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指南.ppt
- 格式:ppt
- 大小:4.53 MB
- 文档页数:55
精益生产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组织策划
1.编制生产计划
(1)根据项目计划、交付计划、实际生产情况编制每个工位的节拍计划。
(2)编制三日滚动计划,包括前日完成情况和三日的生产计划。
明确每个工位的节拍计划,指导采购、供应链、质量、物流、上一道工序工作的开展。
2.确定生产线布局
在生产线开始实施节拍流动前,需确定每一个工位在制品的标准数量,保证整体流动。
3.建立异常处理系统
在生产线建立异常处理系统,实时反映各个工位的生产状态,当某个工位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响应。
(1)建立工位支撑系统,确认各部门的异常处置人;
(2)建立逐层响应、反馈、评价机制,当异常上升到较大、重大异常时,有相应的资源进行快速处置;
(3)建立信息化系统,杜绝人为干涉现象的出现。
精益生产工位制节拍化的推进要点(一)思想转变是前提
1.全面导入精益理念
精益从心开始,企业及部门、车间(分厂)第一管理者的重视十分重要。
这里所指的“重视”,不仅仅是“过问”,而是要身体力行,身教言传。
要信精益、用精益,主动将精益思想融入本企业、本部门、本岗位工作中去,尤其是在推行的迷茫期要坚决执行精益生产推进计划。
2.完善保障运行的组织机构
实施工位制节拍化生产,需要每个系统都有接口人,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负责,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
3.工具、方法培训、理念导入
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的组织方式、工作理念、运行模式与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截然不同,需要展开系统培训。
不仅要理念培训,同时包括现场演练,如5S红牌实战培训,TPM实战培训等。
同时,培训工作要结合项目的进度,根据需求进行,按照培训一实践一再培训的过程,较好地导入、试点、实践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工具方法等,使企业各层次人员理解和掌握精益生产理念的精髓和工具,并能够在现场进行实际运用。
全员参与是基础
1.形成全员参与氛围
树立下工序是客户的观念,在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培训和生产方式的持续推进,让更多的操作者、班组长、生产、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工位制节拍化生产方式,以生产现场异常问题的快速处理拉动各职能部门员工的参与,逐步在企业内部全面贯彻工位制节拍化生产的理念,形成氛围,全员参与,改善提高。
2.培育精益文化
实施全员改善活动,引导员工发现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并消除浪费,通过不断地改善,实现质量、效率、效益的提升,减少加班、提高收入,让员工得到实惠,从而赢得全体员工的拥护,营造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精益氛围,最终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精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