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 北伐的性质
- 格式:docx
- 大小:7.85 KB
- 文档页数:6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一、战争背景北伐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局。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在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的混战和割据下,中华民国政权并没有得到有效巩固,实际上是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在这样的政治混乱中,国家经济衰退,社会秩序紊乱,百姓生活困顿,外国列强也利用这一机会在中国各地争夺势力范围。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识到必须打破军阀割据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
于是,孙中山提出了联合共产党、联合苏俄、联合全国人民,进行国共合作争取国家统一的思路。
其中“联合共产党”便是国共合作的一大内容。
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就是为了打破北洋军阀的统治,推进国家的民主改革。
二、导火线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不稳定和腐败,以及对外国列强的依附和割地求和,使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
而北洋军阀政权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也增加了中国社会的动荡。
各地军阀之间的争斗,对民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加速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北洋军阀的腐败和无能,也使得各地群众的反抗情绪逐渐蔓延。
在此时,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康德尔起义和广州起义,向北洋军阀进行武装反抗。
这两场起义,对北洋军阀政权构成了直接威胁,无疑成为了北伐战争的导火线。
三、战争进程北伐战争的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伐战争的准备期,主要是国民党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第二阶段是北伐战争的全面爆发期,主要是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的主要据点和势力范围发动攻势;第三阶段是北伐战争的胜利结束期,主要是国民革命军推翻北洋军阀政权,实现国家的统一。
1.北伐战争的准备期北伐战争的准备期主要是指1923年至1926年初的这段时间,国民党通过改组国民革命军,加强武装力量和政治准备,并加强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
其中,国民党通过发动康德尔起义和广州起义,打响了北伐战争的第一枪。
国民党在这个阶段采取了灵活的战略,通过组织革命军事和政治人员,开展对北洋军阀的抵抗,并在广州建立国民政府。
第12课北伐战争一、填空题.1、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是,地点在。
创办者是。
2、黄埔军校是在和的帮助下建立的。
3、黄埔军校原名是。
4、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是,政治部主任是。
5、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建立奠定了基础。
6、北伐战争的组织者是,目的是,。
7、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8、北伐开始的时间是。
北伐的总司令是。
9、北伐的主要战场是、。
10、北伐的主要对象有、、。
11、北伐战争中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争的是领导的独立团。
12、北伐战争中在湖北和湖南战场基本上消灭了的主力。
13、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以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14、北伐军在打败吴佩孚后,又集中力量进攻,消灭了的主力。
接着,北伐军乘胜沿长江东下,直捣。
另一路北伐军也从福建进入、。
15、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打到,声势震动全国。
16、年初,国民政府从迁到。
4月,北伐军又挥师北上,进攻的军队。
17、在北伐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失败,也破裂了。
18、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年月,在成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利益,它对外,对内。
后来,统治了全国。
19、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在华的代理人是。
二、材料分析题1、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回答:(1)斯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3)它创办的作用或是意义是什么?2、阅读下面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1)据材料,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北伐的时间?组织者?(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5)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3、材料:“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初中历史北伐知识内容整理归纳一.基本内容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军阀张作霖撤往东北途中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
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一连串内斗冲突。
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
二.战争结果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当夜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的专列在到达沈阳附近的皇姑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被日本关东军埋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身负重伤,当日逝世。
6月8日,国民革命军开入北京。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通电东北易帜,宣布效忠南京中央政府,北伐至此宣布成功。
国民政府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次由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例子(另一次是明朝对元朝的北伐),虽然它所达成的统一在很多方面来说都只是属于形式上的,当时更有“军事北伐,政治南伐”的说法。
三.胜利因素指导思想北伐一直是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概揽孙中山的北伐战争观,它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高举护法大旗。
孙中山历来视《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中华民国的主要象征和共和制度的可靠保证。
他曾指出,“约法与国会,共和国之命脉也,命脉不存在,国体将安托?须知国内纷争,皆由大法不立;”“共和国家之总枢全在国会,国会为民国中心,宪法为立国大本”;故“今日言和平救国之法,惟有恢复国会完全自由行使职权一途。
八年级北伐战争知识点
八年级的学生们会在历史课上学习北伐战争这一段历史。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关系到国家形成和发展方向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以北伐战争为主题,为大家介绍具体的知识点。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国家整体处于一个非常落后的状态。
同时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各种霸权主义手段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各种革命和运动层出不穷。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
北伐战争是孙中山先生率领革命军发起的一次革命运动,开始于1926年,战争经历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战争的结束时间是1928年。
三、北伐战争的胜利
在北伐战争中,革命军经过多次战斗,终于取得了胜利。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革命从较少的地方性活动转为了全国规模的革命。
同时,也结束了20年来的北洋政府的统治。
四、北伐战争的意义
北伐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国的革命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北伐战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其胜利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事件。
在对待历史的认识上,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北伐战争说课稿引言概述: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的战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内容。
一、北伐战争的背景:1.1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国民党成立。
1.2 北洋军阀混战,国家统一受到威胁。
1.3 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北伐战争的发动奠定基础。
二、北伐战争的过程:2.1 国民革命军由南往北发动进攻。
2.2 1926年发动第一次北伐,攻克广州、汕头等城市。
2.3 1927年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破裂,北伐战争进入新阶段。
