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2002年研究生试卷(汕头大学医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医学研究统计方法应用·作者单位:515031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第十一讲 如何确定参考值的范围陈彬 李丽萍 李克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 ,旧称正常值),又叫临床参考值范围或正常参考值范围等,源于临床医学中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实际需要,重点放在个体求医者或病人,用于鉴别诊断、筛选病人、评价疗效与预后评估,因此,临床应提供生理、生化、病理及免疫等方面的参考值范围。
从当前医学期刊中有关确定参考值范围的论文看,应该注意的问题为:(1)保证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如调查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正常人;限定条件,如晨起空腹,一日内某时间或某状态下,用回归分析校正某相关因素的影响等;(2)控制监测误差;(3)判定分组,是否按地区、民族、性别和年龄等分组;(4)适宜的样本例数;(5)合理确定单、双侧;(6)选定适宜的百分范围:(7)必要时确定可疑范围;(8)结合资料分布,分别按单指标或多指标选用统计方法和估计界值。
一般说,对于近似正态分布的单指标资料,正态分布法与百分位数法结果相近;(9)对新确定的参考值范围进行医学实践检验、诊断试验评价。
现对临床应用中选择方法、样本例数、诊断试验评价、百分数大小、建立方程与确定时间等作如下介绍。
一、选择适宜的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医学上为判断受检查者属于何种状态,可采用:(1)单指标评价(称单指标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百分位数法、正态分布法和回归方程法(一个方程)等[123];(2)多指标综合评价(属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多指标百分位数法和多指标正态分布法、组合指标法、两类指标组合指标法、多个回归方程法[3],观察结果可直接用于判断,可提供具体异常指标;(3)用一至数个综合指标判别(属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有方差方程法、多元容许区间H 值法和多维标度法[224]。
查阅1998~2000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14篇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文章,其中有12篇为多指标,但没有一篇论文明确提出用多指标方法确定参考值范围。
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闭卷部分)专业:….……学号:………..姓名:……………成绩:………….1.均数、M及G三者的关系,那种适用于显著偏态资料? S与标准误的异同点? (5分)。
2.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时,可以采用那些检验方法? 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t-test的适用条件?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应该采用那些分析方法? (5分)。
3.实验拟用乙法代替甲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
为此,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13个水样得到两组数据(略)(已知资料呈正态分布、方差齐)。
现要了解:(1)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水平及变异程度?(2)两种测定结果是否有差别?(3)两种结果间是否有联系?请你将所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用网络图表示出来。
(5分)。
4.某医师研究纤维食物摄入量与某种疾病的关系, 随机调查所获数据如表1。
请详述统计分析设想(不做具体计算)?(5分)。
表1 某疾病的发生与纤维食物摄取量研究数据--------------------------------------------------------------------------------------- 摄入量(g/d)1- 5- 10- 20- 30- 50- 合计--------------------------------------------------------------------------------------- 病例人数35 59 60 70 80 60 364 对照人数 5 14 43 79 94 65 300 ----------------------------------------------------------------------------------------5. 简述正交试验、析因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与协方差分析的特点?(5分)。
6. 某医生提出:单指标百分位数法可用于任何医学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真题2002年(总分:1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72,分数:72.00)1.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标本同治[解释] 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寒极生热B.寒者热之√C.阴损及阳D.重阳必阴E.阴中求阳[解释] 寒极生热,属相互转化。
阴损及阳是阴虚到一定程度,影响到阳的化生,引起阳也不足,最终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其理论基础是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中求阳是在治疗阳偏衰时在补阳的基础上配伍补阴,使阳得到阴的资助而能化生,其理论依据也是阴阳互根互用。
寒者热之是用温热的方法治疗寒的病证,以热治寒,其依据是阴阳的对立制约。
