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球囊反搏
- 格式:doc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22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技术路线?
答: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技术路线主要涉及到其工作原理和手术流程。
首先,在工作原理方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通过在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从而增加心肌供氧。
在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其次,在手术流程方面,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搏动较强的股动脉,消毒毛巾,局部麻醉,穿刺股动脉,将导针穿入股动脉,然后退出股动脉。
2.在导线的引导下,将扩张器送至动脉,再送至扩张导管,套管外端在体外4m,控制出血。
3.退出扩张器和导丝,扩张导管,留置动脉,取球囊导管,将球囊导管开关与注射器相连,排出球囊内空气,将球囊均匀包裹在导管周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课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概述•IABP设备结构与功能•IABP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IABP并发症预防与处理•IABP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IABP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0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概述定义与原理定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一种通过向主动脉内插入一个可充气的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收缩期放气,以增加心脏输出量和改善组织器官灌注的辅助治疗手段。
原理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使主动脉内压力升高,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流灌注;在心脏收缩期,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压力,减少心脏后负荷,从而增加心脏输出量。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历了多次技术改进和临床验证,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现状目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绞痛等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适应症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适应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顽固性心绞痛经药物治疗无效;高危PCI患者的辅助治疗;心脏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他需要改善心脏输出量和组织器官灌注的情况。
禁忌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等出血倾向;其他不适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情况。
02IABP设备结构与功能置于降主动脉内,通过充气和放气来增加心脏输出量和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主动脉内球囊用于控制球囊的充气和放气,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动脉压力波形。
控制主机用于连接主动脉内球囊和控制主机,确保充气和放气的顺利进行。
导管和连接管设备组成及作用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工作原理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充气,增加主动脉内舒张压,从而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在心脏收缩期前,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收缩压,减少心脏后负荷,从而增加心脏输出量。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的原理和护理基本概念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 IABP )是将一球囊通过股动脉穿刺方法置入到降主动脉与肾动脉之间,由主动脉球囊反搏泵驱动和控制,在心脏舒张期开始充气,在心脏舒张期末放气,从而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降低心脏负荷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主要在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量取决于舒张期的时间长短和灌注压力,换句话说,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和心率是冠状动脉供血的重要影响因子。
另外,冠状动脉功能和病变以及心室末压也影响冠状动脉供血。
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包括心率、心肌顺应性和心肌收缩力,心肌顺应性可以理解为心腔舒张末或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可以理解为心脏后负荷。
临床实践中冠脉供血减少的常见原因包括: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或阻塞情况,如血栓或冠状动脉痉挛;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率过快引起心肌舒张期相对缩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脏后负荷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致心脏前负荷增加。
IABP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是抢救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工作原理在心脏舒张期开始,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球囊被迅速充气,使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增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高,脑、上肢动脉的供血增加,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也增加;在下一个心脏收缩期前,球囊被迅速抽空,使主动脉根部形成相对负压状态,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 提高左心室排出量,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
总之,IAB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是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中等程度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血压等。
