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与写作基础三 (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三语文教案二:语法知识归纳总结语法作为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的骨架,是语言运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初三语文学科中,语法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学习初三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法知识进行恰当归纳总结,对于学生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的提高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语法知识的基础语法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对象是语言的结构和规律,包括词汇、句法、语用等方面。
语法的研究是为了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帮助人们掌握和运用语言。
语法知识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良好的语法知识,来更加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而初三语文教学中,则注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好语言。
二、语法知识的分类语法的核心就是句子。
在初三语文教学中,句子的构成和语法结构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语法知识分为以下几类:1.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词性:如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等。
3.语序:如主谓宾、主谓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4.语态: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等。
5.时态: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等。
6.状语从句:如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
7.定语从句和并列句等。
三、语法知识的归纳总结初三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实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之一。
而在归纳总结语法知识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提醒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在语文学科中,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一定要从基础开始,提醒学生掌握好词汇和词性的知识。
2.对语法知识做出详细分解:在学习语法知识时,需要对语法知识做出详细的分类和分解,让学生清楚这些知识所包含的基础概念,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强调语法知识的运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法知识的运用也是关键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学生在语法知识运用的具体能力上的培养。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汉语的演变过程: 语素(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多重复句)语素分类:(1)单音节语素(2)双音节语素(3)多音节语素汉字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词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短语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三、单句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五、句群(多重复句):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
(初中暂且不学)第一章、法和语法前言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素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专题复习第一讲实词一、实词定义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二、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1、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如:工人、农民、教师、学生、河流、山川、树木、桌子、教室等。
2、表示抽象事物,如:思想、道德、理论、会议、程序、品德、经济、科学、发展、规律、信息、关系等。
3、表示专用名称,如:上海、美国、中国、泌阳、驻马店、河南等。
4、表示时间,如:未来、秋天、春天、早晨、傍晚、星期一等。
5、表示方位,如:上面、里边、下面、前面等。
三、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动词走、坐、看、听、打、拿、批评、宣传、保卫、学习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喜欢、害怕、想念、觉得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有、在、存、存在、出现、失去、消失4、判断动词是5、表示能愿能、会、愿意、敢、应该、要6、表示趋向上、下、进、出、回、过、起、开、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开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开去7、表示使令使、允许、禁止8、表示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减少、缩小、降低四、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的形状,如:高、矮、胖、瘦、宽、窄等;表示事物的性质,如:红、甜、干净、大、小、软、硬等;表示事物情态的,如:飞快、悲伤、高兴等。
五、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确数的,如:一、百、千、万等;表示概数的,如:几、少数、大多数等;表示序数的,如:第二、老六等。
六、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计量单位的词。
名量词(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计量单位:一个(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这匹(马)、那头(猪)、个、批、类、千克等;动量词表示动作的计量单位:次、遍、一眼、一口、趟、顿、番等;时量词表示时间的计量单位:年、秒、分等。
七、代词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与写作基础(二)四、短语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其他类型的短语有: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的’字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
五、单句(一)、句子的分类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单句按成分与结构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按语气与用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
(肯定句、否定句)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D、祈使句。
?!——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中心部分)。
(二)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汽车、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高中语文的关键。
它包括四个方面:(1)基础知识:包括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和作文基本知识;(2)重点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母语等;(3)常用词语:包括标点符号、修辞、口语交际、现代文词汇、常见文言句型和文体等。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从大量的基础字词入手,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而了解社会民情,反映人民心声,启迪智慧,从而提高读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同时,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如每课一次阅读必须掌握五个常用词),并有相应的复习练习;阅读结束后进行综合总结和归纳评价。
在课文阅读中还要注意积累常用语句,并适当增加理解性文章,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条件。
因此中学阶段必须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基础知识;(2)基本技能;(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与交流信息1、读懂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对所学课文一知半解。
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积累语言资源,也不利于学生有效地阅读。
这种情况是非常不利于语文教学的。
