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超声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心脏彩超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脏彩超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它利用超声波的原理,通过描绘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比传统的心脏检查方法,心脏彩超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快捷、无辐射等优势,成为了心脏疾病诊断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心脏彩超的检查过程中,医生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的胸壁上,将超声波传递进入心脏,然后利用探头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通过电脑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解析,最终呈现出心脏的图像和动态信息。
通过观察这些图像和信息,医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功能、血流等情况,从而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和疾病。
心脏彩超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适用于任何需要心脏结构与功能评估的情况。
无论是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还是冠心病、心脏衰竭等心脏疾病,都可以通过心脏彩超来进行评估和诊断。
此外,心脏彩超还可以在手术前后进行观察和监测,帮助医生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心脏彩超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技术,不仅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心脏彩超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将来心脏彩超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总之,心脏彩超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和可靠的诊断结果,为医学界和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心脏检查方法,对于心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心脏彩超的科普知识。
整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检查过程,同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适应症以及检查过程。
2.1 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在这一节中,将详细介绍心脏彩超的基本原理。
包括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心脏彩超图像的生成过程等内容。
此外,还可以简要介绍心脏彩超的技术发展历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原理。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的前部)、左室流出道和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和左室后壁。
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和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
切面三:二尖瓣短轴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的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
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
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和8点的位置上二个突起的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显示规则协调的向心性收缩与舒张的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后室间隔与房间隔和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及下壁的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径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心血管病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第一大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超声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说心里不舒服来就诊,这时了解心脏超声就显得尤为重要。
心脏超声即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对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检查及评价,进而指导临床早干预、早治疗。
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致使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提升。
因此运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进行安全、无创的检查,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临床中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存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种疾病病程较长,会诱发多种疾病,如脑卒中、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以及心脏结构重塑、代偿性肥大等。
部分高血压患者还会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属于一种心律失常症状,通常是由于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的,会严重损伤患者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类患者会发生病理性改变,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显示其心脏生理变化。
这里有人有疑问了:心脏检查不是还有心电图么?为什么还要做心脏超声呢?如果把心脏看成一间房子,心电图主要是看里面的电路有没有问题,心脏超声则主要是看房子结构稳不稳固。
