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的测绘及草图绘制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20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参考学时:144学时(18周*8节)学分:5学分前修学习领域:《职业认知》、《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后续学习领域:《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机械基础与机械加工》、《(UG)产品造型与设计课程标准》、《机械产品质量控制》、《数控车床操作与加工》、《数控铣床操作与加工》等。
1.课程性质:《机械识图与零件测绘》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技术基础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等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实习等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
2.学习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中技术信息的图样表达问题,以及与图样绘制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问题。
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掌握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方法和技能。
学生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应达到如下要求:知识目标2.1.1.掌握制图国家标准与基本规定。
2.1.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基本形体的表达。
2.1.3.掌握组合体的表达。
2.1.4.掌握轴侧图的形成及绘图方法。
2.1.5.掌握机件的视图、剖视图、截面图等表达方法。
2.1.6.掌握生产中常见五大类零件的正投影图样表达。
2.1.7.掌握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
.能力目标2.2.1.能正确选择、使用常用绘图工具。
2.2.2.能手工绘制机械图样。
2.2.3.能识读及绘制车削类、铣削类、机械类等典型零件。
2.2.4.能对生产图样中零部件的尺寸、技术要求进行标注及识读。
2.2.5.能绘制并读懂各类标准件、常用件的连接图及齿轮啮合图,能正确选用标准件和常用件。
《机械制图》零件测绘指导书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景龙随着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有人认为手工绘图没用了,恰恰相反,手工绘图是基础,必不可少. 为了巩固手工绘图和为机械零件课程设计打基础,还要进行零部件测绘。
测绘图,是一种不 用尺规徒手画成的图样,也叫草图,它是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重要依据。
一.测绘图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在测绘图上,必须完备地记入尺寸、所用材料、加工面的粗糙度、精度以及其他必要的 资料。
一般测绘图上的尺寸,都是用量具在零、部件的各个表面上测量出来。
因此,我们必须熟悉量具的种类和用途。
最常用的量具有钢板尺和卡钳。
如下图1所示,用内、 外卡钳与钢板尺相配合来测量壁厚,钢板尺所测尺寸可以 直接在钢板尺的刻度上读出。
卡钳以外卡钳和内卡钳用得最广。
外卡钳用来测量零 件的轴径(图2a );内卡钳用来测量孔径(图2b )。
这两 种卡钳所量得的尺寸,可把卡脚的量距移到钢板尺上读出。
图3是一种两用卡钳,用它来测量零件的外径和内径都非常方 测量长度便。
因为卡钳上下两幅卡脚的长度相等的,所以用内(外)卡钳量出的内(外)径尺寸, 就等于外(内)卡钳在钢板尺上所量的距离。
在测量孔壁的尺寸时,使用两用卡钳来量比较 方便。
壁厚的尺寸也可用内卡钳量,如图3所示。
所量的尺寸减去钢尺的读数,就是壁厚的 尺寸。
如图4所示是同边卡钳,一般用来测量塔轮和阶台轴的各段长度;也可用来测量两孔 的中心距。
以上所说的量具使用及测量方法都比较简单。
但精度不高。
如果要求测量的精度很高, 就需要用精密的量具或者卡尺。
如图5 是一种常用的公制卡尺(又叫游标卡 尺),由钢尺和卡钳联合组成。
这种卡尺 有两副卡脚(量脚),下方的卡脚用来测 量零件的厚度和外径等,上图1 钢板尺和卡钳 图2 内卡钳与外卡钳测量法图 3 两用卡钳 图4 同边卡钳方的卡脚除了能测量零件的外径外,还可以用来测量零件的内径或沟槽的宽窄。
卡尺主尺图5 游标卡尺的刻度为,每厘米刻成10格,每格1毫米;副尺(2〉(又叫游标尺)的全长50个格等于主尺49格的长度,也就是说每一格等于1/50 *49毫米。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图测绘(绘图)实训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研室2017年6月6日《机械制图》测绘(绘图)实训方案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一、实训说明《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课程,且实践环节对课程的学习掌握及运用尤为重要。
该实践环节是在继《机械制图》课程理论教学之后,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以设计、测量、手工绘图为一体的工程设计绘图能力的综合训练。
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制图技能加以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机器或部件的测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动手能力、测绘能力,提高了手工绘图能力。
机械制图绘图是在熟悉机械零部件的基础上,用等幅图纸,手绘或电脑描绘已完成的二维图纸,将其转化成二维或三维图纸,用于图纸备份、二维转三维或机械制图基本识图能力、绘图能力训练。
通过描绘抄图熟悉和掌握标准化的规范绘图要求,包括零部件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公差配合、技术要求等,并能训练和提高识图读图能力。
二、实训目的(一)、机械制图测绘技能实训,要达到和完成下述目的:1、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测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有初步的测绘技能及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2、通过零件草图,装配图和零件工作的绘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零部件测绘能力。
使学生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3、了解简单机器的装配工艺。
通过全面、系统的零部件测绘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4、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
初步培养查阅标准资料的能力;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
(二)、机械制图绘图技能实训,要达到和完成下述目的:1、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了解描绘二维或三维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及工作扎下初步基础;2、使学生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案、合理布图,正确绘图,并在老师指导下理解和掌握完成尺寸标注及各项技术要求注写;3、熟悉运用有关资料(如国家标准,规范及规定画法等)。
《机械制图与零件测绘》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定位 ........................................ - 1 - (一)课程的性质 .................................... - 1 - (二)课程的理念 .................................... - 1 - (三)课程的价值与功能............................... - 1 - (四)设计思路 ...................................... - 1 -1.教学方式 .......................................... - 1 -2.课程考核形式 ...................................... - 2 -二、课程目标 ........................................ - 2 - (一)培养目标 ...................................... - 2 -1.总体目标 .......................................... - 2 -2.专业能力目标 ...................................... - 2 -3.方法能力目标 ...................................... - 2 -4.社会能力目标 ...................................... - 2 - (二)职业范围 ...................................... - 3 - (三)职业资格 ...................................... - 3 - 三、内容标准 ........................................ - 3 - (一)内容范围 ...................................... - 3 - (二)学习情境设计................................... - 4 -1.内容与学时分配 .................................... - 4 -2.学习情境1设计 .................................... - 4 -3.学习情境2设计 .................................... - 5 -4.学习情境3设计 .................................... - 7 -5.学习情境4设计 .................................... - 8 -6.学习情境5设计 ................................... - 10 - (三)教学场所与设备要求............................ - 11 - (四)任教老师要求.................................. - 13 - 四、实施建议 ....................................... - 13 - (一)教与学的建议.................................. - 13 - (二)教辅编写建议.................................. - 13 -(三)考核评价建议.................................. - 14 - (四)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 15 -五、其他说明 ....................................... - 15 -六、课程标准审批表.................................. - 15 -一、课程定位(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开发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