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课程系列之子网划分全知道
- 格式:docx
- 大小:222.35 KB
- 文档页数:8
子网划分基础知识子网划分基础知识当我们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时,基本上就是将它分成小的网络。
下面小编整理了子网划分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进制转换进制是人们利用符号来计数的方法,包含很多种数字转换。
进制转换由一组数码符号和两个基本因素(“基”与“权”)构成。
位制/位置计数法是一种记数方式,故亦称进位记数法/位值计数法,可以用有限的数字符号代表所有的数值。
可使用数字符号的数目称为基数(en:radix)或底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位制,简称n进制。
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二、常见的进制常见的进制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二进制:数码0~1、基2、权20,21,22,……、逢二进一。
八进制:数码0~7、基8、权80,81,82,……、逢八进一。
十进制:数码0~9、基10、权100,101,102,……、逢十进一。
十六进制:数码0~9,A~F、基16、权160,161,162,……、逢十六进一。
三、数据转换以十进制1010为例,按不同进制换算;1)十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进一:(1010)10 =1× 103+0×102+1× 101+0× 1002)二进制数的特点是逢二进一:(1010)2 =l× 23+0 × 22+l× 21+0 × 20=(10)103)十六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十六进一:(1010)16 =1× 163+0×162+1×l61+0×160=(4112)14)八进制数的特点是逢八进一:(1010)8 =l× 83+0 × 82+l× 81+0 × 80=(520)10四、基本的子网划分一般子网划分中,会借用一个或多个主机位作为网络位创建子网,子网数量的计算方法:2N(N为借用的位数),子网中主机数量的计算方法:2N-2(N为剩余主机位数,-2是减去子网中已存在的主机地址和广播地址)。
子网的划分详解-菜鸟网管的blog-51CTO技术博客-领先的IT技术博客如何进行可变长子网的划分?可变长子网的划分实际上是视所划分出的子网要求而定。
根据需要划分出的子网的个数和每个网络需要容纳的主机数量进行判断。
假如将192.168.1.0/24 划分12 个子网。
第一步:根据2 的n 次方-2 大于或者等于12 的时候,n 等于多少?也就是n 是多少的时候能够划分出十二个子网。
在此n 等于4。
也就是说,需要4 个主机位变成网络位。
那么,子网掩码末字节为11110000,即子网向主机借了 4 位。
掩码为255.255.255.240。
第二步:划分出的第一个子网为256-240 等于16,即192.168.1.16 为第一个子网。
以后每次加上16将得到下一个子网。
子网掩码减去16 就是最后一个子网。
第三步:子网中的第一个IP 是子网号加上1,子网中最后一个IP 是下一个子网号减去2。
划分后的子网的个数,2 的n 次方减去2,n 是网络向主机位所借的位数14划分后的主机的个数,2 的m 次方减去2,m 是借位后剩下的主机的位数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在原有的子网掩码基础上借出几个位,就添加几个1。
关于此题目的图示:网络地址:192.168.1.0/24现在将此地址解释为二进制192.168.1.0 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此时后面八位0 为主机位如将上述主机位中的4 个变为网络位(按照子网掩码规则,全零代表主机,全1 代表网络),则主网络IP 地址和子网掩码会变为:11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 0000 192.168.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255.255.255.240那么在原来的主机位基础上增加的子网有:换算十进制的网络地址各网络的头一个IP 和最后一个IP11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 0000 192.168.1.0 ====================0001 0000 192.168.1.16 192.168.1.17 192.168.1.300010 0000 192.168.1.32 192.168.1.33 192.168.1.460011 0000 192.168.1.48 192.168.1.49 192.168.1.620100 0000 192.168.1.64 192.168.1.65 192.168.1.78***********.168.1.80192.168.1.81192.168.1.940110 0000 192.168.1.96 192.168.1.97 192.168.1.1100111 0000 192.168.1.112 192.168.1.113 192.168.1.1261000 0000 192.168.1.128 …………1001 0000 192.168.1.144 …………1010 0000 192.168.1.1601011 0000 192.168.1.1761100 0000 192.168.1.1921101 0000 192.168.1.2081110 0000 192.168.1.224 192.168.1.225 192.168.1.2381111 0000 192.168.1.240 =====================以上用红色表示出来的是全零和全1 子网,按照教材是不可使用的。