3.《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解释]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所确立的治疗阴偏衰的方法。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补阳的方法。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补阴的方法;阴中求阳,阳气充盛是阴中求阳的方法;阳病治阴,阴阳平衡,是通过补阴治疗阴偏衰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4.《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A.志B.智C.虑D.意E.思√[解释] 《灵枢·本神》:“故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注意其他语句也可以作为考点。
5.“肺为水之上源”是指其能A.宣发布散津液B.其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主津C.辅助心脏,转输气血津液D.肃降水液,通调水道√E.宣发卫气,调节汗液排泄[解释] 出自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及唐宗海《血证论·肿胀》。
“肺为水之上源”是指肺的通凋水道的作用,虽然肺通调水道的作用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实现的,与肺的宣降都有关,但与肃降功能的关系更为密切。
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课程理论考试卷(A卷)(试卷总分:55分,考试时间:45分钟,试题内容9页,空白纸3页)姓名:学号:电脑号:试题号:一、单选题: 每题1分,55题,共计55分1.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A.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C.中位数D.众数E.标准误2. 测量体重、转氨酶等指标所得的资料叫做:()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间断性资料E、分类资料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4.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研究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5. 下面哪个不是样本的指标()A、⎺xB 、pC、rD、σE、s6.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正偏态分布资料B、负偏态分布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D、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不对称分布的资料7.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检验假设(H0)是A μ1≠μ2B μ1=μ2C X1≠X2D X1=X2E X1=X28. 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9. 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当拒绝H0时,则()A. 增大了第一类错误B. 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 增大了第二类错误D. 减小了第二类错误E. 以上都不正确10.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相同11. 两个样本含量分别为20和30的样本作t检验, 自由度为: ()12.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 )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绝对数E标化率13.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E行数×列数-1 14.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 )A 构成比B 相对比C 绝对数D 率E变异系数15.欲比较两地死亡率,计算标准化率可以()。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2002级预防医学专业《卫生统计学》试题答案(A 卷)一. 简答题1、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描常用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
①均数(mean ,average ):常用X 表示样本均数,μ表示总体均数。
a 、直接法:样本含量较少时,其公式为:nX X X nXX n++==∑21b 、加权法:用于频数表资料或样本中相同观察值较多时,其公式为:ffxf f f x f x f x f x k k k ∑∑=++++=212211适用范围: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
②几何均数:用G 表示。
a 、直接法: n n X X X G ...21=或 )lg (lg )lg ...lg lg (lg 1211nX n X X X G n ∑--=+++=b 、加权法: )lg (lg ....lg ...lg lg (lg 12122111∑∑--=++++++=fX f f f f X f X f X f G k k k 适用范围:①对数正态分布;②等比级数资料。
③中位数: 用M 表示。
a 、直接法:n 为奇数 , 2)1(+=n X M ; n 为偶数,)(21122++=n n X X M 。
b 、频数表法: ∑-+=)2(L Mf nf i L M 式中:L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Lf为小于L 的各组段的累计频数。
适用范围:①非正态分布资料(对数正态分布除外);②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的资料③总体分布不清楚的资料。
2、答案: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当H 0成立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检验水准α。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其概率通常用β表示,其大小与抽样误差大小及设定的检验水准α有关。
3、答案: (1)当n ≥40且所有的T ≥5时,用2x 检验的基本公式,当p≈α时,改用四格表的fisher 确切概率法。
