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按保护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21.59 KB
- 文档页数: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与整定计算一、继电保护概述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重要的作用,对其电气保护要求非常高。
继电保护主要是通过电气装置实现对变压器的过电流、过压、欠压、失压、短路等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以保护变压器的运行安全。
二、继电保护的分类1.电流保护:对变压器的短路故障进行保护,主要包括差动保护、零序保护和过电流保护。
2.电压保护:对变压器的过电压和欠电压故障进行保护,主要包括过电压保护和欠电压保护。
3.频率保护:对变电站整体或部分区域的频率变化进行保护,主要包括频率偏差保护。
4.绝缘保护:对变压器的绝缘状况进行保护,主要包括绝缘电阻保护和绝缘油温保护。
5.温度保护:对变压器的温度进行保护,主要包括油温保护和线圈温度保护。
三、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1.差动保护整定计算差动保护是变压器最重要的保护方式,其整定计算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CT变比和故障电流的判断。
-首先,根据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计算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其次,根据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和变压器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CT变比。
根据差动电流计算装置的灵敏系数和CT一次、二次侧额定电流,从而确定差动电流判断参数。
-最后,根据变压器的绕阻参数和变压器接线方式,计算差动保护的整定电流。
根据保护整定表格,确定U矩和I矩。
2.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过电流保护是变压器常用的保护方式,其整定计算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和整定保护参数。
-首先,根据变压器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计算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其次,根据过电流保护的设定电流和时间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
-最后,根据保护整定计算公式计算过电流保护的电流设置参数。
3.过电压保护整定计算过电压保护是变压器常用的保护方式,其整定计算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电压互感器和整定保护参数。
-首先,根据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和设计参数,计算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其次,根据过电压保护的设定电压和时间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压互感器。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故障,其中一些故障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事故和影响。
因此,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继电保护的定义、功能和分类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这一重要的领域。
一、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信息,通过对变电站、电缆、线路等实施保护手段,使故障隔离在故障地点或其附近的一种电力安全保护措施。
它是一种自动电气装置,能够监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检测并切断故障部分,确保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力系统各种设备的电气安全和稳定运行,减少事故损失,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它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同时,继电保护还能够对设备进行监测和保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继电保护的功能1.测量功能:继电保护具有测量、计算电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的能力,通过对电气量的监测和测量,能够快速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
2.判断功能:通过比较测量数据和预设值,继电保护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作出判断,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3.保护功能:继电保护能够根据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
4.信号传输功能:继电保护能够将故障信息及时传输到相关设备,如断路器、遥信等,使得故障信息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快速传递。
5.指示功能:通过指示灯、显示屏等方式,将故障信息以人能够识别的方式呈现出来,加快处理速度。
三、继电保护的分类1.按照保护方式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保护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有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差动保护等。
2.按照保护范围分类继电保护还可以按照保护范围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缆保护、线路保护等。
继电保护相关面试问题一、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检测、判断和保护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自动化装置。
2. 继电保护的作用是什么?继电保护的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迅速发现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3. 继电保护的分类有哪些?继电保护可以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主变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等。
4. 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继电保护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和测量,当测量值超出预定范围时,根据设定的保护逻辑判断是否发生了故障,并及时发出信号,启动断路器等保护装置。
二、继电保护的常见问题1. 什么是选择性保护?为什么选择性保护很重要?选择性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当出现故障时,只对故障处进行保护切除,不影响其他正常部分的运行。
选择性保护的重要性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连续供电能力,减少故障范围。
2. 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是什么意思?继电保护的灵敏度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对故障的检测能力,也就是能够判断出较小故障的能力。
灵敏度越高,保护系统越能快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减少事故损失。
3. 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是什么意思?继电保护的稳定性是指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发生误动作的能力。
稳定性越高,保护装置越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误动作。
4. 如何减少继电保护的动作误差?减少继电保护的动作误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优化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确保设定值合理; - 提高保护装置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 定期检测和校验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继电保护的相关技术1. 继电保护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硬线连接、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光纤通信等。
