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研究与创新简讯201403pdf
- 格式:pdf
- 大小:200.67 KB
- 文档页数:6
ʌ述评ɔ系统生物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章轶立1,2,齐保玉1,魏㊀戌1ә,戴建业3,王㊀旭1,申㊀浩4,谢雁鸣5(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㊀100102;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㊀100029;3.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㊀730020;4.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㊀10007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㊀100700)㊀㊀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证候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借助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研究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以阐释证候科学内涵的研究逐年增多㊂本研究发现,目前骨质疏松症相关证候的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仍停留在单个基因层面,主要包括骨钙素基因㊁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Smad ㊁β-catenin 等蛋白,并未从整体的角度探究证候发生㊁发展的本质问题㊂代谢组学方面,虽然通过对骨代谢指标相关产物的检测,发现了与证候相关的代谢指标,但对于骨代谢终端产物的组学研究较少㊂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运用组学技术手段,全方位㊁多层次㊁宽视角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㊂㊀㊀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证候;系统生物学;组学㊀㊀中图分类号:R2-0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4-0703-04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Biology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Research of OsteoporosisZHANG Yi-li 1,2,QI Bao-yu 1,WEI Xu 1ә,DAI Jian-ye 3,WANG Xu 1,SHEN Hao 4,XIE Yan-ming 5(1.Wangjing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102,China;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3.School of pharmacy,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20,China;4.Changxindi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tai District,Beijing 100072,China;5.Institute of BasicResearch and Clinical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㊀㊀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syndrome research ,the research on TCM syndromes of osteoporosis with the help of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biolog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is study found that at present ,the genomic and proteomic studies of osteoporosis-related syndromes are still at the level of a single gene ,mainly including osteocalcin gene ,estrogen receptor gene ,Smad ,β-catenin and other proteins ,but fail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 syndrome as a whole.In the aspect of metabolomics ,although the metabolites related to TCM syndrome have been fou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end products of bone metabolism.Future research still needs to further use multi-omics technolog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CM syndromes of osteoporosis.㊀㊀Key words :Osteopor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ystematic biology ;Omics❋基金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第二批科研专项(JDZX2015076)-中医综合干预方案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类)培养专项(ZZ13-YQ-039)-中医药防治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循证能力提升建设项目(ZZ13-024-7)-骨伤科疾病中医药优先主题设置及循证研究实施方案设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2284)-基于多组学技术探究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共有机制;中华中医药学会(2017 2019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CACM-2017-QNRC2-A03)作者简介:章轶立(1991-),男,安徽芜湖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老年病中医证候及中医药临床评价方法研究㊂ә通讯作者:魏㊀戌(1985-),男,四川绵阳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骨关节退变与骨代谢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Tel :134****6557,E-mail :weixu.007@ ㊂㊀㊀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 )主要表现为骨代谢异常,以全身性骨痛和易发生脆性骨折为特征性表现,与增龄关系密切,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㊂中医药在提高OP 患者骨密度㊁改善临床症状㊁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2-3]㊂证候作为中医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据,是中医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与学理支点[4]㊂系统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中所有组分(如基因㊁蛋白质㊁代谢产物等)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如遗传㊁环境变化等)各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以多种组学技术为代表,为阐释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与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撑[5-7]㊂现就近年来系统生物学方法在OP 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述评㊂1㊀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关注微观的㊁相对稳定的生物基因精确结构㊁相互关系及表达调控,强调基因表达的差异是造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㊂证候基因组学是在中医证候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基因组学的方法探讨OP 