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最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451.90 KB
- 文档页数:17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为常见,约占甲亢所有类型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甲亢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
Graves病的典型征象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浸润性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测定是诊断甲亢的一线指标,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131I摄取率和核素扫描、超声检查等是鉴别甲亢病因的重要指标。
常用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意愿等决定,以达到提高甲亢缓解率并减少复发率的目标。
一、分类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及碘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1]。
按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SH水平降低,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SH水平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一)识别1.临床表现:(1)症状:以代谢亢进和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典型症状有易激惹、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等。
女性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男性性欲减退、阳痿。
可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和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萎缩。
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高代谢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明显消瘦、乏力、心悸、厌食、腹泻、神志淡漠等。
眼部改变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浸润性(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表现为眼部畏光、流泪、异物感、胀痛、复视、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失明[1]。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编辑整理: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范文的全部内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概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机体高代谢状态,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多食、消瘦、畏热、多汗、易激动及甲状腺肿大等症群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故通常所指的甲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而非具体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近年甲亢的发生在明显增多。
我国一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总发病率为3%,女性是4.1%,男性为1。
6%。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时期到老年人均可能患甲亢病,而最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的女性.甲亢病因多种,其中以Graves病(GD)最常见,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二、临床表现GD的典型表现可分为下列三大症群: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症候群(1)高代谢症候群:病人常出现怕热、多汗、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
(2)精神、神经系统:注意力分散、情绪激动、失眠好动,甚至出现幻觉、狂躁等.舌和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是大部分甲亢患者的突出主诉.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休息或睡眠时心率仍高于正常,系本病的特征之一。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
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由于摄入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碘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
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SH降低,总甲状腺素(total throxine,T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roxine,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SH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三)流行病学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甲亢类型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其发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30~60岁,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2,3]。
美国第三次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1988—1994年)在全美人群中抽样调查了17 353名居民(年龄≥12岁),TSH诊断切点值为<0.39 mIU/L,结果显示,甲亢患病率为0.5%,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7%[4]。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疾病是指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甲状腺肿瘤等。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给社会健康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和效果,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该指南是根据我国甲状腺疾病的特点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而制定的一套临床实用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权威、规范和科学的指导,确保甲状腺患者能够获得及时和有效的诊治。
该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甲状腺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指南详细介绍了甲状腺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诊断标准,帮助医生在临床上准确判断甲状腺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
指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方法、药物选择和手术适应症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提供了一套科学而灵活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
