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21.81 KB
- 文档页数:17
[病例摘要]男性,21岁,咽部不适3周,浮肿、尿少1周 3周前咽部不适,轻咳,无发热,自服氟哌酸不好。
近1周感双腿发胀,双眼睑浮肿,晨起时明显,同时尿量减少,200-500ml/日,尿色较红。
于外院查尿蛋白(++),RBC、WBC不详,血压增高,口服“阿莫仙”、“保肾康”症状无好转来诊。
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轻度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关节痛、皮疹、脱发及口腔溃疡,体重3周来增加6kg。
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个人、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60/96mmHg,无皮疹,浅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水肿,巩膜无黄染,咽红,扁桃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可凹性浮肿。
化验:血Hb140g/L,WBC:7.7×109/L,plt:210×109/L,尿蛋白(++),定量3g/24小时,尿WBC0-1/高倍,RBC:20-30/高倍,偶见颗粒管型,肝功能正常,Alb35.5g/L,BUN:8.5mmol/L,Scr:140umol/L。
血IgG、IgM、IgA正常,C3:0.5g/L,ASO:800IU/L,乙肝两对半(-)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4分(二)诊断依据 1.在部感染后2周发生少尿,浮肿(眼睑、下肢),尿色红,血压高(160/96mmHg) 2.化验尿蛋白(++),有镜下血尿(RBC20-30/高倍),化验血有氮质血质,C3低 3.链球菌感染史和ASO高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如病毒性肾炎 2.膜增殖肾小球肾炎3.IgA肾病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5.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双肾大小 2.ANA谱 3.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 2.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3.中医药治疗;若进展发生急性肾衰时可透析治疗。
临床医学中的肾脏疾病常见病例分析肾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其功能是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除代谢废物和药物,调节血压等。
然而,肾脏疾病却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将对肾脏疾病中的一些常见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
第一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男性,50岁,主诉体重下降,尿量减少,眼睑浮肿。
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后,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排泄增加。
针对该患者,进一步进行了尿检和血液检查。
尿检显示大量蛋白尿和红细胞尿,血液检查结果则显示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水平升高。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可以初步诊断为肾小球肾炎。
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病因和症状管理。
在此例中,抗炎药物和肾保护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被用于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肾脏损伤。
此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和控制血压也是必要的。
第二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女性,60岁,主诉发热,腹泻,并伴有尿量减少。
经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患者被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这是一种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导致的肾脏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肾缺血、肾毒性药物等。
对该患者进行的尿检显示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正常,但尿液呈现低渗透状态。
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血乳酸和氮气浓度升高,这进一步支持了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
治疗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关键是恢复肾脏功能和治疗潜在的病因。
这可能包括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停用可能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以代替肾脏功能。
第三例:肾结石患者,男性,40岁,主诉腰痛,并发生尿液混浊。
通过病史了解和体格检查,患者被诊断为肾结石。
肾结石是形成在肾脏中的硬块,主要由尿中的矿物质盐和其他物质组成。
进行尿液分析后,发现尿液中存在结晶和红细胞。
此外,进行的X 射线检查则显示在肾脏中存在结石。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因石大小和症状而异。
肾病内科疾病的病例分析与诊断思路病例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信息:性别:男年龄:45岁主诉:蛋白尿、水肿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病史回顾: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和水肿,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
据患者自述,他近几个月来腿部水肿明显,早晨尤甚。
他还注意到他的尿量较以前减少,并有蛋白尿的症状。
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血压正常,但触诊腿部可见轻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4h肾功能血液检查:尿素氮(BUN)正常,肌酐轻微升高(1.2mg/dL)肾病内科诊断思路: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回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怀疑该患者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病变为特征,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疾病。
常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针对该患者,由于缺乏相关感染史和其他慢性疾病,我们初步猜测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和评估:1.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金标准"。
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类型、程度和治疗方案。
对于该患者,应考虑进行肾活检以确定肾小球是否存在病变。
2. 免疫学检查: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评估患者免疫状态,特别是肾小球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
这些检查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因和疾病类型。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判断肾脏大小、形态,排除其他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4. 血压监测:由于肾小球肾炎可合并高血压,需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
治疗方案: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病因治疗:针对引起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
2. 控制症状:采取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以控制尿蛋白和水肿症状。
临床病例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炎症反应的急性发作。
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表现,因此对于这一病例的分析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
