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IS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14.70 KB
- 文档页数:3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我国的启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创新。
碳排放权交易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EUETS只是在整个欧洲建立一个通用信用体系进行排放权交易;仅仅依靠碳市场,远远达不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中国30年来的改革开放成果证明,宏观调控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盲目性,用“有形的手”来影响“无形的手”。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政府政策导向将发挥决定性作用,有着远大的应用前景。
碳交易市场是目前唯一正在实践的环境服务市场。
通过碳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的低成本碳减排。
同时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达到市场收益最大化。
利用国际碳市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量,实现起来仍是任重而道远,一哄而上或短期过热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为有效降低减排成本,欧盟提出并建立了统一的欧洲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简称EUETS)是根据《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交易机制建立的。
从EUETS的实践活动中汲取有益经验,可以对我国未来逐步建立碳市场交易机制以实现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参考。
EUETS发展的历史背景建立EUETS的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
为了更有效地降低减排成本,欧盟提出建立统一的欧洲碳市场,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同时,建立这种市场还能为将来建立全球性排放交易市场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1986年公布的《单一欧洲法令》(The Single European Act)和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利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法律支持。
1986年的法令正式提出建立欧洲各国的政治合作和单一的欧洲市场,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跨国界的、全世界共有的问题,需要寻找一种成本有效的应对办法。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标准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周俊华,罗本成,解玉玲,刘力(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摘要:本文介绍了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RIS)及其标准化问题产生的背景,全面阐述了RIS标准化的发展历程、组织运作及RIS的标准体系,深入剖析了欧洲RIS标准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并针对今后我国发展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标准化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内河航运;信息服务;标准化1引言内河航运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主要内容之一。
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具有运量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等比较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1][2]。
20世纪末,为了促进欧洲内河航运业进一步发展,满足日益频繁的跨国、跨地区运输需求,实现跨国交通运输无缝管理、快捷物流以及航运安全,欧盟提出了发展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Harmonized 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RIS)。
RIS基于“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理念,通过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综合化、协同化与规范化,为所有用户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功能,实现内河航运的安全、经济、高效、节能与环保。
此外,通过RIS的实施,内河航运还能够加强与其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进而更有效地发挥内河航运的综合运输优势。
[3][4]可以说,RIS代表着世界内河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先进成果与未来趋势。
2欧洲RIS及其标准化2.1欧洲RIS概述RIS 是一个内河航运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的概念体系。
它建立在较为完善的航运基础设施之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等集成应用于传统的内河航运体系,通过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海量航运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建立起大范围内协同、实时、准确、高效的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综合系统。
欧洲RIS主要涵盖交通信息服务、航道信息服务、交通监管服务、应急救援服务、运输物流信息服务、执法信息服务、统计信息服务、规费征稽服务八大功能领域[4]。
*[收稿日期]2008-06-05交通运输业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以及促进商业、经济和文化变革等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后,诞生了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宣言。
人类“征服自然”的生存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所取代,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各国交通政策发展动向。
现以欧盟为例,阐述其交通运输政策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欧盟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背景欧盟交通运输政策的制定背景:在新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欧盟的交通运输部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不协调欧盟在开放运输市场方面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各交通运输方式间处于非协调发展的状态,这主要表现为公路运输的发展相对过快,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铁路运输和河内运输)发展则相对不足。
例如,在2001年的货物运输市场中,公路运输占44%,短途海运占41%,铁路运输占8%,内河运输占4%;在客运市场,公路运输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9%,铁路运输占6%,航空运输占5%。
2.交通拥挤问题大量存在欧盟的许多地区和交通路线都受到了交通拥挤问题的严重困扰。
据统计,大约10%左右的公路运输网络每天都会出现交通拥挤现象,超过30%的飞机平均会出现15分钟以上的延误,每年这一问题会导致19亿升燃油的额外消耗,大约相当于年燃油消耗总量的6%。
