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出现的植物排行榜
- 格式:pdf
- 大小:388.56 KB
- 文档页数:45
《诗经》中那些美到⼼颤的植物1、荇菜:今名莕菜,多年⽔⽣草本。
⽣于城郊池沼或不怎么流动的河流湖泊中。
嫩茎叶及根皆可⾷,古时常⽤的菜蔬。
全草可⼊药。
荇菜2、葛:今名葛藤,多年⽣藤本,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
块根肥⼤,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药,是古⼈重要的⽣活原料。
葛3、卷⽿:今名苍⽿,俗称⽺带来,⼀年⽣草本。
野⽣于⼭坡、草地、路旁,适应⼒强,耐⼲旱薄瘠。
幼苗嫩叶可⾷,种⼦可磨⾯,是古时常⽤⾷物。
卷⽿4、桃:桃,落叶灌⽊或⼩乔⽊。
原产于我国,有⾄少三千年的栽培史,除⾷⽤外,根、叶、花、枝、⽪、核皆可⼊药。
桃⽊则是我国民间辟邪之物。
桃5、芣苢(fú yǐ):今名车前草,多年⽣草本。
性喜光,常成群⽣长于⽜马迹中,嫩叶可⾷,是⼀种普遍的救荒本草,全草和种⼦都可⼊药。
芣苢6、楚:今名牡荆、黄荆,落叶灌⽊。
⽣长于向阳⼭坡、原野路旁等,⼀种较为常见的野⽣灌⽊。
古⼈以其茎秆供刑杖之⽤,被视为刑罚的象征。
也作薪材之⽤。
楚7、蒌:今名蒌蒿,⼜名芦蒿,多年⽣草本。
浅⽔、陆地皆可⽣长,嫩茎叶可⾷,是蒿类最可⼝的野菜之⼀,⽼化的根茎可作为⽣⽕的薪材。
今天已被驯化成多个品种的常见蔬菜。
蒌8、蘩(fán):今名⽩蒿,⼆年⽣草本。
嫩茎叶可⾷,亦可⼊药。
是先秦时代主要的⾷⽤野菜,重要的祭祀⽤品。
⾄今,我国部分地区仍保留着农历三⽉份⾷⽩蒿防疫的习俗。
蘩9、蕨:即今蕨菜,多年⽣草本。
⼀种常见的蕨类植物。
分布⼴泛,可⼊药,其叶含毒素,以避免动物、昆⾍啃⾷,但煮⾄紫⾊后即可⾷。
是传承⾄今的⾷⽤野菜,有“⼭珍之王”的盛誉。
蕨10、蘋(pín):今名⽥字草,多年⽣沼⽣⽔草。
⽣于静⽔浅⽔、池塘、稻⽥中。
嫩茎叶可⾷,可⼊药。
先秦时代主要的⾷⽤野菜之⼀,也是重要的祭祀⽤品。
藻:今名菹草,⼜称虾藻,多年⽣沉⽔草本,⽣于流动⽔域。
古代常见的⾷⽤植物,也有驱⽕避灾的象征意义,成为周代的祭品。
其中《⼩雅·鱼藻》中的“藻”可能为⾦鱼藻。
诗经中的野生植物1. 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周南.关雎》2. 莼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
茆:莼菜3.飞蓬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卫风.伯兮》4.蒌蒿(芦蒿)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周南.汉广》5.苹(大萍或白萍)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召南.采苹》6、白茅野有死麋,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召南.野有死麋》7、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8、有女同车---木槿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郑风.有女同车》9、爱的使者---萱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便我心痗。
——《卫风.伯兮》10、艾蒿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11、蓼蓝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小雅.采绿》12、葛藤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13、卷耳(又名苍耳)采采卷耳,不盈倾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14、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15、芣苡(又名车前子)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16、荆棘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周南·汉广》17、蕨菜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诗经中提到的植物
1. 荇菜呀,那可是诗经里浪漫的存在呢!就像在《关雎》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这不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追求美好爱情的样子吗?比如看到喜欢的人,心里那个小鹿乱撞呀!
2. 卷耳,多特别的植物呀!诗经里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哎呀,这多像我们有时候心不在焉做事的时候呀!就像上课走神想着下课去玩呢!