2002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考试性质和要求)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对于与分析有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主要方法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统计学》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应用统计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统计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基本分方法。
2.掌握数据分析的金发原理和方法。
3.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4.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统计学8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简答题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计算与分析题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概率论20分,有以下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1分,共5分简答题1题,每小题5分,共5分计算与分析题1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III 考查内容一、统计学1.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3.数据的预处理。
4.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
5.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
2002级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2002级硕士研究生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A 1,1,1B 2,2,2C 2,1,2D 2,2,12.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分布,今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A 18 B 9 C 3 D 813.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A 有了实验数据之后B 有了试验设计之后C 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D 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4.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员红细胞数(万/mm)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414.1万/mm,标准差为42.8万/mm,求得的区间(303.67,524.52万/mm)称为红细胞数的:A 99%的正常值范围 B 95%的正常值范围 C 95%可信区间 D 99%可信区间5.在众多的变异指标中,有一种可以用于比较单位不同的任何两组定量资料的变异性大小,它就是:A 标准差B 相关系数C 变异系数D 标准误6.在进行成组设计的t检验或进行方差分析之前,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一要考查各样本是否来自正态总体,二要:A 核对数据B 作方差齐性检验C 作变量变换D 求均数、标准差和标准误7.将样本含量n的值、观测指标的一系列具体的值和某些特定的常数代入某统计公式计算,得一个具体的值。
通常称此公式所代表的变量为:A 参数B 均值C 统计量D 标准误8.对于t分布来说,固定显著性水平α的值,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的临界值将会怎样变化:A 增大B 减少C 不变 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9.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分别为。
A 0与1B 1与0C 1与1D 0与010.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 SS组内〈 SS组间B MS组间〈 MS组内C MS总=MS组间+MS组内D SS总=SS组间+SS组内11.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认为。
医院统计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1、标准化法中,直接法是通过A、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构成比B、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总数C、选定一个各年龄组死亡率作为标准D、计算标化死亡比E、以上都不是答案:A2、相关与回归分析中,正确的是A、r值越小,b值越大B、r值越大,b值越大C、r值大小与b值大小无关D、r值越小,b值越小E、r值越大,b值越小答案:C3、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搜集资料B、调查资料C、校对资料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答案:A4、某年内两所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医院在对5种类型肝炎病人治疗中,几乎都是甲医院的治愈率高于乙医院的治愈率。
但是计算各医院总治愈率又发现,乙医院的总治愈率高于甲医院的总治愈率,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是:A、两家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B、两家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C、两家医院医疗技术差别大D、两家医院各型病人人数构成不同E、以上都不对答案:D5、离院方式不包括()A、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B、医嘱离院C、医嘱转院D、治愈E、非医嘱离院答案:D6、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A、血脂B、有无家族史C、疾病分类D、有无手术史E、血型答案:A7、某病患者400人,其中男性360人,女性40人,分别占90%与10%,则结论为()A、女性易患该病B、男、女性患该病概率相等C、尚不能得出结论D、男性易患该病E、根据该资料可以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答案:C8、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比B、率C、相对比D、环比E、定基比答案:B9、以下哪一项是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A、HISB、LISC、ERD、PACSE、MIS答案:C10、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齐同、均衡、随机化B、均衡、随机、分析C、设计、均衡、计算D、对照、重复、随机E、对照、随机、操作答案:D11、某年孕产妇死亡率是指()。