张女士,29岁,最近一周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以及尿液中的蛋白尿和血尿。
经过一番详细的体格检查和问诊,医生怀疑她可能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
在对这一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之前,我们先简要地了解一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系膜区。
在病理学上,可以看到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壁增厚、袢状肾小囊肿破裂、系膜细胞增生等病变。
典型病例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
回到我们的病例,首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尿液检查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蛋白,但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尿液中的蛋白质浓度升高,超过了肾小球的滤过阈值,导致蛋白尿的出现。
同时,尿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增高,出现血尿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进行肾功能方面的检查,包括血肌酐浓度和尿素氮等指标。
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作时,这些指标可能会显著升高,反映出肾脏功能的受损。
在得到实验室检查结果后,医生可以根据诊断标准进一步确诊。
除了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肾脏超声、肾穿刺活检等,也有助于肯定诊断。
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中,还需要与其他肾脏疾病进行鉴别,如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一旦确诊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进行处理。
通常会采用限盐饮食、控制水分摄入、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物等药物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是指根据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病因分为感染相关和非感染相关两类。
第三章病例分析一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急性肾小球肾炎概念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
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SGN) o临床表现主要发生于儿童。
发作前常有前驱感染,潜伏期7・21天,一般为10天。
典型的急性PSGN临床表现为突发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轻重不1•尿液改变多数病人有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伴有轻、中度的蛋白尿,尿量减少常见,但无尿很少发生。
2•高血压一般为轻、xx高血压。
3•水肿典型表现为晨起时颜面浮肿或伴有双下肢水肿。
4•心功能衰竭可表现为颈静脉怒张、奔马律、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5•肾功能异常部分可在早期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
一般经利尿治疗数日后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镜下或肉眼血尿、蛋白尿。
血尿和蛋白尿会持续数月,常于1年内恢复。
2』1L常规检查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升高,ESR急性期可升高。
3•肾功能检查急性期表现为一过性氮质血症,血肌肝很少超过正常上限。
4•有关链球菌感染的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1)咽拭子和细菌培养:阳性可提示A组链球菌感染,但阳性率较低。
(2)ASO:滴度升高有诊断价值。
5•免疫血检查早期C3下降,8周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为PSGN的重要特征。
诊断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典型临床表现,伴血清C3的典型动态变化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潜伏期较短,多于前驱感染后1-2 0内出现血尿等急性肾炎综合征症状。
患者血清C3多正常。
结合肾活检可明确。
2•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所致的急性肾炎常于感染的极期或感染后3-5天出现。
病毒感染引起者临床症状较轻,血清补体多正常,水肿,高血压少见,肾功能正常。
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综合征,但蛋白尿明显,血清补体水平持续低下,8周内不恢复,病变持续进展,无自愈倾向。
执业医师病例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例摘要]男性,9岁,浮肿、血尿10天,进行性少尿8天患儿10天前晨起发现双眼睑浮肿,尿色发红。
8天前尿色变浅,但尿量进行性减少,每日130-150ml,化验血肌酐498.6umol/L,拟诊为“肾实质性肾功能不全”,曾给扩容、补液、利尿、降压等处理,病情仍重。
3天前甘露醇和中草药交替灌肠,口服氧化淀粉及速尿治疗,尿量增至300-400ml/日。
患儿两月来有咽部不适,无用药史,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稍差,大便正常,睡眠可。
既往曾患“气管炎、咽炎”,无肾病史。
查体:T36.9℃,P90次/分,R24次/分,Bp145/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重病容,精神差,眼睑浮肿,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
咽稍充血,扁桃体I°-II°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粘膜无出血点。
心肺无异常。
腹稍膨隆,肝肋下2cm,无压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双下肢可凹性水肿。
化验:Hb83g/L,RBC2.8×1012/L,网织红 1.4%,WBC11.3×109/L,分叶82%,淋巴16%,单核2%,plt207×109/L,ESR110mm/h,尿蛋白(++),红细胞10-12/高倍,白细胞1-4/高倍,比重 1.010,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2g.血生化:BUN36.7mmol/L,肌酐546.60umol/L,总蛋白60.9g/L,白蛋白35.4g/L,胆固醇 4.5mmol/L,补体C30.48g/L,抗ASO:800IU/L.[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炎2.急性肾功能不全3.中度贫血(二)诊断依据1.急性肾小球肾炎先有咽部感染,临床表现少尿,血尿。
查体:血压高,眼睑浮肿,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尿蛋白(++),尿红细胞增多,血补体(C3)减低,ASO高2.急性肾功能不全:尿少,血BUN和肌酐明显升高二、鉴别诊断(5分)1.病毒性肾炎2.膜增殖性肾炎3.急进性肾炎4.IgA肾病5.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三、进一步检查(4分)1.血气、血电解质2.B超3.X线胸片4.必要时肾活检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2.利尿3.降压4.严格液体管理,限制水量。
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肾炎。
肾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炎症的统称,大致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两种类型。
本文将通过一名临床案例,详细分析肾炎的病例并进行临床路径分析。
1. 病例介绍该病例为一名32岁男性患者,主诉肾区疼痛、尿液发黄并有少许血尿。
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身体检查,发现该患者在近期有过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尿液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3+,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正常。
2. 临床诊断根据该患者的病史和尿液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为了进一步确认诊断,实验室检查被安排。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和抗DNA酶B抗体(ADB)水平均正常。
肾活检进一步证实了诊断。
3. 病因分析针对该患者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进行分析,急性肾小球肾炎通常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尤其是A型链球菌。
