吸附性敷料。
6. 敷料固定:将敷料放置在伤口上,并使用无菌自粘绷带或布带固定。
在固定敷料时要注意松紧度,以保证适当的通气性和血液循环。
序号:三、拆线技巧操作流程拆线是指将已经愈合的伤口上的缝线取出,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避免导致感染。
下面是拆线的技巧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洗手并戴好手套,准备好所有需要的工具,包括剪线器、拆线针和消毒剂。
2. 概述伤口情况:在拆线之前,先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和任何异常迹象。
确保伤口已经完全愈合,不再需要缝合线的支撑。
3. 消毒伤口:用消毒液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不要使消毒液溅入伤口内。
4. 剪断缝线:用剪线器剪断缝线的一端,并用拆线针轻轻挑起其余部分。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1. 打结【结的种类】a)单结:为基本结,是各种结的基础。
打结时只绕一圈,易松脱、不牢固。
b)方结:由两个方向相反的单结组成。
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结。
c)三重结: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单结,即由三个单结组成。
d)外科结:将第一个单结的线圈绕圈两次,再打第二个单结。
【打结方法】(1)单手打结法:分左手和右手单手打结法,特点为简便迅速,故常用。
(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故,但速度较慢。
除用于一般方结外,还可用于深部组织或组织张力较大的缝合结扎。
(3)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术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过短时。
【注意事项】1)第一个结和第二个结的方向必须相反,否则易打成假结而滑脱。
2)三点一线:打结过程中,两手用力应均匀,两手用力点应与结扎点在一条直线上,否则易造成滑结。
3)在打第二个结时,为防止第一个结松开,必要时可由助手用无齿镊或血管钳将第一个结压住,待第二个结收拢时将无齿镊或血管钳移去。
2.剪线四字诀:“靠、滑、斜、剪”。
即剪刀尖部稍张一小缝,必要时可以用左手托住线剪,将剪刀近尖端顺着缝线向下滑至线结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适当的角度,然后将缝线剪断(见下图)。
一般来说,倾斜45°左右剪线,遗留的线头较为适中(2~3mm)。
角度越大,留线越长,角度越小,留线越短。
所要注意的是在深部组织结扎、较大血管结扎和肠线或尼龙线所做的结扎,线头应稍留长些,如丝线留2~3mm,钢丝线留5~6mm,肠线或尼龙线留5~10mm为宜,皮肤缝线留5~8mm 以便于拆线。
线头过短的线结易于滑脱,而线头过长就会导致组织对线头的异物反应。
3.拆线只有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应结合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的年龄及营养状况、切口的大小与张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来决定。
一般头、面、颈部伤口4~5天,下腹部和会阴部6~7天,胸、上腹、背、臀部伤口7~9天拆线,四肢伤口l0~12天拆线(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时间),减张伤口l4天拆线。
目录一、换药术 (2)二、拆线 (5)三、清创术 (8)四、急救止血法. (9)五、腹膜腔穿刺术. (10)六、胃插管术. (12)七、气管切开术. (13)八、胃肠减压术. (15)九、清创缝合术. (16)十、胸腔闭式引流术. (19)十一、骨牵引. (22)十二、皮牵引. (23)十三、石膏固定. (24)十四、小夹板的制作和应用. (25)十五、外固定架技术. (28)十六、内固定技术. (29)十七、关节穿刺及引流. (31)十八、局部注射疗法. (32)、换药术【适应症】1.手术、创伤、烧烫伤、感染。
2.术后复查、引流管、造瘘口。
【术前准备】1.换药前应事先了解伤口情况,以便按伤口情况准备应用的器械、敷料及药品等。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争取病人及家长配合。
3.准备换药包、有时根据伤口创面的具体情况,还要准备引流条(管)、无菌剪刀、探针和必须的外用药、绷带、腹带或宽胶布等。
4.洗手、戴帽子、口罩。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为保护隐私可用屏风遮挡。
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
2.用手取外层敷料固定物,使用消毒镊子揭去内层敷料,揭取方向与伤口纵向一致。
如分泌物干结粘着敷料,可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湿润后再揭下。
3.观察伤口周围皮肤、肉芽组织生长及伤口情况。
如伤口创面出现感染或疑似感染分泌物时,应及时送检做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4.根据伤口、创面情况选择不同的敷料和换药的溶液进行相应处理。
清洁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污染伤口应由外向内消毒范围》15cmo有坏死组织或异物的应进行清理。
清理后再消毒5.创面处理完毕,覆盖无菌干纱布,胶布粘贴固定。
创面大,渗2 遍,2 遍。
液多的创口,可加用棉垫,必要时用引流物,若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或头套包扎。
6.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7.分类处理医疗废物,污染的纱布、敷料应放入污物桶或弯盘,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