指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做好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四、甲状腺肿瘤的诊治。
指南对甲状腺肿瘤的分型、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式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五、甲状腺疾病的随访和管理。
指南对甲状腺疾病的随访、复查和生活方式管理等进行了规范化的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跟踪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执行《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医生能够更加规范和科学地诊治甲状腺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此外,该指南还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医生提供参考,如内分泌科、普通内科和外科等,提升整个医疗团队的诊治水平。
总之,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是一份权威、规范和科学的诊治指南,对于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 t hyroi d is 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
甲状腺毒症(t hyro t 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
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山千摄入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二)分类按照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亢和中枢性甲亢。
原发性甲亢属千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包括自身免疫性甲亢——Gr 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礁甲亢。
而中枢性甲亢又称为垂体性甲亢,是由千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hyroi d s t i mul ati ng hor m o n e, TSH)腺瘤分泌过多TSH所致甲亢。
在甲亢分类中,以Graves病为最多见,约占所有甲亢的80%[1],为本指南主要讨论内容。
按照甲亢程度可分为临床甲亢和亚临床甲亢。
临床甲亢的 甲状腺功能特点是血清T SH降低, 总甲状腺素(total throxine, TT4)、 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roxine, FT4)、 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total triiodothyronine , TT3 )、游离三碳甲 状腺原氨酸 (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升高;亚临床甲亢仅血清T SH降低, 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三)流行病学甲亢患病率受调查人群的年龄、 性别、 种族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
甲亢类型中以Graves病最为常见, 其发病特点是女性患病率高千男性, 高发年龄为30~60岁,但也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美国第 三 次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1988—1994年)在全美人群中抽样调查175353名居民(年龄?12岁), T SH诊断切点值为<0.39 mIU/L, 结果显示, 甲亢患病率为0.5%, 亚临床甲亢患病率为0.7% [ 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实验室检查1甲状腺功能评估指标①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临床甲亢、亚临床甲亢和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患者TSH均低于正常值下限。
②甲状腺激素测定:在一般情况下,临床甲亢患者血清TT3、FT3、TT4、FT4均升高,T3型甲亢仅TT3、FT3升高,亚临床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
2甲状腺自身抗体① TSH受体抗体(TRAb)测定:Graves病患者TRAb阳性率达80%~100%,多呈高滴度阳性,对诊断、判断病情活动及评价停药时机有一定意义,并且是预测复发的最重要指标,但无法区分TSAb和TSBAb。
②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测定:Graves病患者可见TPOAb、TgAb阳性;如同时存在桥本甲状腺炎,TPOAb、TgAb多呈高滴度阳性。
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1甲亢诊断标准(1)高代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肿大。
(3)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TSH水平降低。
具备以上3项,并除外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甲亢诊断即可成立。
注意部分不典型甲亢患者可以表现为单一系统首发突出症状,如心房颤动、腹泻、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等。
淡漠型甲亢患者高代谢症状可以不明显。
少数患者可以无甲状腺肿大。
2Graves病诊断标准(1)甲亢诊断成立。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触诊和超声检查证实)。
(3)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4)胫前黏液性水肿。
(5)TRAb、TPOAb阳性。
在以上标准中,(1)、(2)项为诊断必备条件,(3)~(5)项为诊断辅助条件。
3甲状腺危象的诊断评分诊断流程:甲亢的诊断流程Graves病的治疗治疗选择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131I治疗、手术治疗。
采取何种治疗措施,需综合考虑,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式利弊和治疗意愿而定。
1一般治疗低碘饮食,戒烟,注意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包括蛋白质、B 族维生素等。
平时不宜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如出汗多,应保证水分摄入。
适当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感染、过度劳累等,如烦躁不安或失眠较重者可给予地西泮类镇静剂。
2ATD治疗(1)适应证:①轻、中度病情。
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
③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
④手术前和131I治疗前的准备。
⑤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治疗者。
⑥中至重度活动的甲亢突眼患者。
(2)禁忌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 9 /L或对该类药物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
(3)药物选择:常用硫脲类药物,主要为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前者的代表药物是甲巯咪唑(MMI),后者的代表药物是丙硫氧嘧啶(PTU)。
除严重病例、甲状腺危象、妊娠早期或对MMI过敏者首选PTU治疗外,其他情况MMI应列为首选药物。
(4)疗程:分3个阶段:初始阶段、减量阶段、维持阶段。
①初始阶段:MMI起始剂量为20~40 mg/d,每天1次或2次口服。
起始剂量也可参照患者的FT4水平:如超过正常值上限(ULN)1.0~1.5倍:5~10 mg/d;1.5~2.0倍:10~20 mg/d;2.0~3.0倍:30~40 mg/d。
