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结合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两组患者出血量较严重,且严重影响到正常血液循环时,可以给予患者新鲜血液供给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12u同时与5%250ml 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均匀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立止血1ku实施静脉静脉注射,每隔6小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一次给予患者1mg阿托品,每隔6小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咯血停止后,两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减少用量,继续对患者治疗5天。
1.3 疗效判定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进行判定。
咯血一天内停止,为显著改善;咯血二天内停止,为改善;咯血超过两天停止,为无效[1]。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42例患者中,显著改善为14例,改善为27例,无效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著改善为10例,改善为18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42例患者中,5例(11.9%)患者出现脸红、口干病症,不影响正常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中,11例(30.6%)患者出现腹痛、血压升高、心悸、恶心、头晕等病症,其中有5例患者改用立止血联合阿托品。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治疗和抢救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生命。
方法观察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抢救和治疗及细心、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护理和心理护理。
结果约96%的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救治,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救治率和肺结核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病因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33-02肺结核合并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急症之一。
其发生率占肺结核的20%-50%,大量咯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要正确诊治,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尤为重要。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182例。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18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例中,其中男性97例,女性85例,年龄15-79岁,平均46岁。
其中25-58岁年龄组128例,占70.33%,提示青壮年患肺结核肺合并咯血者多见。
初次咯血者124例,反复咯血者58例。
其中因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咯血者59例,对病情毫无介意者51例,情绪稳定者37例,一般状况者 17例,休克状态者11例,死亡7例。
本组病例均是入院患者,都是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1]修订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经过消炎、抗涝、止血治疗后均见疗效,7例病人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
1.2病因及发病机理肺结核咯血的病因很多且复杂,与季节、气候变化、剧烈咳嗽等诱因有关。
在我国本病临床上仍然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约占咯血患者总数的60-92%。
其发病机理是(1)由于肺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细菌毒素以及局部的变态反应,刺激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增强。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外渗至肺泡中,并与肺泡中分泌物混合,临床上就表现为血染痰或血痰。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导读: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主要的死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
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天后方可普通饮食。
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
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1.2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
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
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我市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护理探讨肺结核在我国有逐年扩散、传播之势,预防、控制结核是全民义务,同时对结核病患者医治更是关键所在,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200ml或一日咯血>600ml者称之大咯血。
咯血是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的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来势凶猛,常可引起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做好肺结核大咯血观察,护理抢救是结核专科、专院护理工作中首当其冲问题。
1临床资料2008—2011年我院共救治大咯血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4—70岁之间,与性别无关。
均结合临床直接痰涂片检查,结构菌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病理学诊断为肺结枋。
按咯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类。
其中大咯血为11例、中量2例、小量1例,经过精心科学的护理和及时救治,其中死亡1例,余下20例出院。
2临床观察2.1询问病史,对已经有大咯血病史多加注意,在复发病病情恶化,气温骤然改变,肺结核咯血患者再次咯血,纤空洞在2cm以上患者,都属于危险期。
2.2注意大咯血先兆,21例患者有17例患者,在咯血前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病人立诉胸闷、发热和气氧应予以重视。
2.3对每一位咯血病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变部位,监督病人绝对卧床,掌握病人的咯血规律。
备好抢救器械、药品等,各种操作抢救器械操作熟练、准确。
2.4咯血期的肺结核患者病情多半是突然发生。
大量咯血时,患者连声咳嗽,咯血频率增加,随着出备量的不同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口渴、心慌、尿急等,尤其警惕突发的惊恐,失语及紫绀,备压下降、窒息、休克等;应及早用止血药、输血、吸氧等。
3临床护理3.1病人安置:应将病人安置在离抢救室最近的房间,备齐各种抢救器械、药品等。
3.2饮食护理:监督患者在咯血时禁食,咯血稍好可进流质蛋白,高维生素及消化饮食,避免进食、呛咳。
3.3发热护理:大咯血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体温,有的属于吸收热,有的可能是继发感染,可给予物理降温和适量饮水,继发感染给予抗生素药品。
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效果。
通过分析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流程、临床观察结果、并发症分析以及治疗效果评价,我们发现该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咯血频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并且在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也得到初步验证。