不同的通信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可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通讯效率。
2. 什么是继电保护的通道?继电保护的通道是指继电保护系统中用于传输信号和数据的途径。
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是指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故障隔离,从而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继电保护的作用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包括对电力设备的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进行检测,并采取应急措施保护电力设备。
继电保护还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各种故障情况的定位和识别,帮助维修人员准确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排除速度。
继电保护还可以记录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提供运行状态的检测和分析。
二、继电保护的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对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判断。
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继电保护元件和辅助设备两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元件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继电器等,用于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检测和判断。
辅助设备包括接线板、显示器等,用于继电保护系统的配电和显示。
三、继电保护的分类根据对电流、电压进行检测的方式,继电保护可分为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两种。
电流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流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电力设备的过载情况进行判断。
电流保护主要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电压保护主要用于检测电压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电力设备的接地故障等情况进行判断。
电压保护主要包括接地保护和欠压保护。
四、继电保护的操作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故障情况进行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过载情况时,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同时切断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的连接,防止过载现象继续发生。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短路情况时,会立即切断电力设备与电力系统的连接,以防止短路现象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
当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电力设备的接地故障等情况时,会发出警报并立即采取措施将故障隔离,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设备的形式不断更新,继电保护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起到保护作用的一种装置。
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事件,例如短路、过电流、过载和接地故障等,及时发出信号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分类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1.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的变化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事件。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例如短路或过载,系统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会发生异常变化。
继电保护装置会测量和监控系统中的各种物理量,并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会发出信号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2.构成:继电保护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物理量,如电流和电压等。
传感器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2)测量元件:测量元件用于将测量到的物理量转化为与故障相关的电信号。
例如,电压互感器将测量到的电压转化为电压信号,电流互感器将测量到的电流转化为电流信号。
(3)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测量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采样和变换等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4)逻辑单元:逻辑单元根据信号处理单元提供的信息,通过逻辑判断和运算,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5)输出单元:输出单元接收由逻辑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执行切断故障部分或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任务。
3.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其作用对象、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作用对象分类:(a)母线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母线。
主要功能是侦测母线上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和过电流,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b)高压和中压线路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高压和中压线路。
主要功能是侦测线路上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电流和过载,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c)变压器保护:用于保护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
主要功能是侦测变压器中的内部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电流和过热,并迅速切断故障电路。
vivi电力培训机构继电保护讲义vivi电力培训机构继电保护讲义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力供应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故障,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实施继电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继电保护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检测和定位电力系统中异常情况的技术,它能够及时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保护整个系统。
2. 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原理继电保护是指利用继电器和相关设备,通过对电力系统状态的监测和判断,实现对异常情况的检测、切除和隔离的技术措施。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继电器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感知到异常情况,并通过传递信号来切除故障部分。
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包括:故障检测、定位、切除故障和隔离故障。
3. 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应用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线路继电保护、变压器继电保护、电动机保护、母线保护和发电机保护等。