3. 芣苢,听起来就很有趣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感觉就像是一群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去采摘的场景,不就和我们一起去果园摘果子一样欢乐吗?
4. 薇啊,那可是带着点忧伤的植物呢!“采薇采薇”,这多像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有点无奈的心情呀!就好像考试没考好心里有点失落。
5. 蒹葭,哇,好美的名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简直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呀!不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忍不住惊叹一样吗?
6. 芄兰,是不是有点陌生呀?诗经里可是提到了呢!“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这就好像小孩子好奇地摆弄新玩具,多有意思呀!
7. 木槿,多优雅的植物呀!“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就像看到一个漂亮的姐姐,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呢,是不是?
8. 桑树,那可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呀!“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这就像我们家里熟悉的东西,亲切又温暖,就像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9. 桃夭,多喜庆的植物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像过年时的热闹场景,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多棒呀!
10. 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呢!但诗经里有呀!“六月食郁及薁”,这就像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让人觉得很新奇呢!
我觉得诗经里的这些植物真的很神奇,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也让我们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喜爱。
小雅.鱼藻之什白华1、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菅:禾本科菅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坡灌丛、草地或林缘向阳处。
白茅:又名茅针、茅根、茅草、茹根、兰根、地筋,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
2、丑恶秃鹙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秃鹙:青苍色,长颈赤目,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鹤: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
绵蛮1、绵蛮黄鸟,止于丘阿。
黄鸟:别名金雀、芦花黄雀、主要属于雀形目、金翅科、金翅属世界性分布。
体型甚小(11.5厘米)的雀鸟。
苕之华1、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苕: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古书上指凌霄花。
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瓠叶1、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
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兔: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
俗称兔子。
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何草不黄1、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虎:俗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狐: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大雅.文王之什棫朴1、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棫: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