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在肺结核合并咯血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结论表明,该治疗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咯血频率方面有显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血凝酶、垂体后叶素、肺结核、咯血、临床效果、治疗方案、并发症、疗效评价、临床特征、总结展望1. 引言1.1 疾病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肺结核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肺结核患者常伴有肺组织的明显病变,如肺部感染和肺部溃疡,容易导致咯血等并发症。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咯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目前,虽然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比较成熟,但对于合并咯血的患者来说,治疗难度较大,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2.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3.探讨血凝酶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的安全性和预防并发症的效果;4.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数据支持。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肺结核合并咯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2015年至2020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肺结核咯血16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咯血的相关因素,提高对肺结核咯血的认识和控制,预防窒息。
方法:对161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合并症、痰菌检查、治疗及季节因素等综合分析。
结果:肺结核咯血多见于继发型及陈旧性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影像学改变以斑片渗出为主。
有空洞或复治的患者,发生大咯血的危险性高。
结论:咯血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应适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避免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咯血;肺结核;并发症clinical analysis of 161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ma lu-ping,yang qi-shua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14):096-097【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 hemoptysi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 and prevent fromsuffocating.methods:161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were comprehensive to analyzed abou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radiographic features,complications,sputum bacteria, treatment and the season.results:pulmonary tuberculosis hemoptysis occurred most in the secondary ptb and old ptb with bronchiectasis . the radioactivity changeseeped out the shadow by the spot piece primarily.the severe hemoptysis was easily occurred in the retreatment and cavitary ptb.conclusion:the hemoptysis is the severe complications of the ptb and shoud be treated in time with proper measures to reduce harm for the health.【key words】 hemoptysis; pulmonary tuberculosis;complication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karamay,karamay 834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62咯血是肺结核的主要并发症,大咯血可致患者窒息死亡,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观察与急救护理探讨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观察及急救护理,通过加强肺结核患者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在发生大咯血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够防止大咯血窒息、失血性休克导致的死亡,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标签:肺结核;大咯血;观察;急救护理;窒息引言肺结核大咯血是肺科的急症之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窒息等而造成死亡,因此,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非常重要。
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发病急,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失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一般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者为少量咯血,100~300mL为中量咯血,一次咯血300mL或24h咯血量>500mL者为大咯血[1]。
大咯血多见于结核空洞内小动脉破裂的患者,可造成窒息或者失血性休克,其中塞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止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和急救护理的关键。
选取本科室2014年1~9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30例,其中24h咯血量>500mL以上者5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患者的观察护理及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表现少量咯血时,患者痰中带血丝、血块,咯血前患者可有精神倦怠无力、喉痒、胸闷、咳嗽、易烦躁;大量咯血时,患者常感觉有腥气味,表现有精神紧张、焦虑、全身无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咳嗽剧烈,有的患者可突然发生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及呼吸急促、牙关紧闭、呼吸停止等窒息征象。
2护理2.1咯血诱因咯血的患者都有一定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而大咯血、烈日暴晒后大咯血、异味气体刺激引起刚烈咳嗽而咯血、繁重劳累后咯血、结核病灶较大合并感染而大咯血。
2.2大咯血先兆观察经过临床观察,多数患者在咳血前有先兆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咽喉部发痒、咽喉部异物感或阻塞感、剧烈咳嗽、胸闷、胸内发热、呼吸困难,其次有情绪异常、烦躁、紧张感、恐惧感、恶心、呕吐或呃逆、口干、口渴或者口中怪味、皮肤瘙痒、上腹部疼痛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感或咽喉不适为先兆表现者居多。
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咯血30例临床观察
王有木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31
【摘要】采用双盲法观察康复新液对肺结核咯血的治疗,相同的基础治疗,服用中药作为对照组,与服用康复新液治疗组对比,咯血疗效及后期治疗都优于对照组。
且服用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咯血是肺结核中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临床研究统计,有约1/3的肺结核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症状,无论出血量多少,均会引起肺结核
【总页数】1页(P6812-6812)
【作者】王有木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县中心医院中医科,贵州黔西551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 [J], 夏永泉
2.康复新液治疗肺结核咯血30例临床观察 [J], 王有木
3.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口腔粘膜损伤的临床观察 [J], 胡凌洁;方文静;叶序卷;钟秋;李富彬;童庆华
4.康复新液治疗初治涂阳空洞型肺结核咯血100例疗效观察 [J], 吴友仁
5.百合地黄汤加味联合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咯血临床观察 [J], 任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例肺结核合并咯血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治疗。
方法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加普鲁卡因治疗结肺核咯血。
结果40例患者中,有效止血37例,有效率为92.5%。
17例在1h内大咯血停止,13例在6h内大咯血停止,7例在12h内咯血停止;无效3例。