子网划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网络子网掩码与网络的规模有什么关系?2.A类,B类,C类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多少?3.已经知道一个子网的大小,如何计算一个网段的子网掩码?4.如何计算一个网络的网络地址?5.知道一个网段的大小和某一台主机的IP,如何计算这个网段的网络基地址?6.如何判断二个IP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如何判断IP地址段能不能作为一个子网的IP地址段?7.如何划分IP地址块?8.如何划分子网IP地址段,如何计算一个子网网段的IP地址范围9.如何由一个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计算出所在的网段的网络地址,IP地址范围10.已知路由器的路由表,如何根据目标IP地址找到下一跳的IP地址。
11.如何判断哪些IP地址段可以合并成一个更大的IP地址段?12.如何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表?【例1】一个大公司有一个总部和三个下属部门。
公司分配到的网络前缀是210.38.160/24。
公司的网络布局如下图所示。
总部共有五个局域网,其中的LAN1-LAN4 都连接到路由器R1上,R1再通过LAN5与路由器R5相连。
R5和远地的三个部门的局域网LAN6-LAN8通过广域网相连。
每一个局域网旁边标明的数字是局域网上的主机数。
LAN5只是用来互联路由器R1和R2。
试给每一个局域网分配一个合适的子网,要求写出每一个子网分配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IP地址的范围。
(15分)【例2】一个路由的路由表的配置如下:Ip rout 0.0.0.0 0.0.0.0 192.168.10.1Ip route 210.38.160.0 255.255.240.0 192.168.9.1 Ip rout 210.38.64.0 255.255.224.0 192.168.10.1Ip route 210.38.128.0 255.255.248.0 192.168.11.2现路由器分别收到目的地址为210.38.136.9,210.38.174.193,210.38.70.4的数据包,路由器将把它们转发到哪?。
子网划分方法大全,如何划分子网公式和例题(一)-电脑资料子网划分方法大全,如何划分子网公式和例题子网划分基础:子网划分(subnetting)的优点:1.减少网络流量2.提高网络性能4.易于扩大地理范围怎么样创建一个子网:如何划分子网?首先要熟记2的幂:2的0次方到9次方的值分别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子网掩码(SubnetMasks):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有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不是所有的网络都需要子网,因此就引入1个概念:默认子网掩码(defaultsubnetmask).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 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CIDR):CIDR叫做无类域间路由,ISP常用这样的方法给客户分配地址,ISP提供给客户1个块(blocksize),类似这样:192.168.10.32/28,这排数字告诉你你的子网掩码是多少,/28代表多少位为1,最大/32.但是你必须知道的一点是:不管是A类还是B 类还是其他类地址,最大可用的只能为/30,即保留2位给主机位。
CIDR值:1.掩码255.0.0.0:/8(A类地址默认掩码)2.掩码255.255.0.0:/16(B类地址默认掩码)3.掩码255.255.255.0:/24(C类地址默认掩码)划分A类B类C类地址子网:划分子网的几个捷径:1.你所选择的子网掩码将会产生多少个子网?:2的x次方-2(x代表子网位,即2进制为1的部分)PS:这里的x是指除去默认掩码后的子网位,例如网络地址192.168.1.1,掩码255.255.255.192,因为是C类地址,掩码为255.255.255.0,2.每个子网能有多少主机?:2的y次方-2(y代表主机位,即2进制为0的部分)3.有效子网是?:有效子网号=256-10进制的子网掩码(结果叫做blocksize或basenumber)4.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是?:广播地址=下个子网号-15.每个子网的有效主机分别是?:忽略子网内全为0和全为1的地址剩下的就是有效主机地址.最后有效1个主机地址=下个子网号-2(即广播地址-1)根据上述捷径划分子网的具体实例:C类地址例子1: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92(/26)1.子网数=2*2-2=22.主机数=2的6次方-2=623.有效子网?:blocksize=256-192=64;所以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64,第二个为192.168.10.1284.广播地址:下个子网-1.所以2个子网的广播地址分别是192.168.10.127和192.168.10.1915.有效主机范围是:第一个子网的主机地址是192.168.10.65到192.168.10.126;第二个是192.168.10.129到192.168.10.190C类地址例子2:网络地址192.168.10.0;子网掩码255.255.255.128(/26)我知道我举的这个例子只有一个子网位,这通常是不。