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特别是研究同病异证或异病3072021年4月第27卷第4期April 2021Vol.27.No.4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同证时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揭示与证候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其功能[8-9]㊂肾藏精,主骨生髓,肾虚证与OP发病关系密切㊂郑洪新等[10]通过实验证实,OP肾虚证病理机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㊁TGFβ诱导早期应答基因1(TGF-βinducible early gene,TIEG1)mRNA等表达异常有关,并运用补肾益髓中药发挥对下丘脑-肾-骨反馈机制的调控作用以预防OP的发生发展㊂尚德阳等[11]发现,OP的发生可能与骨㊁肾㊁下丘脑组织中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1,Smurf1)和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2,Smurf2)的mRNA表达的异常变化有关,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控上述因子表达发挥防治OP的作用㊂王爱坚等[12]研究提示,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ε4频率升高与绝经后妇女肾虚证发生关系密切,肾虚证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存在联系㊂在绝经后OP易感基因与基因多态性研究方面,国内葛继荣教授团队前期研究结果表明,OP证候与遗传特征可能存在关联性,在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型中,绝经后OP肾阴阳两虚证腰椎骨密度明显低于肾阴虚证患者[13]㊂另有研究证实[14-15],绝经后OP肾阳虚证与骨钙素基因多态性㊁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存在关联,而肾阴虚证的发生与lncRNA uc431+的表达下调㊁富亮氨酸2糖蛋白1(leucine-rich-alpha-2-glycoprotein1,LRG1)的mRNA表达升高有关[16-18]㊂研究还发现,LINC00334等8条lncRNAs可能通过调控Janus激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等信号通路参与绝经后OP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过程[19]㊂此外,李颖等[20]研究发现,绝经后OP中医证候与线粒体DNA拷贝数㊁DNA氧化损伤的产物8 -羟基脱氧鸟苷酸含量存在相关性,其中肝肾阴虚证与线粒体DNA拷贝数相关性高,脾肾阳虚证与8 -羟基脱氧鸟苷酸关系密切㊂李生强等已完成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㊁肾阳虚证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测定,不同肾虚证候相关基因均与免疫调节相关,肾阴虚证基因还与激素合成㊁组氨酸代谢㊁矿物质吸收等通路相关,而肾阳虚证基因还与TGF-β㊁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相关[21-22]㊂基于现有文献,目前针对OP证候的基因组学研究主要停留在个别基因对OP证候的关联,并未从整体的角度探究OP证候发生发展的本质问题,未来研究仍需构建OP非肾虚证候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筛选出与之有关的基因,并从功能基因组学的角度对其调控网络进行分析㊂同时,从 同病异证 和 同证异病 的角度比较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寻找OP证候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而揭示OP证候的科学内涵,并为其客观化诊断提供依据㊂2㊀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的继承与发展,可系统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㊁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23-24]㊂证候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获得疾病证候的生物学实质与生物标志物,进一步使证候研究走向客观化与标准化[25]㊂国内学者已初步发现绝经后OP肾阳虚证与LTBP1蛋白表达下调相关联,而肾阴虚证与CLCFI 蛋白下调存在关联[26-28]㊂王蕾等[29]研究发现,破骨细胞相关因子蛋白表达水平与肾阳虚证㊁脾胃虚弱证㊁肝肾阴虚证㊁气滞血瘀证具有相关性㊂其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㊁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可作为区别肾阳虚证与其他证候的生物标志物㊂邓洋洋等[30]发现,肾虚OP模型大鼠Smurf1蛋白在股骨㊁肾中表达降低,在下丘脑中表达水平升高,而补肾中药可能通过调控股骨㊁肾㊁下丘脑中Smurf1表达发挥防治原发性OP的作用㊂章建华等[31-32]运用左归丸与右归丸含药血清,对去卵巢大鼠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动物模型进行干预,结果证实两方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与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具有一定调控作用㊂此外,对比不同动物模型中蛋白表达水平发现, 左归丸滋肾阴 作用更强,而 右归丸温肾阳 作用更强,与中医理论相符㊂伍超等[33]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发现肾精亏虚证可能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信号通路中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㊁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2,GRB2)㊁MAPK3等蛋白密切相关,而补肾益精中药通过调控EPO信号通路中靶点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治疗肾精亏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㊂另1项研究表明,电针命门穴可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其信号传导蛋白Smad1/5表达水平,为电针治疗绝经后OP提供了基础研究证据[34]㊂与证候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相似,OP证候层面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仍然集中于对疗效机制的科学阐释,多数聚焦于补肾类中药可能作用的靶点㊂而从证候衍变规律角度出发,探索证候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内涵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完整的OP证候蛋白质组学证据链㊂3㊀代谢组学研究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试图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相对关系的研407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4月第27卷第4期April2021Vol.27.No.4究,也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35-36]㊂OP 属于全身代谢性疾病,代谢组学为OP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整体的方法,对深入理解OP病理机制及中药等干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37]㊂证候代谢组学通过测定不同证候间代谢产物的差异,为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开辟了新途径㊂徐琬梨等[38]应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测定绝经后OP常见实证(肾虚对照组㊁肾虚血瘀组㊁肾虚痰湿组㊁肾虚气滞组)血清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各组间存在差异代谢物,主要生物学功能涉及体内能量代谢㊁氨基酸代谢㊁蛋白代谢等方面,证实不同中医证候与代谢产物密切相关㊂张波等[39]通过OP肾虚血瘀证与骨质疏松症常规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证实,OP肾虚血瘀证可能与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㊁骨密度㊁25羟维生素D㊁雌二醇等具有相关性㊂帅波等[40]研究证实,骨转换标志物β-骨原交联㊁血清白细胞介素-6㊁肿瘤坏死因子含量与中医 本痿标痹 