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机械制图之零件图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15
《机械制图与CAD基础》案例十六:电机外壳零件图分析教师布置案例任务,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准备;其次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在课堂完成论证及分析结果;最后教师课堂完成点评或总结,学生课下完成案例相关作业进行巩固。
【案例任务】分组讨论5个问题:电机外壳属于四类典型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的那一类?这类零件的主要功能、用途是什么?这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类零件的表达特点是什么?这类零件的尺寸基准如何确定?【案例目的】认真分析零件的功能、结构特点、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具备正确绘制和阅读盘盖类零件的能力。
【案例分析】1.视图选择通过对该零件的结构分析,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如图l所示,该类零件多以车削加工为主,故零件的摆放位置也以其加工位置为准。
为了清楚简便地表达该零件的内外结构,主视图采用旋转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同时还配一个左视图表达端面形状及孔的分布。
2.选择基准该零件在工作时其位置主要靠端面A确定,故端面A设计基准,同时作为长度方向上的主要基准,左视图中的水平中心面和垂直中心面分别作为高度、宽度方向的主要基准。
3.尺寸标注在长度方向上,以端面A为基准,标注出尺寸3、5、12和35;以尺寸35确定的端面为辅助基准,标出螺纹长度13;从尺寸3确定的辅助基准标出长度10。
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在主视图中分别标出圆、螺纹的尺寸;在左视图中标出四个通孔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然后标出方形结构的尺寸。
最后按照常用结构要素的标注方法标注出倒角和退刀槽尺寸。
尺寸标注完成后如图所示。
【案例点评】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所以应按形状特征和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轴线水平横放;对有些不以车床加工为主的零件可按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确定。
表达盘盖类零件的主体结构一般需要两个主要视图,主视图全剖或半剖,左视图采用基本视图表达。
如果有轮辐、肋板等结构,可用移出断面或重合断面表示。
盘盖类零件标注尺寸时,高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回转轴线,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经过加工的较大端面。
CAD机械制图识图八大基础知识!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程语言,用图样表示机械产品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每一个从事机械行业的人员都应该懂机械制图。
但是很多人知道机械制图原理,却不知道如何用CAD制图软件去实现它,下面给大家简单讲解CAD机械制图入门知识点:在学习机械CAD软件前,要先学好机械制图,因为机械制图是基础。
1、学习机械制图,要注意培养自己空间想象力,要多看物体,最好是根据物体的图纸分析物体。
2、要常练习,制图的方法和技巧是在平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练熟了,到用时才能游刃有余。
3、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平时去积累一些结构,先把简单结构的三视图搞懂,再尝试着把它们组合。
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组合体看成是由简单的结构组合成,复杂的图,只要你从深层次去观察,就只剩下你头脑中的简单结构啦。
4、学好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往往是简单化了的,但要注意它们的画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螺纹和螺纹联接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5,注意学好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表达方法!6,细心,制图是一个细致活儿。
条线的位置、长度,都要求认真画好;不要漏画线条也不要多画线条,这是最高要求也是最基础的要求!7、多看标准,学习致用,实践出真知。
8、常和业内人士交流,到网上看看相关内容,这有助于开拓视野,得到意想不到的知识。
一、零件图的内容1)标题栏:位于图中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样的比例,代号和图样的责任人签名和单位名称等。
标题栏的方向与看图的方向应一致。
2)一组图形:用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可以采用视图、剖视、剖面、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等表达方法表达。
