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5
实验探究01 探究非生物因素(光)对生物(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实验变量:光.【作出假设】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选用10只鼠妇。
5只放在纸板下中央,另外5只放于玻璃板下中央。
静置10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23313212阴暗87797898【得出结论】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表达与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并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若结论不一致,则讨论分析其原因。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典例0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若干只鼠妇,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关于本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装置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鼠妇应该放在纸盒的中央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 .纸盒底部两侧的土质应一致【答案】A【详解】A .该实验装置有光和水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A 错误。
B .10只鼠妇应放在实验装置的中间,让鼠妇随机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光照是否影响妇鼠的分布,B 正确。
C .该实验应多次测量,并取结果的平均值,以便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C正确。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所以纸盒底部两边都应该是细湿土,D 正确。
故选A 。
【典例02】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1)对照实验中,探究哪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变量..。
一、实验背景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动物的生活环境对其生存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开展了鼠妇实验。
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动物,其生活习性相对简单,易于观察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鼠妇的生活习性。
2.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鼠妇若干只2. 两个透明塑料盒3. 湿土4. 小喷壶5. 纸板6. 玻璃板7. 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塑料盒,分别标记为“亮处”和“暗处”。
2. 在两个塑料盒中各放入等量的湿土,以保持土壤湿度一致。
3. 将鼠妇随机放入两个塑料盒中。
4. 在“亮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纸板,模拟阴暗环境;在“暗处”盒子的上方放置玻璃板,模拟明亮环境。
5. 观察并记录两个盒子中鼠妇的行为变化,持续观察一段时间。
6.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土壤湿度一致,避免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较少,大部分鼠妇聚集在“暗处”盒子中。
2.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亮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少,而“暗处”盒子中的鼠妇活动较为活跃。
3.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在阴暗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活跃;而在明亮环境中,鼠妇生活较为迟缓。
六、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显著影响。
鼠妇更适应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活动和行为。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鼠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鼠妇都能生存,但生活习性有所不同。
2. 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例如,土壤湿度、温度等都会对鼠妇的生活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环境条件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鼠妇的生活习性,还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探究实验: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二、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三、制订计划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两侧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在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
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十次
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五: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六:表达和交流。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对鼠妇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 生物节律调整:鼠妇的活动和休息时间与日光强度有关。
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进而调整其活动和休
息的时间。
2. 繁殖周期:光线的改变可以影响鼠妇的繁殖周期。
在昼
长夜短的季节,鼠妇可能更容易进入繁殖期,反之亦然。
3. 行为活动:光线变化可以影响鼠妇的行为活动。
在亮光下,鼠妇可能更活跃,而在暗光下,鼠妇则可能趋向冷静
和休息。
4. 觅食行为:光线变化也会影响鼠妇的觅食行为。
在白天,鼠妇可能更容易觅食,而在夜间,鼠妇则可能更积极地寻
找食物。
总之,光线对鼠妇的日常生活和生理活动有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自然环境中更加明显,而在人工环境中可能会被人为的光照调整所改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是生命之源,也是万物成长的动力。
对于鼠妇来说,光的影响更是深远而
重要的。
鼠妇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晚活动,寻找食物,繁衍后代。
然而,光对鼠妇的生活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影响。
首先,光对鼠妇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夜晚,光的照射会让鼠妇感到不安,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鼠妇更喜欢在黑暗中活动,因为这样它们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各种活动。
其次,光对鼠妇的生理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光线可以影响鼠妇的生物钟,调
节它们的代谢和行为。
适当的光线可以帮助鼠妇保持健康的生理状态,而缺乏光线则会导致它们的生理功能出现问题。
除此之外,光还可以影响鼠妇的生存环境。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越来越
多的光污染影响着鼠妇的生存空间。
过强的光线会扰乱鼠妇的生活节奏,甚至会影响它们的觅食和繁殖。
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对鼠妇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不断扩张的今天,我
们需要更加关注光对自然生物的影响,保护自然环境,让鼠妇和其他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标题: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报告
引言:
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生物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通过研究光的光周期效应、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光污染的危害,以期深入了解光对鼠妇的重要性和影响。
光的光周期效应:
光周期是指生物长期在光照和黑暗间循环的时间模式。
对鼠妇来说,光周期对于控制其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非常重要。
适宜的光周期可以促进鼠妇正常的发情和繁殖行为,而不恰当的光周期则可能导致其繁殖受阻。
光质对鼠妇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光质是指光线中不同波长的比例和强度。
研究发现,鼠妇对不同光质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健康状态。
例如,蓝光可以提高鼠妇的警觉性和活跃度,而红光则有助于鼠妇的休息和睡眠。
此外,合适的光质条件还会对鼠妇的免疫力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