证候评分存在正相关,建议骨代谢与炎症指标可作为OP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依据㊂当前多数研究虽然通过对骨代谢指标相关产物检测,发现与OP证候相关的部分代谢指标,但针对骨代谢终端产物的代谢组学研究依然较少㊂此外,在中医药干预OP的作用机制研究中,虽然应用了代谢组学方法,但因与证候关联性较弱,因此未引用相关原始研究文献㊂除应用基因组学㊁蛋白质组学㊁代谢组学方法研究OP证候外,还有学者运用表观遗传学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主要表观遗传机理是miRNA㊁DNA甲基化,但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41]㊂4 讨论随着生命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组学技术广泛运用于中医中药研究,各种组学方法已在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43]㊂系统生物学因其强调整体性㊁时效性的特点与中医学整体观念㊁辨证论治的思想较为吻合[44],借助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与思路,不仅丰富了OP证候的理论内涵,拓宽了研究思路,也有助于搭建微观研究(基因㊁蛋白㊁代谢组学研究)与整体研究(证候研究)的桥梁,为OP证候客观化提供科学依据[45]㊂尽管目前运用系统生物学进行OP证候本质研究尚处于探索㊁发展阶段,但基于系统生物学特点㊁研究思路㊁技术方法为OP证候本质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46-47]㊂因此,将系统生物学运用于OP证候研究,建立多方向㊁多层次的组学技术平台,并通过计算生物学等数学语言定量描述生物体功能㊁表型及行为,对揭示OP证候本质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程㊂参考文献:[1]㊀QASEEM A,FORCIEA MA,MCLEAN RM,et al.Treatment ofLow Bone Density or Osteoporosis to Prevent Fractures in Menand Women: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From the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J].Ann Intern Med,2017,166(11):818-839.[2]㊀LIU Y,LIU JP,XIA Y.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treatingosteoporos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4,(3):CD005467.[3]㊀LIAO HH,YEH CC,LIN CC,et al.Prescription patterns ofChinese herbal products for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in Taiwan:A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J Ethnopharmacol,2015,173:11-19.[4]㊀刘进娜,谢鸣,赵静,等.基于系统生物学和病证结合模型对中医证候表征的研究[J].中国科学㊃生命科学,2016,46(8):913-928.[5]㊀WANG X,ZHANG A,SUN H,et al.Systems biologytechnologies enable personaliz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ystematic review[J].Am J Chin Med,2012,40(6):1109-1122.[6]㊀孙安会,袁肇凯,夏世靖,等.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00-204. [7]㊀BURIANI A,GARCIA-BERMEJO ML,BOSISIO E,et al.Omictechniques in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research:present and future[J].J Ethnopharmacol,2012,140(3):535-544.[8]㊀GU P,CHEN H.Modern bioinformatics meets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J].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2014,15(6):984-1003.[9]㊀何清湖,周兴.从中西医学的异同探讨中医证候基因组学[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3):3-5.[10]㊀郑洪新,燕燕,王思程,等. 肾藏精生髓主骨 藏象理论研究 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转化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异常[J].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2010,12(1):57-64.[11]㊀尚德阳,邓洋洋,孙鑫,等.补肾中药对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㊁肾㊁下丘脑组织中Smurf1/Smurf2的mRNA表达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629-3633.[12]㊀王爱坚,王大健,裴云,等.绝经后肾虚证与骨代谢㊁雌激素及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0):1948-1950.[13]㊀葛继荣,李生强,朱小香,等.不同中医证型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10(15):42-44.[14]㊀李生强,谢冰颖,谢丽华,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6):1-3.[15]㊀许惠娟,谢丽华,李生强,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mRNA的表达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5):476-480.[16]㊀李生强,许惠娟,陈娟,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LincRNA uc431+的表达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8):966-971.[17]㊀许惠娟,李生强,谢丽华,等.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免疫关联基因LRG1㊁SRC mRNA表达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3):1347-1350.[18]㊀陈娟,谢丽华,李生强,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mRNA的表达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6):618-622.[19]㊀陈娟,谢丽华,李生强,等.lncRNA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中的表达特征及调控网络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5):553-559.[20]㊀李颖,黄宏兴,吴伙燕,等.线粒体DNA相关因子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4):656-660.[21]㊀李生强,冯尔宥,张怡元,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2):1215-1218.[22]㊀李生强,冯尔宥,谢冰颖,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骨组织全基因表达谱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7):843-850.[23]㊀SUO T,WANG H,LI Z.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Research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Expert Rev Proteomics,2016,13(9):871-873.[24]㊀顾炜峰.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5-8.[25]㊀宋明,陈家旭,刘玥芸,等.论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804-4807. [26]㊀许惠娟,陈娟,谢丽华,等.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蛋白LTBP1的表达及其cDNA测序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8):905-909.