A、同年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某年活产数之比B、活产数对总妇女数之比C、活产数对育龄妇女数之比D、活产数对已婚育龄妇女数之比E、以上都不对答案:A12、为避免重复计数,会诊后被邀请科不予计算,由邀请科计入该科()A、急诊人数B、转科人数C、初诊人数D、门诊人数E、复诊人数答案:D13、结算实收报表反映()A、当月病人欠费B、当月门诊病人费用C、当月医院应得的业务收入D、当月出院病人费用E、当月医院完成结算的费用答案:E14、研究长期吸人氯乙烯气体对动物肝脏的危害,一组大白鼠每天放置于含有一定浓度氯乙烯气体的染毒柜中8小时时,作为处理组;另一组则放置于含有正常空气的同样体积染毒柜中8小时。
级研究生研究生卫生记录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原则)学号班级姓名考试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 复有关系数R,度量应变量Y与多种自变量间旳线性有关限度旳指标,即观测值Y 用R表达,R=2与回归估计值yˆ之间旳有关限度。
2. 记录描述指由记录指标、登记表、图等措施,对资料旳数量特性及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不波及由样本推论总体旳问题。
3.主效应在析因设计资料旳方差分析种,指某一因素各水平间旳平均差别。
4. 非参数检查不依赖于总体分布旳类型,对总体分布不做严格规定,对两个或多种总体分布旳位置进行假设检查旳措施。
5. 假设检查是运用小概率反证法思想,从问题旳对立面(H0)出发间接判断要解决旳问题(H1)与否成立。
然后在H0成立旳条件下计算检查记录量,最后获得P值来判断。
这一过程称为假设检查。
6. 平均发展速度是各环比发展速度旳几何均数,阐明某事物在一种较长时期中逐期平均发展旳限度。
二、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调查144名30-40岁男子旳血清胆固醇值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为90 .3mg/dl ,原则差为32.7mg/dl ,则可推出该地30-40岁男子中约有__0.5 _%胆固醇在174.7mg/dl 以上,共有多少人 0.72(或1) 。
2. 回绝H 0,只也许犯 第一类 错误,“接受” H 0只也许犯 第二类 错误。
3. 甲、乙、丙三地某两种传染病旳发病率时,宜绘制_复式直条条__图.4. 男、女两组小朋友,人数分别为300及时250人,蛔虫感染率分别为35%及24%,其总感染率为 30% ,总感染率旳95%旳置信区间为⎪⎪⎭⎫ ⎝⎛⨯+⨯-5507.03.096.13.0,5507.03.096.13.0。
5.多种样本均数比较旳方差分析其应用条件 各独立样本正态分布 和 方差齐性 。
6. 级别有关合用旳条件是 双变量非正态分布 , 总体分布型未知 , 级别资料 。
7. 两因素析因设计实验方差分析将解决组间变异分解为 A 因素旳主效因、 B 因素旳主效因 和 AB 旳交互效应 。
1、二项分布:在阳性率为π的总体中随机抽样出许多大小为n 的样本,出现的阳性率为x(x=1、2、3....n)的概率分布,这种分布称为二项分布。
2、Poission分布: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单位容积内的某罕见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布称为poission分布。
3、二项分布与poission分布的联系:当总体的阳性率π很小时,样本数n趋向于无穷大时(n>100时,p小于0.01)二项分布趋向于poission分布。
二项分布和poission分布要求各时间之间相互独立,属于离散型分布。
4、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小概率事件原理。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进行检验假设,例如假设总体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或两个总体的均数相等,再根据样本所获得的信息对总体的参数或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得出p值,做出推断结论,拒绝不拒绝检验假设。
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①无效假设H0:两总体的均数的差异仅由抽样误差导致,而两总体的均数相等。
从反证法的思想提出的。
②备择假设H1:两总体的均数差异不仅是有抽样误差导致,而两总体的均数不相等。
确定检验水准,又称为显著性水准。
即拒绝实际上成立的无效假设,认为两总体之间存在差异的概率。
一般设置为0.05或0.01。
(2)计算统计量(3)得出p值,做出推断结论6、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1)标准差:①意义:描述个体观察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
标准差越小,总体均数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好。
②应用: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
③与n的关系:n越大,标准差越趋向于稳定。
(2)标准误:①意义:描述样本均数变异程度和离散程度大小。
标准误越小,样本均数对于总体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②应用: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
③与n的关系:n越大,标准误越小。
7、重复测量: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部位)进行多次测量。