公路运输交通拥挤所产生的额外成本相当于整个欧盟GDP的0.5%,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到2010年,公路交通拥挤现象将会变得极其严重,所导致的额外成本会增加142%,达800亿欧元/年,将占到欧盟GDP的1%。
3.欧盟经济体制逐步扩大面临欧盟经济体的逐步扩大,没有一个有效的可充分利用内部市场和全球贸易体系的交通运输体系,创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强有力增长是难以保障的。
欧盟候选国也将出现强劲的经济增长趋势,其运输需求亦将有所增长,这主要将体现在公路运输方面。
第29卷第2期2007年2月·【摘要】分析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S )的理论内涵,详细介绍RIS 的服务体系、逻辑结构体系、核心技术标准和层次结构,并对RIS 在欧洲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系统性论述。
【关键词】内河航运;信息服务;信息系统0引言欧洲内河流域广阔,核心内河航运网络总长约为1万km ,覆盖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障跨国、跨区域内河航运的高效、经济、环保与安全性,促进欧洲内河航运业整体发展,欧盟提出构建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 System ,简称RIS 系统)[1-7]。
1RIS 系统的服务体系RIS 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面向各级用户提供比较完善的航运综合信息服务——交通相关信息服务(Traffic-related Services )和运输相关信息服务(Transport-related Services )[8-12](见图1)。
第29卷第2期2007年2月·第29卷第2期2007年2月·(1)船舶终端层(Ship Segment ):RIS 系统的终端操作级,船舶之间通过定位跟踪系统(例如AIS ),实现船舶之间以及船舶与岸基之间的自动数据信息交换(位置、航向、航速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2)岸基通信层(Shore Segment ):岸台中心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保障船—岸(岸—船)之间实时、有效的信息交换,同时保障与操作级之间的信息交换,是RIS 功能实现的通信支撑关键环节。
(3)系统操作层(Operator Segment ):主要负责RIS 系统的综合信息服务和RIS 中心间的信息交互共享,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并向授权用户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重点是协同信息工作流和统一服务标准规范。
(4)系统外部层(External Segment ):又称为人机接口层,主要提供与各RIS 中心的接口,面向RIS 的各级用户(政府部门、商业用户、社会公众)提供与航运相关的综合服务信息。
欧美国家内河航运发展十大经验及趋势内河航运发达的国家,在开发、建设与利用内河航运资源方面享有很多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内河航运是非常有益的。
内河航运是连接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的重要纽带,是一国或一区域综合运输体系和综合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内河航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美国的内河航运与沿海运输、大湖区水运和远洋运输一起,共同构成了美国发达的水运体系,有力促进了内陆地区和沿江、沿海城市的发展;从300年前的运河开挖到2l世纪初的“马可波罗计划”,欧洲国家始终把内河航运作为构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视为促进国家或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条件。
观察美国和欧洲国家内河航运发展过程及趋势,可以总结出以下10条值得中国认真学习和借鉴的重要经验。
政府发挥绝对主导作用(一级)在内河航运开发建设中,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这种绝对的主导作用首先表现在政府统一规范、统筹建设上;其次表现在政府直接投资上。
在欧美国家,内河航道作为国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费用主要由国家承担。
在德国,内河航道的建设与维护费用以联邦政府投资为主,有关地方政府按受益程度进行投资。
美国在大规模整治河流时期(上世纪30—70年代),航道建设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投资,总投资为100多亿美元。
在内河航道建成以后,美国才开始使用其他筹资方式;第三表现在政府支持政策上。
政府通过多种政策手段,促进公路运输向内河航运分流,以刺激和扶持内河航运市场发展,如稳定内河航运建设资金来源、建立拆船基金、允许对内河航运补贴、加重陆路运输税赋、减轻内河航运税赋等。
建立统一机构负责开发与管理(一级)在美国,联邦政府全面负责内河航运的建设与管理,并成立陆军工程兵团,作为全国河流开发的主管机构和实施组织机构。
由于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要求陆军工程兵团严格遵循水资源综合利用原则,同时,其直属国防部,不存在利益驱动,在规划制定及河流开发时,能按既定目标和原则,兼顾多方利益,力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优,保证了内河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
内河航运综合服务系统(RIS)应用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借鉴欧洲内河航运综合服务系统(RIS系统)的成功案例,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内河航运综合服务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内河航运服务系统长江中下游RIS系统概念及组成所谓RIS系统,是指一种用以支持内河水上交通和航运管理,并与其它运输方式衔接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其目的是高效地整合各方的信息,加强信息的提供和共享,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充分利用航道。
RIS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船舶终端。
包括交通信息(生成和交换船舶位置信息和船舶身份认证信息)和交通图像(在电子海图上显示交通信息),还包括用以输入货物和航次相关数据的电子报告应用程序。
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用以管理整个RIS系统,它接受从船舶发来的交通状况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其他信息整合并发送到需要的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根据访问权限和定义的界面,获得所需的信息服务。
RIS系统的功能包括:航路信息服务、交通信息服务、灾难消除服务、物流运输信息、法律法规信息、航程计划、航道收费和港口应付税款功能等。
长江中下游RIS系统应用现状1、物流企业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的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
以长江下游江苏省为例,中国太运物流信息中心,作为“感知中国”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江苏省首个智能物流市场合作项目在江苏省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正式启动。