因此在平时阅读中一定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要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诗文,关键在于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诗文的基本句型以及运用修辞手法,积累一些语言材料。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课文,也可以适当地做些练习来进行巩固。
对于一些不理解的字词要仔细理解它本来的意思,还要理解课文的含义。
否则也会影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而且会影响到今后对课文的理解与运用行为,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把握文中生僻字或者语法知识,就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到文章质量和教学效果,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失分和错误,而得不偿失。
所以读懂课文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地读懂课文是掌握并运用教材的第一步。
它是我们学习语文和掌握其他各学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首先你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等。
其次再理解课文中规定的知识的意义和作用、重要意义。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与写作基础(三)
六、修改病句
1、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2、“病句”:有病的句子,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一般说来,影响句子正误的因素有3个:(1)从语法方面看,是否有语法结构问题;(2)从逻辑方面看,是否符合事理;(3)从色彩(感情、语体色彩等)方面看,是否符合语言习惯。
3、修改病句的原则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4 、修改病句的方法
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病句的类型及实例:
(一)成分残缺: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
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缺宾语)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搭配不当: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谓搭配不当) 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动宾搭配不当)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2、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修改: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四)句式杂糅:把两种句式或两个意思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1、个学校的校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修改:学校的三个校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2、对于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是应该受到批评的。
修改:不爱户公物的现象,应该受到批评。
(五)前后矛盾: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前后矛盾)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两面与一面不呼应)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六)词语误用: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而造成的病句.
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贬词误用) 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关联词使用不当)
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七)歧义: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的许多事迹。
2、我要炒肉丝。
修改:我要炒肉丝吃。
(我要吃炒肉丝)
(八)重复累赘: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1、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2、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修改:关于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以后再告诉你。
(九)并列不当: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这个商店出售汽水和啤酒等各种饮料。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
(一)、语感法:
(二)、紧缩法:提取主干
(三)、词语聚焦法:
看介词:“通过(或经过等介词)……,使……”。
可能主语残缺。
看表两面性的判断词:“能否”、“高低”、“成败”等。
可能前后不一致。
看否定词:“防止(杜绝、避免、禁止等)+不”。
可能否定不当。
看介词“对”:可能是主客位置颠倒。
看谦辞与敬词:可能用错对象。
看褒义词、贬义词:可能感情色彩使用不当。
实战演练: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
D、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
3、没有语病的是 ( )
A、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天空中飞扬的尘沙污染了路上行人的衣服。
C、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介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的田径队训练。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C、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仍很健康。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7、下面一句话中画横线词的词性分析正确的一组: ( )
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
B、副,介,代,介,名
C、名,连,名,介,动
D、名,介,名,动,名
8、对下列加点的词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
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
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
9、选出下列括号中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 、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10、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 ( )
A 、舒活筋骨扫得干净歌咏春天磨炼意志 B、高尚情操长江源头一粒种子一封家书
C 、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
D 、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
11、下列短语中与“露珠晶莹”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科学技术
B、坚持真理 C 、会议结束 D、高兴起来
12、下列成语,与“惩前毖后”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谦虚谨慎寂然无声 B、扬眉吐气姹紫嫣红
C、生气勃勃天寒地冻
D、莺歌燕舞精力充沛
13、选出提取句子主干正确的一项: ( )
A、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
主干:户进勇把手插进衣服。
B、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主干:一幕印在我脑海里。
C、人们常常会在万花丛中碰到一种色彩绚丽而纤巧单弱的蝴蝶。
主干:人们碰到蝴蝶。
D 、这时,早就在附近等待的一艘快艇如离舷之箭向落区开进。
主干:一艘快艇开进。
14、“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这个三角形的外心”,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 )
A、三角形……是……外心。
B 、三条边……垂直
C 、垂直平分线……是……三角形的外心。
D 、交点……是外心。
15、修改病句:
1、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2、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动接轨上海,是我们战略重大的决策。
3、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4、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5、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6、能否刻苦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7、扬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了解的。
8、大学生徐本禹远赴贵州山区大石小学支教,经过他的努力该校办学状况有了提高。
9、夏天的仙岛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时候。
10、为了避免海啸后不暴发传染病,世界各国和印度洋受灾地区地方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