组成部分IABP主要由主动脉球囊导管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球囊导管置于患者体内,驱动控制系统在患者体外,两者通过气导管和中心压力管相连接。
IABP通过中心腔压力管检测主动脉根部压力,通过体表心电图获取患者信息,控制球囊的充气和放气时相。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名词解释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
已广泛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病患者的抢救和治疗。
具体来说,IABP是在主动脉内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从而起到增加心肌血供、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IABP的应用使得危重冠心病患者明显获益。
大量研究显示,IABP 不仅增加冠状动脉的氧供,同时使心排血量增加0.5~1.0L/min,最高增加约30%,能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所以IABP也是治疗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主动脉球囊反搏参数主动脉球囊反搏参数是指在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时所设置的一些参数,这些参数对于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搏频率、反搏压力、灌注时间、球囊容积等方面介绍主动脉球囊反搏参数的作用和调整原则。
一、反搏频率反搏频率是指球囊每分钟进行充气和放气的次数,一般用次/分钟表示。
反搏频率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心率较慢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反搏频率,以提高心输出量;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可以适当降低反搏频率,以减少心脏负荷。
二、反搏压力反搏压力是指球囊充气时所达到的压力水平,一般用毫米汞柱表示。
反搏压力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血压较低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反搏压力,以提高灌注压力;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可以适当降低反搏压力,以减少心脏负荷。
三、灌注时间灌注时间是指球囊充气和放气的时间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灌注时间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反搏治疗的目的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灌注时间,以增加心脏的灌注和供氧;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缩短灌注时间,以减少心脏的负荷。
四、球囊容积球囊容积是指球囊充气时所注入的气体体积,一般用毫升表示。
球囊容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主动脉根直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主动脉根直径较小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小球囊容积,以避免球囊过度充气导致损伤;对于主动脉根直径较大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球囊容积,以增加反搏效果。
总结起来,主动脉球囊反搏参数的设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时,还应注意球囊的位置、球囊充气和放气的顺序、球囊的充气时间和压力等因素,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主动脉球囊反搏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脏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心源性休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一、定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指一个球囊通过股动脉穿刺,放置到降主动脉左锁骨下1-2公分处,球囊介于左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驱动,在舒张期开始快速充气,增加冠脉灌注,在舒张末期放气完毕,降低后负荷的一项手术。
二、护理关键点(一)、主动脉球囊导管打折、堵塞、滑脱(二)、球囊反搏停搏(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三、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平移患者至病床,患者绝对卧床,床头抬高<30°,观察局部血运情况。
2.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尿量、肢端温度、心功能的变化。
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其他严重心律紊乱,避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停搏。
4.保持心电监护波形无干扰;注意严密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出汗等症状。
5.做好基础护理,及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翻身时幅度不宜过大,下肢与肢体呈一直线,避免穿刺侧屈曲受压。
6.饮食指导,术后无不适反应,可正常进食,宜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食易产气食物,戒烟酒。
(二)专科护理1.保持动脉鞘侧肢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导管打折,观察血管鞘是否通畅,动脉鞘是否打折,保持中央腔通畅,每小时肝素盐水冲管一次。
2.观察导管是否脱出、伤口有无渗血、出血、血肿、疼痛、感染等情况,球囊反搏导管内有无血渍,有无报警(报警信息),如故障不能排除,立即报告医生。
3.观察显示屏上有创血压及反搏波形,氦气瓶气量显示。
观察患者皮肤、面色渐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尿量增多,表示反搏效果良好。
4.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肢端温度,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
5.拔管护理⑴反搏至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⑵经股动脉拔出导管及鞘管后用手指按压穿刺点上方1CM处半小时,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放置1KG沙袋压迫8h,制动24h,撤除;⑶拔管后局部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波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说明拔管成功。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原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内植入球囊来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在心脏收缩期将气体充入球囊,从而增加主动脉内的压力,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减少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心脏支持治疗手段。
IABP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二是减少心脏后负荷。