朴: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
皇矣1、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柽(chēng):木名,俗名西河柳。
椐(jū):木名,俗名灵寿木。
檿(yǎn):木名,俗名山桑。
柘(zhè):木名,俗名黄桑。
出自诗经的植物
- 荇菜:古今同名,出自《诗经·周南·关雎》篇。
龙胆科,荇菜属,在武汉的菱角湖公园、解放公园、范湖公园等地较为常见。
- 车前草:今名车前草,出自《诗经·周南·芣苢》篇。
车前科,车前属,在武汉的兴业路、路边、草地随处可见。
- 红蓼:今名红蓼,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篇。
蓼科,蓼属,在武汉的兴业路、水边、荒地等地随处可见。
- 乌蔹莓:今名乌蔹莓,出自《诗经·唐风·葛生》篇。
葡萄科,乌蔹莓属,在武汉的江岸区石桥二路、路边随处可见。
- 冬葵:今名冬葵,出自《诗经·豳风·七月》篇。
锦葵科,锦葵属,在武汉的兴业路可以看到,市区内不常见。
- 野豌豆:今名野豌豆,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篇。
豆科,野豌豆属,在武汉的兴业路、路边、草地等地随处可见。
- 牡荆:今名牡荆,出自《诗经·王风·扬之水》篇。
马鞭草科,牡荆属,山地较为常见,武汉蛇山上的牡荆较有特点。
- 构树:今名构树,出自《诗经·王风·扬之水》篇。
《诗经》中的植物科普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植物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及其相关的科普知识:
1. 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小巧而呈现心形,多生长在池塘或水流缓慢的河流中。
2. 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芄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萝藦,开白色或粉色的花,果实呈纺锤形。
3.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葭即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生长在沼泽、湖泊等水域,可用于造纸、编织等。
4.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木瓜是一种蔷薇科植物,果实可食用,也可用于制药。
5. 黍:“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黍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去壳后即为黄米,可煮粥或制作糕点。
6. 芄芄:“芄芄黍苗,阴雨膏之。
”芄芄指的是茂盛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黍苗茁壮成长的景象。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Nanning-水水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诗经美学》选高乾源)一、《关雎》中的动植物:1.东方大黄莺或鱼鹰雎鸠(JuJiu):旧说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
古今注家多解之为鱼鹰。
鱼鹰民间称它为黑老鸨,通体黝黑,俯冲以利抓抓鱼,饱食后成群在船头、礁石上晾翼。
求偶时雄鸟抖动两翼,鸣声粗戾。
如此丑陋的形态,比兴为温文尔雅的人间求爱,如同把狼比兴为人。
为知诗者不取。
把鱼鹰和鱼的关系比喻为爱情,如同流行歌唱的老鼠爱大米。
胡淼先生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求证为东方大苇莺。
诗中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乾源1] 关关、关关,这是雄雎鸠向雌雎鸠歌唱,雌雎鸠对鸣。
就像英俊的男子在姑娘的窗前歌唱一样。
先闻声后见关雎鸟,虚化而入,别有韵味...雎鸠解为鱼鹰不美且丑,然而雌雄能够终生厮守,概说它是有忠贞信念的生命,心美大于形美;若为黄莺、唱时既铿锵又婉。
铿锵是为捍卫领地,婉者又是唱给产卵、育雏的雌鸟听的。
婉又铿锵的声调是爱的不息咏唱。
我曾有诗一首赞颂昆曲名家李佩红的演唱。
亢鸣南雁行,婉爱费精神;含章锁麟囊,独自莫悲伤。
歌唱艺术也象法了爱情的精神。
2.荇菜荇(Xing)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
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植物,茎可供食用。
诗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被清清的河水带动,左右摇摆着。
清情的河水就像我那绵长的思绪。
左右摇摆的荇菜就像我动摇的心。
这位是大胆真情的公子,但是他绝不同现代的花花公子,上去就是一句我爱你。
说完了就想着如何折腾上床,这位公子希望用日夜的想念来打动姑娘。