每个分类下都包含了特定的保护原理和技术手段,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继电保护的工作流程继电保护的工作流程包括:状态监测、信号传递、故障检测、判断和操作执行等几个关键步骤。
从状态监测开始,继电保护设备不断地对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监测,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将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递给继电器。
继电器通过对信号的判断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例如切除故障电路或隔离故障部分。
5. vivi电力培训机构介绍vivi电力培训机构是一家专门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知识培训的机构。
通过在继电保护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vivi电力培训机构已经成为行业内的知名机构。
其培训内容包括继电保护概论、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应用、继电保护的操作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员全面掌握继电保护相关知识和技能。
6. 继电保护的挑战和前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升级,继电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前景。
1)发电机保护
发电机保护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接地,定子绕组匝间短路,发电机外部短路,对称过负荷,定子绕组过电压,励磁回路一点及两点接地,失磁故障等。
出口方式为停机,解列,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发出信号。
校验用谐振升压装置
(2)电力变压器保护
电力变压器保护有绕组及其引出线相间短路,中性点直接接地侧单相短路,绕组匝间短路,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过负荷,油面降低,变压器温度升高,油箱压力升高或冷却系统故障。
(3)线路保护
线路保护根据电压等级不同,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输电线路以及电缆或架空线长度不同,分别有: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过负荷等。
(4)母线保护
发电厂和重要变电所的母线应装设专用母线保护。
(5)电力电容器保护
电力电容器有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切除后引起的过电压、电容器组过电压,所连接的母线失压。
(6)高压电动机保护
高压电动机有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定子绕组单相接地、定子绕组过负荷、定子绕组低电压、同步电动机失步、同步电动机失磁、同步电动机出现非同步冲击电流。
变频串联谐振装置。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一、继电保护1.1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中的传输线、变压器、发电机等各种电气设备都有可能发生故障,产生过流、欠流、短路、接地故障等异常电流,这些异常电流都会给电网、电力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损毁,所以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力系统的传输线、变压器等与电气设备相连的地方设置感应线圈,当电气设备发生异常电流时,感应线圈将变化的电磁场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交由保护装置进行处理,保护装置依据预设的保护动作准则来判定故障类型和位置,并适时发出信号进行保护动作。
1.2 继电保护分类依据保护对象的不同,继电保护可以分为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传输线保护、母线保护、馈线保护、接地保护等多种类型。
依据保护动作判定依据的不同,继电保护又可分为时间保护、差动保护、开关保护、跳闸保护、接地保护等多种类型。
1.3 继电保护的设计要求(1) 保护范围:需要覆盖到系统中故障发生频率较高的部分。
(2) 恰当性:保护动作要充足快,机械动作时间要符合电气设备的切断要求。
(3) 牢靠性:保护装置不应对正常运行产生干扰,且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的判定和保护。
(4) 经济性:保护系统设备要在合理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前提下能够充足整个系统的保护要求。
二、安全自动装置2.1 安全自动装置的意义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通过人机接口和安全监测系统,将安全警报和安全信息适时传输给操作人员和相关的设备,自动掌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的技术装置。
安全自动装置的作用是防备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2 安全自动装置分类安全自动装置按监测要素的不同可分为温度自动掌控、压力自动掌控、氧气浓度自动掌控等多种类型。
按其接口位置分为机器内部的装置和机器外部的装置。
按运行方式分为检测和掌控两种方式。
2.3 设计要求在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从以下原则:(1) 宽容性: 安全自动装置的安全要求必需协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以确保使用和维护和修理的便利性。
继电保护种类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设备,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根据其功能和应用范围,继电保护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过流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流情况,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动作条件,通过继电器将故障电路切除,以防止电力设备过载、短路等故障的发生。
2. 跳闸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电流和故障状况,并通过控制开关将故障电路切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 差动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电流的差异,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动作条件,切除故障电路,以防止电流差异引起的电力设备故障。
4. 距离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电路的线路长度和电路故障的距离,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动作条件,切断故障电路,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5. 频率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电压和频率的异常情况,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动作条件,切除故障电路,以恢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6. 过压保护和欠压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和欠电压情况,并根据设定的保护动作条件,切除故障电路,以防止
电力设备受到电压波动引起的故障。
7. 频率保护: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频率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种类
1、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
2、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
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
3、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
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
4、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纵联保护、瓦斯保护等。
继电保护分类1.1过流保护配置:一、电流速断保护(第I段):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为了保护的选择性,动作电流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短路整定。
仅靠动作电流值来保证其选择性能无延时地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电流保护)。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段)任何情况下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