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脏内部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检查项目,并且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
今天给大家讲讲心脏超声的相关问题。
1.心脏超声是什么原理?会对人体有损害吗?心脏超声能够利用超声波扫查,透过人体骨骼和肌肉软组织对心脏结构、搏动以及血流等情况进行观察,明确心室、大血管的功能情况及完整性,它没有放射性和毒性,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
2.心脏超声主要是检查什么?超声心动图可以捕捉心脏动态的影像信息,检查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字真言:腔、壁、瓣、流、包。
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的广泛。
它可以评价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心肌肥厚情况、心肌运动情况,心脏收缩及舒张情况、血流量,还可以通过超声技术动态化检查心脏结构、大小、形态等,以便早期预防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
对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它可以判断属于何种类型的先心病,从而确定是否手术及手术方案。
心脏超声检查是什么在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医疗事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医疗行业也逐渐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
而伴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我国心脏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临床上针对心脏疾病始终秉持的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不断降低疾病危害性。
科学的检查是患者得以顺利接受治疗的基础条件。
心脏超声在心脏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它能够实现对患者心脏血管结构及血流变化的检测,可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的依据。
但部分患者由于并不了解心脏超声这一检查方式,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抵触、配合性差的现象,进而影响检查的有序进行。
那么,关于心脏超声应当了解哪些知识呢?大部分患者对于超声检查的了解仅停留在表层。
部分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看到超声仪器其往往认为是进行腹部检查,并不知道超声也可被运用于心脏疾病的检查。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并不能准确地区分心脏超声与心电图,以为心电图就是心脏超声,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心脏超声检查的是心脏的形态结构,心电图检查的是心脏的电生理改变。
心脏超声主要是依托超声波实现对心脏血流及结构的扫描,且该检测方式安全无毒、无放射性。
在医学领域将心脏视之为人体的发动机,能将血液泵入全身各个系统,人体心脏共包含四个心腔,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有四组瓣膜,即两组房室瓣和两组半月瓣,有连接于心腔内的五组大血管,超声检查可以直观的反映这四个心腔、四组瓣膜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情况,同时能反映心房及心室的连接和心室与大动脉连接的情况。
所以当医生怀疑患者患有心脏病时,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心脏超声能实现医生对患者心腔及血管之间功能和完整性的可视化观察,同时心脏超声这一检查方式还能够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实现对人体心脏结构的动态观察和分析,从而科学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室壁运动、瓣膜及心肌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心脏疾病的确诊率。
心脏超声报告不会看?先熟记这 6 大指标心脏超声作为对心脏检查的常见检查项目,有着其他检查项目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
它是目前唯一的可以同时动态显示心内腔结构和心脏瓣膜病变的检查项目。
但是对于心脏超声的报告,有很多人表示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懂。
别急,现在就教大家通过对心脏超声报告六大指标的认识了解,看懂心脏超声的报告。
指标一: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的正常速度一般在1.0~1.7m/s,正常的瓣口面积为3~4cm2,通过对主动脉瓣这一数值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自身的主动脉瓣是否狭窄,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自身心脏主动脉瓣的瓣口速度、压强以及面积,以此来判断心脏主瓣的狭窄程度,以及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当然,有些情况下也会导致瓣口面积和压差不相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降低、主动脉瓣周围的血压过高以及患者自身体型较为瘦弱矮小等。
主动脉瓣周围血压过高的患者,由于压力过重,会导致主动跨瓣的压差减低,导致医生容易对脉瓣面积产生误判。
这类患者需要对自身的血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血压稳定之后,再次进行复查。
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患者,正常的心脏瓣口面积往往在3cm2以下,因此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患者心脏主动脉瓣的狭窄程度。
另外,一些患有贫血、甲亢以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主动脉瓣的速度在1.7m/s以上,但瓣口面积正常的现象。
指标二:肺动脉瓣一般成年人肺动脉瓣的正常速度一般在0.6~0.9m/s的范围,由于受到的压力不同,一般来说,肺动脉瓣的速度会小于主动脉瓣的速度。
当肺动脉瓣速度超过0.9m/s的正常范围时考虑有肺动脉狭窄的可能或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导致的。
如果低于0.6m/s属于血流过慢,原因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造成的。
指标三:二尖瓣二尖瓣的正常瓣口面积一般在4~6cm2之间,周径大约在10-11cm之间。