在心脏舒张期,球囊内的气体被抽出,使得主动脉内的压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脏的后负荷;而在心脏收缩期,球囊内的气体被充入,增加主动脉内的压力,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
这种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可以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提高心脏的排血量,改善心脏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IABP主要用于治疗心脏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严重冠心病等疾病。
通过IABP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脏支持治疗手段。
除了上述的临床应用,IABP还可以用于心脏手术的辅助。
在心脏手术中,由于心脏需要停搏进行手术操作,术中心脏的供血和排血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心脏功能不全的情况。
通过在手术中应用IABP,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减轻心脏的负荷,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总的来说,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内植入球囊,利用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来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对于治疗心脏疾病和辅助心脏手术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有望发展出更多的应用领域,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IABP医学原理IABP,即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Intra-aortic balloon pump),是一种常规应用于临床的心血管支持设备。
它通过在主动脉内插入一个可充气的球囊,通过控制球囊的充气和放气以改变主动脉血流,从而达到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的目的。
IABP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左室后负荷:IABP通过在主动脉舒张期时充气,使得球囊膨胀,随后在左室收缩期时迅速放气,使得球囊收缩,从而降低左室后负荷。
球囊的膨胀能够将血液从主动脉向前排出,降低左室前负荷和心脏负荷。
而球囊迅速放气则能够减少左室收缩时主动脉阻力,减少心脏负荷。
2.提高冠状动脉供血:IABP通过在主动脉舒张期充气,使得球囊膨胀,从而增加了主动脉膨胀和冠状动脉灌注的压力。
这使得冠状动脉在舒张期接收到更多的血液供应,从而提高供氧和营养的输送,改善心肌的功能。
3.减少左室功耗:IABP能够减少心肌的收缩功耗,提高心脏的工作效率。
当球囊膨胀时,主动脉的扩张将减少左室的压力需求,从而降低了心肌收缩所需的能量消耗。
4.改善心律失常:IABP通过增加舒张期的冠状动脉流量,改善了心肌的供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此外,IABP还通过改善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促进了心肌的正常收缩和放松,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
IABP的适应症主要包括心肌梗死、严重心衰、心手术、心肌炎等病情。
IABP的使用通常需要严格的监测和护理,如动脉压力和心律监测、球囊尖端血液样本的采集等。
此外,对于一些存在严重心律失常、严重主动脉狭窄或瓣膜功能不全、腹部主动脉瘤等情况的患者,IABP的使用需要慎重考虑。
总结起来,IABP通过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提高心肌供血,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左室功耗,改善心律失常等作用,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但这并不代表IABP适用于所有心血管疾病,具体使用与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判断。
一、IABP原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是一种左心室辅助装置,所以一般用于左心衰竭患者。
心脏舒张期,气囊快速充气,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冠脉血流增加;心脏收缩前,气囊快速排气,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
所以主动球囊反搏可以增加正常冠脉血流和降低心肌
耗氧量
IABP球囊为氦气(是因为氦气的的分子结构轻,能进行更快的充气和放气动作,跟上病人的心跳。
原来的IABP用的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以溶于血液,不产生气栓,但分子结构重,在病人心跳快的时候跟不上充放气。
)二、置入时间
需要5min就可以完成
三、应用指征
1、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
2、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或二尖瓣关闭不全
3、术后左心衰竭
4、不稳定型心绞痛或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
以上四种情况,病情用了各种血管活性药物后
1、心脏指数<2.0L/(m2·min)。
【正常>2.5】
2、平均动脉压<50mmHg
3、左房压>15mmH【正常5-15mmHg】
4、CVP>15cmH2O【正常5-10cmH2O】
5、尿量<0.5ml/kg·h【正常0.5~1.5ml/kg·h】
6、末梢循环差,手足凉
一有指征立刻使用IABP,千万不能犹豫
四、绝对禁忌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破裂、主动脉动脉瘤、脑出血
五、抗凝
气囊材料血液相容性很好,抗凝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如果球囊停搏,血栓形成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1、如果术后心包、胸腔、纵膈引流管未拔,可以暂时不用抗凝药物
2、如果术后拔管,或是渗血少,可以用肝素,使ACT在150~200s
六、辅助有效
1、升压压用量减少
2、心脏指数增加
3、血压回升
4、心率恢复
5、尿量增加
6、手脚变暖
七、停用指征
呼吸机与IABP停用前后关系,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更大,而IABP对于患者更加重要,所以认为现撤呼吸机,再撤IABP,可以反搏频率1:1、1:2、1:3过渡,停搏后立刻拔出体外,不能停留在体内,因为会产生血栓
1、心脏指数>2.5
2、平均动脉压>80mmHg
3、尿量>1ml/kg·h
4、手脚暖
5、已经撤出呼吸机,而且血气正常
6、减少反搏频率,上述指征稳定
7、多巴胺用量少于5ug/kg·min
八、并发症
(1)主动脉及股动脉夹层;(2)动脉穿孔;(3)穿刺点出血;(4)气囊破裂;(5)斑块脱落栓塞;(6)血栓形
成;(7)溶血;(8)血小板减少;(9)感染;(10)下肢缺血
九、使用时间
不能超过两周
十、置管位置及判断方法
(一)位置
(二)判断方法
1、X线;
2、从穿刺点到肚脐+肚脐到胸骨角的距离
十一、球囊直径选择
十二、IABP阻断主动脉的面积
十三、正常动脉波形
十四、IABP波形(1:2搏动,调节充气及放气时机最好是1:2的搏动调节,一次辅助搏动+一次自主搏动)
十五、充气及放气时机比较
(一)充气过早
(二)充气过晚
(三)放气过早
(四)放气过晚
十六、实际操作(一)界面
所以一般情况下用PEAK(心电峰值模式),如果是有电刀干扰或是无心电监测信号或是胸外按压用AP(压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