然而,本例中患者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链球菌感染。
进一步检查发现该患者存在其他感染灶,如上呼吸道感染,提示该病例可能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4. 临床路径分析基于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路径。
在该临床路径中,首先对症状进行缓解治疗,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休息。
其次,使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消除已知的感染源。
肾脏保护治疗也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限制蛋白质和钠盐的摄入,用药物控制血压及尿蛋白。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5. 预后与后续治疗建议根据该病例的情况,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通常是良好的。
然而,患者仍需要遵循长期的管理方案,包括定期随访和复查。
此外,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肾功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干预措施。
总结:通过以上肾炎病例分析与临床路径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临床路径分析在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报告通过详细的病例描述、病因分析和临床路径制定,为医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
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
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特点: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痛、纳差;眼睑和(或)下肢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性大量蛋白尿。
也有病人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伴有肾功能正常或不同程度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
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即尿沉渣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可见管型。
B型超声波检查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肾结构不清。
慢性肾炎的治疗原则:1摄入蛋白的控制应限制在30—40g/d.低蛋白与低磷饮食可以减轻肾小球高压、高灌注与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
在进食低蛋白饮食时,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机体生理代谢所需要的热量,防止负氮平衡。
限制蛋白入量后同样可以达到低磷饮食的作用。
2积极的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改善,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并改善远期预后。
①力争达到目标值:如尿蛋白<lg/天的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蛋白尿≥1g/天,无心脑血管合并症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②降压不能过低过快,保持降压平稳。
③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调整,必要时联合用药,直至血压控制满意。
④优选具有肾保护作用、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降压药物。
3避免使用或者慎用能引起肾损害的其他因素:感染、低血容量、脱水、劳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磺胺药非类固醇类消炎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造影剂以及含马兜铃酸之类药。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历基本病情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38岁住院号:123456入院日期:2020年11月3日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患者自述发病前一周感冒,治疗后症状消失。
但在1天前出现明显的浮肿,特别是双下肢明显。
并且出现了少尿、腰痛、失眠等症状,并在当天就到医院就医。
检查显示血压升高,血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血小板减少,C3下降。
检查结果1.尿液分析:蛋白尿2+,镜下血尿1+,尿比重1.023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3 x 10^9/L,血小板78 x 10^9/L,Hb 111g/L3.血生化:肌酐142.0 mmol/L,尿素氮10.1 mmol/L,血浆甘油三酯2.7 mmol/L,c反应蛋白1.8 mg/L4.血清免疫学:C3水平降低5.肾脏超声:右肾24mm x 42mm,左肾26mm x 51mm,无明显异常诊断与治疗经过综合检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方案如下:1.甲强龙:每日1次,静脉滴注2.ACEI:每日2次,口服3.利尿剂:每日1次,口服4.阿托伐他汀:每日1次,口服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尿蛋白逐渐降低,肾功能得到了改善。
随访与预后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了局部外用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肾上腺素等。
随访一周后,患者的尿蛋白已经降至负性,血肌酐按照治疗方案稳步下降,患者得以康复出院。
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加强营养,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预后往往与磷酸酶相连。
在治疗中,及时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坚持规范治疗方案,加强预防工作,对于该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
简要病史:男性,15岁,颜面水肿2天
要求:你作为住院医师,按照标准住院病例要求,围绕以上主诉,请叙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的内容
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总分:15分
一、问诊内容(13分)
(一)现病史(10分)
1. 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
①颜面部水肿发生的时间(晨起时),是否下肢或全身水肿(2分)
②尿的变化,包括少尿、血尿等(2分)
③发病诱因及有无腰痛、心慌、气短等伴随表现(2分)
④饮食、睡眠、二便、体重变化情况(2分)
2. 诊疗经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分)
①是否到过医院就诊,作过那些检查(1分)
②治疗情况如何(1分)
(二)相关病史(3分)
1. 有无药物过敏史(1分)
2. 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心、肝、肾、内分泌疾病及咽部疾病史和营养状况(2分)
二、问诊技巧(2分)
(一)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
(二)结合病情询问1分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如果不爱你,不会为你守着誓言,如果不爱你,不会承受一切的罪恶感,如果不爱你,不会因你而绽放幸福的光彩。
19、一个犀利并朦胧眼神,传递心中纠结情感,我们的距离愈近或愈远。
发条简朴并低调的信息,尽享真情互动,指尖点点,送你的却是心中真情满满。
20、上帝给了我这份缘,所以我每天都在天堂。
生活里因为有了爱,所以我身边幸福弥漫。
日子里面有了你,所以天天我都很美。
Ⅰ型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女性,15岁,血尿、少尿、反复咯血,三周后死于肾功能衰竭。
分析题:
请问病人患的可能是什么病?此病人的临床症状与肾脏病理变化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
此病人患的是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属Ⅰ型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其临床症状与肾脏病理变化的联系是:
1、血尿的产生是由于基底膜损伤,通透性增高所致。
2、少尿则与肾小球囊内毛细血管丛周围形成的新月体阻塞球囊腔有关。
3、反复咯血是因为此病人的抗基底膜抗体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故出现反复咯血。
4、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比例若超过80%则可导致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