8、协方差分析:将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的,检验两组或多组修正均数之间有无差异的统计分析方法。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研究生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0道,每题1分,共50分)请把答案写衣答题纸上!A型题:(1-30,单选题,选择最佳答案)1.下列有关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理屮哪一项是错•误的()A、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B、皮肤菲薄,血管丰富,易于散热C、皮下脂肪屮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熔点高I)、棕色脂肪含量较多E、病因以寒冷刺激及感染为主2.下列哪种临床表现不会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A、激惹、过度兴奋B、黄疸C、呼吸暂停D、贫血E、腹泻3.新生儿肝炎与先天性川道闭锁鉴别中下列哪项最有价值()A、黄疸发展速度B、大便颜色C、小便颜色D、胆•红素动态观察E、有无先天感染4.关于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ir way:尽量吸尽呼吸道粘液、胎粪和羊水B、breathing:建立呼吸、增加通气量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D、drug:药物治疗E、ECG:行心电图检查5.下列哪一项反射不属于新生儿的原始反射()A、吸吮反射B、腹壁反射C、拥抱反射D、握持反射E、觅食反射6.过期产儿的定义是()A、妊娠等于或大于42周出生的新生儿B、妊娠等于或大于42周且体重大T-4000g者C、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000gD、出生体重在该胎龄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者E、出生体重等于或大于40()0g7.晚发性VitK出血症最多见的出血部位是A、颅内B、胃肠道C、骨关节D、皮肤E、鼻8.结核菌引起儿童发病与否最主耍是取决于()A、结核菌的数量B、菌群类型C、结核菌的毒力D、体液免疫力的强弱E、细胞免疫力的强弱9.9个月男孩,患支气管肺炎,用多种抗生索治疗15天,体温下降,病情好转。
近2天再次发热、呕吐,腹泻、大便4〜5次/日,暗绿色水样便,有粘液,味腥臭,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球及革兰阳性球菌。
医学统计学考研试题一、选择题(40分)A 条图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D直方图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D 不能作评价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 变异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B. 群体差异C. 样本均数不同D. 总体均数不同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A) n1+ n2(B) n1+ n2 –1(C) n1+ n2 +1(D) n1+ n2 -210、标准误反映( A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 数据的离散程度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
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A tr>tbB trbC tr= t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
2002级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专业 学号 姓名一、名词解释(16分):1、随机2、I型错误3、significant4、1-β5、剩余标准差6、截尾17、盲法8、四分位数间距二、分析计算题(48分)1、检查3个地区花生的黄曲酶毒素B1的情况,结果:1区31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被污染;2区26个样品中有14个被污染;3区21个样品中有7个被污染。
. tabi 24 7 \12 14 \14 7 , all exact row| colrow| 1 2 | Total-----------+----------------------+----------1 | 24 7 | 31| 77.42 22.58 | 100.00-----------+----------------------+----------2 | 12 14 | 26| 46.15 53.85 | 100.00-----------+----------------------+----------3 | 14 7 | 21| 66.67 33.33 | 100.00-----------+----------------------+----------Total| 50 28 | 78| 64.10 35.90 | 100.00Pearson chi2(2) = 6.0890 Pr = 0.048likelihood-ratio chi2(2) = 6.0997 Pr = 0.047Cramer's V = 0.2794gamma = 0.2174 ASE = 0.174Kendall's tau-b = 0.1254 ASE = 0.103Fisher's exact = 0.053(1)这是什么类型的设计?(2)3个地区的花生被污染情况是否相同(写出详细步骤)?22、某监测站拟用某改进法代替碘量法来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
复旦大学2001级临床硕士生《医学统计Ⅱ》试卷2002.12.12姓名 学号 成绩一、是非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认为对的在括号内记“√”,错的记“×”)1.只要三组资料的组间方差符合齐性要求,就可作方差分析。
( )2.方差分析中,方差齐性是指组间均方和组内均方相差不大。
( )3.方差分析结果,若),(05.021ννF F 〈,可认为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 )4.四格表资料作精确法检验时,要求每个格子的理论数都大于1。
( )5.凡是可用四格表χ2检验的资料,都可用四格表的精确检验法作假设检验。
( )6.Poisson 分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均数等于方差。
( )7.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时,5年生存率肯定比4年生存率低。
( )8.用寿命表法算得的某病病人治疗后的n 年生存率不仅能反映n 年以前的医疗 水平,而且能反映n 年来的医疗水平。
( )9.凡是能够用Poisson 分布来计算概率时,都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计算。