在满足要求前一条的前提下,力求动作时限最小。
因动作带有延时,故称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于本线路全长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与第I段共同构成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兼作第I段的近后备保护。
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I段)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以及相邻线下一线路保护的远后备。
其起动电流按躲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的保护称为过电流保护,此保护不仅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且能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
第HI段的IdZ比第工、II段的IdZ小得多,其灵敏度比第工、∏段更高;在后备保护之间,只有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都互相配合时,才能保证选择性;保护范围是本线路和相邻下一线路全长;电网末端第∏I段的动作时间可以是保护中所有元件的固有动作时间之和(可瞬时动作),故可不设电流速断保护;末级线路保护亦可简化(I+∏I或∏I),越接近电源,t∏1越长,应设三段式保护。
1.2电压联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具有很好的快速性,但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时,保护范围可能很小,甚至没有保护区。
为了在不增加保护动作时限的条件下增长保护范围,可以再加一个低电压联锁逻辑。
简而言之,在故障情况下,电流增大,同时电压降低,必须电流大于电流定值,而电压小于电压定值时,还可以出口跳闸。
此外,还有复合电压联锁速断保护,复合电压由低电压元件与负序电压元件构成。
13方向性电流保护双电源多电源和环形电网供电更可靠,但却带来新问题。
背侧与区内短路电流不易区分。
没有选择性。
原因分析:反方向故障时对侧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弓I起误动。
继电保护保护类型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保护设备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对电力设备异常情况的检测,并发送信号控制接触器、断路器等装置进行动作,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的分类主要根据被保护元件的不同类型进行划分,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继电保护类型。
一、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最常见的一种继电保护类型。
电流保护根据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设定值的关系来判断电路是否正常。
当电流异常时,电流保护会及时控制断路器的动作,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气设备的作用。
例如,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流超过了额定值,则电流保护会及时切断电源,以避免设备烧毁。
二、电压保护电压保护是用来对电力系统电压异常状况进行检测的保护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对设备运行非常重要。
电压保护可以检测电压的过高、过低、失压等异常情况,并根据设定值控制断路器等装置的动作。
它起到保护设备以及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作用。
三、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针对电力设备超过额定负荷长时间运行而导致过热的情况进行保护的一种继电保护类型。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额定负荷一般是由制造厂家或设计部门根据设备的工作特性和可靠性确定的。
过载保护通过监测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会触发保护装置,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不被过热损坏。
四、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用来对电力系统中由于电路线路、设备绝缘损坏等引起的短路故障进行保护。
短路故障会导致电流迅速升高,对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巨大风险。
短路保护通过检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来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故障,并触发相应的保护动作,将故障段隔离,保护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力系统中因为电力设备故障、闪击、雷击等原因导致电压突然升高而引发的故障。
过电压保护通过检测电压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会及时触发保护动作,将电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以保护电力设备不受损害。
六、欠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主要是为了防止电力系统中电压突然降低引发的故障。
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的概念一、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雷击、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等),会导致电网中出现过流、过压、欠压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威胁到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因此,为了保护电力设备和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继电保护。
二、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是指利用各种测量元件(例如变压器、传感器等)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当发生异常情况时,通过继电器等装置及时切断故障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连接或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并使正常部分不受影响。
其主要作用是在发生故障时快速地将受到威胁的设备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以避免更大范围的事故发生。
三、继电保护的分类按照功能分类:1. 过流保护:用于检测和切断过载和短路故障。
2. 过压保护:用于检测和切断过电压故障。
3. 欠压保护:用于检测和切断欠电压故障。
4. 地面保护:用于检测和切断接地故障。
5. 频率保护:用于检测和切断频率异常的情况。
按照实现方式分类:1. 电气式继电保护:采用电磁继电器或静态继电器等装置进行控制。
2. 数字式继电保护: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计算机技术进行实现,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易于调试等优点。
四、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 测量元件采集数据:通过变压器、传感器等测量元件对系统中的各种参数(例如电流、电压、频率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
2. 控制装置进行逻辑运算:控制装置根据预设的逻辑运算规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发出命令给执行装置。
3. 执行装置进行动作:执行装置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命令,切断故障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连接或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并使正常部分不受影响。
五、继电保护的应用范围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包括发电厂、变电站、配电网等各个环节。
在发电厂中,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保护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保护变压器和开关设备;在配电网中,继电保护主要用于保护线路和配变等设备。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异常工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电力设备和电网,以防止设备的损坏和电力系统的事故。