[27]㊀谢丽华,陈娟,许惠娟,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CLCF1蛋白表达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12):1425-1428.[28]㊀许惠娟,陈娟,李生强,等.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免疫蛋白相关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2):1509-1512.[29]㊀王蕾,谢智惠,袁春生,等.骨质疏松症患者破骨细胞相关细胞因子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2):122-124.[30]㊀邓洋洋,孙鑫,李佳,等.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㊁肾㊁下丘脑中Smurf1信号转导蛋白的活性变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2):574-578.[31]㊀章建华,邢婧,范连霞,等.骨质疏松肾阳虚和肾阴虚证型下左归丸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ERK1/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3983-3989.[32]㊀章建华,邢婧,范连霞,等.骨质疏松肾阳虚㊁肾阴虚证型下右归丸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ERK1/2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018-3022.[33]㊀伍超,韦佳慧,陈涵,等.补肾益精中药治疗肾精亏虚证相关疾病的生物学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预测与验证[J].药学学报,2020,55(3):463-472.[34]㊀秦玮,纪峰,林莺,等.电针命门穴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丘脑骨形成蛋白BMP-2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1/5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530-1532. [35]㊀BEGER RD,SUN J,SCHNACKENBERG LK.Metabolomicsapproaches for discovering biomarkers of drug-inducedhepa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J].Toxicology&AppliedPharmacology,2010,243(2):154-166.[36]㊀王娟,谢世平.中医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现状[J].中医学报,2013,28(8):1148-1150.[37]㊀LV H,JIANG F,GUAN D,et al.Metabolomics and ItsAppl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vering Biomarkers forOsteoporosis Research[J].Int J Mol Sci,2016,17(12):2018.[38]㊀徐琬梨,李肖飞,田琪.基于代谢组学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实性证素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97-101. [39]㊀张波,杨传东,史耀勋,等.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与骨吸收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279-280.[40]㊀帅波,沈霖,杨艳萍,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本痿标痹 的核心病机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23(5):9-12.[41]㊀姜俊杰,刘玉庆,于洋,等.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表观遗传学在中医证候本质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20,26(5):83-87.[42]㊀WANG P,CHEN Z.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 andOMICS convergence:a systems approach to post-genomicsmedicine in a global world[J].Journal of Integrative Biology,2013,17(9):451-459.[43]㊀MA T,TAN C,ZHANG H,et al.Bridging the gap betwee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ystems biology:the connectionof Cold Syndrome and NEI network[J].Molecular Biosystems,2010,6(4):613-619.[44]㊀孙安会,袁肇凯,夏世靖,等.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00-204. [45]㊀潘志强,方肇勤.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现状及引入系统生物学技术新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04-107.[46]㊀翟兴,韩爱庆,张文婷,等.我国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4):13-16 [47]㊀WANG X,ZHANG A,SUN H,et al.Systems biologytechnologies enable personaliz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systematic review[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2,40(6):1109-1122.收稿日期:2020-06-142021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征订启事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㊂本刊于1995年元月创刊㊂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㊃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㊂已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㊁中国生物学文摘和文献㊁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收录㊂从2020年1期开始本刊发表的论文已被中国知网㊁超星㊁维普网㊁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㊂本刊设有理论探讨㊁实验研究㊁临床基础㊁针刺研究㊁方药研究㊁中医多学科研究㊁综述等栏目,适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㊁临床㊁教学人员阅读㊂本刊官网㊂若想获得更多信息,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进行关注㊂国内刊号:CN11-3554/R;国际刊号:ISSN1006-3250㊂本刊为月刊,每月28日出版㊂版面大16开,正文144页㊂每册定价15元㊂国内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邮发代号为:80-330;国外邮发代号为:M-4690,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北京399信箱)订阅㊂。
商学院科研工作简报(2013年第1期,总第16期)本学期我院老师申报项目十分踊跃,申报情况喜人。
其中,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 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申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申报“广东省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题投标1项。
今年第一季度我院教师发表论文12篇,其中国际期刊3篇,CSSCI 3篇;出版著作1部,获科研立项1项,科研经费共计36万元。