PTU起始剂量为300 mg/d,视病情轻重150~400 mg/d,最大量600 mg/d,分次口服。
用药后需要等待甲状腺存储的甲状腺激素消耗,一般在服药2~3周后临床症状减轻,4~6周后代谢状态可以恢复正常,故应在用药4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
②减量阶段:在减量过程中,每2~4周随访1次,每次减少MMI 5 mg或者PTU 50 mg,不宜减量过快,此阶段约需2~3个月。
③维持阶段:MMI 5~10 mg/d,PTU 50~100 mg/d,视病情调整剂量,一些患者只需要更少的ATD剂量即可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每2个月复查甲功,为期1~2年。
个别患者需要延长维持治疗疗程。
注意:初始及减量阶段不主张联用左甲状腺素(L-T4),维持期可联用L-T4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5)不良反应及处理:ATD的优点是简便、安全、有效,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警惕不良反应发生。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应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并告知其ATD的不良反应。
(6)停药指征和复发:甲状腺功能正常、疗程足够、TRAb阴性可以考虑停药。
推荐在停ATD前检测TRAb水平。
甲亢缓解的定义是停药1年,仍能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ATD停药后甲亢复发率约为50%。
3β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有抑制儿茶酚胺升高的作用,改善烦躁、怕热、多汗、心动过速、肌肉震颤等症状。
另外,还能抑制外周组织T4转换为T3,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
老年患者、静息心率>90次/min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可应用该类药物。
首选β1、β2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10~40 mg/d,每6~8小时口服1次,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禁用。
此时可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每日2~3次,每次25~50 mg。
禁忌证还包括心脏传导阻滞和非严重心动过速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在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等对控制心率可能有作用。
4131I治疗131I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适用人群广等许多优点。
其作用原理是:131I在衰变过程中释放β射线,β射线有较强的电离辐射能力,使部分甲状腺滤泡细胞变性和坏死,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甲状腺体积也随之缩小,由此达到治疗甲亢的目的。
一般在治疗1个月左右显效,治疗3~4个月约60%以上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
对于131I治疗3~6个月后甲亢未缓解的患者,可建议再次行131I治疗。
(1)适应证:①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
②对ATD过敏。
③ATD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后复发。
④甲亢合并心脏病。
⑤甲亢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⑥甲亢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
⑦拒绝手术治疗或者有手术禁忌证。
⑧浸润性突眼。
(2)禁忌证:妊娠和哺乳期。
(3)并发症:131I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甲减,年发生率2%~3%。
5手术治疗(1)适应证:①甲状腺肿大显著(>80 g),有压迫症状。
②中度、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甲状腺癌或者怀疑恶变。
⑤ATD治疗无效或者过敏的妊娠期甲亢患者,手术需要在孕中期(4~6个月)实施。
(2)禁忌证:①合并较重心脏、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②孕早期(1~3个月)和孕晚期(7~9个月)。
手术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应控制在正常状态。
主要术式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手术对Graves病有较高的治愈率,全切除术后复发率几乎为0,而次全切除术后5年持续甲亢未缓解率或复发率仅为8%。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甲状旁腺损伤所致低钙血症(暂时性或永久性)、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暂时性或永久性)、术后出血和麻醉相关并发症。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患者全部发生甲减,次全切除术后甲减发生率为25.6%,此时需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6妊娠期甲亢治疗(1)甲亢合并妊娠治疗:已患甲亢的妇女最好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考虑妊娠,以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2)妊娠期新发甲亢治疗:建议转诊上级医院。
疾病管理1分级诊疗流程2随访与评估1. ATD总疗程一般为1~2年。
停药后建议随访初期每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每3个月复查TRAb,如病情稳定,则可将随访间隔逐步延长至3~12个月。
2.131I治疗后,建议1~2个月内复查甲状腺功能,之后6个月内每4~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以及早发现甲减并予治疗,病情稳定后随访间隔可逐渐延长至6~12个月。
手术治疗后,建议每6~8周复查甲状腺功能,直至病情平稳后逐渐延长随访间隔。
3. 甲亢的高危人群:具有下列任何1项及以上甲亢危险因素者,可视为甲亢高危人群。
(1)既往曾患过甲亢或有甲亢家族史。
(2)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
(3)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4)长期服用含碘药物。
(5)长期失眠、焦虑。
(6)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易激惹等症状。
(7)反复发作四肢无力。
对于(1)~(5)项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随访,每6~12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TRAb和甲状腺超声等。
对于(6)、(7)项的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甲亢疑似患者启动甲亢分级诊疗流程。
3预防1. 一级预防: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甲亢的预防意识,保持合理生活方式和戒烟,控制食物中的碘摄入量在合理水平、避免碘过量。
2. 二级预防:将甲亢高危人群纳入管理,做到定期随访。
疑似甲亢或已确诊患者,应按照甲亢分级诊疗流程进行处置。
对于符合转诊条件的患者,应及时转诊上级医院。
重症患者则应积极抢救、稳定病情后实施转诊,以预防不良后果发生。
3. 三级预防:加强甲亢的综合管理,注意监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减少诱发甲状腺危象的危险因素,预防甲状腺危象发生。
患有甲亢性心脏病、Graves眼病的患者,应动态评估病情变化,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视力急剧减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131I治疗患者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远期并发症例如甲减。
管理目标是提高甲亢治愈率并减少复发率,以最终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