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正常值包括的E峰和A峰,正常值一般在0.6~1.3m/s,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是由风湿性疾病导致,心脏彩超是用来诊断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手段,可以对二尖瓣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轻度狭窄,二尖瓣的开放面积在1.5~2.0cm2,中度狭窄,二尖瓣的开放面积在1.0~1.5cm2,重度狭窄,二尖瓣的开放面积在1.0cm2以下。
心脏超声科普知识心脏的跳动为人体的全身提供了血液和氧气,是全身的动力系统,因此,当心脏有不舒服的状况时,我们需要到医院及时进行检查,对于心脏的检查,常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心脏超声技术。
心脏超声技术不仅能有效的检查出患者的心脏的变化情况,同时心脏超声技术作为一项无创性的检查技术,也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技术,能够利用特殊的声学仪器,以声学原理为前提条件,利用超声波扫查心脏的结构和血流,评价心脏功能,它是无创的,没有放射性。
心脏是全身血液流动的泵,它有四个心腔,有5组大血管进出心脏,简而言之,心脏超声主要是观测心脏和大血管的大小、结构及评判心脏功能。
心脏超声的检查内容和意义心脏超声能够通过检测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功能和血流的变化,对心脏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检查。
其不仅能检查心脏的先天性疾病,包括房间隔的缺损、室间隔的缺损、动脉导管的未闭、大动脉转位以及其异常的心脏结构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还能检查出很多后天的心脏疾病,包括老年性的病变,因为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导致的心脏结构发生的改变等。
通过判断属于何种类型的心脏病,从而判断出所需的治疗方案、手术与否和手术方案,同时,对于某些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心脏超声还能够判断术中探查封堵器的放置位置是否恰当。
心脏超声与其他心脏检查的区别心脏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心电图、心脏超声、冠脉造影和冠脉CT等。
其中,心电图检查是指通过借助心电图对心脏的心率等变化进行观察,主要是能够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机梗塞、心肌缺血等问题,其检查内容就像检查房子的电线是否有问题,是否存在短路的问题;而冠脉造影和冠脉CT,则是对心脏的冠脉是否通畅、是否有阻塞进行检查,进而判断是否有冠脉方面的问题,其检查内容就想检查房子的自来水管是否通畅,而这里面冠脉造影会比冠脉CT的检查结果更为准确。
而我们的心脏超声,就想是在对房子的整体结构进行检查,它涉及了心脏检查的方方面面,因此是最基础的检查方式,通过心脏超声,能够对心脏问题的大体方向有所定位,进而联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细致化的分类检查,从而对心脏的疾病问题进行定性,对治疗手段进行确定。
超声检查的五点科普性知识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经历过超声检查吧,学生时期以及工作时期需要进行的一些体检,再到生命的孕育,准妈妈们需要去医院检查宝宝情况时,都会运用到超声检查。
但是在实施超声检查的过程中,一般人并不了解相应的超声检查知识,对于超声检查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害怕超声检查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产生辐射。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真了解一下超声检查到底是怎样一回事。
一、什么是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就是利用超声波手段对人体进行的影像医学的诊查方法,具有无创痛、便捷、直接的特点。
上面提到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产妇的产前诊断,只是其中个别部位的检查,超声检查还包含身体其他部位的检查,比如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等,做到身体的清晰影像检查,所以超声检查被称为现代临床医生们的眼睛。
此时,有部分人群就会发出一定的疑问了,部分人认为超声检查对人的身体有害,对于产妇和胎胞还可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那它到底是怎样的呢,接着往下看。
二、超声检查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超声检查时,超声波嵌入人体内时会使人体内部功能、状况产生相应的改变,综合所述,这些改变学名又被称为超声的生物效应。
但是超声生物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超声剂用量的多少和检查时间的维持情况,在现代医学的常规检查中只要保证这些指标都在安全范围以内,对人身体的影响程度是非常小的。
而对于孕妇和胎胞,从各种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中表明,不会使胎胞畸形发育。
如果不一下子的齐聚在一个点位上,是只有很小部分的影响的。
而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对胎胞进行超声检查时,要重视以下两点,一是早孕期胚胎要尽量不做或者少做超声检查,二是在诊疗资料获得必要保证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去运用最低的输出功率、最小的辐射强度以及在扫视时间上最大程度的控制到最短,要保护好胎胞两个身体部位——眼睛和心脏。
做好以上的部分,对于胎胞的影响是非常安全的,家长们可以按照医护人员对超声检查的说明,耐心的进行检查。
三、超声检查都包含哪些方面以及检查时要注意哪些方面?人体由八大系统构成,系统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不可不知的超声科普小知识说起超声检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检查的时候医生经常会询问“今天吃早饭了吗?”、“尿急不急?”;患者会询问“医生,我做的是彩超,为什么图像是黑白的?”、“医生,超声检查安全吗?为什么那么慢?”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普遍、常规、不可或缺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大家真的了解超声检查是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聊聊。
1.什么是超声检查?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超声波。
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属于机械波。
频率超过人耳所能听到频率上限(20000赫兹)的声波就是超声波,而医用超声波频率范围一般为2-13兆赫兹。
超声检查的成像原理是:由于人体器官的密度和其对声波传播速度的差异,超声波会被不同程度地反射,探头接收到不同器官反射的超声波后经计算机处理形成超声图像,从而呈现出人体各个脏器的声像图,超声医生则通过分析这些声像图来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超声检查对人体有伤害吗?大量的研究及实践应用证明,超声检查对人体是安全的。