此处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是空谭,看美之人可见荇菜,但是荇菜实是空物,诗者原意不在此。
看美之人可见流水,但是流水亦复未尝有形。
大概是以空物托情,滋长出浮动的情思,借用这等空物,情思有所寄托。
此便是对空灵的渲染。
一、《鹤鸣》中的动植物:3.鹤鹤属迁徙鸟类。
诗经中的植物名
诗经中有很多描写植物的诗篇,以下是部分诗经中提到的植物名:
1. 榆荚:《国风·氓》中提到榆荚落叶的景象。
2. 椒营:《国风·邶风·静女》中提到了“飘风吹椒楹”的景象,
椒营被认为是指椒树。
3. 萸:《国风·唐风·秋夜之什》中提到了“秋兰烟露,云露霜萸”的景象,萸是指一种疏花植物。
4. 蒹葭:《国风·秦风·君子偕老》中提到了“蒹葭萋萋,白露
为霜”的景象,蒹葭是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5. 薇:《国风·唐风·鸿雁》中提到了“薇硕湓氏,薅则以藐”,
薇是指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
6. 芳草:《国风·王风·采葛》中提到了“芳草绿虹霓”的景象。
7. 稻:《国风·秦风·蒹葭》中提到了“济济多薪,劳心者忧”,
稻指水稻。
8. 苇:《国风·秦风·蒹葭》中提到了“萋兮苇兮”,苇指芦苇。
9. 葵:《国风·秦风·葵丘》中提到了“葵丘之苗”,葵指向日葵。
10. 鬱苌:《国风·周南·桃夭》中提到了“采绿于阡,鬱苌揲之”,鬱苌可能指山茱萸。
这只是部分植物的例子,诗经中还有很多描写植物的诗句,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
以下是整理的《诗经⾥的植物》,希望⼤家喜欢!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2卷⽿(苍⽿)采采卷⽿,不盈顷筐。
嗟我怀⼈,寘彼周⾏。
——《诗经•国风•周南•卷⽿》3芣苡( 车前草 )采采芣苡,薄⾔采之。
采采芣苡,薄⾔有之。
——《诗经•国风•周南•芣苡》4兰草溱与洧⽅涣涣兮,⼠与⼥⽅秉兰兮。
——《诗经•国风•郑风•溱洧》5荷华、⽔芙蓉、菡萏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诗经•国风•陈风•泽陂》⼭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都,乃见狂且。
⼭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充,乃见狡童。
——《诗经•国风•郑风•⼭有扶苏》6葛藟(野葡萄)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
谓他⼈⽗,亦莫我顾。
——《诗经•国风•王风•葛藟》7蓷(益母草)中⾕有蓷,暵其⼲矣。
有⼥仳离,慨其叹矣。
慨其叹矣,遇⼈之艰难矣。
——《诗经•国风•王风•中⾕有蓷》8芄兰(萝摩)芄兰之⽀,童⼦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诗经•国风•卫风•芄兰》9菽(⾖类)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来朝,何锡予之。
虽⽆予之,路车乘马,⼜何予之,⽞衮及黼。
——《诗经•⼩雅•南陔•采菽》10蒹葭(芦苇)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今天,蓝⼭君还要PO⼀张⼗⾥蓝⼭的户型图。
157平⽶,四房两厅两卫。
奢华4.8⽶客厅,真正南北通透。
3.8⽶舒适主卧,双阳台设计。
落座⼗⾥蓝⼭楼王区6、8号楼,全线⽆遮挡,远眺庐⼭,俯瞰⼗⾥河,是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不⼆选择!全系实景现房,即买即住!蓝⼭君的照相技术有待提⾼,没照出6、8号楼的⽆敌景观,现实⽐想象更美!。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植物意象。
这些植物意象不仅具有生动的视觉效果,还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1. 桃树:在《诗经·周南·桃夭》中,桃树被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
诗中描述女子容貌鲜艳如桃花,寓意着生机勃勃的美和喜庆氛围。
2. 柳树:在《诗经·小雅·采薇》中,柳树成为诗人寄托感情的对象。
诗中描述战士离家赴战,临别时柳树依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3. 梧桐:在《诗经·周南·梧桐》中,梧桐树被用来象征坚贞的爱情。
诗中描述梧桐树枝繁叶茂,相互依偎,寓意着爱情的美好和执着。
4. 草:在《诗经·小雅·鹿鸣》中,草被用来象征友情。
诗中描述朋友之间如同草地上相互依存的植物,寓意着真挚的友谊。
5. 棘(酸枣树):在《诗经·周南·棘》中,棘树被用来象征婚姻中的爱情困境。
诗中描述棘树多刺,象征婚姻生活中的艰难和挫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忧虑和期望。
6. 梅树:在《诗经·诗经·秦风·梅》中,梅树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诗中描述梅树在寒冬中独自绽放,寓意着坚贞不屈和洁身自好。