目录1 论文发表情况 (1)2 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2)2.1立项情况 (2)2.2 近期项目申报情况 (2)2.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情况 (2)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情况 (3)2.2.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情况 (3)2.2.4 教育部一般项目申报情况 (3)2.2.5 “广东省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题投标申报情况 (4)3 出版著作情况 (5)4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5)5 学术讲座报道......................................... 5-96 科研报道............................................ 9-11喜讯:我院教师荣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 论文发表情况本次统计共提交论文12篇,2013年1-3月论文发表情况见表1。
2 科研项目立项情况2.1立项情况2013年1-3月,我院新增课题1项,共计36万元; 2013年1-3月商学院立项情况见表2。
2.2 近期项目申报情况本学期我院老师申报项目十分踊跃,申报情况喜人。
我院2013年1-3月份项目申报情况通报如下:2.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请情况2.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情况2.2.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情况2.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情况表6商学院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情况2.2.5 “广东省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题投标申报情况表72013年“广东省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题投标申报情况3 出版著作情况表6 商学院2013年出版著作情况4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5 学术讲座报道5.1商学院2013年第1期学术讲座--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池启水莅临我校作精彩演讲2013年3月12号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金融学访问学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池启水教授莅临商学院,在商学院学术研讨室以“货币供应量结构变化对物价的冲击”为题作了精彩的讲解。
汕头市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汕头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27•【字号】汕府〔2015〕14号•【施行日期】2015.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关于2014年度汕头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汕府〔2015〕1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及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励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推动科技进步,根据《汕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汕头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3项成果为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授予“一次性使用全自动回缩型注射器”等13项成果为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授予“巯基吡啶氧化物型去屑护发产品的研究与应用”等10项成果为汕头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人员再接再厉,为推进我市科技事业发展再创佳绩;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自觉弘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汕头振兴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作出新的贡献。
具体获奖项目如下:一等奖(13项)1.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杨长辉、蔡苗、郑昌平、方霓、黄学佳、杨博、方木雄2.大通道数高性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汕头市东方超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李德来、周桂荣、李斌、林武平、蔡泽杭、黄伊楠、梅茹、许奕瀚、余炎雄3.电子业用自粘保护膜专用吹塑装备主要完成单位: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蒋中成、关文强、何二君、吴彦明、马镇鑫、孙伟龙、陈新辉、李浩、李子平4.高性能方波激励及数字成像超声设备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詹红庆、郑树君、章适鸿、周少武、张纯青、王丽苹、付汝龙、郑伟和、张定成5.核电站安全级(1E级)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正超电气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陈炎亮、张甬、吴汉榕、袁育龙、纪桂强、廖信全、蔡汉标、黄文军、吴晓生6.坛紫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汕头大学南澳县金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汕头市佳盛副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杨晓、丁兰平、李春晓、廖烈金、黄冰心、谢松楷、杜绍亮、陈伟洲、许晓能7.高产、多抗、优质花生新品种汕油188的选育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要完成者:张绍龙,陈贤友,李辉,陈芳群,郑奕雄,许燕,陈育华8.乌龙茶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粤闽台乌龙茶星火技术产业带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乌龙茶新产品、新工艺技术研发)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天用茶业有限公司汕头市濠江区金寿茶厂有限公司厦门同安银塔茶叶有限公司台湾裕隆茶行主要完成者:韦智获、詹潮安、蔡庆芸、曾天用、郑道序、范镇贞、李莉、吴永沛、林文欢、邱礼文、黄远清、苏伟雄、吴静枝、陈翠蓉、谭一波9.乳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预后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主要完成者:张国君、杜彩文、刘静、崔玉坤、黄文河、魏晓龙、陈宏武、许宏武、马长春10.ADV-TK自杀基因靶向性防治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陈耿臻、韩慧、许铭炎、邓小玲、傅玉才、耿义群11.多层CT灌注成像与MVD表达结合对肺内良恶性肿块诊断的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马树华、贾宝辉、谢磊、乐洪波、欧阳庆、戴旭、XXX锋、许晓矛、孙政育12.代谢综合症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波谱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陈薇、张尤桥、倪伟锋、杨杰华、容宇、郑晓红、杨忠现、关计添、郑文斌13.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主要完成者:傅俊惠、郑春鹏、吴智勇、杜泽森、李卓毅、周厚强、张仕义、王少洪、徐建芳二等奖(13项)14.一次性使用全自动回缩型注射器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华尔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杨育和、洪雪芳、朱延君、叶冬和15.石油钻井泥浆泵复合氧化锆陶瓷缸套材料主要完成单位: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仲丛、王国营、张中平、许小军、张世平、赖建辉16.高清立体光栅印制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晟琪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汕头市汕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锟盛塑化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陈坤盛、陈坤杰、陈洪财、王海平、刘文清、姚欣雪、孙剑虹17.