超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当它在生物介质中传播且辐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会对生物介质产生功能或结构上的影响,这是超声的生物效应。
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机械效应、触变效应、热效应、声流效应、空化效应等,而其产生的不良作用则主要取决于剂量大小和检查时间长短。
现在用于临床诊断的超声诊断仪均严格遵守标准,剂量是处于安全范围内的,只要合理控制检查时间,超声检查对人体没有伤害。
3.检查时涂抹的液体是什么?检查时医生涂抹的透明液体是耦合剂,是一种水性高分子凝胶制剂,可以使探头与皮肤无缝连接,有利于超声波的传导,提高成像质量,使图像更清晰。
并且它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使得探头在患者体表滑动的时候更加顺畅,既能节省医生的力气,又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这种液体无毒、无味、无刺激,极少引起过敏反应,且易清洗、干得快,检查完毕用柔软的纸巾毛巾擦拭干净或者用清水清洗即可。
4.为什么需要“空腹”、“憋尿”、“排尿”呢?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血管、腹部大血管等脏器检查,检查前是需要空腹的。
CCUSG重症超声培训班题库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化,超声检查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重症医学领域医生的超声应用水平,CCUSG(Critical Care Ultrasound Study Group)举办了一系列重症超声培训班,并制定了专门的题库,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重症超声技术。
CCUSG重症超声培训班题库涵盖了丰富的重症超声学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1.1 超声波原理1.2 超声图像的获取和解析1.3 超声仪器的使用和操作1.4 超声病理学基础2. 心脏超声2.1 心脏四个腔室及瓣膜功能的评估2.2 心包积液的超声特征及诊断2.3 急性心肌梗死的超声表现2.4 心脏超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3. 肺部超声3.1 肺部卧位超声评估3.2 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3.3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3.4 肺不张的超声表现4. 血管超声4.1 颈动脉和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 4.2 血栓的超声诊断4.3 动脉瘤的超声评估4.4 血管超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5. 腹部超声5.1 肝脏和胆囊的超声检查5.2 肾脏和胰腺的超声表现5.3 肠道穿孔的超声提示5.4 腹部超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6. 神经超声6.1 颅内动脉的超声评估6.2 神经肌肉疾病的超声表现6.3 神经超声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以上仅是CCUSG重症超声培训班题库的部分内容,该题库还包括其他重要的超声学知识和技术。
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可通过学习和掌握该题库,全面提高自己的重症超声技术水平,为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CCUSG重症超声培训班题库对于推动我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题库的制定也为重症医学领域医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和培训资源。
希望通过CCUSG的努力和这一题库的传播,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重症医学领域超声技术的发展,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诊疗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
让我们共同期待CCUSG重症超声培训班题库的更加完善和普及,为我国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心脏超声基础知识切面一: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自前向后依次为右室前壁、右窒腔、前室间隔(室间隔的前部)、左室流出道和左室腔、二尖瓣前后叶及其腱索与乳头肌和左室后壁。
于心底部分则为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主动脉辩和左心房。
切面二:也叫心底短轴切面显示主动脉根部横切面,主动脉根部后方为左右心房,中间有房间隔。
切面三:二尖瓣短轴可见二尖瓣菲薄纤细,前后叶镜向运动,于舒张朋呈鱼口样张开,有足够的开放面积,收缩期关闭。
左室呈圆形,于收缩期呈一致性向心性收缩。
切面四:乳头肌短轴切显示左室腔内约在时钟3和8点的位置上二个突起的前外侧与后内侧乳头肌,于收缩期随心壁增厚而增厚。
切面五:心肌切面显示规则协调的向心性收缩与舒张的圆形图像即左室心尖部切面六:心尖四腔切面超声束由心尖向右上心底方向作额面扫查时,可显示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后室间隔与房间隔和二组房室瓣即二尖瓣与三尖瓣。
切面七:心尖二腔观主要用于观察左心室的前壁及下壁的舒缩功能。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第一节肝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径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胆囊测量1.胆囊长径: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
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
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第三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目前关于正常胰腺的超声测值尚无统一的标准,多数作者以测量胰腺的厚度(前后径)为标准。
具体方法:一.胰头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3.正常参考值(成人):≤2.5二.胰体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三.胰尾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第四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肾脏长度(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土0.6(9-11.2);女性:10.4土0.6(8.8-11.0)。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土0.5(5.1-6.1);女性:5.4土0.4(5.0-5.8)。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土0.4(3.8-4.6);女性:4.0土0.5(3.5-4.5)。