第三章了网划分、变长子网掩码(LVSM)和TCP/IP排错一、IP地址I 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
IP地址就好像电话号码:有了某人的电话号码,你就能与他通话了。
同样,有了某台主机的IP地址,你就能与这台主机通信了。
I P地址的表示方式: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即4个字节。
注:一台计算机只能有一个IP地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IP地址是IP网络中数据传输的依据,它标识了IP网络中的一个连接。
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IP地址。
IP分组中的IP地址在网络传输中是保持不变的。
1、基本地址格式现在常用的IP网络使用32位地址,以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168.0.1。
地址格式为: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或IP地址=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2、保留地址的分配根据用途和安全性级别的不同,IP地址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
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随意访问。
私有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只有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与Internet通信。
3、I P地址查询开始---运行,输入cmd---在弹出的对话框里输入ipconfig /all ,然后回车出现列表,其中有一项:ip address就是ip地址4、I P地址分类网络号:用于识别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用于识别该网络中的主机。
I P地址的分类:共分五类,A类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分配给任何需要的人,D类用于组播,E类用于实验,各类可容纳的地址数目不同。
A、B、C三类I P地址的特征:当将IP地址写成二进制形式时,A类地址的第一位总是0,B类地址的前两位总是10,C类地址的前三位总是110。
A类地址:(1)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它的第1个字节的第一位固定为0.(2)A类地址范围:1.0.0.1---127.255.255.254(3)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①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子网划分和计算方法(附习题详解)一.子网划分作用1.计算网络号,通过网络号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连接终端设备1)清楚IP地址四点段点分十进制数和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号是什么2)交换机是用来连接相同网络的设备,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的设备网络号一样的,即在相同网段,网络号不一样的,即不同网段3)计算方法把十进制数的IP地址换算成二进制数,把子网掩码也由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数,两对二进制数对齐做“与”运算,即可得出网络号。
2.根据网络的规模,可以对局域网(内网)进行网络地址规划二.IP地址格…大家好。
又见面了。
我是你的朋友全詹俊。
目录一.子网划分二.IP地址格式三.IP地址的分类四.计算网络号五.子网数,主机容量和有效主机容量的计算方法总结一.子网划分作用1.计算网络号,通过网络号选择正确的网络设备连接终端设备1)清楚IP地址四点段点分十进制数和子网掩码,对应的网络号是什么2)交换机是用来连接相同网络的设备,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的设备网络号一样的,即在相同网段,网络号不一样的,即不同网段3)计算方法把十进制数的IP地址换算成二进制数,把子网掩码也由十进制数换算成二进制数,两对二进制数对齐做“与”运算,即可得出网络号。
2.根据网络的规模,可以对局域网(内网)进行网络地址规划二.IP地址格式IP地址=网络部分+主机部分网络部分用来确定终端是不是同一个网段;主机部分是用来确定终端的容量大小;(这个网段最多可以容纳多少台主机)同一个部门应该要确保其所有的终端在同一个网段;规划的主机的数量应该在你的主机部分可容纳的范围内;一个字节(byte)=8个比特(bit)IPV4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点分四段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网络部分+主机部分=32位现在用到的IP地址的版本是IPV4(第四个版本),之后将会过渡到IPV6(第六版本),IPV6位数是128位二进制数因为IPV4全球通用的公网地址已经耗尽,没有办法做到一人一个全球通用的公网IP,所以将会过渡到IPV6,IPV6可以满足一人一个全球通用的公网IP在子网掩码中,连续的1代表网络部分,连续的0代表主机部分。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