3)必要的尺寸:反映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的要求。
4)技术要求:给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以及材料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要求。
CAD机械制图之零件图简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现代机械制图的主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制作各种复杂的机械零件和装配体。
零件图是CAD 机械制图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描述了一个机械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配合关系等关键信息,是制造者理解和制造一个零件所必需的。
零件图概述在CAD机械制图中,零件图是描述一个机械零件的固体模型和工程图纸的集合。
它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展示零件的外观和结构,同时提供了详细的尺寸、孔位、配合等信息,以便生产部门能够根据图纸进行加工和制造。
零件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零件的三维模型:使用CAD软件创立的零件的几何形状。
- 尺寸标注:标注零件的各个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 孔位标注:标注零件上的孔的位置和尺寸。
- 配合标注:标注零件上的配合关系,包括配合间隙、配合方式等。
零件图的绘制步骤绘制一个完整的零件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创立零件的三维模型使用CAD软件创立零件的三维模型是绘制零件图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使用CAD软件绘制出零件的几何形状。
2. 添加尺寸标注在零件的三维模型上添加尺寸标注是零件图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添加准确的尺寸标注,制造者可以了解到零件的各个尺寸,从而更好地进行加工和制造。
3. 添加孔位标注对于有孔的零件,添加孔位标注非常重要。
孔位标注可以标明孔的位置和尺寸,方便生产人员进行钻孔或螺纹加工。
4. 添加配合标注在零件图中,添加配合标注可以标明零件上不同局部之间的配合关系。
配合标注包括配合间隙、配合方式等信息,帮助制造者了解零件的装配要求。
5. 绘制截面图对于复杂的零件,绘制截面图是非常有必要的。
截面图可以展示零件内部的结构,帮助制造者理解零件的组成和装配方式。
零件图的应用零件图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为制造者提供了详细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制造一个零件。
以下是零件图的主要应用领域:1. 制造加工零件图是制造者理解和制造一个零件的重要依据。
轴套类零件1、结构设计特点轴类零件主要用于支承齿轮、蜗轮、链轮、皮带轮等传动件,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套筒类零件则更为简单,主要起到定距和隔离作用。
基本构成:数段共轴回转体,轴类零件的特征之一是细长即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材料:一般为钢棒或锻件。
加工:车削为主,同时还加工键槽、螺纹、销孔、退刀槽、倒角、中心孔等常见结构:轴肩 螺纹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键槽 圆角 倒角 轴端螺孔 中心孔轴肩:由于轴上各段的直径不同,因而形成台阶,其台阶面称为轴肩,如图所示。
通常轴上零件是以轴肩来定位的。
在加工时,便于测量工具靠着轴肩来测量轴段尺寸;在装配时,当零件紧靠轴肩时,零件的轴向位置就己确定下来:而当轴运转时可以避免轴上零件的轴向窜动。
螺纹退刀槽:为了使轴上零件得以紧固,常在轴上设计出螺纹结构。
在车削螺纹时需要事先留有螺纹退刀槽,以便于车制或装配砂轮越程槽:为了使轴上某些有较高配合要求的表面达到所需要的粗糙度和精度,即保证全长的加工质量,常需进行磨削加工,因此须预先留有砂轮越程槽键槽:轴是通过键与传动件的连接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因此轴上常开有键槽,显然,键槽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圆角:轴肩面的根部应设计成圆角结构,目的是减少应力集中,增大轴肩根部的强度,如图所示,实际上圆角是加工工艺的必然结果倒角:为了装配方便和操作安全,轴上各段的端部需加工出倒角轴端螺孔:为了防止位于轴上端部传动件的窜动,常需在轴端加工出内螺纹,以便上紧紧固件中心孔:轴的两端面常需加工出中心孔,以便在车床、磨床、铣床上加工时,以中心孔定位加工轴上各段外圆或键槽等结构2、常用视图轴套类零件的视图常采用一个基本视图即主视图,外加若干其它视图如断面图、局部放大图以及剖视图、局部视图来表达。
盘盖类零件1、盘盖类零件的结构设计特点轮盘类零件在机器与设备上使用较多,例如齿轮、蜗轮、皮带轮、链轮以及手轮、端盖、透盖和法兰盘等都属于轮盘类零件。
基本构成;主体为回转体,轮盘类零件的特征之一是扁平即具有较小的长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