光污染对鼠妇的危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对野生动物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光污染会干扰鼠妇的生物钟和光感受器官,导致其正常的光周期节律被破坏。
长期暴露在过强的光照下,鼠妇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结论:
光在鼠妇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周期效应决定了鼠妇的繁殖周期和季节行为,合适的光周期对其生活至关重要。
光质对鼠妇的行为和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不同波长的光对其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光污染对鼠妇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光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危害。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光对鼠妇的影响机制,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只看本七年级上册学期生物实验题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法和步骤: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中央处。
3.将玻璃盖在左侧处,将纸版盖在右侧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右侧侧。
5.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这样处理鼠妇:放归大自然7.本实验探究的是光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本实验为什么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防止有偶然事情发生9.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1)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光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
(4)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水份,需要给鼠妇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
二、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3 2 1 6 4 5 8 7 .①对光②装镜头③放置④升镜筒⑤降镜筒⑥低倍镜观察⑦细准焦螺旋⑧寻找物像(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对光时使用的物镜是低倍。
(5)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00 倍。
(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相反,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像。
生物实验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李巧薇实验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小组捕捉鼠妇10——20只教师准备:铁盘、湿土、纸板、玻璃板(共16组)实验过程: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1. 提出问题2. 做出假设3. 制定计划4. 实施计划5. 得出结论6. 表达与交流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假设的依据是:根据生活经验,在砖头、石块底下能够找到鼠妇,在明亮的地方哪没有。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鼠妇、湿土、铁盘、不透光的纸板、玻璃板、镊子等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设计具有明显区别的阴暗和明亮两中实验环境。
(设置对照实验)3、设计观察记录表时间(分钟)实验环境统记数据(个)1 2 3 4 5 (10)阴暗明亮实施计划:1、选择合作伙伴组成探究小组,全班分成8-10组进行实验2、在两种实验装置的中央放置等量的鼠妇。
3、静置4-5分钟以后,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鼠妇在两种环境的个体数量。
统计10次。
填入观察记录表中。
得出结论: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计算全班同学各组的平均值(体现平行重复的原则)组别1 2 3 …10 平均值环境阴暗明亮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表达和交流:各小组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结论不一致,分析原因。
修改完善计划,进一步探究。
【高中生物】对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改进对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改进《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人教社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其中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经过考虑,我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改进。
1.鼠妇实验的分析教材中安排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认识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以鼠妇为探究对象,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亲自捕捉鼠妇作为实验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包括平时不喜欢或不注意的)的意识,以及认真观察并由此发现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有些学生不认识鼠妇或者害怕鼠妇,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使得课外作业完成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学生在捕捉鼠妇时破坏了草坪、花坛等;一些学校索性采取了购买鼠妇的办法,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其次,使用北京版教材时,曾经做过这一探究实验,实验中学生不易安定,常常因此而影响实验效果,鼠妇的假死也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此外,这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中研究一种动物活体,以鼠妇为研究对象不利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甚至会造成负面影响。
2.替代实验的分析与改良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以“水中氧气含量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代替“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作为此次探究实验的内容。
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替代实验能同时实现原实验的目的;其次,简便易行,学生难操作方式,实验效果不好;另外,金鱼就是学生所熟识和钟爱的动物,所探讨的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有助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培育学生对生物学的钟爱。
但替代实验中缺少了从实际观察和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与能力培养,考虑到有些学生并没有养小金鱼的实际经历,因此在教学中增加了提前在班里养小金鱼的活动,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与思考。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发现问题:经常在花盆下、湿土中等阴暗的地方看到鼠妇,见到光它就会立刻爬
走。
二、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三、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四、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秒表、纸盒子、10只鼠妇、相机、记录表、笔。
1.先抓10只鼠妇(潮湿虫)。
2.准备一只长形的纸盒子,将盖子剪掉一半,创造一个明亮和阴暗的对比环境。
3.将10只鼠妇同时放在明亮与阴暗交界的地方,先把他们圈住,同时开始实验。
4.观察并记录(用相机拍照和在表记录中记录)鼠妇在第2至11分钟时鼠妇向两边运动的情况。
五、实验过程: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实验完毕计算平均数量(四舍五入到个位)
六、实验分析:
在实验中我发现第一次实验时鼠妇在第2分钟时明亮处就只有三只,阴暗处有七只。
随后慢慢地明亮处鼠妇越来越少,阴暗处鼠妇越来越多,直到9分钟后10只鼠妇全部爬到了阴暗处。
第二次实验虽然两边鼠妇的数量有波动,但是大多数鼠妇都在6分钟后待在阴暗处不往明亮处跑了。
第三次实验鼠妇在第一分钟就有8只爬到阴暗处了,第三分钟已经有9只在阴暗处了,与干燥明亮处数量呈明显对比,5分钟以后10只都到阴暗处了。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了鼠妇不喜欢明亮的环境,明亮的环境对鼠妇的生活是有影响的。
七、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它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