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物流企业集聚区、配套服务区、物流外包信息区三大功能,率先推进江苏物流行业从传统货运、仓储、停车场业态向着物流信息中心、货运代理、物流写字楼经济的现代物流方向进行转变,形成“物流企业集聚、信息网络运作、外包业务集中”的新物流业态特色,充分利用GPS全球定位、3G技术、RFID、互联网等多种IT核心技术,将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第39卷 第5期2010年10月 船海工程SH IP &OCEA N ENG IN EERI NG V ol.39 N o.5O ct.2010收稿日期:2009 11 02修回日期:2009 11 23作者简介:张 兢(1956 ),男,硕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航海与仿真技术E mail:mailfanjun@gma DOI:10.3963/j.issn.1671 7953.2010.05.043欧盟RIS 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启示张 兢,范 军(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武汉430063)摘 要:考虑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欧盟和我国的航运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船员教育与培训等方面阐述了泛欧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RIS;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U 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7953(2010)05 0148 03以莱茵河、多瑙河及其支流构成的内河运输网络覆盖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协调各成员国建立的不同规模、不同体系的航运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20世纪90年代,欧盟从服务协同与系统整合角度,提出构建泛欧统一的内河航运信息服务(river information serv ices,RIS)[1]。
RIS 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面向各级用户提供比较完善的航运综合信息服务 交通相关信息服务和运输相关信息服务[2 3],实现了各国不同航运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与共享协同。
学习和借鉴RIS 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加快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进程。
1 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现状1.1 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初步成就1)长江航务管理局系统建立了包括船舶、船员、航道维护、航运企业在内的长江干线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体系,初步实现了运政、海事、航道、三峡通航以及水上治安等业务工作的计算机处理。
2)沿江各省市的港航管理部门的运政业务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部分单位还应用了办公自动化、公众服务、船舶检验、安全监督等信息系统,取得了较好效果。
3)长江沿线主要港口企业建设了港口物流、生产调度和货物监控等应用系统,提高了港口装卸和作业效率。
4)长江部分大型航运企业实现了基于GPS 定位的船舶监控系统、综合物流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等,部分航运企业还实现了与通航管理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
5)长江航务系统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长江航运企业有近30%的干线港口和长航集团及其下属3个轮船公司在Internet 上建立了网站;重庆港建设了以朝天门港口中心区局域网为主节点,覆盖全港七大生产经营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南京港务局以及下属各公司建立了各自的局域网;宜昌、黄石、南通等港口也相继建设了计算机网络;这些 点!环境的建设为 十五!期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长航局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了 DGPS 手持机在航标定位上的应用!、 长江下游航道电子海图自动测绘和生成系统!、 航道站船实时动态管理系统!、 计算机过坝优化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和 长江三峡工程船闸引航道河床信息系统!等技术研究课题,局属单位完成了 通航保障计算机辅助系统!和 微波告警信息处理系统!等应用项目,其中 长江下游航道电子海图自动测绘和生成系统!和 航道站船实时动态管理系统!在国内首先将有关电子海图生成和显示的国际标准S57和S52用于内河航道,使系统能够与其他电子海图系统实现海图数据交换,满足海进江船舶航行要求,并利用GIS 、GPS 和GSM 技术的集成,实现了对江阴至吴淞口航道段的适时管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148欧盟RIS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张 兢,范 军1.2 目前长江航运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1)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完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各单位为数众多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不统一、规范不一致,单位间、甚至是在单位内部,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2)缺少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不能方便获取信息。
长江航运各专业、各地区的信息服务存在平台不统一、流程不一致、社会综合职能协调性不够等问题,港航企业获取服务信息的难度增大,不够快捷方便。
此外,港航企业之间缺少互通业务信息的渠道,电子商务等方便高效的信息化商业服务模式在长江航运经济活动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缺少统一的航运商务信息平台,传统的市场竞争方式导致了商务信息的不对称,在某种程度上浪费了运输能力和行业资源。
3)行业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在航道地理数据的采集、显示以及传输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使长江全线在一个统一的电子航道图平台上开展应用;在业务系统基础数据的存储、展示等方面由于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方便传输和共享;各业务应用系统没有统一的接口标准,不能实现互联互通。
4)船舶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长江沿线各区段航行船舶信息化设备配备不统一,地区船舶信息化建设不均衡,往往不同区域的航运主管部门要求船舶安装不同的信息化设备及系统,系统间的兼容性差给跨区域船 船及船 岸间的通信带来阻碍。
另外内河船舶数量多,但部分船型老旧,种类繁杂,信息化设备普及率低,技术状况差,维护工作量大,装载效率低,安全系数小,船型标准化进程缓慢。
5)国家投入与内河船舶信息化设备更新存在矛盾。
在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上,国家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
但对内河船舶而言,航运信息化设备价格相对较高,而许多船主航运信息化意识较薄弱,依然采取传统的导航通信方式,不愿承担更换新设备带来的高昂价格。
2 RIS的优势及启示RIS系统是欧盟在总结以往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欧洲跨国、跨区域运输的实际,在经过多方面专家和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研究以及示范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的运作为世界各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发展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技术。
RIS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他支持泛欧范围内内河航运的标准化与协同化,包含四大核心技术标准,即:内河电子航道图技术标准、船舶电子报告技术标准、船长信息通告技术标准和船舶识别跟踪技术标准[2]。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长江电子航道图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还应加强长江沿岸AIS基站的建设工作。