便携式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开发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汕头市东方超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杨金耀、韦壁群、郭超、赵少武、吕晓玲、林桂浩、姚寅生18.全自动高速彩色塑料曲面胶印机关键技术研究(全自动高速彩色塑料方盒胶印机、全自动高速彩色塑管胶印机)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东源轻工机械厂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黄梓成、黄学佳、黄晓毅、庄燕丽、徐林雄、黄忠洲19.适用于非金属罐的高密封性易拉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英联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柯丽婉、邱锡辉、陈锐永、郭桂强、姚钟亮、黄志超、翁伟武20.鳗鱼安全生产加工技术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汕头鳗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杨燕忠、郭少忠、高丽芳、史祖悟、纪强、肖德雄、蔡东生21.火锅底料及小吃类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的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完成者:张林田、黄学泓、魏建华、段建发、陆奕娜、张冬辉、林文2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血管桥再狭窄分子机制的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主要完成者:朱天翔、孟令英、蓝斌、李锐雄、杨彦龙、王沐廷、马陈声23.SIRT1 转基因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许文灿、李喜涛、傅玉才、林少达、陈永如、周小辉、李铮冰24.芹菜素及槲皮素对肠癌SW480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孟勇、李华、马清涌、林增海、夏伟、吴华涛、林佳鑫25.急性肾损伤的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者:彭炎强、史伟、梁馨苓、严丽君、陈永松、刘双信、叶智明26.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主要完成者:陈夏冰、杨丽娴、张秀凤、胡辉、蔡柔妹、卢晓丽、李惠芸三等奖(10项)27.巯基吡啶氧化物型去屑护发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名臣有限公司主要完成者:张太军、李涛、程双印、黄前乐、崔凤玲28.玩具有害辐射检测方法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要完成者:杜凤娟、王新豫、陈练生、谢群、许晓阳29.汕头市水产品四类重点监控兽药和甲醛残留调查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风险评估和对策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完成者:魏建华、肖德雄、张林田、陆亦娜、黄学泓30.气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要完成者:段建发、梁希扬、陈燕勤、张林田、罗惠明31.多重(药)耐药菌感染病例的耐药性和临床相关因素的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主要完成者:洪静婵、郭少君、罗志雄、洪树辉、林章礼32.全髋关节置换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主要完成者:郭予立、胡奕山、林本丹、方燕璇、罗勤瑜33.联合预存式与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择期大手术应用中的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主要完成者:李行勇、陈永丰、邓赞章、林祥伟、肖亮生34.谷氨酰胺、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屏障功能保护的系列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澄海区人民医院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主要完成者:李颖、张会迎、吴雪燕、黄壮生、卢壁辉35.益气养阴活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中医院主要完成者:龚保文、郑衍平、黄明辉、芮筱青、纪玉亮36.汕头地区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相关研究主要完成单位: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主要完成者:郭海强、郑宾、林名云、李海荣、姚开立汕头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27日。
商学院科研工作简报(2016年第4期,总第31期)2016年我院教师发表论文54篇,其中国际期刊25篇(其中ABDC期刊B级/SSCI 3篇、ABDC期刊C级/SSCI 2篇,SSCI /SCI 4篇、ABDC期刊C级2篇),中文期刊29篇(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2篇,CSSCI 7篇);出版著作2部。
2016年我院新增课题2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项目6项,厅局级3项,校级项目12项,横向课题5项,经费共计206.2万元。
目 录1 论文发表情况 (1)2 著作出版情况 (4)3 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4)4 参加学术会议交流情况 (9)5 中外行业专家和企业高管齐聚汕大为商学院专业发展出谋献策 . 6 6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为我院教师讲授“行动教学法” (13)7学术讲座报道 (9)1 论文发表情况2016年我院教师发表论文共54篇,论文发表情况见表1。
表1 商学院2016年论文发表情况序号 名称 作者 刊物名称 发表日期期卷号备注1 Who benefits from politicalconnections? Minorityinvestors or controllingshareholders王荔红、林腾(通讯作者)Asia-PacificJournal ofAccounting andEconomics2016/2/23 1ABDC期刊B级(SSCI)2 Applying Fuzzy MultipleCriteria Decision Makingapproach to establishsafety-management systemfor hot spring hotelsHwai-Hui Fu、曾宪扬(通讯作者)Asia PacificJournal of TourismResearch2016/4/26 1ABDC期刊B级(SSCI)3Corporate Governance andMergers and AcquisitionsPerformance in Banks:Evidence under the SpecialRegulatory Environment inTaiwan朱健齐(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Teng,Ying-Maw; Lee,Hsiu-LingEmerging MarketsFinance and Trade2016/11/1ABDC期刊B级(SSCI)4 Why Chinese entrepreneurialfirms selectively perform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issues?