( )10.比较甲、乙两药疗效,若已知甲药优于乙药时,宜用单侧检验。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供选择的A 、B 、C 、D 说法中,将最合适的说法圈上)1.已知某病的发病率为1/万,现抽查1万人,正好出现2个病人的概率为:A 0001.0eB 12e C 12-e D 112e -2.下列何种资料不可用二项分布进行分析。
A 两样本率之间的比较B 样本率与总体率之间的比较C 两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D 研究某病是否有家族集聚性3.在下列何种条件下,Poisson 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A π≤20%B n ≥20C n π<10D μ≥204.在下列何种条件下,二项分布趋近于Poisson 分布?A π接近于50%B n 很小C n 很大且π或1-π很小D n 很大5.在下列何种条件下,二项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A n π和n (1-π)均≥5且n 不太小B n π和n (1-π)均<5C n 很大且π或1-π很小D π接近于0或16.对同一批数据分别取下列检验水准,为使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达到最小,宜取A α=0.01B α=0.05C α=0.10D α=0.157.从4毫升样品中培养得到64个菌落,并算得每毫升平均菌落数X =16,则X 的标准差等于:A 8B 4C 2D 18.比较两种药物疗效的优劣(治疗效果以优、良、中、差记录),宜用:A 回归分析B 行列表资料χ2检验C 方差分析D 秩和检验9.10个平皿培养共得144个菌落,估计每个平皿菌落数的95%可信区间为: A 1014496.110144± B 1014496.110144± C 14496.110144± D 1014496.1144± 10.发病率为0.20时,5人中有2人发病的概率是:A 0.2048B 0.20C 0.512D 0.4011.设正常人的血液在某一固定的小容积中平均含有20个红细胞,则取有正常 人的血样含有红细胞数不多于15的概率P 等于:A )15(pB ∑150)(x pC ∑140)(x pD ∑-140)(1x p12.方差分析不能用于下列何种关系的分析?A 工种与工人肺活量B 性别与胸围C 性别与冠心病患病率D 血型与血红蛋白含量13.某肿瘤患者于1995年3月手术,到1996年年末总结随访资料时还活着,那么用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时,对此病例:A 不作处理B 作为活满5年处理C 作为活满一年,在下一年(区间“1-”)内失访处理D 作为活满一年,在下一年(区间“1-”)内死于该病处理14.当下列哪个统计量出现负值时便提示计算有错?A tB FC uD b15.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A MS 总=MS 组间+MS 组内B SS 总=SS 组间+SS 组内C SS 组内<SS 组间D MS 组间<MS 组内三、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已知某病发病率为1‰,今在某地调查100人,发现有1个病人,此地该病发病率是否高于一般?(要求:列出公式并代入数字)2.已知9.1,8,20;6.1,6,15;5.1,7,10333222111=========s x n s x n s x n 。
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闭卷部分)专业:….……学号:………..姓名:……………成绩:………….1.均数、M及G三者的关系,那种适用于显著偏态资料? S与标准误的异同点? (5分)。
2.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时,可以采用那些检验方法? 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t-test的适用条件?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应该采用那些分析方法? (5分)。
3.实验拟用乙法代替甲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
为此,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13个水样得到两组数据(略)(已知资料呈正态分布、方差齐)。
现要了解:(1)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水平及变异程度?(2)两种测定结果是否有差别?(3)两种结果间是否有联系?请你将所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用网络图表示出来。
(5分)。
4.某医师研究纤维食物摄入量与某种疾病的关系, 随机调查所获数据如表1。
请详述统计分析设想(不做具体计算)?(5分)。
表1 某疾病的发生与纤维食物摄取量研究数据--------------------------------------------------------------------------------------- 摄入量(g/d)1- 5- 10- 20- 30- 50- 合计--------------------------------------------------------------------------------------- 病例人数35 59 60 70 80 60 364 对照人数 5 14 43 79 94 65 300 ----------------------------------------------------------------------------------------5. 简述正交试验、析因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与协方差分析的特点?(5分)。
6. 某医生提出:单指标百分位数法可用于任何医学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的确定。
请问你同意吗?同意或不同意均须详尽地阐述理由?(5分)。
7. 某医师研究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疗效(甲组观察18例,乙组观察22例),其结论为:“甲、乙药治愈率均是有效的,且乙药可以代替甲药用于临床实践。
”请评价,若需进一步研究可提出建议?还请阐明应使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检验假设。
(5分)。
8. 分析流行病学常用方法有那些,请简述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
(5分)。