7. 竹子:在《诗经·卫风·淇奥》中,竹子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质。
诗中描述竹子青翠挺拔,寓意着高尚、坚韧和正直。
总之,这些植物意象丰富了《诗经》的审美内涵,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和形象性。
同时,它们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诗经中的植物研究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里面反映了古代社会、自
然环境和人们对植物的了解和感受。
诗经中涉及植物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崇拜、颂扬、描写等各种表达方式。
1. 桃树:《桃夭》、《桃夭》等诗中描绘了桃树的美丽和芬芳。
这些诗歌展示了桃树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抒发了人们对桃花
的喜爱。
2. 柳树:诗经中有多首描绘了柳树的诗歌,如《关雎》、《衡门》等。
柳树被赋予了柔软、婆娑的形象,也成为了古代文人吟咏的
对象。
3. 榆树:《北山有榆》、《东方之日》等诗中描述了榆树的特
点和象征意义。
榆树在古代文化中被认为是坚韧、抗逆的象征,也代
表着长寿和幸福。
4. 杨柳:《白驹过隙》、《索隐》等诗中表现了对杨柳拔节和
扬眉的描写。
这些诗表达了作者对杨柳生长迅猛和生命力旺盛的赞美。
5. 梧桐:《丘中有麻》、《麻衣》等诗歌中赞美了梧桐的高大
和繁茂。
梧桐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高尚、高贵的象征,因此成为了贵
族和文人的喜爱之物。
6. 蔷薇:《蔷薇》、《采葛》等诗描绘了蔷薇的美丽和芳香。
蔷薇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爱情和浪漫的象征意义,也成为了文人吟
咏的对象。
以上只是诗经中涉及植物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植物在诗经中
得到了描绘和赞美。
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植物的观察和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的崇敬和享受。
2014年03⽉20⽇ 18:22来源:凤凰⽹⼭东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国学讲堂:认识《诗经》中的152种植物《诗经》中的植物⼀、草本植物(⼀)粮⾷作物【麦】《鄘风·桑中》、《鄘风·载驰》、《王风·丘中有⿇》、《魏风·硕⿏》、《豳风·七⽉》、《⼤雅·棫朴》、《鲁颂·閟宫》。
【稻】《唐风·鸨⽻》、《豳风·七⽉》、《⼩雅·⽩华》、《鲁颂·閟宫》。
【稌(稻⾕)】《周颂·丰年》。
【重穋(亦作“种稑”两种⾕物)】《豳风·七⽉》。
【梁(⾼梁)】《唐风·鸨⽻》、《⼩雅·黄鸟》。
【⿉】《王风·⿉离》、《魏风······硕⿏》、《唐风·鸨⽻》、《豳风·七⽉》、《⼩雅·黄鸟》、《⼩雅·信南⼭》、《⼩雅·楚茨》、《⼩雅·甫⽥》、《⼩雅·⼤⽥》、《⼩雅·⿉苗》、《周颂·丰年》、《周颂·良耜》、《鲁颂·閟宫》。
【稷(通称为⾕或为粟)】《王风·⿉离》、《唐风·鸨⽻》、《豳风·七⽉》、《⼩雅·楚茨》、《⼩雅·信南⼭》、《⼩雅·甫⽥》、《⼩雅·⼤⽥》、《周颂·良耜》、《鲁颂·閟宫》。
【粟(⼩⽶)】《⼩雅·黄鸟》、《⼩雅·⼩宛》。
【秬(⿊⿉)】《⼤雅·⽣民》、《鲁颂·閟宫》。
【秠(⿉的⼀种)】《⼤雅·⽣民》。
【穈(⾚梁粟)】《⼤雅·⽣民》。
【芑(⽩梁粟)】《⼤雅·⽣民》。
【菽(⼤⾖)】《豳风·七⽉》、《⼩雅·⼩宛》、《⼩雅·⼩明》、《⼩雅·采菽》、《⼤雅·⽣民》、《鲁颂·閟宫》。
跟着《诗经》,来看这些植物(上)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部名为《诗经》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涵盖了战国时期的诗歌,其中既有对人情世故的描述,也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关植物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在《诗经》中出现的植物,带领读者一起去认识这些古代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1. 菖蒲菖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在《诗经》中出现多次。
在《诗经·国风·秦风·蒲》中就有对菖蒲的描述:“在洛之中,菖之葭。
田田翼翼,百禽所庇。
”这首诗描绘了菖蒲生长在洛水中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菖蒲茂盛的场景。
在古代,菖蒲被用来制作香料和药物,也被人们视为象征祥瑞的植物,因此在《诗经》中经常被提及。