三、北伐战争的影响:3.1 北伐战争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国家统一。
3.2 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发展。
3.3 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日后抗日战争做准备。
四、北伐战争的意义:4.1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4.2 北伐战争结束了军阀混战,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4.3 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在中国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五、北伐战争的启示:5.1 北伐战争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外敌。
5.2 北伐战争启示我们,要注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训练。
5.3 北伐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取得胜利。
总结: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它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当从北伐战争中汲取教训,团结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党在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时期总的线索:时间,一九二三年二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大革命时期。
推动和帮助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从而促进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大发展。
推动和支持广东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打垮了吴佩孚和孙传芳。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二七”惨案后,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党采取了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工人阶级与其他民主力量的革命联盟。
1中共中央在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五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首次提出,首次提出关于同其他民主党派合作的问题。
2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上,作出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决定中国无产阶级要参加民族革命运动并赞助中国国民党,提出了“民主的联合战线和推翻帝国主义、军阀”的口号。
3一九二二年八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了特别会议,讨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具体形式问题。
会上,马林—共产国际---共产党员—个人身份—国民党—民主联合战线。
会后,陈独秀、李大钊、马林—上海—孙中山-党的主张,孙中山欣然表示同意。
4一九二三年一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国共合作决议。
5通过党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帮助,孙中山认识不断提高,表示接受建议,要我党帮助改组。
一九二三年二月他回到广州,组织称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的政府,继续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准备工作。
6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二十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代表三十多人,代表党员四百二十人。
第一次修改了党章,陈独秀为委员长。
大会分析了国民党,估计了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的可能性,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决议,作出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的决议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大会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倾”观点,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认为必须坚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键入文字]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北伐的性质在孙中山实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逐渐显现出了劣势,军阀内部更是混乱混乱,各个军阀都各占一方。
在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的努力下,1924 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形成了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1926 年的2 月在北京举行了北京特别会议,会议的内容是指出现在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广东的革命向北发展。
为了结束混乱的局面,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同年7 月9 日,由蒋介石作为总司令,领导广东的国民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战争从1926 年进行到1928 年,这一革命统一战争被称为北伐战争。
北伐大军在8 月的下半月攻下汀泗桥、咸宁和贺胜桥,同样在10 月10 日成功占林了武昌。
北伐大军在11 月攻占了九江、南昌,并一下子击溃了北洋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军。
同一时间,福建、浙江一带的军阀也一起投降了北伐大军。
但是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因为决裂,这是因为在1927 年4 月和7 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了政变。
之后中国开始了十年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为了解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为了革命战争的统一,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的努力下,北伐战争的革命意义是深刻的,因为它严重的击垮了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坚定而又又有力的基础铺垫。
北伐战争的相关简介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
那么北伐战争简介是什么样的呢?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
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会议,将三民主义的含义重新确立,这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
之后更是创办了黄1。
北伐战争是怎样的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下面是分享的北伐战争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简介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领导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反帝反封建。
那么北伐战争简介是什么样的呢?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
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会议,将三民主义的含义重新确立,这也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
之后更是创办了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做足了准备。
而北伐战争真正开始却是在一九二六年。
这一年,共产党率先提出了要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国民党表示支持。
同年五月,国民革命军开始组织先头部队以湖南为切入点打响了北伐战争。
同年七月,广东国民政府方面发布《北伐宣言》,之后出兵十万,分为三路,开始北伐。
之后共产党更是号召全国人民响应北伐,为北伐战争造势。
可以说北伐军势如破竹,不到半年时间就讲吴佩孚和孙传芳等军阀势力消灭殆尽。
也达到了反帝反封建的目的。
从北伐战争简介可以看出,虽说北伐战争的开始时间是一九二四年,但是在一九二四到一九二六年这两年期间,根本没有发生战斗,国共双方都是在为北伐战争做准备,包括黄埔军校也是为了北伐战争而成立。
真正的北伐战争是一九二六年打响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北伐战争也取得了不错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军阀统治阶级。
北伐战争的口号北伐战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一次全国统一战争,这次战争的口号是要坚决打倒一切不利于中国进一步前进的恶势力因子。
其中恶势力因子指的不仅仅是中国内部的反抗,也有外国列强的阻碍势力。
这个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这个口号内容简洁,目标也非常明确清晰,使的中国民众都清楚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之所以用这个口号是因为当时中国内部的阻碍势力十分强大,几乎遍布了整个中国。
所以他们要迫不及待的消灭这些阻碍势力。
北伐战争知识点总结《北伐战争》是初二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一场在中国大地上的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北伐战争,欢迎大家阅读。