本文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作用以及基本原理等内容。
一、继电保护的定义继电保护是一种根据被保护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气量的变化,通过电气信号传递和处理,自动地实现对异常状态的判断,采取保护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系统。
继电保护可分为设备保护和系统保护两大类,其中设备保护主要针对单个设备,而系统保护则是针对整个电力系统。
二、继电保护的作用1. 设备保护:继电保护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高压线路等。
当这些设备发生过电流、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时,继电保护能够及时切断故障部分并发出警告信号,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系统保护:继电保护还可以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当电力系统出现过载、短路、接地故障等情况时,继电保护能够及时切除故障,并通过自动重启等措施快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探测电气量的变化,如电流、电压、频率等,来判断电力设备或电力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根据判断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
具体来说,继电保护根据设备或系统的额定工作值设定保护临界值,当电气量超过这些临界值时,继电保护会立即识别并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通常由测量元件、信号处理单元和保护动作装置等组成。
测量元件负责测量电气量,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信号处理单元负责对测量值进行处理和判断;保护动作装置负责控制断路器、刀闸等设备的开合,实施保护动作。
四、继电保护的分类继电保护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照操作时间划分常见的有快速保护、中速保护和慢速保护;按照保护功能划分常见的有过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
其中,过流保护是最常见的一种继电保护方式,它通过对电流的监测,一旦超过设定值就会切断电路保护设备。
继电保护压板的分类
继电保护压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常见设备,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保护功能。
根据其用途和功能,继电保护压板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继电保护压板的分类:
1.按保护类型分类:
•过流保护压板: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并在超过时触发保护动作。
•过压保护压板:用于检测电压是否超过额定值,并在超过时触发保护动作。
•欠压保护压板:用于检测电压是否低于额定值,并在低于时触发保护动作。
•短路保护压板:用于检测电路是否发生短路,并在发生时触发保护动作。
2.按应用范围分类:
•发电机保护压板:针对发电机电气系统进行保护的设备。
•变压器保护压板:针对变压器电气系统进行保护的设备。
•线路保护压板:针对电力线路进行保护的设备。
3.按动作原理分类:
•电流式继电保护压板:通过检测电流大小来触发动作的保护压板。
•电压式继电保护压板:通过检测电压大小来触发动作的保护压板。
•综合型继电保护压板:结合多种保护元件,综合检测电流、电压等参数。
4.按使用环境分类:
•户外继电保护压板:适用于户外环境,具有防护性能。
•室内继电保护压板:安装在室内的保护压板。
以上分类只是一种可能的方式,实际上,继电保护压板的分类还可能涉及到其他因素,如使用的技术、功能特性等。
在选择继电保护压板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气系统要求、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来进行选择。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本文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基本任务、分类和常见故障分析及其处理。
一、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
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电流增大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
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如瓦斯保护。
二、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继电保护按保护分类
(1)电流速断保护:故障电流超过保护整定值无时限(整定时间为零),立即发出跳闸命令。
(2)电流延时速断保护:故障电流超过速断保护整定值时,带一定延时后发出跳闸命令。
(3)过电流保护:故障电流超过过流保护整定值,故障出现时间超过保护整定时间后发出跳闸命令。
(4)过电压保护:故障电压超过保护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或过电压信号。
(5)低电压保护:故障电压低于保护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或低电压信号。
(6)低周波减载:当电网频率低于整定值时,有选择性跳开规定好的不重要负荷。
(7)单相接地保护:当一相发生接地后对于接地系统,发出跳闸命令,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出接地报警信号。
(8)差动保护:当流过变压器、中性点线路或电动机绕组,线路两端电流之差变化超过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称为纵差动保护,两条并列运行的线路或两个绕组之间电流差变化超过整定值时,发出跳闸命令称横差动保护。
(9)距离保护:根据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阻抗)发出跳闸命令称为距离保护。
(10)方向保护:根据故障电流的方向,有选择性的发出跳闸命令称为方向保护。
(11)高频保护:利用弱电高频信号传递故障信号来进行选择性跳闸的保护称为高频保护。
(12)过负荷:运行电流超过过负荷整定值(一般按最大负荷或设备额定功率来整定)时,发出过负荷信号。
(13)瓦斯保护:对于油浸变压器,当变压器内部发生匝间短路出现电气火花,变压器油被击穿出现瓦斯气体冲击安装在油枕通道管中的瓦斯继电器,故障严重,瓦斯气体多,冲击力大,重瓦斯动作于跳闸,故障不严重,瓦斯气体少,冲击力小,轻瓦斯动作于信号。
(14)温度保护:变压器、电动机或发电机过负荷或内部短路故障,出现设备本体温度升高,超过整定值发出跳闸命令或超温报警信号。
(15)主保护: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出现故障后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性的切除被保护设备或线路的保护。
(16)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除故障的保护。
主保护拒动,本电力系统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为近后备保护。
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由相邻(上一级)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切除故障的后备保护为远后备保护。
(17)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检修退出时而增加的简单保护。
(18)互感器二次线路断线报警: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线会引起保护误动作,所以在其发生断线后应发出断线信号。
(19)跳闸回路断线:断路器跳闸回路断线后,继电保护发出跳闸命令断路器也不能跳开,所以跳闸回路断线时应发出报警信号。
(20)自动重合闸:对于一些瞬时性故障(雷击、架空线闪路等)故障迅速切除后,不会发生永久性故障,此时再进行合闸,可以继续保证供电。
继电保护发出跳闸命令断路器跳开后马上再发出合闸命令,称为重合闸。
重合闸一次后不允许再重合的称为一次重合闸,允许再重合一次的称为二次重合闸(一般很少使用)。
有了重合闸功能之后,在发生故障后,继电保护先不考虑保护整定时间,马上进行跳闸,跳闸后,再进行重合闸,重合后故障
不能切除,然后再根据继电保护整定时间进行跳闸,此种重合闸为前加速重合闸。
发生事故后继电保护先根据保护整定时间进行保护跳闸,然后进行重合闸,重合闸不成功无延时迅速发出跳闸命令,此种重合闸称为后加速重合闸。
(21)备用电源互投:两路或多路电源进线供电时,当一路断电,其供电负荷可由其它电源供电,也就是要进行电源切换,人工进行切换的称为手动互投。
自动进行切换的称为自动互投。
互投有利用母联断路器进行互投的(用于多路电源进行同时运行)和进线电源互投(一路电源为主供,其它路电源为热备用)等多种形式。
对于不允供电电源并列运行的还应加互投闭锁。
(22)同期并列与解列:对于多电源供电的变电站或发电厂要联网或上网时必须满足同期并列条件后才能并网或上网,并网或上网有手动与自动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