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表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加工设备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1. 设备信息确认
- 设备名称:________
- 设备编号:________
- 设备型号:________
2. 设备外观检查
-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或松动的部件。
- 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异常温度或电流释放现象。
- 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异物或杂物堆积。
3. 设备电源检查
- 检查设备电源接线是否牢固。
- 检查设备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 检查设备电源线是否有破损或暴露的部分。
4. 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检查
- 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罩是否完好无损。
- 检查设备的紧急停机按钮是否能正常工作。
- 检查设备的安全传感器是否灵敏可靠。
5. 设备运行试验
- 进行设备空载运行试验,观察设备是否产生异常噪音或振动。
- 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润滑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安全设备确认
- 确认设备附带的安全设备(如防护眼镜、耳塞等)是否齐全,并检查其状态。
- 提醒操作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设备。
7. 设备操作手册确认
- 确认操作手册是否可靠、完整,并放置在易于查阅的位置。
- 提醒操作人员熟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操作流程。
8. 安全事项提醒
- 提醒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操作失误导
致事故。
- 强调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定期检查设备并做好维护工作。
以上为加工设备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操作人员在使用
加工设备前应按照以上内容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保
障人身安全。
请勿在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引用内容。
机械公司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4页)机械公司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
1. 车辆外部条件
- 检查车辆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或异样。
- 检查车辆轮胎是否磨损严重,是否有裂纹或漏气现象。
- 检查车辆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前、后大灯、转向灯和制
动灯。
2. 发动机和动力系统
- 检查发动机机油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检查发动机冷却液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检查发动机皮带是否有松动或损坏。
- 检查排气系统是否漏气或发出异常声音。
3. 车辆操作性能
-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制动力是否正常。
- 检查方向盘是否正常,转向是否灵活。
- 检查档位是否换挡顺畅。
- 检查仪表盘是否显示正常,包括速度表、油量表和水温表等。
4. 安全装备
- 检查安全带是否完好并易于使用。
- 检查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易于操作。
- 检查车辆紧急停车装置是否完好。
- 检查安全标志和警示灯是否清晰可见。
5. 其他注意事项
- 驾驶员应熟悉并遵守交通法规。
- 驾驶员应保持良好的驾驶惯,避免疲劳驾驶和酒驾。
- 在开车前,应确认车辆所需的维修保养已经完成。
- 如有其他特殊要求或注意事项,请在备注栏注明。
以上内容为机械公司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驾驶人员在
每次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车辆各项安全条件,确保车辆能够正常使用,以保障驾驶安全。
生产开车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启动前安全条件确认检查表安环负责人:设备负责人: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分管领导:序号个体防护1.所有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被告知相关危害。
2.现场临时设施已拆除。
3.已确认“工完、料净、场地清”。
4.已确认“一平二无”(场地平,无垃圾,无障碍)。
5.确认个人防护设备已到位并完好。
6.安全警示牌已安装到位。
7.高温表面已经保温/防护。
8.转动设备具有防护措施。
9.护栏、挡脚板已安装到位。
10.高噪音区域都有标识。
11.已配备代替人工重体力搬运的设备。
12.喷淋、洗眼器已就位并调试。
13.出入口数量已满足要求。
14.限制性空间已确定。
15.照明器具已经正确安装。
16.工作环境已具有足够的照明。
17.阀门等的位置易于操作。
18.已考虑开关阀门时阀杆的挡碍并已调整。
19.地面的孔洞具有护盖或警戒信号。
20.所有区域和室内通风良好。
21.绊脚危险处已漆上黄黑相间警示条纹/或已隔离。
22.已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头部遭碰撞。
23.尖角锐利处已防护或涂上提醒色。
24.通讯电话、广播器都已到位。
25.门、窗都为安全玻璃。
26.各区域的安全条款都已审核并张贴。
27.区域的建筑材料都已清除。
28.工艺流程图已更新。
29.设备维修工作程序已到位。
30.生产操作培训已完毕。
31.设备维修培训已完毕。
32.交通频率高的设备周边已采取防护措施。
33.管路规范安装,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34.设备位号和管线标识已准确。
35.所有作业人员已取得资格证书。
36.安全检测、监测仪表已到位。
37.各种作业操作规程已到位(包括“紧急停车”要求)。
备注:1.必改项:指PSSR时发现的,导致不能投产或启动时可能引发安全、环境事故的,必须在启动之前整改的项目。
2.待改项:指PSSR时发现的,会影响投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安全、环境事故的,可在启动后限期整改的项目。
紧急响应1.紧急响应计划已到位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