结论普鲁卡因与脑垂体后叶素合用治疗肺结核咯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垂体后叶素;普鲁卡因肺结核是一种肺部慢性疾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约30%的肺结核患者会有咯血发生,一旦患者发生大咯血不能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血块堵塞喉咙引起死亡。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控制患者咯血的首要方法,2022年6月~2022年6月我院采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加普鲁卡因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2方法1.2.1常规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药物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并依据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进行预防感染、加用止血芳敏和止血敏等治疗。
1.2.2垂体后叶素加普鲁卡因治疗在给予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前,在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加入垂体后叶素6U缓慢静滴,后用5%葡萄注射液500mL中加入脑垂体后叶素24U静脉滴注,1次/d,再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加入普鲁卡因300mg,对患者作皮试观察后,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0~15min左右。
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后好转情况,可以此调整患者的用药量。
当患者无咯血现象后,应继续滴注1~3次/d,逐渐停药,并对患者行抗炎、抗结核治疗,以预防出现并发症。
2结果本组40例患者,37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止血,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
其中在1h内停止大咯血的患者有17例,在6h内停止大咯血的患者有13例,在12h内停止大咯血的患者有7例,见表1。
3讨论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多个器官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35例患者得到控制,6例患者好转,1例死亡。
结论在肺结核合并咯血疾病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咯血;肺结核;治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34-02
在临床中肺结核合并咯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据调查患病年龄大约在30-60岁之间比较多见,在肺结核疾病中其发病率占50%左右,发病速度较快并且严重,在确诊后必须尽快接受治疗,因为随着血管损伤程度咯血量会不断增大,严重时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情况[1]。
针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病情需要细心观察,同时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做好护理工作,在增加生存率的同时减少死亡率。
为了研究这种病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
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对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
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48岁;初次咯血32例,反复咯血10例。
临
床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盗汗和缺乏食欲等,经过各项检查诊断有6例患者肺结核痰中带血,10例肺结核少量带血,14例肺结核中量带血,12例肺结核大量带血。
所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其中包括12例浸润性肺结核,15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干酪性肺炎,1例空洞型肺结核。
有3例患者病变涉及一个肺野,10例患者涉及两个肺野,29例患者涉及两个肺野。
12咯血的临床特征通常咯血量在24h内控制在100ml以内即可表示小量咯血;咯血量在24h内控制在100ml-500ml以内即可表示中等量咯血;咯血量在24h内为500ml以上即可表示大咯血,或者一次咯血超过300ml,或出现窒息和休克等情况也列为大咯血范围。
根据引起咯血的因素不同而导致咯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是最容易患有咯血症状的疾病,发生咯血后会发生结核病中毒症状,同时咽喉异常,后背疼痛,通常在1d后咯血颜色就会发生改变,不会再呈暗红色,咯血量较少的患者痰液易与血混合呈泡沫状,胃内容物不会发生混杂。
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由于体内血量大量流失导致患者面色苍白,病情的加重也会引起患者精神压力变大、情绪紧张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窒息而导致死亡。
13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的常规治疗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比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用于佐依止血的药物包括止血敏、垂体后液素、氨基乙酸、安咯血、立止血和浅冬眠疗法,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止血治疗。
量较
少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运动量,多注意休息;咯血量多的患者则必须卧床休息,不允许下床活动,同时使用冰袋敷在患处,并进行鼻部吸氧,给患者翻身时注意动作不要太用力,待咯血得到控制后,患者仍需卧床休息6d左右。
2结果
经过常规的辅助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的患者有31例,有3例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有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其中有6例患者咯血减轻,有1例患者窒息性死亡。
3讨论
肺结核病是肺脏在被结核杆细菌感染后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核病。
肺结核病灶内及周围的血管受到损伤后将造成出血情况,从而引发咯血症状,血管损伤程度不同则咯血量也相对不同。
咯血占肺结核死亡原因的1/3,在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也是一种风险最高的并发症[2]。
引起肺结核合并咯血疾病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气候的转变、季节的转变和咳嗽为较重要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咯血在我国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
由于肺内炎症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毛细血管壁被细菌毒素刺激,都会增加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大量红细胞渗透至肺泡内,而肺泡内分泌物会和血液相互混合,形成血痰。
肺结核病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引起组织细胞破坏和干酪坏死的情况,并且血管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核病灶对周围血管的直接
侵蚀或因病变周围组织的牵拉使血管破裂在临床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情况。
肺结核患者也容易并发支气管结核疾病,从而支气管会不断的受到损伤、溃疡甚至糜烂,最终导致毛细血管增生、破裂引发咯血。
并发结核性及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易并发感染,引起管腔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而导致引流不畅,加重感染,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引起反复中等到大量咯血。
护理工作的实施对患者的治疗意义也非常重要,主要是对咯血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对患者需要做好临床监测措施并进行预防处理,比如保持患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禁食过热、刺激性食物减少刺激引发咳嗽,准备冰袋放于患处,随时准备抢救时需要使用的药物和设备,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并保证输血能充分供应,以减少咯血窒息及血液流失过多引起失血性休克[3]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单淑香,王凤莲,闰红玲,等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85-886
[2]汤春梅,肖海浩,张言斌,等肺结核患者咯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10):27-29
[3]陈淑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8):1594-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