正常肾的大小有较大出入。
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
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的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
而对肾实质的厚度,尤其是肾皮质的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第五节膀胱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膀胱径线和容量测量1.测量切面与部位:膀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长径(上下径d1)膀胱的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厚径(前后径d2)测量膀胱宽径(左右径d3)2.按容积公式计算膀胱容量:V(ml)=0.5*dl*d2*d33.正常值:350~500ml注;有多种膀胱容量计算公式,各有其特长。
第六节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正常前列腺的超声测值,可因检查途径及超声仪的类型和检查位置、探测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此介绍经腹部检查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切面与部位1.腹部横断面(前列腺的斜冠状断面)宽径测量(左右径):左侧边界至右侧边界的最大径。
厚径测量(前后径):前缘边界至后缘边界的最大径。
2.腹部纵断面:(前列腺的矢状断面)长径测量(上下径):上缘边界至下缘边界的最大径。
二.前列腺测量正常值为简化的平均值: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三.前列腺体积计算(V):三径乘积的半数值。
即V=l/2(L•D•W)第七节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子宫需测量三条径线,子宫体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子宫纵径(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
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2)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
(3)正常值:宫体5.0土1.0cm。
宫颈2.5-3.0cm。
2.子宫体横径(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
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大左右径。
(3)正常值:4.3土0.73cm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1)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3)正常值:4.3士0.9Cm二.卵巢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
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
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4cm×3cm×1cm。
4.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第八节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妊娠囊(GS)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1.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其内径二.双顶径(BPD)测量1.测量切面:于胎头横切面图,使两侧颅骨板厚度回声一致时,需清晰显示居中的脑中线、丘脑及第三脑室切面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近侧颅骨板外缘至远侧颅骨板外缘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即胎头最大横径。
3.正常值:此径线适用于中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即12周至足月。
双顶径在孕31周前平均每周增加3mm,孕31~36周平均增长1.5mm,孕36周后平均每周增长lmm。
三.胎儿脊柱1.观察切面:沿胎头从颈椎开始纵行观察颈椎、胸椎、腰椎及骶椎。
2.观察内容:纵切面时,胎儿脊柱为两条平行排列整齐念珠状较亮光点至尾椎合拢。
侧动探头可见三条光带,中间为椎体回声。
中期妊娠时可显示脊柱全貌及生理孤度,晚期妊娠时需分段进行观察。
横切面可见由两个椎弓一个椎体的骨化中心形成的呈倒三角形的三个强光点。
四.胎心1.观察切面:目前多采用四心腔,左室长和大动脉短轴平面。
五.羊水量的测量羊水量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态,早中期,胎儿漂浮在羊水中,孕晚期羊水在胎儿的四周。
1.测量切面:探头垂直于腹壁平行移动,测量羊水量大深度。
2.测量位置:一般测量时,多采用垂直测量羊水的最大深度;羊水量较少时应以脐为中心将孕妇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象限,测量每个区域羊水最大深度(测量区域内不能包含胎体及四肢),取其平均值。
3.正常值:无必要精确计算羊水的量,检查时只是以多、中、少来估计。
≥8cm为羊水过多,3~8cm为正常量,≤3cm为羊水过少。
六.胎盘1.观察切面:将探头垂直于腹壁移动,妊娠早期时,可探及一附着于某一侧子宫内壁的半月形弥漫细小光点,直至妊娠足月时,回声逐渐增强,并于其间可探及散在或密集的线状、片状、环状强回声或无回声区。
2.观察内容及正常范围:(1)胎盘厚度:正常厚度为2~4cm,一般不超过5cm。
(2)胎盘位置:胎盘可位于子宫壁的任何一侧。
(3)胎盘成熟度:超声检查以绒毛膜、胎盘实质及基底层回声变化来判断胎盘的成熟度,胎盘成熟度常被分为四级。
级别:绒毛膜板胎盘实质基底层0级:平直光滑线状回声均匀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Ⅰ级:稍有波浪样线状回声散在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Ⅱ级:明显波浪状,切迹伸入胎盘实质,未达基底层散在不均匀点状强回声线状强回声Ⅲ级:显著切迹伸入胎盘实质,达基底层环状强回声,散在无回声区大而融合的强回声第九节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甲状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一)甲状腺的厚度(前后径)及宽度(左右径)测量1.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横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厚和最宽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