北伐战争必考知识点1、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旁边的导入框中的对联):(1)时间:1924年5月(2)地点:广州黄埔。
(3)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5)办学原因:孙中山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过去革命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这也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黄埔军校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对象:吴佩浮,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经过:〈1〉: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浮主力。
〈2〉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3〉福建战场:攻入浙江,上海。
(6)结果:北伐胜利进军(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1〉建立黄埔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
〈2〉国共合作,成功有力推动北伐战争的进行。
〈3〉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英勇善战,冲锋在前。
(8)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在4月,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9)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北伐战争重要知识点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创建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黄埔(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北伐战争知识点北伐战争是指中国国共两党联合发动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时间跨度从1926年至1928年,被认为是中国革命的关键转折点之一。
北伐战争的背景是北洋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以及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推翻北洋政府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化国家。
下面将从北伐战争的起因、进行、结果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历史事件。
北伐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局势。
北洋政府继清朝灭亡后建立,但其领导层充斥着污蔑、腐败和权力争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陷入停滞。
这一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合作,旨在推翻北洋政府,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伐战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北伐战争的进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6年开始,以国共两党合作的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先后攻克了广东、湖南等地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在此期间,北伐战争的积极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得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形成了一股翻身农民运动的浪潮。
第二阶段则发生在1927年,由于国共矛盾的激化和国共两党的衍变,北伐战争从国内革命转变为国共内战。
武装冲突和内讧使北伐战争的发展受阻,但战争的目标并没有改变。
北伐战争的结果是北洋政府的覆灭和国民党的确立。
1928年,国民革命军一举攻克当时北洋政府的最后一块固守地南京,随后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北洋政府的崩溃。
尽管北伐战争的胜利并未完全实现国共两党的最初目标,但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共两党联合的北伐战争让中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后来的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北伐战争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北伐战争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争意识与斗争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意识的兴起。
其次,北伐战争也为中国革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国共两党在这场战争中不断总结和调整策略,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此外,北伐战争还加速了中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农村中的贫苦农民积极参与农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工作,争取自身的利益。
中国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有哪些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北伐战争中主要战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北伐战争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场战争,这次的行动对于国家的统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战争中途曾经一度的停顿,并且出现了分裂现象,但是这次战争还是带来了许多重要的作用。
而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也让一些重要地区得到了解放,那么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呢?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
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进行过了贺胜桥战役,而吴佩孚的军队主力也受到了攻击,很快就被攻破了防线,革命军抓住了三千五百多名俘虏。
在武昌战役中吴佩孚将自己的兵力全部集合起来,希望可以守护住武汉地区。
而革命军方面则在九月份将武昌完全的包围起来,并且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攻打武昌的行动,但是却因为地势等原因始终没有显著的效果。
不过在此之后吴佩孚的第2师很快就归顺了革命军,这样一来汉阳等地区很快就被革命军占领,在这种情况下武昌只能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
而吴佩孚也狼狈的带领剩余不多的部下逃走。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为战争的结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出现过分裂和暂停的现象,但是这些战役依旧解放了很多城市,为革命军的统一行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北伐战争的性质一场反对外来帝国主义侵略和抵抗中国内部返民主势力的大革命在中国土地上展开。
此次革命的目的首要就是打倒三个重要的反动派的势力,他们占据了中国的大壁江山,因此先打败他们是及其重要的。
北洋反民主的势力在半年的时间里,吴孙的反革命势力就基本被削弱了。
此次的北伐战争为什么会成为是大革命呢?就是因为调动了许多的群众力量参加到了战争中,不仅壮大了队伍的力量,还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北伐战争的时间是什么北伐的性质
导语:在孙中山实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逐渐显现出了劣势,军阀内部更是混乱混乱,各个军阀都各占一方。
百团大战历史图片在中国共产党中共
在孙中山实行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逐渐显现出了劣势,军阀内部更是混乱混乱,各个军阀都各占一方。
百团大战历史图片
在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的努力下,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形成了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1926年的2月在北京举行了北京特别会议,会议的内容是指出现在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广东的革命向北发展。
为了结束混乱的局面,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同年7月9日,由蒋介石作为总司令,领导广东的国民政府反对北洋军阀,战争从1926年进行到1928年,这一革命统一战争被称为北伐战争。
北伐大军在8月的下半月攻下汀泗桥、咸宁和贺胜桥,同样在10月10日成功占林了武昌。
北伐大军在11月攻占了九江、南昌,并一下子击溃了北洋军阀孙传芳的主力军。
同一时间,福建、浙江一带的军阀也一起投降了北伐大军。
但是北伐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因为决裂,这是因为在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了政变。
之后中国开始了十年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为了解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为了革命战争的统一,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军队的努力下,北伐战争的革命意义是深刻的,因为它严重的击垮了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坚定而又又有力的基础铺垫。
北伐战争的相关简介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