宋丽红(第一作者)、梁强(通讯作者)、吕源、李新春Chinese ManagementStudies2016/6/1 2ABDC期刊C级(SSCI)5 Long-run consequences ofdebt陈斯燕(第一作者), SAULDESIDERIO(通讯作者)Journal of EconomicInteraction andCoordination2016/12/29ABDC期刊C级(SSCI)6Retention or defection?Chinese consumers’decision-making styles fordomestic and global brands曾宪扬(第一作者),W.M. WongSouth AfricanJournal of BusinessManagement2016/12/1 47ABDC期刊C级(SSCI)7Why the rich becomericher:insights from anagent-based modelSAUL DESIDERIO(第一作者)、陈斯燕(通讯作者)InternationalJournal ofComputationalEconomics andEconometrics2016/3/30 3 ABDC期刊C级8 Domestic Demand Growth inChina:Analysis through aDemographic ApproachLiu Kaihao、刘瑜(通讯作者)Anthropologist 2016/3/1 3 SSCI9 Making Economic Policy for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Regions:Localization andContribution of EcomonicAnthropology in ChinaKim Seog Min、Tian Guang(通讯作者)Anthropologist 2016/3/2 3 SSCI10Corporate Board and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Assurance:Evidence from ChinaLin Liao(第一作者);,林腾,Yuyu Zhang(通讯作者)Journal of BusinessEthics2016/8/15 SSCI11Decision tree inductionwith a constrained number ofleaf nodesChia-Chi Wu,Yen-LiangChen, 刘译闳(通讯作者),Xiang-YuAppliedIntelligence2016/4/15 45 SCI,EI12Chinese Regulation ofIssuer Earnings Forecasts—Recommendations for an ExAnte Legal Framework姚承曦(唯一作者)William & MaryBusiness Law Review2016/3/3 7美国法学杂志核心期刊13 On Socialist MarketEconomic System inContemporary ChinaXingang Wen、刘瑜(通讯作者)Journal of ChinaMarketing2016/1/1 1 国际期刊14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Individual Perception onMobile Payment: Moderatingor Mediating曾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马吉峰Journal of AdvancedManagement Science2016/1/1 3 国际期刊15Technology TransferStrategies ofMulti-National Companies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Theory赵佩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刘雨昕Journal of ChinaMarketing2016/2/10 1 国际期刊16 政治关联、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欧阳峰(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吕和翔、曾靖EconomicManagement Journal2016/5/10 2 国际期刊17The Effectiveness ofMonetary Policy: Evidencefrom China池启水(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Archives ofBusiness Research2016/6/1 国际期刊18 异地商会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谢舜龙Journal of BusinessTheory and Practice2016/7/13 2 国际期刊19 Critical Factors for B2CE-Commerce in China欧阳峰(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曾靖;耿威威;杨桃Journal of ChinaMarketing2016/9/14 2 国际期刊20 The Impact of the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 on BothBanks and Small池启水(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傅诗文Research in WorldEconomy2016/12/1 国际期刊21 Understanding Post 1995s'career expectationsDennis Lee(第一作者), Barry TaoHe, 谢璇GSTF Journal ofPsychology2016/12/1 国际期刊22 Study on Critical SuccessFactors in B2C E-commerce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欧阳峰(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曾靖、耿威威、杨桃2016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Business andManagement(ICBM2016)2016/5/25 1会议论文集,EI及CPCI检索23Designing A Mixed CarpoolMechanism on the Online CabService曾靖,欧阳峰(通讯作者)Th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InformationScience2016/8/13会议论文集,EI和ISTP检索24Taxi-hailing Apps: A NewMethod for Travel ThroughInformation Exchange欧阳峰(第一作者),曾靖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InformationScience an2016/8/13会议论文集,EI和ISTP检索25 “Consumer Self Confidence& Subjective ProductKnowledge Effect onIntention to InformationSearch and Dissemination.”Utkarsh,SunandaSangwan(通讯作者)and PallaviAggarwal2015 ANZMACConference2016/2/19 1 会议论文集26 How hedonic and utilitarianmotivations affectconsumers’ informationsearches: New car sales inChina’s sub-tier cities曾宪扬(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Tung-JuWu,Yan-Yi Jang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Science,Technology2016/7/24 会议论文集27 新创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关系的战略平衡——中国情境下的经验研究梁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李新春、周莉管理科学学报2016/4/1 4CSSCI学院权威期刊28 家族内部继任、外部资源依赖与国际化梁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周莉、宋丽红管理学报2016/4/1 4CSSCI学院核心期刊29 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梁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邹立凯,王博,李新春管理学报2016/8/1 8CSSCI学院核心期刊30 政府支持对包容性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揭阳军埔电商创业集群的案例分析梁强(第一作者)、邹立凯、杨学儒、孔博南方经济 2016/1/15 1 CSSCI31 市场分割、资源错配与劳动收入份额王宋涛(第一作者)、温思美、朱腾腾经济评论 2016/1/15 1 CSSCI32 二代自主权与家族企业多元化战略:能力禀赋的调节效应梁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周莉 邹立凯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7/1 7 CSSCI33 人类学视角下的市场与市场营销田广 青海民族研究 2016/7/1 3 CSSCI34 "营改增"税制改革与证券市场反应研究龙月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黄娉婷证券市场导报 2016/7/26 7 CSSCI35 公共发展环境对于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政府治理视角的实证分析林洲钰,邓兴华,林泉(通讯作者)科学学研究 2016/8/15 8 CSSCI36 两岸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制规制探析—兼以两岸非金融机构(电子)支付管理规则为核心朱健齐(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陈英杰云南社会科学 2016/9/20 CSSCI37 消费者困惑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涂红伟、夏俊俊、郭功星(通讯作者)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20 CSSCI38 高效人际关系新动向:基于学分制的个案研究田广 中国素质教育探索 