2. 竹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它在《诗经》中也有着广泛的描写。
在《国风·周南·关雎》中就有对竹的描述:“采蘩有苦,关关雎鸠,鸣鹤在茅。
之子之媛,在彼无死。
”这里的“茅”就是竹的别称,古人常以竹为比喻,用以抒发情感。
在《诗经》中,竹常被赋予高尚、清雅的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人对竹的热爱和推崇。
3. 杨柳杨柳是中国常见的植物之一,它在《诗经》中也有多次描写。
在《国风·周南·汉广》中,有“汉之广,不肯赋敛。
求我庶士,如可逢迎。
”这首诗中就有对杨柳的描绘,反映了古人对杨柳的熟悉和喜爱。
杨柳在古代被视为风雅之植物,常被用来比喻清新脱俗的美好景象,因此在《诗经》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菽菽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它在《诗经》中也有着记载。
在《国风·秦风·谷风》中就有“谷风”、“匏有苦谷”、“菽有极谷”、“有稻有黍”之诗。
这些描写通过对菽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场景和菽的重要地位。
菽在古代被用来制作食物和酿酒,因此在《诗经》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诗经》中的动植物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品,它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
其中,动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地运用在《诗经》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植物在《诗经》中的应用:
1. 鹿:鹿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动物之一,它代表的是高贵、美丽和自由。
在《关雎》中就有“采绿野之芝,得鹿于中野”的句子。
鹿还是一种重要的猎物,被用来表示男子汉的勇气和猎手的技艺。
2. 草:草是《诗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之一,代表着生命、希望和力量。
在《关雎》中有“萋萋芳草,载我行役”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草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3. 梅花: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花卉之一,也是《诗经》中常见的植物之一。
梅花代表着坚强、不屈和自立,常被用来描述女性的美丽和气质。
在《小雅》中就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的诗句,形容梅花的清雅和高洁。
4. 鱼:鱼是《诗经》中常用的动物之一,代表着富足和幸福。
在《鱼藻》中就有“鱼在其中,王在其中”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动植物在《诗经》中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它们的出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也折射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 1 -。
《诗经》篇名中的植物赏析(二)之文课程—植物赏析篇《诗经》之中华草繁盛,趁春色初至,罗列些《诗经》植物,同赏华草芳菲。
让我来认识下《诗经》篇名中的8种草本类植物:竹—(《竹竿》)卷耳—(《卷耳》)车前—(《芣苢》)白蒿—(《采蘩》)浮萍—(《采蘋》)苦菜—(《采芑》)紫葳—(《苕之华》)芦苇—(《蒹葭》)竹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卫风《竹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卫风《淇奥》竹子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小雅《斯干》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广雅》云:“枲耳也。
”郭云:“亦曰胡枲,江南呼常枲。
”《草木疏》云:“幽州人谓之爵耳。
”苍耳作《卷耳》诗者,言后妃之志也。
后妃非直忧在进贤,躬率妇道,又当辅佐君子,其志欲令君子求贤德之人,审置於官位,复知臣下出使之勤劳,欲令君子赏劳之。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周南《芣苢》毛传:《芣苡》(音浮以),后妃之美也。
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
笺:天下和,政教平也。
车前《韩诗》云:“直曰车前,瞿曰芣苡。
”郭璞云:“江东呼为虾蟆衣。
”《草木疏》云:“幽州人谓之牛舌,又名当道,其子治妇人生难。
”《本草》云:“一名牛遗,一名胜舄。