另外,航运管理部门应与相关研究部门及大专院校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全面进行技术创新。
2)加快内河航运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内河航运急需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航运管理部门、航道部门、海事部门、港口管理部门等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同时要加强各部门的电子商务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集成,扩展港航企业、港口之间互通业务信息的渠道,建立良性市场秩序,充分有效地发挥运输能力和节约行业资源。
3)加强国际合作。
在欧盟,内河航运网络覆盖各国航运部门之间合作广泛。
先进行科学地论证和分析,借鉴近海和远洋航运的成熟经验,再结合各国内河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国现有航运资源,不重复投入,先在局部试点,再推广普及。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与荷兰等国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研究国际合作,对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内河航运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体系、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及认识理念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迫切需要引进与消化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促进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进程。
4)加强船员及航运管理人员的教育,特别是强化航运信息化建设有关的培训。
目前我国内河船员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船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航运管理部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做好相关航运院校及船员培训机构的办学评估工作,整合优势资源,提高行业教育水平,加强船员的业务素质培训和培养船员特别是航运管理人员149第5期船 海 工 程第39卷的职业操守。
另外,还应加强内河船主航运信息化意识,促进内河航运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先进方式转变。
5)突破行政区域分治瓶颈,进行内河航运协同化试点。
我国内河运输网络覆盖多个省份,以往各省在管理模式、航运服务方面都互不相同,特别是在船舶安全管理、航运市场建设及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应该借鉴欧盟RIS 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在三峡库区和长江下游通航环境较好的地区,如安徽、江苏及上海开展航运信息化试点,建立统一的基于AIS的VTS服务。
另外,本区域的航运管理部门和海事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如利用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实现各部门间不同数据库格式的数据访问),为船舶提供安全高效的通航管理服务、航道信息服务、规费征稽服务、过船闸(桥)调度服务、水上应急与搜救服务等。
协同化试点项目将为我国全面开展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6)加强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航运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我国内河航运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国家提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重在扩大内需,这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在这种大背景下,内河航运网络覆盖省份各级政府应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大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投入,在充分利用现有建设资源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避免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创新开发,降低设备成本,实现信息化设备的广泛普及。
加强航道、岸线、船闸、航标等航运基础设施的维护与设备的更新换代,特别是要加强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的如AIS基站的建设等,为内河航运的复苏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作好充分的准备。
7)RIS在整个泛欧内河航运体系中有统一并且开放的标准,如统一的技术体系、组织结构和功能框架等。
对于我国,要加快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定,规范健全内河航运的法律体系,加快电子江图标准的研究制定和AIS建设,统一配备内河船舶信息化设备,促进跨省、跨区域内河航运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与共享协同。
3 结束语针对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跨区域建设不平衡的现状,借鉴RIS的成功经验,在AIS 基站建设、电子江图标准制订、船舶信息化设备普及与更新、船员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得出的启示,推动我国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1]罗本成,解玉玲.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 IS)发展现状与趋势[J].水路运输文摘,2006(6):43 44.[2]罗本成,解玉玲.欧洲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概述[J].水运管理,2007(2):37 38.[3]Eur opean Co mmission.W hite P aper Eur opean T r anspo rt P olicy fo r2010:T ime to Decide[R].Br ussels: European Co mmission,2001.Enlig htenments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Inland Shipping by the Study of RISZHANG Jing,FA N Jun(Scho ol o f N avig atio n,Wuhan U niv ersity of T echnolo gy,W uhan430063,China) Abstract:Inland shipping occupies an impor tant posit ion in com pr ehensive transport at ion system.On this po int China and the Eur opean U nion have many simila rities.Fr om view of infrastr ucture constructio n,relev ant laws,r egulat ions and technical st andards,cr ew educatio n and t raining etc,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o rtant reference meanings o f the success ful ex perience of the Eur opean U nio n∀s riv er info rmatio n ser vices(RIS)for the inland shipping info rmatization co nstr uc t ion of China.Key words:RIS;inland shipping;info rmatizatio n co nstr uctio n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