附录:可能需要的公式: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开卷部分)专业:……….学号:..………姓名:……………成绩:……….1.某地抽查120份黄莲中X碱含量(mg/100g),得平均数4.38,标准差0.18,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问:⑴ 95%的样品中X碱含量在什么范围?⑵估计该含量总体均数所在范围?⑶有一份样品,其X碱含量为4.80,怎样评价?⑷这120份样品中,X碱含量在4.0~4.4之间的样品,理论上有多少份?(6分)。
2.请对书(贺石林,陈修编著. 医学科研方法导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107. )中一段陈述作评价? (6分)。
“对于同一资料若有多种统计检验方法可供选择,只要方法的应用条件得到满足,均可试行检验,在这种情况下,P值较小的方法是可取的。
例如比较 A 、B 两药对砒霜急性中毒小鼠(n A=n B =10 )存活时间(h)的影响,结果是A 药组:3、4、5、8、9、9、10、10、18、24;B药组:4、11、12、13、15、15、16、17、18、20。
作计量资料两组比较,一般可用参数统计的t检验时均数±标准差(x±s)在A 药组为10.00±6.46,B 药组为14.10±4.48,t =1.649,P>0.10,故可认为A 、B 两组存活时间差别无统计意义。
用非参数统计的两样本秩和检验,该法得T A= 79,T B=129,T0.05(n1=n2=10)为83-127,T0.025(n1=n2=10)为79-131,P< 0.05,从而可以推断两组存活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提示:将T0.05(n1=n2=10)为83-123、T0.025(n1=n2=10)为79-131,视为T0.05(n1=n2=10) =83、T0.025(n1=n2=10) =79 。
)3.某医师研究A、B两药抗溃疡病疗效,得资料如下,请分析(清列出分析步骤及必要计算表,可以不必`具体计算)?(6分)。
表1 A 、B抗溃疡病药物疗效资料-----------------------------------------------------------------------------------------A 药B 药病例------------------------------------ ------------------------------------------ 病例数治愈数治愈率(×10-2)病例数治愈数治愈率(×10-2)----------------------------------------------------------------------------------------- 重型38 8 21.05 20 3 15.00中型40 35 87.50 85 53 62.75轻型 2 2 100.00 15 12 80.60----------------------------------------------------------------------------------------- 合计80 45 56.25 120 68 56.67----------------------------------------------------------------------------------------4.某医师研究产后大出血病因,探索子宫因素、胎盘因素有无交互作用,观察资料如下,请分析(列出计算步骤,给出必要的统计表,对任一统计表作出完整统计分析)?(8分).胎盘因素子宫因素病例组对照组有有285 13无有52 45有无39 51无无24 2915.请对下面论文(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2,40(9):536-540。
)进行评价,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8分)。
统计学处理:同年龄段两个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95%及99%正常范围单侧上、下限值分别用x+1. 645s及x+2.335s、x-1.645s及x–2.33s计算。
各年龄段间采用方差分析(F—q 检验)。
获取不同年龄期小儿桡神经运动、感觉传导功能正常值及发育规律。
由表2可见,生后3个月的幼婴,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约为14岁儿童的一半;6个月~3岁间SCV 随年龄增加而快速增加,方差分析示,~1岁和~3岁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但3岁后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潜伏期本应随年龄增长而缩短,但因同时受肢体长度增加的影响,使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波幅则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但3岁后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
表2 表面电极对128例各年龄儿童正常桡神经感觉传导功能的测试结果(x±s)--------------------------------------------------------------------------------------------------------------------- 年龄例数感觉传导速度(m /s)浅伏期(m /s)波幅(μv)新生儿* 9 ——————~3个月▲16 25. 3 3.0 1.1~6个月15 28. 5±5. 2 2. 68±0. 34 2. 37±0. 94(20. 2~16. 7)△(3. 24~3. 47)△(0. 82~0. 63)△△~1岁20 35.3±4.8 2.38±0.24 2.44±1.22(27.4~24.1)△ (2.77~ 2.94)△ (0.43~ 0.35)△△~3岁21 46.1±6.4 2.03±0.31 3.69±1.51(35.6~31.2)△(2.54~ 2.75)△(1.21~1.08)△△~14岁47 51.2±5.7 2.09±0.30 93.93±1.14(41.4~37.9)△(2.58~2.79)△(2.05~0.97)△△-------------------------------------------------------------------------------------------------------------------- 注:*9例均未出现反应波;▲仅一例获反应波;△95%~99%正常范围;△△95%~下限值。
6.某研究者对350名成年人进行了一项有关控制饮食的健康调查,结果如表3:表3 不同性别成年人控制饮食情况控制饮食未控制饮食合计性别例数%例数%例数%男 14 159 173女 20 157 177合计 34 316 350问题:(1)(14/34)×100%,计算得到什么指标? (14/173)×100%,计算得到什么指标? 请分别给以解释。
(2)计算不同性别及合计项的控制饮食与未控制饮食的百分数。
(3)对该资料进行显著性检验,并结合题目内容作出恰当的结论。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