”《山海经》及《周书·王会》皆云:“芣苡,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於西戎。
”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召南《采蘩》蘩,也可以写作“繁”,指的是一种可以当菜吃的草,名叫白蒿。
白蒿《左传》云∶苹蘩蕴藻之菜,可以荐于鬼神,羞于王公。
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召南《采蘋》)《韩诗》云:“沈者曰蘋,浮者曰藻。
”浮萍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
《诗经》中的⼈们都采集了哪些野⽣植物在《诗经》的诗歌中,描写采集野⽣植物的诗篇和诗句数量可观。
当时的⼈们采集野⽣植物,从诗中描写的景况看,主要⽤途有⼏种。
⼀是得到可以⾷⽤的⾷物材质。
这是⼈们采集野⽣植物最主要的⽤途。
⼆是得到⽤来制作祭祀物品的材质。
三是得到⽤来织布、养蚕、编成藤类篮筐或者搓成绳⼦的材料。
四是得到可以当作药材的材料。
五是得到⽤来制作染布的染料的材料。
或许,还有⼀些采集野⽣植物是有其他的⽤途,但是主要的就是如上所总结的⼏种⽤途。
那么,当时的先民都去野外采集了哪些野⽣植物呢?按照《诗经》诗篇的排列顺序,⼤致有如下的品种。
1、荇菜(《关雎》)⽔⽣植物。
嫩时可⾷。
那个采摘荇菜的姑娘素⼿纤纤,姿态优美,却让看到这位采撷荇菜的美⼥的君⼦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夜思慕。
于是,荇菜这种本来并不出名的⽔⽣植物,随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君⼦好逑”的著名诗句千古闻名。
2、卷⽿(《卷⽿》)⽯⽵科⼀年⽣草本植物,嫩苗可⾷。
3、芣苢(《芣苢》)车前草,嫩叶可⾷。
4、蘩(《采蘩》、《七⽉》)《康熙字典》释义为:《⽟篇》⽩蒿也。
《爾雅·釋草》蘩,皤蒿。
《韻會》陸璣⽈:春始⽣⾹,美可蒸⾷,秋名⽈蒿,可以為葅。
《詩·周南》於以采蘩。
⼜《豳⾵》采蘩祁祁。
《傳》蘩所以⽣蠶。
《正字通》蠶未出,煑蘩以沃之,則易出。
蘩还是制作祭祀供品的材质。
5、蕨菜(《草⾍》)多年⽣草本植物,嫩叶可⾷。
6、薇菜(《草⾍》、《采薇》)紫萁科植物,学名紫萁。
多年⽣草本植物,质脆,味美少纤维。
7、蘋(《采蘋》)「釋名」菜(《拾遺》)、四葉菜(《卮⾔》)、⽥字草。
時珍⽈∶蘋,本作。
《左傳》∶蘋蘩蘊藻之菜,可薦於⿁神,可羞於王公。
則有賓之之義,故字從賓。
其草四葉相合,中折⼗字,故俗呼為四葉菜、⽥字草、破銅錢,皆象形也。
諸家本草皆以蘋註⽔萍,蓋由蘋、萍⼆字,⾳相近也。
按韻書∶蘋在真韻,蒲真切;萍在庚韻,蒲經切。
切腳不同,為物亦異。
《诗经》中的12种花,美得不可⽅物!1、凌霄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
——《⼩雅·苕之华》苕:凌霄。
别名紫葳、倒挂⾦钟、藤罗花。
落叶攀援藤本,茎⽊质,表⽪脱落,枯褐⾊,以⽓⽣根攀附于它物之上。
花期5-8⽉。
从读到舒婷的诗开始,就⼀直想亲眼看看凌霄花,舒婷诗中的它,⼀时间成为攀附⾼枝的代名词。
其实,攀岩的凌霄花也很美,清⼈李笠翁曾评价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把它⽐喻成“天际真⼈”。
2、苍⽿采采卷⽿,不盈顷筐,嗟我怀⼈,寘彼周⾏。
——《周南·卷⽿》卷⽿,⼜名苍⽿,⽯⽵科卷⽿属,⼀年⽣或⼆年⽣草本,⾼约三⼗公分,全株被细⽑。
叶对⽣,呈长卵形,春夏间开⽩⾊⼩花,果实为圆柱形蒴果,嫩叶可供⾷⽤。
诗中,采摘卷⽿的⼥主⼈公因思念⽽⽆⼼劳作,采摘了半天也不满⼀浅筐,她愁思难当,于是⼲脆将采摘的筐弃置在⼤道旁。
3、荷花⼭有扶苏,隰有荷华。
——《郑风·⼭有扶苏》荷华,荷花。
作为荷花故乡的中国,有着让中国⼈感到骄傲的独特的荷⽂化。
荷花的⾝份,在⾃然、社会、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它独特的标识含义。
对⼊世的君⼦,长于污淖⽽独清于天时的荷花,可以映照⼀颗清虚正直,光明磊落,萧雅⾼洁的⼼。
儒家那些治世的贤者,⽆不在思虑天下⼈⼼利益交变的时候,依然保持⼀颗淡泊宁静出于世外的莲⼦之⼼。
4、茜草出其闉阇,有⼥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茹藘,聊可与娱。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茹藘:茜草。
茜草四五⽉发新芽,之后长绿叶,九⼗⽉间,在丛林坡地上,开不起眼的⼩黄花,⼦实之后,霜秋时节,在寒⼟冻地⾥,挖出根须,净⼟,晾⼲,研磨成粉,发酵,然后便可以将巧妇⼿织成的⽩⾊丝绵布,浸⼊茜草的染缸,染成⾃然界⾥最强悍的⼀种颜⾊——红⾊。
5、⽢棠蔽芾⽢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召南·⽢棠》⽢棠:棠梨。
《诗经》⾥的⽢棠,指的是⼭野梨,⼜叫棠梨,⼤概拇指和⾷指圈在⼀起,就是⼀个棠梨的⼤⼩了,长在⼭坡⼟凹⾥的棠梨,春天会开出美丽雪⽩的花,夏末时分,棠梨刚刚成熟时,挂在枝头⼀丛⼀丛的,⼟褐⾊,是⼀种成熟了诱⼈的样⼦,摘下来,放嘴⾥吃的时候,酸甜酸甜的,⽽且核⼤⾁少,吃起来有很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