2016/1/1 1 其他39 商科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探索郑慕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周攀、徐宗玲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1/15 1 其他40 广东省发展海洋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朱健齐(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胡少东、陈笑莉、覃薇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1 其他41 创新发展打造粤东文化高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文化发展四问王宋涛 汕头日报 2016/3/21 其他42 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刍议 郑慕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曾凡奇咨询与决策 2016/4/30 4 其他43 从存货管理的视角看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欧阳峰(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曾靖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5/15 3 其他44 网络刑事诈欺探析—以利用网络交易平台诈欺案之判决为例朱健齐 楚天法学 2016/5/19 其他45 中国台湾地区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广告密集度与利润率关系实证研究李进明 粤台商业评论 2016/6/1 2 其他46 浅谈运用产官学研资源于新创事业与育成机制:兼论东莞台商如何运用金融服务于投融资战略朱健齐(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苏旸谷、麦健沛粤台商业评论 2016/6/1 其他47 论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龙月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徐宗玲财会学习 2016/7/24 3 其他48 会计-税收差异与企业投资效率刘丽华(第一作者);龙月娥(通讯作者)会计之友 2016/7/26 3 其他49 从对泛市场化的批判看供给侧改革田广(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王颖领导之友 2016/8/1 15 其他50 粤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赵佩华(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刘怡辰、徐宗玲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8/1 3 其他51 家族交接班意愿与企业长期导向性——基于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邹立凯、梁强(通讯作者)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6/8/1 3 其他52 猛狮科技:保持道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胡少东(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张娜,张宝忠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2016/8/29 其他53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理性与情感的交融孙诗颖(第一作者)、欧阳峰(通讯作者)现代管理 2016/9/14 4 其他54 构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学科田广、刘瑜 企业家日报网 2016/9/30 其他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田广、刘瑜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10/7 其他2 著作出版情况表2 商学院2016年著作出版序号 名称 作者著作类型统一书号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1 审计 张玲 教科书ISBN97873002273062016/4/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东盟国家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郑慕强 专著 978-7-5141-6872-3 2016/5/30经济科学出版社3 科研项目立项情况2016年我院立项项目29项,共计206.2万元;立项情况见表3。
汕头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汕头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师生员工积极从事发明创造及智力创作,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切实维护学校知识产权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所属单位,是指学校的各学院、系、中心(所)、机关部处以及附属单位等一切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本办法所称的师生员工,是指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工作的在编人员、合同制聘用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博士后在站人员,以及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进修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一)专利权、商标权;(二)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三)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四)学校的校名、校标和各种服务标记;(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依合同约定由学校享有的其它知识产权。
第二章知识产权归属第四条学校的名称、校徽、商标及其它标志,如“汕头大学”、“汕大”、“Shantou University”、“STU”以及其他相关标志,均为学校的无形资产。
第五条由学校及其所属单位主持,代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学校及其所属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为学校的法人作品或者单位作品,由学校享有著作权。
第六条计算机软件应办理软件著作权登记。
第七条学校师生员工在校期间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完成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享有优先使用权。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学校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学校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
前款所称职务作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它权利由学校享有:(一)主要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或者以学校名义完成创作,并由学校承担责任的职务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学校享有的职务作品。
第八条学校师生员工为执行学校及其所属单位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物质条件或名义完成的发明创造,属职务发明创造。
图 1 自动测试生成流程
广东省教育系统科技创新课题项目。
黄宇翔,汕头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研究方向:集成电路可测试性设计。
收稿日期:2020-03-17,修回日期:2020-04-06。
期(总第320期)2020年5月
个与门和一个或门的
组合电路来说明故障仿真的
过程,此时选择的输入向量
的
图 2 组合电路故障仿真,假设我们引入位于
处的故障(接地引起),这样就导致节点 aL
,同样在输入向量 abc 为 110 的情况下,
,满足 h(110)⊕h aL(110) = 1,
能够检测到故障 aL。
因此在实际故障仿真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无故障
电路进行一次仿真,保留电路理想状态下的理论值,图 3 CPU 与 GPU 架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